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这次疫情,沙雕的我嗑上了几位科普博主

Mona 数英DIGITALING 2020-02-20


2020年伊始,我们所有人都被拽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阴影中。

从还没搞清这所谓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什么,到听到武汉突然封城的消息,再到现在所有人置身于其中的,持续胶着的抗疫状态,我们的内心充斥着很多的疑惑和不安全感。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所有人都没有做好准备,爆炸式的信息流中混夹着谣言、恐慌、误解、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让人难以理解的魔幻现实主义剧情不断上演。

作为普通人,无法像能够上前线的一线战士们那样去战斗,去切实地扭转局面。然而像张文宏医生所说:每一个在家的人也都是战士,每个人都在战斗。



科胡特说,当你主动地掌握各种现实性信息时,会带给你「脚踩大地」的感觉,会帮助你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站得更稳一些。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理智而认真的人在自己的领域发散光芒,他们用心做着高质量的内容,用专业精神努力驱赶萦绕在大家心中的迷雾,带领大家理智而积极地去面对这一切——



“新冠肺炎到底是什么,
有多可怕?

回形针
用数据演示病毒逻辑,理清现状 


春节期间是人心最混乱的时期,从“可防可控”到“不排除有限人传人” ,再到 “确定人传人”,从武汉封城到湖北各市封城再到全国接二连三地沦陷,官方信息不断迭代,确诊病例数不断攀升。然而此时,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如“年兽”般的病毒到底是什么,传染风险有多大,病毒离自己有多远,现有的防护知识够用吗?甚至,不知道该相信谁……


大家抢口罩,抢消毒液,抢食物,抢药,他们来不及判断自己的做法是否过度,只知道一场骇人的瘟疫来临了。

这时候,一支名为《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短视频出现。从病毒的形成及感染逻辑,到口罩的类型分析,到 “洗手要洗地久一点” 的原因,视频用冷静而舒缓的背景解说,和理性而清晰的数据推演解析,一点一点地理清了大家内心的混乱,然后告诉你真相,以及最正确的防护措施,和应对心理。

“可怕吗?……其实也没那么吓人。 从来都没发现数据具有如此安定的力量。


“到底什么是病毒?
为何威力这么大?
我很想了解它”

 李永乐老师
 用黑板和粉笔为你知识祛魅 


从病毒如何被发现,和细菌的区别,再说到冠状病毒,到如何致病,再到人体如何免疫,最后说肺炎到底是什么,免疫力起到什么作用,肺部为什么是白的。李永乐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细致详尽,最后还把免疫力与大众的情绪反应联系到了一起,有知识有升华。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完这则视频,大家在对抗病毒的路上仿佛更有底气了。果然,知识就是力量。


可能在看李永乐老师讲病毒之前,你从来不知道自己还能这么积极主动且认真地听课,甚至拖家带口一起投大屏学习。看着穿着蓝衬衫,站在黑板面前,让人梦回初高中课堂的李永乐老师,大家甚至产生了一些熟悉的安全感。



“焦虑到无法耐心看文字?
那我画给你看”

 混子曰
漫画解说知识,趣味消解恐慌 


1月20号,混子曰的公众号推了一篇推文:《Stone小百科》--新型冠状病毒来了,你还不了解它吗?可以说是病毒出现以来非常前卫的科普信息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

把吓人的病毒以漫画的故事形式表现出来,夹杂着段子和梗,让严肃的科普变得相当亲民和有趣。在有效地普及了知识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消解了大家的恐惧感。


混子曰的简介为“专治各种不明白”,所以目前在进行持续性地针对大家的不明白,创作新型肺炎专题“漫画连载”。


对新型冠状病毒解读的稿件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对此,官方的态度是:“传播事大”。


既有情怀又有格局,聪慧中透着可爱。


“武汉每天有多少人确诊?
全国其他地方呢?


