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惧风浪的“定海针”,大成基金刘旭以“不变”的深度选股应对万变的市场

思琪 浩冉 思霖 聪明投资者 2022-09-21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连续六年业绩都能排进前50%的基金,目前市场上不过5只。而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截止到今年2月21日,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六年多年化回报为21.9%

来源:wind,数据截止到20222月21
 
比起在牛市中顺着风赚钱,在熊市中守住钱更能体现基金经理的定力。
 
2015年7月,刘旭刚开始管理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时,就遇到了市场断崖式下跌。这对于刚上任的刘旭来说极具挑战,而不惧风浪的他,并没有被该轮熊市打倒。
 
众多知名基金经理在进行历史最大回撤修复时,不少人用时在100天以上,但刘旭只用了57天就修复了回撤。在2016年沪深300跌幅11.28%的行情下,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也逆市取得了0.83%的正收益。
 
除了在熊市中抗跌,当机会来临时也同样能涨。在去年的震荡下行市场中,该基金涨幅27.95%;在2019与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中,该基金涨幅分别为42.2%、60.26%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怎样的投资逻辑?

1)“三高”:高仓位高集中度,精选高安全边际的个股
 
刘旭的回撤控制与超额收益可以主要归结为一个原因——精选个股。
 
总体来说,刘旭偏价值风格。在股价低估的时候,他会大胆买入并且敢于重仓。他的历史仓位多数情况高于85%,前十大占基金净值比也几乎都在60%以上。
 
这样高仓位、高持股集中度的配置,往往需要基金经理对公司有较深的理解。刘旭对“深刻理解公司”的要求较高,要在理解足够深安全边际足够高的情况下重仓。只有心细,方能胆大。
 
在这样的高要求下被重仓的个股,往往会展现出风险收益比高的特点。在行情不佳时,跌幅较大的股票往往是泡沫较重的。而刘旭所选的具有深度安全边际的个股也就体现出了抗跌的优势。

近三年沪深300与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走势图
 
2)以一致性的投资风格应对万变的市场
 
市场风格瞬息万变,但刘旭的持仓却透露着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这里的“不变”并不是持仓没有调整,而是风格保持一致性。
 
刘旭的换手率偏低,年换手仅一倍多。持股周期极长,前十大重仓中,绝大部分个股都持有在1年、2年以上,部分个股持有3年以上,换仓动作很少,很有定力

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过去几个季度的持仓情况
 
3)均衡行业配置
 
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刘旭的持仓始终均衡分布在多行业,没有出现单押行业,或者持有较多抱团股的情况。
 
2019、2020年两年是“喝酒吃药”的结构型牛市,而到2021年2月份市场开始震荡下行,形成了“得新能源者得业绩”的一年。
 
在2019年和2020年,刘旭不仅重仓了茅台、伊利这类消费股,还重仓了海尔智家、杰克股份、凌霄泵业、美的集团、陕西煤业等众多其他行业的个股。
 
2021年全年,刘旭重仓的个股包括艾华集团、海尔智家、海容冷链、凌霄泵业、伟星新材和正泰电器,去年涨幅全部为正,且有四只去年回报率超过30%
 
均衡的行业配置,其根源还是自下而上选股,赚的是选股的钱。
 
有趣的是,除了做投资外,刘旭还曾是专业的乒乓球选手——这或许也是源于那份对事物难得的专注力。
 


以下为访谈全文,分享给大家。

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不断修正自己的投资框架 

 问  你之前从事过审计类的工作,之后选择从事基金行业,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旭  会计事务所到了广发证券研究所在广发证券研究所了两年的研究员才入到基金行业,中间有个过渡。
 
我觉得审计作太无聊太枯燥了,那是在一个很成熟的方法论下类似于螺丝钉的工作,我比较喜欢有挑战性有创造性,所以就选择证券研究相关工作了。
 
一开始在广发证券我是看商业零售的做卖方分析师,来有合适的机会我就加入大成
 
在卖两年的时候推过一些票,阶段性涨过,但我觉得那都是运气。当然,在我做基金经理之后,确实有些股票是我当年研究积累下来的,比如几家涨幅不错的家电企业
 
 问  你是在什么时间点形成自己的投资框架
 
 刘旭  在2019年形成步框架2021年进行了非常多的修完善。
 
原来很硬很程序化,了巴老师的书知道了天花板”、护城河”这价值投资理念如何理解并在投资中融会贯通需要时间去消化。实际上,每个生意及其背后的管理人均有不同特点,能够理解透彻这些特点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反思,也是非常有难度的。
 
当深了不同的生意模式后你才会知道原来他说的天花板”这三个字要这样去解读。经历多了,就会对原来的框架有所修正,因为我们所处世界的发展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
 
 问  你投资制造业公司比较多,最近的修正也是在制造业吗?
 
