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收官!山大学子再创佳绩
挑战杯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在促进高校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公布,山东大学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
在此次山东大学获奖项目中,商学院“逢‘菌’之困到助‘菌’成材:产业耦合视域下食用菌菌渣的超循环利用研究”项目获大赛特等奖。
该项目起源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这个鲜有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付宜强、陶宏两位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团队从课题的细化、理论视角的引进、模式的构建以及证明材料的获取方面多次调整打磨,最终确定了“产业耦合”“超循环”两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团队完成了36个实践地的调研问卷,获取了数百份一手数据,构建出了菌渣超循环利用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成功在聊城市进行试点,并得到了地方的充分认可。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快速融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钙钛矿材料能带调控机理的研究”项目分别获大赛一、二等奖。管理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商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等8个项目获大赛三等奖。在红色专项活动中,山东大学参赛作品“党建就是生产力——寻找脱贫攻坚中的红色引擎”获特等奖,“找寻青岛红色足迹”获二等奖,另有3个项目荣获三等奖。
山东大学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竞赛的组织与申报工作,将“挑战杯”竞赛打造为学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聚焦校赛-省赛-国赛不同环节,学校各部门加强工作协同,精准发力,在校赛阶段广泛宣传、积极组织,经过学院推荐和多轮评审,全校共125件报名作品入围校赛决赛;在省赛阶段主动作为,承办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大赛省赛终审决赛,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最高荣誉“挑战杯”,有18个项目获特等奖,获奖数创历史最高;在国赛阶段,积极举办国赛集训营,邀请各类大赛专家开展辅导20余轮次,精心筹备与打磨作品,为国赛取得突破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点亮青春未来,科技成就强国梦想。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了以政策为保障、以课程为基础、以平台为依托、以竞赛为引导、以学分为激励,科教产教高度协同的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科创竞赛是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直以来,山东大学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竞赛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2022年2月,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发布,山东大学在“2017-2021年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六轮总榜单”和“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均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彰显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创新实践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目前,山东大学已经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双创”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涌现出一大批拥有“山大基因”的创新创业英才。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创业“ài歌”项目负责人王子豪,在大二时创办了咔耳数字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担任CEO,入驻孵化园,现已保送至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软件学院2009级校友、编程猫创始人及CEO李天驰,曾于2014年在EPA法国创业大赛中凭一款教育产品获得冠军。他致力于科技教育普及事业,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胡润30x30创业领袖》榜、《财富》杂志“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等。
创新
创新培养人才,实干造就精彩。未来,山东大学继续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力军和栋梁为重要使命,以创新创业大赛为牵引,聚焦前沿科技,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山东大学本科招办
素材来源 / 山东大学官微 山大视点 青春山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深圳特区报 中新经纬
封面 / 童佳欣
摄影 / 许聪颖
编辑 / 何心蕊
责编 / 宋沁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