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国斌最新分享:市场总是能够爬过我们的“忧虑之墙”,投资要先找到矿脉,我看公司基本是从这四个维度……

聪明投资者 聪明投资者 2023-03-05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1、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其实不需要有太多的焦虑,企业唯一要焦虑的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在利他。

2、今年2、3月份的A股下跌有个很不一样的特点,我经历了20多年投资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下跌不是由于流动性收缩,而是由于一些情绪因素的变化造成的。

3、在中国目前的大背景和资本市场现状下,其中一个较长期的机会是流动性机会。

4、在中国这么大的GDP容量下,在这么大的内需市场中,一个企业如果没能把自己做大,应该反求诸己。同时,由于中国有如此大的GDP、如此大的内需市场,任何行业都会出现世界级的公司,我们都应该去积极寻找。

5由于科技赋能、国潮崛起,一定会有大量的新品牌出现。科技、消费这些领域原本的竞争是比较混乱的,但由于这次疫情,现在活下来的公司反而都是不简单的公司,一些存在问题的公司很快就被淘汰了,竞争格局反而被优化了。

6大家对经济感到悲观,其实有很多情绪的因素在。待上市公司排队数越来越多,明年只会比这更多。从微观层面来说,中国企业家在很活跃地从事各种业务。

7在新产业里一定要看到曲线的拐点,“从0~1”过了以后才能进行投资,没到1的概念性的东西是不能投资的。

8、在宏观上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我经常在内部和大家说要珍惜不确定性。市场总体上在某些领域是有效的,只有在不确定的时候其有效性才会被打破,才能给你带来机会。关键是出现不确定性机会的同时,你怎么抓住这个机会。

9、我看公司基本是从这四个维度,要识别:是周期还是趋势?是信号还是噪音?是泡沫还是恐慌?关心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积极拥抱变化。

10我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是,如果我国市场能《刷新》(注:源自王国斌推荐《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一书)完成2/3或1/3,就会有一个大的行情。但是如果没有完成《刷新》,那就只能去挖掘结构性机会。对于结构性的机会,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也有一定的认知。


以上,是泉果基金创始人、总经理王国斌近日在一场小范围交流中,分享的最新观点。

王国斌1998年加盟东方证券,曾任东方证券副总裁、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2016年初,王国斌辞职,不久后联合朋友创立君和资本,投身私募股权投资。

作为业内入行最早的一批老将之一,王国斌对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有着极为深刻和敏锐的观察,是属于身体力行的“企业家型投资人”,对投资既有见微知著的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有来自企业经营层面大巧不工的洞见。聪明投资者曾多次聆听王国斌的演讲亦有综合报道点击查看2021年10月《经典 | 王国斌:寻找幸运且能干的企业,对投资而言,诚实是最好的策略之一》)

听王国斌讲话,很有“功夫熊猫”师傅的感觉,他常常叙事宏大思维跳跃,极具哲思,需要听者inner peace。他常说,“你一定要走到正道上去,带着正气去做事情,所有的耐心都会得到回报,市场会非常有效地把财富从没耐心的人那里转移到有耐心的人那里。”

泉果的投研同事说起王国斌,他非常强调专业能力的建造,亦有亲力亲为的带教。在内训时引用的电影《卧虎藏龙》一句话,让同事非常有共鸣感,他说,“既为师徒,就要以性命相见”。

王国斌在这场小范围交流中讲到,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其实不需要有太多的焦虑,企业唯一要焦虑的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在利他

这句话是在看企业,也是在说自己。

他会对投研反复讲,很多涨得很好的股票和你没关系,研究员自己要成为探照灯,尽可能去照亮所有角落。

王国斌说自己是“在投资上只有原则没有禁忌的人”在这场交流中体现无疑。聪明投资者将交流的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主 讲 环 节 
当下的背景,我们在做的就是《刷新》中国