 刘旭  修正是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微观层面,深入研究些行业的运行规律,我去年花了非常多的精力看消费品,了渠道的管理方式,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串货的价格管控以如何服务终端的消费者等,尤其是对消费品渠道管理的理解我觉得在各个业微观层面可能每天都在做不同的工作,有的落实在制造业,有的落实在消费品,有的落实在其他行业。
 
第二个整体方法论的层面,跟具体的行业无关。过年的时候刷了一遍大明王朝1566》,刷的过程中,对企业到底是怎么运营的,个人利益组织利益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知,这些知识与行业无关,跟股票投资也无关,而是与你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有关
 
深度覆盖二三十个公司,规模越小越容易做出超额收益 

 问  那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筛选研究标的?
 
 刘旭  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公司。我通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是财务筛选,第二是投研团队筛选出的标的或持仓,第三是产业链上的机会,以及企业家们推荐的同省、同辖区值得研究的企业。
 
接下来就是对报表、管理层等更体系化的研究。投资机会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有个别公司看完报表基本就可以确认是否买入,当然这需要基金经理对行业的理解足够深刻。
 
我通过财务报表数据筛选挖掘出的公司数量占1/3甚至1/2财务报表的筛选提供的是一个提示,说明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值得去看一下。我每年会对正在研究行业的年报过一遍
 
大部分投资机会确实需要体系化的研究以及后续的跟踪。跟踪可分为两个角度,第一是跟踪到一个好的买点;第二是跟踪到对行业的认识足够深厚的时候,因为刚进入新的行业时很多风险点还未掌握。
 
 问  会从哪些维度去考察公司?
 
 刘旭  第一是商业模式,第二是发展空间,第三则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第四是友好的估值,第五则是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卓越。
 
伟大的人会缔造伟大的企业,它会让企业能够超越这个行业的一些经济特性的阶段性限制。
 
 问  深度覆盖的公司大概有多少?
 
 刘旭   我的自选股大概有100多个,但谈不上全部深度覆盖。我觉得已做到深度覆盖的股票大概有二三十个。当我的自选股的股价出现波动的时候,尤其是向下的波动的时候,我会去认真研究;当它的性价比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我会再积极深入研究。
 
其实个人同时能对15个公司有深刻的理解是非常的一件事儿。深刻的理解不是懂它的业务拆分结构明年盈利预测等等而是要超越整个社会的认知,看到它的风险点以及可能存在的机会。
 
 问  你对于自己管理规模怎么,规模上限大概在哪里?
 
 刘旭  首先我要承认规模越小越容易做出超额收益,因为越少人定价的公司,它被不公允定价的可能性越大。而像很大的公司,比如说这么多人在定价,那么你超越社会共识的可能性在变小,这是我们要承认的一点。

对我现在的规模而言,再翻个一两倍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从现在前十大的持仓来,大市值的公司也挺多的。

集中度高是因为对公司深刻理解,控制回撤只是结果 

 问  目前的持仓集中度较高,但回撤控制得非常好是怎么看待持股集中度如何控制回撤
 
 刘旭  集中度规模有较大关系,如果我管理规模小点,集中度可能会更高。
 
主要就是越确定买的越多,随着规模大了可能要考虑流动性的因素,我觉得是确定性和流动性因素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买多少。
 
我觉得回撤是一个结果,集中度关系不大,控制回撤的最好方法是买入每一只股票时都有充分的安全边际。因高估值企业往往只有具备极强的短期增速和长期前景才能够对冲高估值带来的焦虑。
 
市场震荡不断加大,控制回撤就是提升长期收益空间。而在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基础上回撤很小,这一投资结果并不是依靠择时而得到的。
 
事实上,我在市场调整时很少做交易性操作。如果我觉得对一家公司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刻,远远超过其现在的估值水平,我不会择时,而是直接买入。从过去来看,我的基金赚的大部分都是业绩成长的钱,也有一部分是估值修复的钱。
 
 问  有没有看错过公司
 
 刘旭  我有看错的案例,但几乎没有亏钱的案例。看错主要出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低估了治理结构的恶劣程度;第二是对企业组织运营的理解不深刻;第三,对企业不同阶段竞争力的判断出现失误。
 
比如我在2019年过一家公司,企业商业模式各方面都挺好的,但来治理结构恶化,现超预期下跌,我高估了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

安全边际很难评估,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含义才是最重要的 

 问  是非常重视安全边际的,这与你回撤控制好有很大的关系。你如何评估标的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达到多少认为是一个比较合适买入门槛?
 
