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他们诠释了英雄的所有内涵——国测一大队
导语:7月25日,南方数码董事长杨震澎携GIS圈小编拜访了陕西测绘局和国测一大队,分别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宏山,国测一大队队长肖学年交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及规划,并走访参观国测一大队,现场感受英雄大队的先进事迹。
南方数码董事长杨震澎(左)和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宏山(右)
在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该队继1996年、2001年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暨国家测绘局精密工程测量院、陕西省第一测绘工程院),是全国测绘战线上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业务精、艰苦奋斗、敢打硬仗、不怕牺牲、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先后完成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极科考测量,国家GPS A、B级网、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施测和管理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以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东等一大批市场测绘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50多年来,囯测一大队曾38次去新疆,25次到内蒙,28次进西藏。足迹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测量行程5000多万公里,为祖国的测绘事业做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1991年国务院通令嘉奖,授予大队“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大队先后26次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有25人获得国家、省和市级各种荣誉称号,2005珠峰复测有4人荣立一等功,12人荣立二等功,9人荣立三等功。
六测珠峰:从8848.13到8844.43米
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这是中学地理试卷上经常出现的试题。2005年以前,括号里的数字为8848.13,现在,正确答案则是8844.43。
当然,您会说这是个常识问题。但您知道这个高度是怎么得来的吗?为什么珠峰的高度在变?了解这个高度的历史,你会发现,它就是一部测绘史。珠峰高程测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对世界最高峰的认识过程,而这当中离不开的是测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将其列入新中国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之一。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测绘珠峰十分关心。
1966年、1968年、1975年、1992年、1998年、2005年,为精确测量珠峰高程,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测绘队员大规模进入珠峰地区,他们凭着惊人的勇气,超常的坚忍,顽强的意志,在生命禁区中勇斗风雪,挑战自我,在高寒缺氧、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连续奋战,勇攀地球之巅,跨越科学高峰,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生命乐章。
1966年和1968年国测一大队人员两次进入珠峰测区,建立定日到珠峰山麓的大地控制网,并获取珠峰地区大气折光的试验数据。测绘队员经过天文、重力、水准、物理测距、折光试验等各项测量工作,经计算获得珠峰峰顶的雪面高程,这是珠峰第一次有了中国测量的高度。但是由于这次测量没有登顶,峰顶未设觇标,高程没有对外公布。
国测一大队这两次在珠峰地区的布测,为1975年的珠峰高程测量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75年,国测一大队几名同志参加中国登山队测量分队,他们成功攀登到珠峰北坳7090米的高度,这也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当时到过的最高测量位置。这年的5月27日,我国首次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之巅。从珠峰附近选择了9个测站点,这9个点的坐标和高程分别利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在9个测站上对珠峰觇标观测水平角和垂直角,根据水平角确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测站至珠峰的水平距离。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由这些垂直角和水平距离确定各测站同珠峰之间的高差,进而推得从我国黄海平均海面起算的珠峰高程为8848.13米,这一数据由我国政府对外发布,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1992年,意大利科学家乔治·普瑞迪带队的意大利登山队对珠峰进行测量,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测绘局指定国测一大队协作。这是我国第一次与外国合作联合测量珠峰高度。这次复测,除同1975年一样应用常规大地测量技术即在峰顶竖立觇标,在珠峰附近地面进行天文、重力、三角、导线、水准、三角高程等测量外,还首次在峰顶安装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安装用于激光测距的反射棱镜。
1998年,美国地理博物馆测量珠峰,谋求与中国合作。1998年5月20日11时许,美国登山队从南坡将GPS接收机带上峰顶。美国登峰队登顶,在拍照时发现了一个觇标,经核实是中国1975年登峰时留下的,证实中国1975年确实登顶成功。美国登山队从南坡将GPS接收机带上峰顶,各测站对峰顶GPS进行了同步观测,遗憾的是由于天线盘太薄,加上背景又是雪墙,以及折光的影响,各测站从经纬仪中无法看清它的位置和高度。加之,美国登山队没有在峰顶架设棱镜设备,使测量数据没有取全。国测一大队采用常规三角测量方法对珠峰峰顶进行了交会。这次测量,经计算得出珠峰的雪面高程值为8848.58米。
在90年代的中外合作珠峰测绘中,国测一大队外业测量成果丰硕,并在实践中引入新的测绘技术,培养了大量人才,锻炼了队伍。
2005年3月至5月,国测一大队再次承担了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的任务,他们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在青藏高原布下了覆盖30多万平方公里的监测网,在珠峰脚下布设六个交会点位,并于5月22日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采用了GPS测量、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峰顶冰雪层雷达探测等现代测量技术,结合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等经典测量方法,登上了世界测绘科技的新高峰。2005年10月9日,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数据向世界公布: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开路先锋 南征北战 功绩卓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队开始步入了改革时代。从1985年起,对外承接测绘任务,首次对西安大雁塔进行倾斜变形监测(连续监测22年);1986年承接了刘家峡水电站水下地形图测量;1987年,组织人力完成了大屯煤矿航摄地形调绘;1989年完成了天津新港1∶500地形测图……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大队对外积极开拓,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1984年,我国首次进行南极科考,大队派员参与完成了南极长城站的站址定位和测图任务。2004年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大队又派员前往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绝对重力测量和相对重力测量