进入十九大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我们怎么来理解新时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今天我分三部分介绍:(1)怎么看待新时代(2)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怎样的资本市场(3)在资本市场,我们有什么机会。

我在《投资中国》中介绍过一本叫《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的书。

我觉得目前在中国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在做的就是《刷新》中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过去四十年,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商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很少有企业思考过自己存在的意义,只是埋头挣钱,没考虑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到底是什么。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商业组织在《刷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是利他,这样任何企业、组织都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其实不需要有太多的焦虑,企业唯一要焦虑的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在利他。

经过过去40年的发展,中国的GDP前所未有地接近美国。此外,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这是在宏观层面非常可观的成就。但是在微观层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中国目前的真实状况是,一方面我们经济总量很大,另一方面我们在整体的发展上并不均等。我们国家在新时代下,要重点改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由此可以极大提升购买力,这将非常有利于中国的商业发展。

在新时代下,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即医保、社保、养老的全民共享。此外,绿色发展,节能、环保也成为了必须的要求。

中国技术方面还有两个巨大的提升,一个是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另外一个是中国已真正演变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基地。中国现在有500万人到1000万人的软件工程师,这对我们整个制造业的提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的政治制度为创新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保证——公共安全。任何一次生产力的进步,必然带来创造性的破坏。

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政治制度作为保证的话,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一次巨大的社会动荡。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

中国资本市场过去三年发生的变化

过去三年,中国整个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都是以散户、小户、中户、大户为主,现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散户、小户、中户等等的占比总体上处于下跌的趋势。


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占比在加大。整体上来说,超大户、公募、保险、私募基金等机构的持仓占比逐步加大,散户、小户、中户和大户的持仓占比相对比较稳定。外资的持仓占比比较稳定,去年交易量变得活跃很多了。股市的头部效应日益显著,盈利集中在少数公司,交易量也在逐步向大公司集中。


A股市场的供需较为平衡。总体上来说,A股市场过去一年的供给和需求还是比较平衡的。去年7月份到今年1月份的IPO募资额超4500亿,定增超6000亿,半年时间内的IPO加定增共达1万多亿。


今年的量比去年略微下降,上半年IPO募资额达3119亿,定增达2042亿,IPO加定增共约5161亿,整体而言市场的供需没有很大失衡。

今年2、3月份的A股下跌有个很不一样的特点,我经历了20多年投资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下跌不是由于流动性收缩,而是由于一些情绪因素的变化造成的。

产业资本减持量较小。按减持新规,其实是有很大的量可以进行减持的,但总体上,产业资本减持量还是较小。

今年解禁的市值高达56690亿。在总解禁市值如此高的情况下,只有在IPO发行过程中真正变得更加理性和市场化,市场才能够维持一个向上的趋势,解禁后很多PE、VC投资者才不会卖出。今年上半年卖出没有那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估值体系的整体下移,对PE、VC来说,刚一解禁就减持的话,几乎没有任何收益。

A股整体估值是比较合理的

A股整体的估值和上市公司市值的分布,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市值100亿到500亿的有1200多家,500亿到1000亿的有164家,1000亿到5000亿的有155家。

这样的市场,能够容纳相当多的资金。从高度、宽度、深度来说,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容纳最大资金的市场。

公募基金上半年发行规模仅2094亿,从流动性角度来说,没有流动性收缩,我认为下半年公募发行应该会提速。

融资总体上变化不大,市场现在的杠杆率不算高,因此今年上半年的下跌与杠杆率关系不大。2015年市场下跌的很大原因就是杠杆率太高,杠杆率高的话,一有风吹草动,一旦杠杆出现问题,就会变成多杀多,到最后就会不断地崩盘。

总体上来说,截至6月30号,全市场的估值不算高。

中证500和科创50位于历史估值0~25%分位范围内,估值处于相当低的位置。创业板的估值处于25%~50%分位之间,也处于一个较低的范围。

上证50、沪深300位于历史估值50%~75%分位范围内,看起来估值不算低,但上证50现在的市盈率可能连10倍都不到,再要多跌是很难的,所以在50%~75%分位范围内是比较正常的,这也是一个很低的估值范围。