 刘旭  我觉得这很难评估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比如说某家通讯公司,我觉得这一个硬科技,研发投入每年非常大,同时竞争格局在优化,需求也非常稳定,所以可能会觉得1000多亿市值应该是安全边际。
 
大多数时候,企业的安全边际较难确定,有三分之一能做到有把握就非常不错了。
 
当企业账上现金非常多,或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在过去5年得到了强烈印证,并且看不到明显风险,这个时候是比较安全的。
 
选股常常是估值和企业竞争力之间权衡的结果,因为高估值承受的风险过高,我希望组合能够保值增值,总体上对于高估值较为谨慎。总体来看,我持仓内估值30倍以上的公司为数不多,没有40倍以上估值的股票。
 
 问  财务报表的时候会比较看重哪些指标?
 
 刘旭  每个行业特点不一样,重点看的财务数据也不完全一样,但总体框架是大致相同的,主要还大家都会看的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ROE等等指标。
 
不同的基金经理对财务指标理解是不同的,觉得更重要的是对财务指标的理解,理解其反应出的背后的商业模式,以及财务数据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举个例子,拿某家制造企业来说吧,首先它的财务指标明显好于行业其他公司虽然只有20%的净利率,但在毛利率没那么高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如此稳定的净利率水平,说明公司的管理效率是非常高的
 
其次它年报中有一些表述能够打动,因为我长期投资制造业的,我知道些话不是泛泛而谈,肯定是企业这么做了并且有了很深的思考才会这样
 
整个过程我觉得主要涉及到两点,第一就是你得了解这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第二你得知道制造业公司的年报,大家都可以说自己的竞争优势是技术优势,但技术优势要细有些公司是写不出来的。
 
 问  什么情况下卖股票?
 
 刘旭  我觉得一般透支三年以上就会卖了。基本就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这只股票已经取得不错的收益,但是变贵了,所以卖掉;另一种就是看错了,然后卖掉
 
 问  有没有买过一些股,但是出现了超预期下跌的情况?又是怎么应对的?
 
 刘旭  我觉得面提到2019年买过家公司可以算吧,但也没亏钱,我买价格很低,但是它后来治理结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恶化,算是超我预期的下跌。
 
最后应对的方式是在没亏钱的时候卖掉。我发现他们的治理结构不是我想的样子,我高估了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A股99%的公司用PE衡量不太合理 

 问  持仓覆盖的行业还是蛮多的,公司的不同阶段估值方法其实也都不同,你对于企业的估值是怎么做的?
 
 刘旭  主要还是看传统的那些指标, 在二级市场里大部分PB和PE够了
 
PB是基于B来给企业定价B就是净资产,如果一个企业基于净资产定价那这个企业生产的是比较同质化的商品,就是你可以按照净资产来重构这家企业
 
PE是基于E来驱动公司的企业价值,企业值多少钱跟企业自身赚多少钱有关,在很多按PB定价的行业里,有很多公司长期不赚钱这些公司也就没法按PE定价,所以我觉得PE定价标准其实挺高的,因为企业得有持续稳定的令人信服E
 
老实说,A股99%的公司用PE衡量是不太合理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要具体到个案,驱动企业价值的因素到底是什么驱动的因素是否可持续。
 
 问  的行业配置比较均衡,是有意为之还自下而上选股之后自然形成结果?
 
 刘旭  基本上是自下而上选股自然形成的,人为调整的比较少。
 
 问  你如何判断同业的竞争优势?
 
