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面对面 │张昆院长:追求完美的新闻教育
七月的武汉,气温38℃,蝉鸣声在空气中凝固。
暑假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显得更加静谧。
东六楼新闻传播学院的楼道里,少了背着书包跃步而上的学生,办公室的门窗也多半紧闭着。张昆教授和平日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桌上还放着几份正在批改的开题报告及学术论文。
这是张昆教授在华中大的第十一个年头。2006年,张昆教授接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的邀请,调到该校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此前,他在武汉大学读本科和博士,又留在武大新闻学院工作了20年。关于武大和华科这两所学校的段子太多,“相爱相杀,亦敌亦友,瑜亮情结”等等。从武汉大学到华中科技大学,从珞珈山到喻家山,在旁人的不解甚至质疑声中,张昆教授开始了新的征程。
2
说起张昆教授的学术经历,用他90后学生的话说,就是“一路开挂,让人羡慕嫉妒恨”。24岁登上大学讲台,31岁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35岁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36岁成为当时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张昆教授新书《三思新闻教育》序言中回忆道,张昆是武汉大学历史系1980级学生,他本有志于攻读世界史研究生,却被选拔到新创办的新闻系当教师。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虽然没有成为世界史的教授,却成长为一位著名的新闻学学者和领导管理者。
当刘道玉看到《三思新闻教育》电子版书稿时,立即产生浓厚的兴趣,眼球被“改革”二字抓住了。新闻媒体历来是比较敏感的,对“改革”二字也常常是回避的。但是,张昆教授敢为人先,奉献了体现改革精神的这部专著。该专著共分三编,即人才培养论、教学改革论和学科建设论,在每编中,都有许多闪光的思想。刘道玉写道,“当我浏览了书稿,特别是进一步与张昆教授交流以后,我认为这部专著名副其实,书中确实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改革和创新精神。”
张昆教授之所以具有旺盛的创造力,正是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新闻传播教育。
3
与张昆教授面对面,很容易感受到他那份淡然、博学的气场。“骨子里透出一份难得的自信,其后的故事便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快速而平稳的发展。”华中大原校长李培根“根叔”在给张昆教授新书《三思新闻教育》写的序言里说道。张昆教授这份难得的自信,也与他孜孜不倦地思索着新闻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张昆教授是一位思考型的学者,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问题,可以说他满脑子装的都是问题。例如,他曾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应当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应当怎样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应当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症结何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做好新闻教育?如此等等。
他想找到答案,也从未停止过思考。张昆教授曾说:“批判的必要条件是批判者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一个思想贫瘠者,不可能萌生挑战传统的思想火花……”的确大胆而开明。
4
“张昆教授的许多办学思想,是值得称道的。”华中大原校长李培根如是说。
他把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班办得有声有色,还办了新闻评论性报纸《华中评论》。把评论作为一个专业特色的新闻方向班进行培养,全国还是第一家;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院训,“秉中持正,求新博闻”,就是张昆提出的;
他提出重视学科交融,传统的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必须顺应网络传播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增加经济、法律、多媒体技术、网络采访编辑等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
张昆教授主张开放办学,还有关于设立冠名教授席的思考等,都是值得新闻教育管理者借鉴的……
事实证明,张昆教授从武大到华科是一个开明的决定。无论是对于他个人或是两所大学,都是有益的事。对于他个人来说,需要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必须要去适应,需要重新学习,迎接新的挑战;对于两所大学来说,他是相互交流的桥梁。
对话Q&A
「武大、华科这两所学校都非常可爱。」
华科君:您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工作,可以对这两所新闻学院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培养方面的异同点做下简单介绍吗?
张昆:我在武大读本科和博士,并在武大工作了20年,随后又在华科工作了11年。我对这两所学校都很有感情,经常爬珞珈山和喻家山这两个山头,这两所学校都非常可爱。
武大的学风是开放自由的,崇尚批判思维、反思精神。华科比较严谨,注重责任、重视团队协作、尊崇权威。这两所学校的学术取向是不同的:武大比较重视纯理论的研究;华科对于实证性的研究更多,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由于这种文化差异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没有北上广的优势,在中部地区能有这两个新闻学院排在全国前五的高点上,办学思路与定位都必须肯定。
「院长的权力不等于学术的权威。」
华科君:您平时虽然工作繁忙,会议众多,但是您还开有研究生和博士的课程,并且您的课程您都会亲自去上课,这一点我非常吃惊,您是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您如何看待高校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呢?