总体上来说,A股目前的估值情况处于可以进攻多于防守的范围内。

随着大量公司快速上市,上市公司之间的价值分化也将加速实现。上市公司企业情况越来越透明,企业真实盈利能力得到体现。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标的越来越多,越来越考验人们自下而上的投资能力。今年退市的公司其实已经很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个资本市场的概貌。

较长期的机会是流动性机会

在中国目前的大背景和资本市场现状下,其中一个较长期的机会是流动性机会。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一旦投资有回报,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目前我们的银行储蓄非常多,但老百姓的理财通道几乎没有。

曾经,房地产是中国的资金流入最大的去处,现在已经很难流入了,再加上房住不炒,投机性的资金也不可能进入了,这会带来大量的流动性机会。比如个人养老金、保险资金等等,我认为供给面会越来越大。

过去40年,我们大部分公司的发展都是依赖于高固定资产投入,其特点之一是有资产可以用于抵押,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但是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很多商业模式最重要的资本投入是无法质押的人力资本,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没有科创板,根本就没办法发展。由于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这些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很多我们的大企业,比如美的、万向,都是1971、72年成立的公司,在那样的年代都能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现在就更不用担心了。我相信民营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发展、改革开放一定不会变,会更加市场化。

政府在关键的时候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由此可以看到整个市场的底线。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日本人口一直在下降,但东京都市圈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样,无论上海、北京、深圳,还远远没有达到深度城市化的地步。

中国有最大的适龄劳动人群和消费人群。等00后真正到30岁左右,我们的人口危机才可能真正出现。从现在的消费以及劳动力人口角度来看,还不存在大家所说的人口危机。重要的是我们用怎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十四五规划给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升值空间。一方面来说,我们现在的证券化率不太高。只要社会稳定,即便GDP增速仅在3.5~4%之间,未来的GDP依然会很可观。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按证券化率不到100%来计算,未来三年总市值仍有30%多的上升空间;如果未来证券化率达到150%,甚至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总市值可能会翻倍。

中国有最大的工程师供给,最大的消费市场,最重大的改革开放红利,超过美日总和的制造业和完善的供应链,进行中的深度城市化和超级城市集群,以及5G、机器人、AI、大数据、3D打印、云技术等生产力驱动工具。

在中国这么大的GDP容量下,在这么大的内需市场中,一个企业如果没能把自己做大,应该反求诸己。同时,由于中国有如此大的GDP、如此大的内需市场,任何行业都会出现世界级的公司,我们都应该去积极寻找。

我们其实看到,中国的企业管理能力在不断提升。

举一个例子。潍柴动力的企业口号里面有一句: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不争第一就是在混,一天当两天半用。我们去调研的时候,看到企业的管理真的做得很不错。他们的车间是有铸炉的,按道理应该有灰尘,但是地面上却看不到任何灰尘。

从很多方面都能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家在进步,管理在进步,现在我们的品牌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每次出国,最关心的是华为的世界级广告,能够不断深刻体会: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进步是全方位的。

医疗、生物科技、体育用品、新能源车、制造业等方面存在机会

现在的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疫情期间我们所有人的信息都实现了联网,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都逐渐可以实现了;医疗信息化也在进步,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会不断出现。

与健康有关的新消费越来越多,比如美容、齿科、眼科等等。很多进口医疗器械、设备、耗材被逐步替代,很多疫情期间的诊断设备、诊断试剂都有长足的进步。

生物科技创新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很多人都在做一些生物医药方面的创新。生物医药创新需要足够长的时间,现在很多药恰好处于三期临床阶段。