 刘旭   首先财务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告诉你自己有没有优势。
 
其次,即便在公司财务数据差不多的时候,年报的表述就体现了企业家对行业的理解,这个理解在长期会形成很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记得张一鸣说过一句话,他说企业之间最大的差异化就是企业家的理解,其他要素都是可以重构的,只有这个理解是难以重构的
 
我觉得这两点已经足够了
 
当然还有一些生意比较特殊,可能有一些大佬喜欢买,比如说它是天然的有竞争优势,某些机场高端白酒,可能不言而喻的有竞争优势,就大约这几类。
 
 问  看到你持仓里面有一些比较偏冷门的个股,如果我们把个股的挖掘分成01和110这两个阶段,你觉得自己比较擅长发掘哪个阶段的个股
 
 刘旭  110的阶段,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都是110
 
01很难,这需要你对事物有很强的前瞻性,所以我是110,但也得结合估值来看,买入的价格到底给了一个怎样的性价比和回报。
 
参与慢变量公司,财报跟踪为主 

 问  平时调研的频率高吗?会关注哪些信息?一般会采取什么方式跟踪企业
 
 刘旭  实地调研一个月可能有两次。 
 
调研还是希望能去感受一下企业家的价值观,尤其是领导人的价值观,这是调研最重要的信息。
 
然后就是参观一些工艺,你会对这个企业品怎么生产出来有一个更直观的流程上的认识。
 
跟踪企业最主要的方式还是阅读年报季报,关注定期财务报表以及相关表述。
 
 问  但是季报会不会有滞后因为如果跟踪一家企业的业绩情况,选择去跟踪它的下游实时性一般会更强,看季报会不会有滞后性的问题
 
 刘旭  要分行业有些行业是快变量的,比如一些偏技术迭代比较快的,确实像你说的会有滞后的问题
 
但那些如果价格不合适,我可能也很少参与。
 
我想参与的(公司)是不希望它下游有这么快的变化,让它的竞争力被迅速颠覆掉所以在这些领域里面,我觉得年报季报也够了。
 
始终不看好银行和地产,更注重有显著差异化的行业与公司 

 问  你之前也提到过你对地产银行不是特别看好,但你在去年3月份发的新基金买一些银行地产的龙头股,你现在怎么看待这两个行业?
 
 刘旭  我始终不看好银行地产只是因为太便宜了所以了一些。
 
我觉得这两个行业是同质化非常严重的行业,尤其是地产。地产公司典型的资源组织型企业设计和建造都是外包,没有差异化;销售环节,房子本身是极其低频的消费品一辈子买两三次差不多了。消费品越低频对销售能力的要求就越低。各个环节都充斥了同质化的可能性。
 
我们真正要买的公司是那些能在某些环节可以形成显著差异化竞争力的公司这个优势是不可以靠资本去复制的,明显地产不是这样的行业
 
中国人口结构不足以支撑房产时,销量肯定会下台阶,这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对于银我觉得本质比地产好一点,但没有好太多。银行这个生意太古老了,其实就是一个出让钱的使用权的生意,壁垒很低可能有些环节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比如对客户风险的识别等但拉长看这些壁垒都不足够
 
 问  对于地产子行业你怎么看?比如物业。
 
 刘旭  我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我没有下手,主要是觉得在当时这个商业模式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物业提价非常难,且随着房子的不断老化,物业运营成本会提。当时我不知道政策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没有去买。
 
两年我也没有特别认真研究过这个行业,但现在地产跌了那么多,我觉得还是值得去看的
 
在供给端的经营逻辑上,建材跟普通消费品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问  怎么看建材这个行业的最近表现还可以
 
 刘旭  建材行业我只买了一家公司,在供给端的经营逻辑上,我觉得建材普通消费品是有很多借鉴之处,比如渠道的管理方式,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价格的管控,以及怎么去服务你的终端消费者等等,所以我觉得这和看消费品行业差不多要具体看公司。
 
另外,虽然说中国新房成交量长期来说是走下坡路,但装修需求是一直有的,我们4亿户家庭,房子住20年总是要装修一次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需求应该是稳定的。
 
消费品即使去年跌了很多,还是觉得贵 

 问  像去年消费里面的白酒,还有医药跌的也蛮多的,你认为这些行业有机会吗?现在比较看好哪些行业?
 
