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南:“学生培养出来”的院士
他是中国研究广域差分技术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第一个GPS商品化软件的研制者;是著名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昆山杜克大学的校长。他拥有多个头衔,创造了领域内多项第一。如此成绩斐然,他却在接受采访时认真说着:“自己这个院士是被学生培养出来的。”一语足以令人好奇他的人生,他是刘经南,他的故事即将娓娓道来。
他的冲劲
年过七旬,几乎天天都在工作。
第一次见到刘经南时,他站在偌大的会议厅里,背后是为了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精心准备的PPT。可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厅里坐满了来自各方的学者、专家,刘经南站在台上,聊着他最熟悉的领域之一——泛在测绘,他说:“所谓泛在测绘,是在当今技术可以感知的时空区域内,用户为感知并记录任何感兴趣和能够感兴趣的目标、事物、环境与人的时空位置关系,并能以某不确定性指标描绘这些关系用以进行认知、交流和决策的能力与活动。大数据背景下的泛在测绘将促进原创性的研发,引起技术创新的新高潮,推动服务模式的多样化,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此时,刘经南的身份是著名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次再见到刘经南时,他坐在自己位于昆山杜克大学的办公室里,手边是泡着咖啡的保温杯,案头是一摞又一摞的会议资料。这是他的常态,咖啡是每天早上必灌的提神药,资料是开不完的会议缩影。偶尔,他还要为撰写会议演讲内容熬夜至凌晨两、三点,咖啡一杯便不那么足够了。此刻,他的身份是昆山杜克大学的校长。
除此之外,刘经南还是武汉大学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坚持单独带着两个博士、五个博士后。一年365天,刘经南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凌晨12点,只有春节7天是他的休息日。“如果将我的工作时间分割出来,大约五分之三的时间在昆山杜克大学忙着学校管理建设,五分之一的时间在武汉大学带领团队进行有关国家卫星导航等研究,五分之一的时间周转于全国各地参加研讨会。”
这般工作量之大、责任系数之高、工作拼劲之足让人难以相信刘经南其实早已年过七旬,若不是采访过程中,刘经南接了个来自医生打来的、有关刘经南身体康复情况的电话,记者都快忘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多数人应已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然而熟悉刘经南的人却知道,他闲不住,但凡遇到新挑战,刘经南身体里那股子冲动便召唤着他勇往直前,大抵有些“工作狂”的意味。刘经南的女儿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春节,爸爸突然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说有工作需要去一次实验室,那还是我们在武汉过的第一个春节。结果等到晚上,妈妈把年夜饭都做好了,爸爸都没回来。后来,妈妈特别担心,就差遣哥哥去找爸爸,却发现实验室所在的楼大门都锁住了,妈妈还想去找的时候,爸爸自己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刘经南也记得这件曾因工作而干的囧事,“我当时因为忙着工作,结果忘了时间,等忙完出来发现大门锁了,思来想去,我只好从二楼的窗户沿着雨水管道爬下去,结果扭了脚。”
刘经南平时喜欢打乒乓球
他的建树
GPS领域,创造多个第一。
1943年生于重庆市的刘经南自小成绩优异,受父亲的影响,刘经南极爱看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机理以及天体变化的奥秘产生了好奇。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
1968年,已毕业一年多的刘经南被分到湖南的煤田物探测量队,负责外业测绘,历经各种艰辛,还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一干就是11年。11年里,刘经南一直记得自己的志向:“我想做科学研究工作。”1979年,刘经南顺利考入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读研,却因早年高强度的外业工作击垮了身体而长期在家边养病边自学。但即便如此,读研期间刘经南不仅成绩保持优秀,还曾解决了一个有关卫星测量基准的地心坐标系与地面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的国际性学术难题,此研究后来被列入了国家“六五”期间重点项目。
至此,刘经南开始了卫星大地测量与GPS技术的研究,并在我国GPS技术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创造了数个第一:研制出我国第一个GPS商品化软件;第一次提出GPS网随机模型质量控制概念、有关理论和处理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工程的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负责我国第一个GPS永久跟踪站(武汉)的建立、长年运行和维护,提出了一套永久站的技术标准……
其后,刘经南还为已发射的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广域差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最早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案,是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第一人,亦参与这个被称为“中国GPS”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至今。
或许是刘经南在卫星大地测量与GPS技术上的建树太过丰富,有媒体将其视为“中国GPS之父”,刘经南连连摇头,“这个名号我算不上,我只是对有差异、有挑战的事物特别有兴趣,有许多创新理念想去尝试,又习惯于将学问做透。不过,有一点,我确实好争第一。”刘经南说着就笑了,命运与他开的各种玩笑最终被他一一化解,并转变为动力,向着挑战拼搏向前。
他的愿景
献身“树人”事业,培养世界公民。
担任昆山杜克大学的校长是刘经南近几年的一大挑战。昆山杜克大学坐落于昆山,由美国杜克大学、武汉大学、昆山市合作举办。学校中央是个人工湖,湖的四周建着教学楼、办公楼等。刘经南坐在颇为现代化的办公室里,聊他早年在武汉大学出任校长时就已有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这是他的愿景。
所以在卸任武汉大学校长4年多后,当武汉大学推荐刘经南担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时,刘经南考虑了10天答应了,“这是与其他私立学校或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同的非营利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这种中国教育的新探索、新模式让刘经南兴奋,也让刘经南感到身上的担子沉重,他说学校致力于培养拥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具备开放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尊重国际规则。
为此,刘经南需要全程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建设,确保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规范、高效运行。事实上,当2012年4月学校第一次报筹备申请时,刘经南就已参与其中。之后一年的筹备工作尤为繁琐复杂,其中如何更有效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是刘经南最为看中的,“不能只是简单接受,而应根据两国之间的文化、发展、制度、法律等差异,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社会需求,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
然而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刘经南向记者坦言道:“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科研工作,但我既然扛起了这个担子,就是我的责任,况且做教育是为国家培育人才,于国家、于社会都有利。”大把的时间花在“树人”之上,如今刘经南只能无奈通过不断喝着咖啡、压缩休息时间进行自己的科研之路。
采访结束后,刘经南与记者道了个别就匆匆离开了,因为他要赶着飞往北京参加研讨会。“刘校长这一周的行程是周一、周二在学校处理相关工作,周三在北京,之后又要立刻飞回学校参加杜克大学和我们学校合作的几个会议,周末他还要飞去武汉大学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昆山杜克大学的一位老师这样告诉记者道,“然后,又是一个类似的周而复始。”
看来,刘经南喝的咖啡一时是停不了啦。
-End-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4月3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