体育用品、运动服饰领域,已经出现大量的国潮产品,很多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公司。美容美妆的发展也非常快,这类需求会随着80后、90后、00后的成长愈加蓬勃发展。还有直播电商、新兴科技家电的商业形态越来越多。

由于科技赋能、国潮崛起,一定会有大量的新品牌出现。这个领域原本的竞争是比较混乱的,但由于这次疫情,现在活下来的公司反而都是不简单的公司,一些存在问题的公司很快就被淘汰了,竞争格局反而被优化了。

中国做白色家电一下子就是世界第一,做光伏风电也是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做着做着又成了世界第一。

目前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从制造端开始,到零部件配件,各方面都是全球最齐全的。而中国又是新能源车产量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新能源车可能会重复智能手机行业的过程,这对国外的相关行业是有威胁的。从TMT这个角度,可以想见我们所有的技术实际上都在升级。

中国在过去40年最缺的是装备制造业,曾经流水线上的制造设备大都采购于日本、德国,还有小部分是来自丹麦、瑞典这样的国家,美国是不多的。

由于疫情,如今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像新能源企业、还有一些汽车制造企业,他们一开始在扩大生产的时候也准备采用国外设备,但是设备购买后的运输成了问题。即便运过来,所有装备制造是需要国外工程师指导和安装的。

实际上国内的企业除了极少数的设备以外,绝大部分设备都是有能力制造的。只是我们国内的这些终端企业不使用它,所以一直没有应用场景。在终端企业和制造业共同开发后,新的应用场景由此出现。

我们的装备制造业进步非常快,很快就比进口设备做得好,服务到位而且价格便宜,企业的订单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以前很少看到一个民营企业有几百亿的订单,现在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在真正地崛起。

注册制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核准制下的公司一炒作后,第二、第三年就出问题了,因为成熟的企业容易走下坡路。在注册制下,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的公司就可以上市,所以二级市场有更多的机会去享受企业全周期成长的成果。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到7月上旬,IPO排队已经超过1000家,A股各板块在审企业也有1088家。

大家对经济感到悲观,其实有很多情绪的因素在。待上市公司排队数越来越多,明年只会比这更多。从微观层面来说,中国企业家在很活跃地从事各种业务。

“从0~1”过了以后才能进行投资,我们的投资方向偏向于这两者的组合

在新产业里一定要看到新技术产业革命曲线的拐点,“从0~1”过了以后才能进行投资,没到1的概念性的东西是不能投资的。

这里说的是整个的技术革命,从2021年来看,我们的航天、计算机、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都是有很多机会的。

整体上我们的投资方向会偏向于这两者的组合,即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进步。所谓生产力的进步就是科技,生产关系的进步就是企业管理。

在宏观上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我经常在内部和大家说要珍惜不确定性。市场总体上在某些领域是有效的,只有在不确定的时候其有效性才会被打破,才能给你带来机会。

关键是出现不确定性机会的同时,你怎么抓住这个机会。

过去100年的历史告诉我,市场总是能够爬过我们的“忧虑之墙”。我二十多年前就经常说,我们既然挣的是人民币,就要对人民币资产有信心。

就今年的市场而言,我们要避免的错误就是,不要过分看重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或者把赌注压在股市整体表现上,又或者因为恐惧放弃投资股票。

2022年要想在股市赚钱,我们需要在个股选择上精益求精,要去寻找高品质的公司,因为只有高品质的公司能够应对各种变动带来的挑战。

我们对市场整体的看法是,这个市场在没有《刷新》以前,是危中有机、结构为上。

我看所有公司都是从这4个维度,要识别是周期还是趋势是信号还是噪音是泡沫还是恐慌关心的是公司不是股票,积极拥抱变化。

在纳德拉当CEO的过程中,微软的股价在完成《刷新》以后翻了好几倍。所以我的良好愿望是中国经过《刷新》,我们能有这么大的升值。

投资就像在整个山脉中寻找矿物。我的愿望和想法是如果我们完不成《刷新》,那么我们可以找结构性机会;如果完成《刷新》,就一定有大幅上升的机会。

 问 答 环 节  
投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认知的问题

 问  你有近30年的投资经验,2016年从公募转到一级市场做投资,在今年又回归到二级市场公募投资的领域,能不能分享其间的体会?

