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bxss.me
4
@诉说趣闻
5
@纽约时间
6
1'
7
../1
8
search
9
http:bxss.me
10
http: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bxss.me
4
@诉说趣闻
5
@纽约时间
6
1'
7
../1
8
search
9
http:bxss.me
10
http: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缺人:60r/次,立结~
“四川大学姜涛与爱人程月玲”,你们现在还好吗?
半年狂赚63亿了,微众银行董事长,还要卷员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康之以复
Original
李松蔚
李松蔚
2024-04-12
康复是两个词,康是健康,复是恢复。
已经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对于身体的健康基本上有底了。没有感染的,这段时间相信也看了足够多的信息——信息有点太多了——已经细分到每一天会出哪些症状。准备好了经历「刀片割喉」般的痛苦,也知道再痛苦都是会过去的。
可是身体健康了,不等于恢复完成了。「恢复」的概念要广得多。除了身体症状的解除,还有精神状态的振作,生活节律的正常化,重返工作岗位,广义上还包括对疾病的观念调整,对复发的准备等等。大多数「阳康」的人,才刚刚做到不咳嗽不流鼻涕而已,下一步要走到哪里去呢?是回到一周以前,一个月以前,还是三年前?
这
是相对个人化的判断,不存在统一
标准。
我们被新冠这个概念困扰的时间已经太久了,
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病程在一到两周的自限性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也包含了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心态、生活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结构围绕它做出的全面调节
。如此
漫长的时间和几乎渗透进生活每一个角落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常态化的框架。长期生活在这个框架里的人,第一次离开时,都会本能地感到陌生。
我们只想离开,却没有准备好新的生活。这是康复的诸多困难中,心理层面可能的困扰。
拿学生举例子。一个学生过去三年的成绩都不理想,无论他还是他父母都可以自我安慰:「上网课本来就学不到东西」。对他们来说,恢复正常生活就意味着必须正视学业的困难,不能再躲在疫情的借口背后。借口已经用了三年,几乎跟我们的血肉长为一体,它难以剥离。很多中小学生这时候会出现返校困难,这跟只上了一周网课,重返课堂的兴奋完全不同。反复磨合了三年,就会有人盼望再凑合一阵——虽然不舒服,但至少是在延续熟悉的生活,「新学期还没开始呢」。
要正视这样一种虚弱感。我们有三年时间生活在这个巨大阴影的掩蔽之下,阴影已经成为了常态的一部分。我们的无意识对它怀有留恋,反倒对新生活满心忐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康复等同于冒险。
做生意的人也许会面临更大的信心危机:「如果新冠的影响已经结束了,而我的生意还是这么萧条,我还要继续坚持吗?」这意味着他必须做出更残酷的取舍。另一个打工人的苦恼可能是:「如果大家都认为新冠不重要了,我自己仍然害怕被感染,这会不会让我成为公司里最麻烦的员工?」新的生活不确定让每个人感觉更好,但旧的庇护所确定会消失。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充分的力量承认这一点,承认三年新冠对我们的伤害,承认我们的生活在何种程度上受到这个病毒(以及三年来附带的一切)的异化,我们不知道如何开展新的生活。
要进入冒险,就要有勇气首先面对内心的虚弱。因为害怕未知,症状说不定会重新展现出它的诱惑力——「要不再等等看吧」。身体转阴了,但「病」总像还没好透:
还有后遗症,长达数月的后遗症,精力和脑力层面的无限期的衰退,还会复阳,有可能二次感染,新的毒株还在变异,不敢出门,不敢摘掉口罩堂食
……总之,没到「恢复正常」的时间。前几天全网在传一个谣言,说病好了不算好,必须在家呆满15天,才能产生抗体——我不知道编谣言的人是出于什么心理,但我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就是惯性的软弱:「这就好了吗?是不是再多等一等啊?」
软弱是正常的,因为前面的路太陌生。不要因为没准备好向前走就自我责怪。我们留恋的当然不是生病,只是放不下已经熟悉的惯性状态。
勇敢的人可以痛下决心:「该正常了!」他们给自己制订出明确的恢复计划:要出门,要工作,要跟朋友面对面地相聚。然后快刀斩乱麻地执行。——有时就需要这么一哆嗦的决心:别再拿生病说事,想做什么,自己决定了自己负责。
但也有很多人没那么勇敢,他们在「将好未好」之间徘徊。总觉得需要休息,
休息的同时又在自我怀疑
:
再拖延到什么时候呢?
有时候歇得越久,担心反而越多。
——这种情况叫做疾病的「慢性化」。病没好,生活就不能恢复常态;而生活偏离常态的时间越长,病就更好不起来。
关键是对这个过程有明确的认知。正大光明地承认我们的软弱:我们在不正常的状态下折腾了三年,
现在我们要往前走,需要准备时间
。
承认软弱是一种强大。我们是人,面对转折需要更多的准备,不必
拿「病」作为理由,更不用混同于「疫情还没有结束」。病还在,生病的风险不会消除,但我们被疾病支配的日子告一段落了。我们面临的挣扎不再是健康,而是如何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重新拾起三年前的生活。如果这让你感到无力,康复的第一步就是面对身为一个普通人(而非病人)的无力感:我需要积攒勇气,是因为我需要,而不是因为病没有好。
那么你准备好的时候,你就可以走出来。
疾病的康复跟疾病的发生不一样。生病是外在的,阳性的,用一个明确的信号让所有人看到:我的生活被一个东西接管了。而
康复是阴性的,小步推进的
,没有一个信号宣告疾病的终结,它只是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重要。这是我们自己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疾病的威胁还在,我们对它给予的关注越少,收回的主动权就越大。所谓康复,就是不再把疾病当做一切的中心,多聊聊自己的脆弱,聊聊我们即将回归的生活。
一个推荐:
欢迎跟随
暂停实验室
全新升级的
《情绪EBP》课程,
一个
25天
的线上情绪减压训练营
,十一月的课程
这周启动报名。这是一个结合了正念练习、叙事、积极心理学,经过大量数据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情绪减压产品。已经成功帮助了超过5万人减轻情绪困扰,尤其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它会是你改善情绪的有效工具。
本期报名截止于
12月24日(本周六)
,
12月26日
开营。长按二维码,新用户报名可享受
直减
50元优惠
,老用户可无限次
免费复训
。
获得本期行动营更多介绍,请戳二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李松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