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专业 |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山东大学有两个中国语言文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小招今天带大家走近这两个专业,快来了解一下吧!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文学院目前有一个本科招生专业,即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一般简称“本专业”或者“中文专业”)。本专业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招收本科生,五十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本学科首批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该专业传统悠久,方向齐全,综合实力强,影响广泛而深远。
本专业学科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前列,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该专业排名位列A等,属于山东大学三个首先受到重点支持的高峰计划学科和专业之一。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社会评价和认可度高,师资与学科实力雄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发挥文史见长的传统优势,依托有山东大学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面向时代需求、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面向高层次学术研究的高素质人才和学养厚实、学风端正、富有创造力的卓越人才和学术中坚型人才,学生能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全面发展的良好综合人文素养,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一言以蔽之,即崇本强干,造就通专结合的卓越人才和中坚型人才。
学制
四年,允许最长修业年限六年
核心课程
根据专业建设和认证标准开设富有本专业特色、以本专业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具体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概论、美学概论、马列文论选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精品课程
本专业致力于打造精品课程,目前共有《中国审美文化史》《中华传统文学修养》《神韵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修身学》和《现代汉语》两门省级一流课程,核心通识课12门,并设计有32门原典课,致力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教学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明确:通过“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力求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养成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一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又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或更高层次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专业必修课程、跨学科选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框架。在学生培养环节中全面落实学校提出的“三跨、四经历”培养模式,“三跨”即学生可以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境进行学习,“四经历”是指除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外,学校更注重本校学习的经历。派出交流的学生根据山东大学培养方案,按照课程属性一致或相近的原则,在交流学校培养方案中选修名称、学分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填写选课表,经学院审核同意后即可确定课程学分认定或者置换方案。
特色班和实验班
闻一多班
从1995年起,中文专业一直组建有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和基地班两个班级,其中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建立的“闻一多基地班”属于自己的品牌专业班级,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班。闻一多班的选拔是汉语言文学本科新生入校后一个月,由学院组织覆盖各二级学科方向的专家组,在综合考虑学生高考成绩与专业特长的情况下,对同学进行面试选拔。班级组建之后根据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实行淘汰流动制。大学二年级时,有20%左右的淘汰率,三年级时有10%的淘汰率,同时普通班的优等生本着自愿原则,经专家组审定后,按相同比例流向基地班。
强基计划班
2020年,在学校的部署统筹下,学院入围首批强基计划招生单位,顺利完成招生,故2020年秋季学期又在原来班级建制之外增设了培养古文字学基础人才的强基班。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具有强烈的古文字学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2.0班
2019年,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教育部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计划。2020年,中文专业首批入选获得立项建设。该班入学后选拔,按照“六个一流”的标准开展建设。
优秀学子就读感受
寻天琦
2017级本科生
打通古今,博览中外,荡起语言和文学的双桨,驶向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我想这就是在文学院就读带给我的最深感受。从上古神话走向当代小说,我们试着体悟编码在基因上的人类情感;从甲骨文走向现代汉语,我们试着弄清承载思想、联系你我的语言之妙。如北大教授陈平原所说:“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匆匆四年时光,我想文学院带给我的不只是攀登前人已至之高峰的能力,还有探索无人问津之曲径的勇气。现在的你或许喜爱阅读、向往文学,相信我,来到文学院之后的你将会是一个有理论、有温度、能说会写的文艺青年。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山东大学,这里将是你与有趣的灵魂对话,与深邃的思想碰撞的平台。
孔妍文
2017级本科生
文学小时候是我的兴趣爱好,现在渐渐成为了自己的主业,以后还想继续从事文学研究。山大有非常好的学术氛围,又素有“文史见长”的传统。我所就读的“闻一多班”是全校唯一一个国家级文科基地班,这里有温和儒雅的老师,也有风华正茂的同学。与书籍为伴,我们每日行走在字里行间,感悟着传承千载的力量。文学院有一句标语:“重情义,尚风骨,尊学术”,在这里读过书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因为这九个字早已融进我们的骨子里,铸成了一道精神坐标。这里是山东大学文学院,欢迎你的到来。青春读书处,我们,永远一家人。
张芳奥
2018级本科生
进入文学院之前,我想着学了中文学科就一定能写出漂亮的文章。经过三年的学习,我似乎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也好,文学理论也罢,始终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它们存在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娓娓道来中,存在于俄狄浦斯的悲壮命运中,也存在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中。认识了这些,也算是踏进了文学的大门。而山大文院,就是我在文学道路上的领路人。从我自身的学习生活来看,山大文学院是温暖的,是厚重的,是创新的。在这里,有“同学少年,品茶吟诗”的潇洒,有繁花似锦,各抒己见的学术争鸣,更有千帆竞发的创新探索。这里连接了传统与未来,既打通了今人与先贤对话的通道,又开辟了创新传统文化的新道路。我也相信,山大文院会有越来越多的“重情义,尊学术,尚风骨”的学人,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华文脉的守护者!