 丁香医生 
实时疫情更新,保障权威信息发布


1月21日是疫情开始全国性爆发的日子,人民日报与丁香园共同推出全国疫情动态实时更新,全国发热门诊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科普。在一片慌乱的信息环境中,当起了公开信息的权威平台,也挑起了疏导群众的大梁。

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官方按点进行数据播报,设置疫情日报,信息实时更新迭代,尽力为大众提供一个准确及时透明的疫情数据。同时丁香园还针对大家生活中要面对的各种问题,做出了指导和解答:

 “

如何居家隔离;

酒精消毒方法;

取快递外卖如何自我防护;

小区有确诊案例该怎么办;

居家如何健身减肥;

如何注意饮食;

如何缓解焦虑;

复工后,办公,返程该注意什么;

……


敏锐抓取大家的生活需求,线上应答,为焦躁的群众送去精神上的“定心丸”。

其实除了疫情信息的透明化,我们执着于心的还有疫情爆发地——武汉,封城之后的现状。我们想知道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此次疫情“重灾区”目前情况到底如何,是否很糟?如果是,糟到什么程度?



消除妖魔化传闻,
实拍武汉的封城24小时

 林晨同学Hearing 
用vlog记录真实的武汉


1月24日,vlog博主林晨同学Hearing在微博发布了一则记录24小时的vlog。

在视频内,人们照常生活买菜,超市正常营业,大家虽然处于舆论的中心地带,但也行动有序。透过镜头,大家看到武汉还是那个武汉,没有混乱,没有面目狰狞。只是街上人少了,路上车少了,大家都带上了口罩。城空了,防范意识更强了,大爷还乐观地让大家不要害怕新型冠状病毒。武汉,武汉人,都没有那么可怕。

就像博主在最后说:

 “

“这个城市城市承受了很多,人们有很大压力,但我们都在努力做对的事。即使城市封闭,我知道我们也不是一座孤岛,因为有几亿人正在关心这里,让我们一起,等它好起来。”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抵不上一串真实的镜头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把人们的生活现状传递出来,是消除恐惧,击碎一些妖魔化言论的最好方式。

同样用vlog记录的武汉的还有微博博主蜘蛛猴面包。


#封城日记#,
陪着武汉一起努力


 蜘蛛猴面包 
记录安静空城里平凡而又闪光的普通人


蜘蛛猴面包是在封城的第二天申请做开车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为大家探寻到了一些武汉医院的近况。

和上面林晨同学推出的武汉街头视频不同的是,蜘蛛猴面包更多地是在接触人——医疗工作者,被困在武汉独自过年的外乡人,用轮椅推着老伴徒步看病的老人,力所能及为患者提供药品的志愿者,需要救助的病人和他们的亲人……

在这里,护士省下N95给博主司机,邻居悄悄给医疗工作者送泳镜,外卖小哥帮助不在武汉的人喂猫……博主记录的是这座安静空城里的每一个平凡的人,让大家看到他们各自的挣扎和坚定,互相之间的援助,以及人与人依然留有的人情味。


医界网红“张文宏”
 实力圈粉 

 华山感染 
一个主任领起的感染科权威科普


除了丁香园的疫情实时更新,还有一个医疗信息普及平台就是华山感染的微信号。

我第一次了解到华山感染是在微博刷到张文宏医生的视频。他说自己每天查房是为了缓解一线医疗工作者的恐惧,要把一线岗位全部换为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其中一句 “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掷地有声,感动了无数人。至此,大家开始在这个敢做敢说,能担起责任的人身上,建立起了信任。后期,张文宏医生在鼓励大家再闷一段时间,“把病毒闷死” 等金句频出,真实而接地气。他的演讲也在持续刷屏。

由张文宏医生审核或执笔的华山感染公众号,成为他向群众传递信息的渠道,也是大家获取安全感的窗口。


张文宏医生和华山医院感染科成了除钟南山、李兰娟之外,有希望带领大家拨开疫情迷雾的又一座灯塔和精神支柱。



 上帝说: 
 要有知识 

 博物杂志 
在线解答,寓教于乐(怼人唠嗑)式科普

疫情的问题,最无法绕开的就是野生动物的问题。2月4日,博物杂志探讨了人和动物的界限在哪里。

说了3点:

