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说①|媒体之眼:跨性别在报道中的“现身”

你们的镇镇 同语 2021-01-22

3月31日,国际跨性别现身日。

 

任意打开搜索引擎可查到:2009年,美国的跨性别权益运动者Rachel Crandell创立了这个节日。十年过去,这个以跨性别者为主体,被全世界关注、反对歧视、值得庆祝的重要日子,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然而,跨性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现身”了呢?ta们除了在运动中现身,在大众媒介和司法进展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从今日起,同语将连载“跨界说”系列,每周推出一篇文章,与你分享我们的研究和观察。跨界,不仅是跨性别的世界,更是跨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大众媒体生产着形形色色的性别形象。在《中国大陆跨性别与间性人的权利状况——对媒体报道的研究(2016)》(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完整报告)中,我们搜集和分析了从1995年至2016年6月期间几乎所有与跨性别和间性人相关的媒体报道。


跨性别、变性、易装、间性人、双性人、阴阳人……,最后“跨性别者”以通俗的称谓或学术的话语,在媒体中使用,使公众得见ta们的社会生活和权益需求。




附近之殇:家庭和社区


“母亲对人说,就当没生过他,现在的吴迪根本不是自己的女儿小艳。爸爸也警告吴迪的小外甥,离这个不男不女的人远点。去年12月的一天,他吞下了近300片安眠药准备结束生命。”【1】


“这次我回去,几乎所有的人都避得远远的,他们的眼睛里充满着恐惧和慌张,隔着老远对我指指点点。有一次,我听到一个邻居对别人悄悄说,看,这是我们村里的人妖。”【2】


对性别认同的否定、对性别表达的阻挠、言语和肢体攻击、经济和人身控制、疏远、遗弃。原生家庭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社会环境,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然而,最逃不开的伤害,其实往往来自它。走出家门,尤其在邻里关系较为密切的乡镇或农村,社区生态对家庭及个人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同时可能因为迁怒效应,加剧家庭内部的歧视和暴力。




灵与肉:医疗和教育


“杨柳所说的‘失败手术’,就是8岁时的那次手术。因尿道成形手术不成功,从术后一直到成年,杨柳一直漏尿,稍微用力或者站立太久,尿液就会从伤口中流出来。”【3】


“冰冰从五年级开始就一直住校,内心深处住着女孩的他,身边却住满了男孩。‘整个初中三年,我只去过两次男厕所,都是被老师罚扫男厕。我不能去女厕,只好忍着不上厕所。’”【4】


健康权和生命权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在跨性别和间性人群体中却常常是最大的难题。激素和手术在公立医院门槛过高,缺乏专门规范导致医疗事故难以追责,乃至一般性医疗需求因为歧视和暴力难以得到满足。无法忽视的身体背后,是无法逃避的医疗困局。


校园是家庭、社区之外与跨性别者及间性人联系最为紧密的场景(特别是其中的未成年人)。设施和服装的性别二元规范、舆论压力、疏远排斥、骚扰欺凌,乃至劝退和开除,对灵与肉的压迫往往长期存在。这些歧视和暴力,可能来自同学,也可能来自对学生更具有义务的教师和校方。




靠自己生活:就业中的歧视


“由于服用雄性激素,外表气质像男性,性别却是女性的李振,拿自己的资料找工作屡屡受挫,原因是其‘不男不女’的性别。去企业面试后,相关负责人印象不错,可一看身份证上的性别‘女’,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5】


“夜总会老板知道她的变性人身份后,处处拿着她的身份当作噱头来吸引顾客。‘我稍有不从,挨拳头、挨巴掌、性骚扰便会成为我的家常便饭。后来我实在是被打怕了,就试图逃跑,跑了几次都被公司的人捉了回去。’”【6】


平等就业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然而跨性别者和间性人在工作获取、维持和回报方面都遇到了挑战,其就业率、工作稳定度、收入水平、福利待遇都低于普通劳动者。就业困难导致贫困,同时令跨性别者和间性人在其他领域的歧视和暴力面前更加脆弱。


中国跨性别就业歧视第一案“C先生案”(点击了解更多),到正在进行中的中国首个跨性别平等就业权案“马女士案”(点击了解更多),就业权益倡导方兴未艾。两个“第一案”,案由不同,但均指向跨性别者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遭受歧视的不公正待遇。正如C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的,“我们的诉求从始至终就是要被告公司就歧视我的行为进行道歉,没有道歉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


图为马女士案庭审现场外拍摄



天平倾向哪一边:法律之难


“几个月前,小馨就向派出所提交了办理身份证的申请,可到现在还没办下来,问题出在性别鉴定上,派出所要她取得医院的变性手术证明,证明她从男性变为了女性,这样才能为她办理身份证,‘可医院没了,手术也没做完,我上哪里去办理证明?’”【7】


“阿城接受女跨男一期手术之后更换了男性身份证,并和相恋三年的女友办理了合法结婚手续。但婚后女方母亲以断绝母女关系相要挟,逼迫女儿和变性人丈夫离婚,阿城妻子因此提起离婚诉讼。”【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应为包括性和性别少数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承认和保护。但跨性别和间性人在法律面前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却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性别认同得到法律承认的权利未能全面实现,二是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歧视未被明文禁止。其中,各类证件证书的性别标记修改成为一个典型问题,遭受歧视难以通过法律维权,遍及婚姻、活动参与、公共设施以及前述诸多领域中。



在跨界说系列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也将把关注重点放在法律和跨性别&就业歧视议题上,期待通过同语的研究倡导,给予社群更多的支持力量,也为媒体和公众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和贴近地皮的视角。


———————————————————

【1】家报 | 2002-06-05 《变性:掀起你的盖头来》

【2】钱江晚报 | 2006-02-06 《温州第一变性人渴望理解和尊重》

【3】长江日报 | 2004-12-14 《湖北荆门“双性人”24 年两变性》

【4】南国都市报 | 2016-01-07 《湖南小伙将在三亚做手术 他要成为“她”》

【5】长沙晚报 | 2006-01-26 《变性人:非常求职路》

【6】 新商报 | 2009-08-15 23 《黄宁倩:渴望正常人的生活》

【7】新快报 | 2008-03-06 《变性人陷不男不女困境》

【8】内蒙古卫视 | 2010-10-26“天天说法”《一个变性人的呐喊》


作者:窝窝头

排版:白羊

责任主编:C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