陈欢迪
2019级中基班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言:“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聚。”在山大文学院近两年的学习旅程中,我们有时与艺术共舞:常常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爱恨情仇而感慨万千,又常常为文学理论的严密性和发展性而深深折服;我们有时与科学同行:能亲自走进高水平语音实验室,用专业的声学设备、科学准确的数据,研究变化却又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成为一名山大文院人,你将背上行囊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奥秘,更能探索二者结合的魅力。待登上山顶,你一定会怀念山大的助力,怀念山大文学院在人生中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相信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学院信息
咨询电话:0531-88364608
学院网址:www.lit.sdu.edu.cn.
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定位
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响应全球“汉语热”和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匮乏的社会需求,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及国际文化传播的专门人才,成为“行业引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专业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始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2005年
面向全校开设对外汉语双学位,全国首创“国际化、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2007年
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首批试点),教指委单位,专业必修课课程标准制定单位
2009年
获语言与文化传播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985”三期重点)
2016年
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山大成为首批涵盖专业本硕博及博士后层次的高校
特色优势
国家战略优势明显,行业引领作用突出。具有“事业+专业”双轮驱动的特质,2018专业排名居全国前1%,2019全国297所高校专业评价5★,具备本硕博博士后贯通的人才培养能力。
传统底蕴深厚,国际合作显著。根植齐鲁儒学原乡,文脉绵缗,专业基础厚重;是我校海外孔子学院的重要建设单位之一,先后向分布于韩国、蒙古、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的孔子学院派遣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国际中文教育;具有中外学生成建制、趋同化融通培养的能力。
交叉学科扩视野,实践教学增才干,体验教育筑特色。专业建设体现新文科特质,注重交叉融合,涵涉语言、教育、文化、传播学科要义,培养知识结构复合、能力多元、素养综合的创新性人才。在全国首创沉浸式体验教育“文科实验室”,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训中成长。《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培养举措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实现“小班制、国际化”和“两个融通”人才培养。课程分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认知四大模块,达到“知识宽、技能强、能力复合、国际社会融入度高”的培养目标。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通,以及基础课、专业课、科研引领课和社会实践课四位一体的融通体系。推进慕课建设,打造金课,研发双语教材。汉语教材类型多样,全球流通,社会声誉好。
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强调过程管理和综合评价,建有海内外互系互惠的实习实践平台。专业实践性强,依托海外孔子学院、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汉语国际云教育实验室及国际汉语传播企业平台和省属高校的留学生培养单位等,为学生提供语言文化实践与传播平台,实现协同育人、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树”成长。
本科生赵宸在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
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优秀的本科生可通过推免计划提前一年进入我校对外汉语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习,并在硕士阶段通过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校际协议项目等赴海外进行教学实践。
师资队伍
具有学科背景综合、年轻化、国际化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34名,教授4名,副教授21名。教育背景综合,涵盖语言、教育、传播、文学、社会等学科,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塑造开阔的学术视野。平均年龄45岁,90%以上具有海外经历。
孙雪霄老师获得山东省第五届“超星杯”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矫雅楠老师获得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
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周汶霏老师在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
高校教师教学比赛现场
教师团队专业精湛,对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有敬畏感和责任心。连续三年蝉联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多人次获得山东大学“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承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项目,承担一批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委托研究任务,形成包括专著、期刊论文、教材、专题报告、智库成果等多层次的学术成果集群,以及跨国界、跨学科、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平台。宁继鸣教授连续四届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冯赫教授被聘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王彦伟博士、布莉莉博士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多位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科研经历。教学团队或个人先后获得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球孔子学院优秀个人等系列奖项和荣誉称号。
由张艳华老师、连佳老师和兰成孝老师组成的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慕课课程组