张昆:我在《新闻传播教育的支点错位》这篇文章里曾提到过:老师是主体,学生是中心。老师能在学校里安身立命,是因为有学生的存在。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教师而成长。
教师多了行政职位,应酬、会议难免会占用用来做学术的时间,但是我都会提前协调、安排。有时候突发事件协调不过来,我也会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协力来解决。
说实话,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兼职院长”(笑),这个头衔随时可以丢掉,毕竟院长的权力不等于学术的权威。虽然我的颜值和青年教师不能比,但会尽我所能带给学生厚重的内容和愉快的氛围。教学和科研是应该也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希望自己身体力行,始终把教学和科研放在第一位。
「要多给青年教师一线教学的机会。」
华科君: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中南大学校长坚持称:“青年教师不许上讲台”“教授不上讲台得被重罚”。您如何看待这一改革措施?是否支持?
张昆:我认为中南大学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传达的意思是一流的师资必须服务于教学,但这句话在说法上可能会有点绝对。
年轻人的学养也许不如老教授深厚,但不可否认,有很多优秀青年二十多岁就成为博导、科学家。最重要的是,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代沟很小,可以说是“零距离”。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应用型学科,要给青年老师足够的待遇,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作用。要鼓励他们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走到教学的前线。
「专硕和学硕的含金量是一样的。」
华科君:对于华科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培养方面,我对其学硕和专硕的培养比较好奇,华科新闻学院,学硕是3年制,专硕是2年制,有些人认为专硕两年培养时间太短,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当时学制设计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张昆:相比起法律、EMBA等其他学科,新闻传播的专硕招生起步较晚,华科大的新闻传播专硕是从2010年后开始招生的。
学硕和专硕定位不同,目标也不一样,但含金量是一样的。学硕的走向是到研究机构、智库;专硕则是面向新闻行业,会有更鲜明的职业导向。今后的趋势将会是专硕的招生越走越广。
「家庭教育中,习惯培养最重要。」
华科君:之前听过您写给儿子的一首小诗,颇为感动和励志,感觉您和儿子相处得很好,并且把孩子培养的如此优秀,而大多数家庭,儿子和父亲的相处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您可以传授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经验吗?
张昆:从三岁开始,就培养好孩子的习惯,不光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样重要。
从小到大,我的孩子都像朋友一样和我们无话不谈。对于他的决定,我们只是提建议,但是不做决定性的指导。
张家熊孩子,燕园傻博士。
帝都亚运开,父子初相识。
襁褓啼声急,阿母无计施。
成长在学堂,俨然一书痴。
平汉云迢迢,往来如梭织。
原野风光好,莫恋春睡迟。
足下千里路,胸中万行诗。
应法孙仲谋,功成天地知。
「业余爱好是亲近大自然。」
华科君:张院长,我个人对您平时业余生活比较感兴趣,您闲下来喜欢什么娱乐活动呢?
张昆:喜欢亲近大自然,我夫人爱摄影,我就是她外出摄影的模特兼司机(笑)。昨天武汉下雨之后有彩虹,我们专门去到喻家湖拍摄雨后的露珠,挺有意思。
书籍简介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教育不仅关系到媒介系统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三思新闻教育》是一位资深传播学者关于新闻教育的文集,收录了作者有关论文、讲话、报告及媒体专访数十篇。内容涉及新闻人才培养、新闻教学改革、新闻学科建设,既有对实际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有对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理性探讨。
作者张昆教授曾先后担任过两所“985”高校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在新闻教育领域苦心经营三十多年,其独到的教育理念及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对于新闻教育界、学术界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昆教授倾情出镜,为读者们录制了《三思新闻教育》宣传片,“我将这本小书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30z5u82o&width=500&height=375&auto=0
福利
进行中
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回复"赠书",可了解活动详情。
你可能错过了下面这些
内涵丰富的文章
▼
暑期赠书 | 这16本书,总有一本帮助孩子拉开与同龄人的距离
手把手教你制作超有质感的零钱包,分分钟秒杀一切大牌!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