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大日记 | 来自青年学者的山大记忆

山小招工作室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2022-06-23


在山东大学120年的建校历史中,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与山东大学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或执教,或科研,逐渐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推动学校一步步做大做强。



俗语讲“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持久的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山东大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打造人才引进“立交桥”;一方面注重“留得住、用得好”,营造人才发展“优生态”。秉持这一理念,学校自2016年开始举办“齐鲁青年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论坛旨在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邀请海内外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问题等内容与校内人才探讨交流,以增进青年才俊对山东大学发展战略、人才政策、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为其开辟一条走进山大、了解山大、加盟山大的绿色通道。每届论坛的开展都给与会青年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学者通过论坛选择了将山东大学作为自己教书育人和学术生涯的起点。下面,小招带您走进他们的山大记忆。





第一届


霍刘杰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后

现为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16年的深秋——收获的季节,身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一封来自山东大学第一届青年科技论坛的邀请邮件,似乎一下敲开了一颗在外游学近十年,辗转世界各地之后,那颗尘封许久的回归之心。


自从2008年在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和众多渴望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同学一样,我选择留学之路。先在德国用六年时间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又申请到美国博士后,一呆就是三年。此时的我收到了这封邀请邮件,心中有个声音告诉我,是时候考虑回国工作了。山大老师的耐心和热忱服务让我印象深刻,似乎让我感受到了这里——作为中国儒家文化起源的齐鲁大地那一份特殊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10月17日早九点,主论坛在山大学府大酒店准时拉开序幕,我的归国之心也被鼓舞着。随着论坛的进行,山大各项人才计划被大家一一了解和熟知,从中也看出了山大作为国内一所拥有悠久底蕴的重点大学,对人才的真诚渴望。下午两点半开始,我和其他五位青年学者来到山大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国家微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分论坛的报告交流。通过倾听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的报告,我受益良多。


虽然仅有短短一天时间,我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山大这次举行首届青年科技论坛的成功,坚定了通过申请各项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回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 2016年10月18日





第二届


陆刚

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后

现为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入选齐鲁青年学者,被聘为教授、博导,这为我的独立科研生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开端。作为科研青椒,在为科研的第一桶金愁苦不堪时,齐鲁青年学者的启动资金足以帮助解决“万事开头难”。同时,我获得了化学与化工学院在科研条件和招生方面给予的优先支持以及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照顾。阻碍我施展拳脚的牵绊被抹平了,接下来便只需心无旁骛地潜心科研与教学,力争早日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同时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我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山大的腾飞!期待分享朋友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


△ 2017年10月21日






第三届


石磊

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博士后

现为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盼望着回到那曾经留下青葱岁月的母校,再次漫步于静谧的小树林,沐浴于千佛山的晨曦。自从九月下旬收到母校第三届齐鲁青年论坛的邀请函开始,我就在手机屏幕上设置了回母校的倒计时。耳边仿佛响起那首熟悉的山大校友之歌,让我一天天盼望着再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山大、那个我心中最美丽的大学。正值金秋时节,能够回到熟悉的校园,拜访敬重的师长,我的心情舒畅而愉悦。当前国内高校待遇不断提高,对海外引人更加重视,齐鲁青年论坛正是架起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青年学者更了解山大、了解齐鲁大地。


参加本次论坛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感触。无论是办理注册手续时人事部老师们的亲切问候,还是办理报销手续时财务部老师们的贴心服务,再到校内处处飘扬的欢迎旗帜,各个细微之处都体现了学校的求贤若渴,以及对青年才俊加盟的热情期待。在17日的主论坛上,樊丽明校长向大家深入介绍了学校,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现在的山大正站在以质图强、争创世界一流的新起点,大力发展人才强校战略。下午参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分论坛,赵国群院长和相关领导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学院成就及规划,赵院长还分享了他自己当年选择回国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提供了许多为人处事和开展科研工作方面的建议,让我们倍感亲切。



虽然仅有短短两天,我从中切实感受到了母校近年来发展取得的优异成就,感受到母校热切期盼广大青年才俊建设山大、服务山东、回报祖国的真切诚意,更加坚定了我申请青年人才计划回母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 2018年10月17日






第四届


于婧雅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博士后

现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副研究员



在2019年的金秋十月,我非常荣幸地得到了参加山东大学第四届齐鲁青年论坛的机会。山东大学是我的母校,但自六年前从母校毕业后,我已鲜少有机会这样仔细地欣赏山东大学的一切,了解它这些年的进步与发展。而这次的齐鲁青年论坛,恰恰给了我这样一个珍贵的机会。今天,我将重新以一个新人的目光,描摹我的母校。


