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借”与“今借到”有何区别,99%的人不知道!(搞不清会吃大亏!)

来源:问律综合民事法律参考、法务之家。民法典君整理了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放在百度网盘共享方便各位学习,特致谢热心读者!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导读:在民间借贷案件中,有的当事人所持的借条载明“今借”,有的当事人所持借条载明“今借到”。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发生的法律效果是不同的。


注意!“今借”与“今借到”区别明显!

“张某今借刘某5万元”vs“张某今借到刘某5万元”

“张某今借刘某5万元”,很有可能说明刘某并未将5万元给张某。

“张某今借到刘某5万元”,则恰恰说明这个钱已经到手。

虽说只相差一个“到”字,但法律规定借贷关系以借款人收到钱时开始生效。

我国合同法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是以出借人将出借的款项实际交付给借款人作为生效条件,“今借”从字面上理解,仅仅表明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达成借款的合意,尚不能反映出借人已经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因此,在无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出借人凭此类借条向法院起诉,要求借款人还款,借款人对出借人是否交付借款提出抗辩的情况下,法院很可能不会支持出借人的请求。

而“今借到”则表明双方之间既存在着借款合同关系,也表明出借人已经将借款交付给了借款人,一般情况下可以作为出借人已经履行交付借款义务的证据。

但并不是所有持“今借到”借条的出借人向法院主张权利都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如果法院对借款行为存在着合理的怀疑,如大额借款等,则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出借人是否具有相应的出借能力、借款方式、走款途径等,通过生活经验法则进行审查。


 案  例

▌案例一:

陆某和王某既是老乡又是好友。2015年底,陆某先后3次累计借给王某6.6万元。2016年2月3日,应陆某的要求,王某出具了一份内容为“今借到陆某人民币陆万陆仟元整(66000)”的借条。2016年3月8日,王某通过支付宝向陆某归还5000元,其后未能再还款。

陆某多次向王某催要借款未果,遂向海安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偿还剩余借款。庭审中,陆某表示放弃利息,只要王某偿还剩余本金6.1万元。

法庭上,王某辩称,他虽然出具了借条,但是没有实际收到借款,其向陆某支付的5000元并非归还本案借款,而是归还其之前欠陆某的5000元借款。

海安县法院经审理认为,陆某向王某分3次支付小额借款,王某向陆某出具借条,符合民间借贷正常交易习惯,王某在借条上特地明确载明“今借到”,且在出具借条后一个多月时间,归还陆某5000元。对此,王某虽然主张其未收到案涉借条中载明的借款,但其未能合理解释为何在未收到借款的情况下即出具借条以及为何未收回借条,同时其称所还的5000元借款是偿还以前的借款,也未能举证证明,故应当认定双方民间借贷关系成立有效,遂判决王某归还陆某借款本金6.1万元。

王某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南通中院经审理维持原判。

▌案例二:


大家看看上面这个借条,有什么问题?

少一个“到”字的差别

借条中“今借”与“今借到”,虽然只相差一个“到”字,但小明就是可以凭一个“到”字大做文章!小明可以说借条虽然是我写的,但只是表达了借钱意愿,999元并没有到手!这时,如果小胖妹拿不出其他的证据,小明就有可能赖账成功。

有这个“到”字,就证明这个钱确实已经给了借款人。如果没有“到”字,当时又是给的现金、没有银行转账票据做证据,就很难说明这个钱已经给了借款人,到时很有可能会得不到法院的支持而败诉。借出去的钱就因为少了一个“到”字,而打了水漂。

学 说 观 点

一般而言,借条是当事人之间成立民间借贷合同法律关系的证明。单从字面上的文义理解"借"仅指的是双方形成了借贷的合意,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借条本身就是认可双方之间成立了借贷法律关系。而"借到"则不仅可以理解为双方就借贷已经形成合意,而且也可以认定借款人已经从出借人处得到了款项本金,这也就意味着出借人履行了提供款项的义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借"与"借到"所相对应的举证责任有所不同,同样都是借贷合同纠纷,持有记载"今借"借条的出借人,还负有提供证据证明已经提供了款项的义务,而持有记载"今借到"借条的出借人,一般情况下可以此记载作为其提供了款项的有力证据。


