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日记 | 坚定选择,无问西东
刚入学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已然充盈着你我。纷至沓来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初步探索、对学科使命的重新认知、对未来方向的选择与考量……你,是否感到迷茫?
接下来,小招邀请大家跟随三位新生的脚步去探索他们的心路历程,听他们讲述与山大的“心”故事。
国教学院新生 徐文玉
9月19日 星期六 晴
周六的夜晚,坐在宿舍里看书,不觉之间出了神,发现自己已经来到山大一周,回想成为“山大人”“国教人”的这些日子,思绪万千……
秋意渐浓,天朗气清,开学日早晨,我独自一人拉着行李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间,不时看一下录取通知书上的“国际教育学院”,第无数次畅想关于我、关于学院的未来四年时光。转弯处,“国际教育学院”的展台映入眼帘,微笑,欣然前往。国教,我终于来了。我们的故事,终于要开启了……
国教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它的可爱、它的温暖,足以让我们在初见时就深爱。清晨的微风与记忆,或许比将要学习的知识更加长久地镌刻在我的脑海深处,在我的一生中标记着国教的温馨与美好。
首先见到的是已经网聊许久的英姿学姐,身着飘逸的汉服、展现拔俗的气质,既描画了国教传扬中华文化的理想,又勾勒出国教人应该成长为的模样。选一株绿植,品一杯香茗,与同伴在留言板留下自己的名字,用视频日记记录初入国教青涩的自己,在这婉约又不失活力的入学仪式中,我看到了国教人的情怀,亦许下自己与国教朝夕相处的未来。当学姐们微笑着向我挥手时,我忽然恍惚了,仿佛看到了之前每一年的学长学姐们也在这里迎接新人,国教也每一年都播撒下推广汉语的火种,生生不息,志在闪烁于世界的每个角落,或许,这就是国教的精神内核——传承与发扬。国教,与你的初见,是惊鸿一瞥。
刚入学的时光总是舒服与惬意的,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去聆听校园的清风,留意校园的草木,了解有缘于国教相聚的我们。
我们一同聆听导员和于老师的谆谆教诲,一同听和蔼的徐书记讲别开生面的健康教育课,一同在校史馆、博物馆触摸历史的温度、体味山大的风骨,一同感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在草木葱郁的学院楼,我们探索着大学生活的新奇,感受着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尽快适应“国教人”“山大人”的角色。
给我留下更加深刻印象则是中华文化体验基地的经历:礼拜先师,初试六艺,碑拓印字,观剧品茗,在穿越千年的汉字演变中见证汉文化的韧性,在袅袅茶香中体会汉民族的婉约雅致,在余音绕梁的编钟声中感悟穿越漫漫烟月而来的心声。触碰即震撼,在这次经历中,一切都不只是文化符号,而是像生命一般更加立体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厚植热爱,厚植情怀。国教,与你的再见,是心头悸动。
最后一部分我实在不想称其为终章,因为我和国教的故事才刚刚开启,并且会绵延余生。一场宣讲,几个故事,便勾勒出国教人的家国担当,让我对国教的感情从起初的热爱,转变为现在的使命感。“站在同一个地方,望向同一个方向”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剪影;“被看见被信任被理解”是国教大家庭帮助每个人发光的魅力;“即使前路漫长,我们义不容辞、勇踏星光”是前辈学长们立志让汉语在世界每个角落兴起的理想与信仰。
宣讲结束后,我来到学院楼前久久静立,凝望着这座被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浸润的园子,看着“汉语走向世界,吾辈义不容辞”的号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再次泪目了,激荡起一番震撼与重任在肩的心绪。国教,与你的第三见,是未来可期,是携手前行。
国教,关乎使命,关乎传扬。我们真的来日方长。
强基计划新生 李政
9月15日 星期二 晴
窗外天色阴沉,屋内的讨论热火朝天。我们化学学科强基计划的同学正策划开学的第一次班会。“对,我也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和我们很有关联。那我们班会就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始,聊聊大家选择强基计划的初心和山大人的使命担当。”
我们确定班会内容后很快做好了分工,有的同学自愿担任主持人,有的同学积极策划活动,而我负责准备班级ppt文本以及背景音乐。排练中,我的脑海中仿佛已经出现班会时热烈讨论的场景。
9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针对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提出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语令我们倍感振奋。