 刘旭  我对医药涉猎较少
 
消费品去年了好多,我也花了很多精力,但最后我没有投资以我的理解即便了那么多那个位置也觉得贵。
 
对于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我的持仓能说明一定问题,还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持仓结构。
 
也不是说我特别看好,是结合了看好性价比我懂这几个因素形成的结果。
 
在没有差异化的传统制造业看成本效率和服务 

 问  你在研究传统制造业的逻辑是什么样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刘旭  先说供给端再说需求端
 
供给侧主要看这几个方面,第一,生产的东西本质上有没有差异化,一般传统制造业没有差异化所以比谁成本效率更高,比谁服务更好
 
成本效率决定公司产品是否可以做到既便宜又好,这考验企业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以我投资的某家制造企业为例,它的核心部件电机是企业自己制造的,而中国至今都还很难解决的转子定子绕线自动化的问题也是自己解决的。企业的上游环节做的比别人有优势,就可以节约成本。
 
其次在生产的过程中,管控的效率涉及到很多企业文化和管理人的的理念,比如董事长是不是天天在盯着工人,跟技术工人、工程师一起不断持续地改进迭代这个也很重要。
 
最后服务环节能不能形成一个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队伍,这个队伍否及时反馈信息给到生产制造部门,制造业企业要做到以围绕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其实非常不容易。
 
对于需求端往往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行业天然特性、社会发展阶段等决定因此需求端的研究难度极大。大部分企业只是接受需求,极少数优秀的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创造需求。
 
 问  但是制造业这个行业比较庞杂,在看制造业的时候,对于一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是怎么判断的?制造业最核心的点在哪?
 
 刘旭  制造业是很大,我可能看偏硬的东西多一点。除了对企业安全边际、市值的考量,我调研中也会非常关注企业家的价值观和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
 
硬的里面,对某些工艺是比较懂的,如铸造,那可能更在我能力圈范围之内如果某些工艺懂,就会再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制造业最核心的点就是企业在供给端须要同业牛很多,例如投资较长时间的某家制造企业团队在三十八年前就在做,他们专注这块领域30多年把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成本最低中国其他做的人没有这么深的企业家精神,这个事儿做30年肯定有差距

外一家装企业,我有次去调研的时候,现停车场里面色和其他深色的轿车是分两边停放,而且相同颜色的轿车再按两厢三厢分类停放就想这种公司的管理肯定
 
这么一个团队长期积累下来才能在制造业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业中积累出不易复制的优势,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  你认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风险点在哪里?会怎么防范?
 
 刘旭  我觉得就是贵了,去年年底的时候股票估值相对比较高,预期回报率下降。
 
其他宏观因素的风险点,比如加息或者流动性我考虑的不是太多,虽然我觉得这些因素很重要,但我不很擅长。
 
职业生涯的年化收益力争做到15个点 

 问  你对年化收益率有没有一个大致的预期
 
 刘旭  我希望职业生涯的年化收益力争做15个点
 
 问  你会买自己的基金,具体买的是哪些?
 
 刘旭  主要买的是大成高新技术,也会买一些新发基金
 
如果选择了,就得坚持走下去 

 问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刘旭  看书运动。最近在看两本书,一本是《邓小平时代》,另一本是《黑格尔的逻辑学》。运动方面,篮球足球会多一点,乒乓球我是专业的,毕竟以前是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
 
 问  你说过自己是一个纪律性特别强的人,并且敢于认错,是吗?
 
 刘旭  是的,我会犯错,同时我也会及时反思,因为有时候我没搞懂一个企业到底是因何而生,每个阶段的竞争力是什么,以及竞争力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哪些短板等等,这些都需要去学习,然后去找新的机会点。
 
 问  专注在自己投资世界,很少受外界干扰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
 
 刘旭  首先我觉得和性格有关,性格比较钝,对很多短期的变量不太敏感,交易的钱赚不到;其次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走什么路,一个人不可能既练长跑又练短跑,总得选一条路,如果选择了,那就得坚持走下去。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编辑:慧羊羊
  
延伸阅读:

全文精译 | 98岁芒格2小时问答:会干到干不动为止,价值投资永不过时,加密货币就像性病……

2022年度聪投Top30 | 这份长线名单,可帮我们抵御市场“海啸”






 - 小彩蛋 - 


巴菲特最新访谈:

胜利和信任可以带来快乐

聪投组建了媒体转载群,如有转载需要,请添加小编微信【fanxiaocom】,入群前请【备注新媒体名和姓名】


商务合作,请联系聪明牛牛(微信congmingtzz1/手机 13262200706 )具体商议

喜欢文章,顺手“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