还记得10月16日参加齐鲁青年论坛的主论坛,会前播放了山东大学的介绍视频。虽然山大的校史于我已是烂熟于胸,但在大屏幕上看到山东大学从成立之初的窄小校门,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全国著名综合性大学,期间出现了童第周、闻一多、潘承洞等大师、大家,心中还是不免感到澎湃和激动。



参与这次齐鲁青年论坛,我收获的不仅是对山东大学的进一步了解,还认识了一批优秀的海外学成归来的青年学者。在会议间歇和往返的大巴上,大家相谈甚欢,不仅交流了科研上的经验和进展,也通过对自己所在国家院校的介绍,开拓了彼此的眼界。两天的时间太短,转眼大家又要各奔东西,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终有一天会再聚于山东大学,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2019年10月17日






第五届


刘宁

清华大学博士



2020年10月,我收到了母校的邀请,前来参加第五届齐鲁青年论坛和软件学院的分论坛。收到邀请函之后,我内心十分激动,期待着与母校的又一次相遇。作为一名从山东大学走出来的学生,母校的教诲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一晃四年过去了,母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感谢论坛组委会,让我能够有机会同各位老师、学者相遇在山大,共同见证山大过去的成就以及美好的未来。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在启程之前就接到组委会的多次提醒,一定要留意疫情形势变化,做好个人防护。甫一报到,我还收到了内容齐全的健康包和提示卡片,让我倍感温馨。


16日上午是主论坛,从樊丽明校长的致辞中,我和到场的各位学者感受到了山东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开放胸襟和学校对于青年人才的热切关注,大家深受鼓舞与感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介绍,我感受到了山东对于人才的渴求,感受到了母校对于青年学者的关怀。下午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分论坛采用了线上方式举行。周元峰副院长向我们介绍了学院的发展以及双一流建设情况,刘磊教授、罗昕老师、余国先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软件学院的科研生活经历,让参加论坛的各位学者对在软件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我和在线的其他参会学者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收获和今后工作的展望。大家畅所欲言,就学科的热点问题和学术发展前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软件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一一点拨、指导,一下午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



通过参加第五届齐鲁青年论坛,我再次感受到了母校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发展力量。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母校的建设中去,为母校的“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注入自己的力量!


△ 2020年10月16日






第六届


陈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



2012年从山大毕业以后,我一直密切关注母校的发展。从2016年第一届齐鲁青年论坛开始,我就与论坛结缘,陆续在海外依托学联、校友会等平台宣传母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并介绍论坛情况,引起了海内外学者、学生和校友的广泛关注。今年恰逢母校百廿华诞,我也特别有幸作为学者代表参与到论坛当中,近距离了解论坛,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感悟。


当天下午,作为海外校友会代表,我也参加了海外人才工作分论坛,作为嘉宾汇报并参与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不少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育方面的建议。我的研究方向与材料学相关,在论坛上也得到了樊丽明校长和材料学院赵国群院长的亲切关怀,期间还得到了人事部和材料学院相关领导和老师的亲切指导,深深感受到了母校对于青年学者的重视。



得益于学院的大力支持,9月29日上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分论坛规划与组织得非常好。赵国群院长向学者们详细介绍了学院的科研、学科发展等情况,盛情邀请学者们加盟山大及材料学院。青年教师代表曾志辉老师结合自身感受为学者们介绍了加入山大前后的心路历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其后的人才论坛分会场,与会青年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学院还组织了一大批老师和学生前来参与交流。分论坛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我特别感恩有这样的机会参与齐鲁青年论坛,也非常期待加盟和建设母校。最后祝愿山东大学越来越好,祝福母校120周岁生日快乐。


△ 2021年10月5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学校的发展同样如此。山东大学通过六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青年学者加盟山大,共同助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百廿山大,强校兴国。愿山大学子在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校训的引领下,在崇实求新校风的浸润中,发奋图强,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推荐阅读 ··


校友风采 | 谢海岸:将山大的爱,在大山里传递

山大车协 | 历时19天,他们从上海骑到了井冈山

于山大,共寻不期而遇的小美好!

山大军训实录 | 英姿飒爽,无惧骄阳



来源 / 山大日记 山东大学人事部官网

封面 / 陈思

摄影 / 洪润生 张以诺 崔振 郭仁杰 

整理&编辑 / 施婷钰 金雨菲

责编 / 宋沁潞 陈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