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大于2才算重生!

曼小拗 苏州艺术志 2023-12-07


泡沫或许是我们最常见的垃圾之一了,在网购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它是不可或缺又多余的存在。无论多细腻完整的泡沫包装都会在开箱的瞬间沦为垃圾,它惨白轻飘的身体填充在垃圾堆、漂浮在水面、飞散于空气……唯有那些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赋予它“生命之重”,让它落地重生。

 


曹海峰的《冠云石太湖》在“重生”环保装置艺术展中并不是最显眼的那一个,但这不意味着它的平庸,相反它以完美的贴合度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尤其在江南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环境氛围中,它就是最合时宜、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用作为建材的混凝土,从沦为废品的泡沫中,雕琢出城市现代化环境下的“太湖石·改”,赋予泡沫、太湖石重生,更赋予传统园林景观重生。

 


曹海峰分别专注于用泡沫和混凝土的创作多年,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还是第一次。他曾经用泡沫包揽了苏州大半的影视背景道具的制作,也用混凝土的文创拿下大大小小不少的奖,对于这两种材料他都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了,但真要奖两者结合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最初曹海峰想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太湖石,但太湖石的孔洞结构让这成为了不可能,而泡沫可塑性正好弥补了这一难题。在雕塑好的泡沫上用热烘枪收紧,改变脆弱的本体,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再用特殊涂层增加对水泥的附着力,反复多次地喷涂外壳。

 


泡沫是一种太过“轻浮”的材质,即便包裹上混凝土,相对于太湖石而言也少了几分厚重。在曹海峰看来,一代的泡沫太湖石还仅流于表面的形似,少了些文化内涵。于是他又从传统文人画中借鉴,用朱竹加以装点,用历史文化加深它的“质量”。



当然,到这一步也还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泡沫这样的“垃圾”,还是传统文化的重生,都不是简单的重组就可以完成的。如何让它们在现代物质、精神文明建设中重新找到意义和定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



多年来,曹海峰一直致力于混凝土和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更专注于它们在生活细节中的美学传达,赋予我们熟悉的、固有概念的事物新的概念,让淡出人们视野的文化艺术重新焕发生命力!



曹海峰

工艺美术师,雕塑师。

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环境雕塑专业。

苏州雕塑协会理事会单位。

研发并制作土作清水混凝土物件。


上月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