我不禁回想起今年春天报考强基计划时的心情。高中时,我发现自己对化学的热爱,并且也体会到在当前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于基础学科发展愈发重视,于是我申请了山大化学学科的强基计划。而当我得知自己成功入选、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从事科学研究时,我在喜悦之外感受到更多的是将个人的热爱和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
初入山大化学院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我已感受到老师、学长学姐对我们的关爱。院长书记走进宿舍和我们亲切交流,志愿者协助我们办好各种入学事宜、耐心解答我们的各种疑问,老师细心嘱咐实验室安全教育等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细致入微的关怀,这些都让我坚信,报考山大是正确的选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强基计划元年,报选强基计划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未来和山大的憧憬。有的同学想要成长为国之脊梁,有的同学想要深入基层扎根实践,有的同学想要打造新产品,将中国品牌搬向世界舞台。我想,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目前首先需要学好基础课程,作为学习的发展保障;更要改变学习观念,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转变到“放眼看世界,迈足向未来”。
窗外的云依旧是浅灰色调,为山大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但是我们的内心已不迷茫。踏上征程,我们无问西东,勇往直前。
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新生 王心悦
10月3日 星期二 晴
王心悦(右)与妹妹王心怡(左)
我和妹妹第一次听到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开始校内招生时,我们认真地聊了一个下午——它有关科研与医学,有关健康与责任,好像也与我们有关。“黄色的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于是我一边听着那些“放弃高薪的原专业真的好可惜”的声音,一边和妹妹讨论准备着生医科专业选拔的申请表和面试,将自荐信改了一遍又一遍,将生命科学课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们郑重地提交招生申请,分别在济南和青岛顺利进行了面试。
我记得面试完的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和妹妹互相打电话,发现我们都和面试教授提及到了“和我妹妹(我姐姐)一同报考生医科学专业”这一话题,面试老师们哈哈大笑,场面和谐而融洽。
我想响应“加快补齐我国在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短板”的号召,我觉得健康产业将助力人类走得更远,我们想替在科研岗位上牺牲的家人继续向前。我看到,在《Science》周刊近几年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中,有一半以上的结果来自于生命科学领域。生物与医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是全方位的。于是,择我所爱,爱我所择,在这个成长的十字路口上,我们坚定地选择了最热爱的,也背上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基础医学院。我也曾被那些反对的声音动摇过,但当我在开学典礼上重温山大齐鲁医院与川大华西医院相遇并共克时艰的场景时,当爸妈说他们坚定地支持我们的选择时,当我想起在我迷茫时还可以和妹妹相互扶持时,我越来越明白,选择这条路我不后悔。
我喜欢课表上的每一节课,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有趣的。清晨,常常是妹妹从上铺探个头,含糊不清地问道:“去图书馆吗?”我便“腾”地坐起来。于是我们瞬间清醒,兴致勃勃地开始预约座位,生怕再晚一点就抢不上图书馆的位置。我们最爱在蒋震图书馆待上一天,在齐园吃经济可口的三餐。我们也爱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去学摄影,学采访,或学习Ps,当一名合格的记者。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充满温情的人,对无数的人们倾尽善良,为世界发出理智的声音、动人的号召。
我想,在未来的无数个寒暑日夜,我们将在图书馆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拥抱岁月山川,和专业老师在实验室驰骋星辰大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
【推荐阅读】
山大日记 | 后来,我就成了你
新生日记 | 化为雨,奔向山海
新生日记 | 赴山大,圆梦于斯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山东大学本科招办
素材来源 / 山大日记
封面 / 潘诗芸
图 / 刘嘉威 洪润生 王宇欣
编辑 / 许紫轩
责编 / 宋沁潞 潘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