2003年,大队承担了港深大桥首级控制网整网独立复核测量工作。
2006年,国测一大队近80名队员走出国门,参与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528公里高速公路测量。
2008年在“港珠澳大桥工程”,国测一大队承担了“首级控制网测量”项目。该项目经验收专家评定:项目成果理论严密、技术先进、创新性强,总体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总体方案和成果为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精确可靠的现代测绘基准,对我国大桥首级控制网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从1951年起开始布设一等三角锁,至70年代末,基本上将一等三角锁和精密导线布满全国大陆。国测一大队建队至今,先后完成各等级三角点12200余点(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控制网的主要方法);
截至1990年,共计测定高精度天文点443个(一、二等天文测量,是测定大地点的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为一、二等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提供拉普拉斯方位角,为天文、重力、水准和垂线偏差计算提供资料);
共完成国家各等级测距边400余条(国家一、二等测距边作为一、二等三角锁和二等三角网局部平差的起算边、起始边长度);
先后完成了各等级的重力点15400多个(重力测量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上有重要作用。它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提供必需资料,为空间技术、地球物理、地质勘探、地震等部门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累计完成各等级水准测量15 万多公里(水准测量是在全国领土上建立统一的高程控制网,为测制地形图和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高程控制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解放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精密水准测量,经多年的布测,一、二等水准路线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大陆。1976年后,国家确定了新的全国一等水准网布测规划,包括新设路线的布测,至1984年布测工作全部完成);
累计完成国家GPS A、B级点测量4600点,网络工程、C级点测量10000余点(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用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根据GPS定位卫星在任一时刻的空间坐标来确定地面位置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个测量领域)。
50多年来国测一大队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技兴队 锐意进取 紧跟时代
测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多年来,国测一大队紧跟国际潮流,依靠科技进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大队的口号是:技术进步,是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增强我们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而且必需的方面;科技兴队,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测绘高新技术的飞跃,进入90年代,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常规测量手段已经逐步向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变,“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实施“科技兴队”大队在发扬光荣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结合点上,展现了新形象。在完成大量国家重点测绘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空间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并大力培养人才,加大设备投入。1992年,在当时技术条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积极引进GPS全球定位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并且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采用微大地测量等技术革新,用高附加值产品取得效益。
十几年来,大队采用GPS技术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数据基础框架采集的数据,接近全国总面积的一半,在大地原点建成了国家永久性的GPS跟踪站,为国家基础性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并且为全国十几个省、市布测了高等级测量控制网。
尤其是在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中,国测一大队第一次将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如GPS联测、雷达雪深探测)与经典大地测量技术(如水准、重力、三角高程、激光测距、高程导线、高空探候)等多种大地测量技术,完美地集中展现在珠峰地区;第一次在珠峰地区布测大规模、高精度的GPS和水准测量观测点,并实测了加密重力,对精确测定该地区高程起算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次将测距反射棱镜、GPS和觇标集成一体,顺利实施珠峰高程交会和峰顶GPS测量;第一次获得了珠峰峰顶长时间(35分钟)、高质量(1秒采样率、双频GPS接收机、无间断)的GPS观测数据,为珠峰高程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同时,大队还积极鼓励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如:大地测量内外业软件集成;地理信息工程部的PDA掌上电脑水准测量电子手簿研制;三、四等及等外水准记录软件;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检查软件开发;基线测量外业记录和处理软件包;大地原点地下水沉降的研究;相对重力测量外业记簿软件的开发;独立坐标系建立技术指南;调整生产结构,改进生产流程等等。通过这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国测一大队测绘技术水平,使大队的仪器装备,测绘理论值,测绘水平和技术水平均领先于国内测绘行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本文系GIS圈根据新华网、陕西测绘局的测绘一大队专题报道编辑整理。更多详情,请大家关注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