然而,在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出借人仅凭载有"今借到"的借条起诉,再无别的证据证明其已交付了款项,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本息的诉讼请求是否必然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均对该原则进行了规定。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持有记载"今借到"的借条,既能证明双方之间成立了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又能初步证明其已经实际交付所借款项给借款人。但问题是,出借人仅持有"今借到"这一唯一的证据,而借款行为又存在其他合理怀疑的因素,此种情形下能否支持出借人的诉讼主张?
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出借人仅持有记载"今借到"的借条这个唯一证据的,如果借款本身容易使人产生合理怀疑,譬如,对于大额款项的交付没有其他直接证据或者间接证据佐证;借款人对于借款不作任何答辩或者抗辩;双方都要求法院主持调解;当事人对款项来源及其走向难以说明等,遇到诸如此类情形,人民法院通过其他手段无法查明借贷事实究竟是否发生的,应当注意经验法则的运用。(来源/法律出版社《民间借贷纠纷裁判思路与规范指引》)
实 务 观 点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冀民申4678号
本院经审查认为,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对其诉讼主张及抗辩理由所依据的事实应承担举证责任。本案中,王胜义作为主张权利一方,提交了借据、证人证言等证据证实自己主张的借款事实存在,以上证据形成了证据链,完成了举证责任。王青明二审中抗辩主张的借据于2018年形成、仅出具借条但未实际收取款项、事后曾要求撤回借据等待证事实均无任何有效证据证实,亦与借据内容不符;其所辩“今借”与“今借到”体现的借款事实不同的观点,系对文义的片面理解,亦无法律依据。据此,原审法院依据“优势证据规则”对王胜义的诉讼请求予以认定并支持,理据充分;王青明提出的抗辩主张,因其举证不能,应承担不利后果。王青明的再审申请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再审事由。

新蔡县人民法院(2019)豫1729民初1928号
原告提供的欠条记载“‘今借’王国鲜现金五万元整”并不是“‘今借到’王国鲜现金五万元整”“今借”与“今借到”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其中今借到表示将借款已经借到手,今借表示准备借,不一定将借款借到手。被告反而提供其汇款用于原告购买轿车的转账记录。综上所述,综合判断查证原被告之间的借款事实并未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故原被告之间的借款未生效。原告请求被告偿还借款50000元,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江阴市人民法院2018苏0281民初1404号
关于争议焦点1,本院认为可以认定王珊萍给付了王瑞章50万元。首先,王珊萍提供了金额为50万元的借款凭证,百泰公司辩称借条内容为“今借”而非“今借到”,由于“今借”与“今借到”都是借条上借款的常用表达方式,依据字面意思“今借”也不能推导出“计划要借”或“尚未借到”的意思,百泰公司此意见并不能否定该借款凭证作为债权凭证的效力。百泰公司辩称“王三萍”并非原告本人,因为“王三萍”与原告名字“王珊萍”就差一字,且音近,借条又由王珊萍持有,显然借条上的“王三萍”是笔误,百泰公司此意见并不能否定王珊萍的债权人地位。关于借款交付的说明,王珊萍称有15万元系其儿子谭志杰转账,且提供了转账凭证,另有22万元系从宝鹏公司收回的借款本息,且提供了该公司的证明,另有11万元系从沈伟东收回的借款本息,该33万元均有具体的出处,而百泰公司并无证据证明王珊萍上述陈述为假,可认定王珊萍对款项的交付进行了合理说明,结合王珊萍提供的50万元债权凭证,本院可以认定王珊萍已实际交付了王瑞章50万元。

小编按:从上面案例和相关实务观点来看,为避免争议,最妥当的方式是不但要注意“今借”和“今借到”的区别,还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转账凭证。不然很可能掉入陷阱,钱都收不回来(或者没借到钱还得还钱)!

——推荐阅读——


☛  斯伟江:你太喜欢钱,那就远离大律所

☛ 实用!《民法典》施行后:“婚前个人财产变为婚后共有”法律实操指南

☛ 存款人去世,银行存款怎么提取?2021年最新规定来了(全文+范本+问答)

☛ 张明楷告诫刑辩律师:不要给司法机关添麻烦!

☛ 《民法典》必学的88处重要变化

☛ “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罪!——“借款型”诈骗罪的实务认定


最后,小编希望大家做一件事,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不能及时接收到我们每天推送的文章!如果您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民法典实务”公号加为星标或每次阅读后点一下页面下端的“赞”、“在看”,拜托了!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民法典解读讲稿+PPT(38页1.4万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