孙雪霄老师主讲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慕课
孔子学院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孔子学院研究智库,立足为国家语言文化走出去事业建言献策,自2016年起连续发布《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在业内产生广泛影响,中心于2018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毕业生培养质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半数以上被推免或考取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有毕业生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国外高校深造;选择工作的毕业生一般就职于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和国内政府部门、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机构,以及外企等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文化交流及相关领域工作。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校友窦晓静创业项目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为当年山东大学唯一的金奖项目;2016级本科生赵宸获评“2018年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年度人物”和2018年校长奖学金(创业实践类);2016级本科生李颐蕾获评山东大学荣誉学士。
学子分享
游燕玲
2017届毕业生,现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专业,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回首四年在国教的学习生活,它让我更了解汉语基础知识、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国际汉语教学。另外,学院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我们有很多机会跟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通过跟他们的交流,我们不仅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开阔视野。简而言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专门人才。
王一霖
2018届毕业生,现在清华大学深造
在国际教育学院度过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也最值得纪念的时光之一。犹记在学院自习室手不释卷的日子,尽管语言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各类课程颇具挑战性,但都为我之后的求学夯实了知识基础,也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充实感。学院也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每年都会举办丰富的学术活动,不仅有紧跟学科热点的前沿讲座,还有读书分享会、论文写作大赛等鼓励我们学以致用的舞台,即使是本科生也有机会参与。记得大四我带着自己略显稚嫩的研究成果参赛,获得了与本领域知名专家当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也在与研究生学长学姐的同台切磋中加深了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学习之余,我最喜欢参与学院各类国际化的活动,无论是和留学生结为语伴、每周末在洒满阳光的学院大厅促膝长谈,还是亲身参与迎新晚会、中外文化交流节等大型活动的筹备,都让我与不同国家小伙伴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精彩。此外,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而学院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参与教学的机会。即便是大一、大二初入校门之时,我也有机会在支教、语伴等各类项目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而到了大四,我更有幸参与了国际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在学院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更加系统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尽管毕业后我选择了其他领域继续读研,但是本科学习所赋予我的专业素养却始终存在。无论是多学科课程所培养的对知识的好奇心,还是与各国友人接触所锻炼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都让我在现在的求学路上受益良多。我相信开放、包容、自信的风格是汉教人共同的品格,也将是我们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冯迎霜
2019届毕业生,现在南京大学深造
在从国际教育学院毕业后的这一段日子里,我时常梦见它,就像梦见故乡的屋檐。我无比怀念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每次想起来都怀着愉快的少年的心情,在国际教育学院的四年时间是我最值得感谢的。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书,一起思考生活和未来;和老师们倾吐少年的心事和秘密,一起解决心理的不安。中外文化的碰撞、国际视野的拓展让我整个人迅速成长了起来,记忆里的每个故事都值得纪念,每个人都温柔贴心又可爱!
赵宇宁
2016届毕业生,现在山东大学深造
2013年,国际教育学院第一次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学院不计成本的培养下,我能够拥有自己一对一的导师帮助我修改本科毕业论文,全程参与到学院各种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执行中,体验了中国古人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感受到世界文化交流的魅力;我也曾和韩国小姐姐一起去到幼儿园志愿服务,和伙伴去曲水亭街深处寻访面塑老艺术家,到脑瘫儿童身边给他们画壁画增添色彩,还幸运地拥有去西部支教的经历,和团队一起拿过全国的志愿服务大赛银奖。到了研究生,我成为对外汉语兼职教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一起学习汉语;我的导师不仅在学术与论文上给予我莫大的帮助,更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从我成为那幸运的三十几分之一开始,亲密感和归属感随之伴我度过我八年在这里的求学时光。国际教育学院像一个大家庭,同级的同学之间很亲密,同时也能和学弟学妹们打成一片;甚至无论是否在课堂或者课外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活跃,走在学院里老师们都能叫得出你的名字。在这求学的时光里,我日益增长的知识、能力、经验、视野,还有来自这里的情感羁绊,都是能够为我今后的人生源源不断提供能量、提供阳光的东西。
学院信息
网址:http://www.cie.sdu.edu.cn
电话:0531-88363172
微信公众号: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 推荐阅读 ·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山东大学本科招办
来源 /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封面 / 曹美悦
编辑 / 陈思
责编 / 宋沁潞 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