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一周微评】位置大数据能拯救电动车企业吗?
上周应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邀请,我参加了无锡国际电动车展览会,并在晚宴上做了一个关于“用位置大数据打造互联网+电动车”的发言,对电动车行业略有感触,在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首先说一下展览,虽然仅是区域性的展览,以江苏厂商为主(江苏是电动车生产大省,尤其无锡),但已经很大规模,上下两层一共有3万多平方米,来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厂家,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布展新颖时尚大气,各类电动车琳琅满目,宣传片、现场秀随处可见,车模、彩绘等吸引眼球的招数也悉数用上,颇有汽车展味道。
比我们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任何展览都要大,也更上档次,当然也明显感觉到比我们行业竞争要激烈很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低价竞争比比皆是。
穿插于各厂商之间,你简直没办法区分各个厂家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只有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之分,很难从外表看出有什么不一样(也许我们是外行吧)。同时我也感觉到创新性、科技感不强,看不到有什么技术突破。
让我比较纳闷的是,外面互联网冲击非常严重,而在电动车行业,几乎难以嗅到任何互联网的气息,甚至满场连“互联网”三个字都看不到,不得其解,为何会那么的密不透风,互联网的“秋风”(如今已经不能叫春风了吧)都刮不进来,这可能就是板结化的缘故吧,谁都不愿来尝试,谁都不愿去冒险,而是一直纠缠于规模、价格、营销等老套路。
唯一一个互联网的搅局者“小牛”品牌,却也不见踪影,市场上也形单影只,难以搅起太大风浪来。大家仅是观望而已,虽然也不断有物联网的概念、智能车的尝试,但都是极为有限的,远未到主流程度。
所以我在想,这个行业会不会也很脆弱呢,万一哪个家伙进来搅和一下,岂不会崩溃?比如摩拜单车模式有没可能发生?真的来了,会颠覆一个行业吗?他们也曾经有探讨,但似乎觉得可能性极小。
而实际上共享电动车已经有几家在悄然进行中,可能没有自行车那么简单,但没准也会成呢?
退一步讲,就算电动车行业的共享模式不能复制共享单车模式,或者冲击小一些,但我总觉得,他们至少该“触网”吧?否则,怎么能有前途呢?我在宴会演讲中就提出“不能+互联网的行业,必然被颠覆!不能与消费者连接的电动车终将淘汰”,有点危言耸听,但重点是希望厂家能有所感触。
我们的建议是,应该考虑产品的转型升级,采用位置大数据服务平台+手机APP+智能中控器的技术,实现厂家跟用户相连、手机跟电动车相连、厂家跟经销商相连,从而可以达到随时收集数据的目的,从而形成位置大数据,为整个产业链服务。
这样对厂家而言,可以清楚知道售出的车分布在哪里,可以大大提高营销精准度,有的放矢,节省“子弹”;同时还可以知道每辆车的使用状况,对于必要的提示,可以主动提醒车主关于车况及相关服务,还可以跟用户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最重要的,在形象上可以按照互联网+的形象示人,如果策划引导得当,还可以成为一股主流——互联网+电动车,引领新时尚!
对用户来说,位置大数据也帮助电动车增加很多功能,类似防盗、智能控制、自动检测、厂家互动、维修服务等智能特性就可以体现出来,关键的是骑上一款互联网+电动车,上街也会更加出彩,如同城里人宁可骑摩拜、小蓝这样的自行车,也不愿意再骑以前的老土自行车。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电动车能连接上、用上位置大数据的话,不说能拯救电动车企业,但至少可以帮助他们转型升级、提升形象、提高效率,为今后增添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