 王国斌  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解决认知的问题。做投资心性和认知二者缺一不可。

过去的5年,是我认为自己进步最大的5年。这5年里面我不是只做一级市场,还做了大量二级市场的定增和大宗交易转让。对于投资的认知和社会的认知与之前有了明显的不同。

正确的事情在当下不一定能完全反应,如果即刻反应就不是投资了,(投资)是有时间差的。

更愿意基于企业现金流的蓝图来投资

 问  近几年,我们发现你其实很早就在一级市场里面去投资了新能源、光伏以及创新药等板块。请问你对于产业趋势的洞察力是怎样形成的?

 王国斌  主要是通过学习。要通过不断的去学习调研,不断的走访。

我以前每年在国外要待至少一个月,但目前由于疫情中断了这些交流。对于新兴行业,我一直非常关注,我们请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大咖来我们公司内部做前沿交流,并做成泉果“无限对话”这个栏目。

 问  你目前会更偏好于成长更快的投资机会吗?

 王国斌  我是个在投资上只有原则没有禁忌的人我2013年就在公司内部和大家说,要投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目前,一些传统行业我还是会进行投资。

 问  你目前的投资偏好是会更多参与偏早期、渗透率较低、成长性比较高的投资机会,还是选择已经形成了行业壁垒,中长期增速更可预测的投资机会?

 王国斌  我不会去过多地参与投机。我更愿意基于企业现金流的蓝图来投资,因为确实经历过太多的市场起伏了。

新能源需要关注市场是由供给推动的还是由需求推动的

 问  你在君和在2017年就参与新能源行业,是怎样的考虑?

 王国斌  去仔细关注整个产业的话,这个空间是可计算出来的。

我们去看这个行业的龙头,如果过了“从0到1”的拐点,就会打开空间,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但我们需要关注这个市场到底是由供给推动的还是由需求推动的。

如果是由于供给推动,它只要生产出来就可以卖出去,那市盈率可以不太关心;如果由于需求推动,去追高一定会出大问题。这是需要把握市场结构的。

而凡是需要需求推动的企业,如果投资在它市盈率高企的时候,很大概率会失败。

我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是,如果我国市场能《刷新》完成2/3或1/3,就会有一个大的行情。但是如果没有完成《刷新》,那就只能去挖掘结构性机会。对于结构性的机会,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也有一定的认知。

在投资的时候不能光想着“进攻”,而是攻守兼备,才能在结构性的行情中做好业绩。

编辑:慧羊羊责编:艾暄
 
延伸阅读:

全文精译|当下如何思考风险?霍华德·马克斯最新分享:在低位卖出而错过上涨才是最糟糕的,卓越投资组合的基石是……

聪投精译 | “怀旧又摇滚”的巴菲特芒格双人秀回来了!带着多年最大一次购买狂潮,石油行业押注近400亿美元,将动视增持至9.5%……


聪投精译 | 91岁“灵魂有趣”,巴菲特最新访谈称“随时都在为伯克希尔工作”


全文精译 | 98岁芒格2小时问答:会干到干不动为止,价值投资永不过时,加密货币就像性病……

2022年度聪投Top30 | 这份长线名单,可帮我们抵御市场“海啸”




 - 小彩蛋 - 


霍华德·马克斯:对自己诚实、保持谦逊

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品质


聪投组建了媒体转载群,如有转载需要,请添加小编微信【fanxiaocom】,入群前请【备注新媒体名和姓名】


商务合作,请联系聪明牛牛(微信congmingtzz1/手机 13262200706 )具体商议。

喜欢文章,顺手“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