 “

1、昆虫:被妖魔化的小东西

2、哺乳动物:可爱但高危

3、海洋生物:选择摸或都别摸


总的来说,那些看着让你吓到跳脚、滋儿哇乱叫的昆虫,即使满是病菌的蟑螂,一般都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而那些看着可可爱爱的,一看就想摸摸抱抱的哺乳动物,比如路边的小刺猬,往往却携带了很多危险的病菌;至于海里的东西能不碰咱就别碰,说不准就有剧毒。

这一科普,不只是我,网友们皆醍醐灌顶。不过看看人家这官微三观还真是正:


仔细看看,你会发现,博物杂志真是个神奇的公众号,不仅肩负着努力科普的正经任务,面对大家的花式提问还是个 social 段子手。

您随便见识一下:


博物杂志的置顶微博——#博物君解答不了的问题# 也满是亮点:


没被博物君“揶揄”的科普不叫科普,这可以称得上真真地在寓教于乐了。没事刷刷看解解闷,也挺开心的不是。


剪辑影像魅力凸显,
高手在民间

 新世纪大赏 
灾难前的魔幻现实大剧


因为一则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病毒的消息,一时间被市民抢购一空。抢空了一批人,也惊呆了一批人。新世纪大赏推出了一则视频——《他们看起来好像都比你开心》。

视频从双黄连抢购拉开序幕,一帧一帧地放映出疫情爆发以来发生的各种魔幻现象。抢购,暴力,隐瞒,呼喊,崩溃,恐慌,自私,无知,加上极具嘲讽意味的背景音乐及歌词,讽刺之极。白岩松一句 “现实是最魔幻的编剧,再好的编剧都干不过现实” 扎心点题。

最后,大屏一关,夜晚寥落的街道上,大爷背着手风琴,一曲喀秋莎悠扬收尾,背影中有无奈有残酷,还有一丝浪漫与希望。推翻之前所有让人咋舌的人性百态,我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其实正是这种灾难中执着前行的精神力量,平凡人的乐观与勇气才是真正的解药。

疫情过了这么多天,慌乱中的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现在一个个故事被剪辑汇聚到一起,显得如此深刻真实,震撼人心,有人评论:


拒绝那些自私和荒谬,“我们只有一个个平凡的人用血肉组成的长城”。



 我们该如何平衡 
“谨慎”与“歧视”?

 IC实验室 
一个在外的武汉人为地域歧视发声

IC实验室的馆长,推出了《拒绝武汉「空投」,微博引发上海浙江地域歧视骂战:相互理解之困》。长达12分钟+的视频,是一个此刻身在城外的武汉人,以一个自家人的身份,对地域歧视和骂战现象进行地苦口婆心式劝解——

原因解释:

“逃离”武汉的不仅仅是武汉人,大部分武汉人选择留下来不给大家添乱;
还有很大一部分归乡的外地人,他们只是回家;
停留在外的武汉人大多也是迫不得已,很多人的愿望就是回家;
武汉人不吃蝙蝠,现在比任何人都痛恨吃野味的人;
不该把少数人的错误上升到多数人的对立中;

应该持有的态度:

无论是道义上还是未来经济发展上,武汉需要对援助表示感谢,保持大度和勇敢;
武汉之外的地区恐慌很正常,但他们也没有袖手旁观;
这是一场全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战役,我们需要互相理解,拧成一股绳;
河南优秀的硬核防控,也表明我们本就不该有地域歧视;

自我表态:

灾难来临,大家确实需要出口,想要宣泄就骂我吧;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好的事情,在缅怀的同时也要铭记曼巴精神;

2020 我们不怕,我们只会更加坚强。

其中诚恳让人想起了李密的《陈情表》,摘取一段原文供大家感受:

 “

我们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只有瘟疫。



此刻的我们只是灾难中的普通人,恐惧、焦虑、愤怒都是正常的。如今疫情情况还未好转,正是需要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同舟共济的时候。这早已不是一个城市一个省市的问题,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必须搀扶彼此才能保证稳定,才能让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放心去工作,去守护我们。


不要再让争吵和谩骂占据了公共资源。


一方是生养自己的家乡,一方是向家乡伸出援手的各个城市,两方本应同仇敌忾,一起对抗病毒。却因为一些少数人的不当行为,引发了一场骂战,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持续下去最后的结果必将两败具伤,甚至影响国家对疫情的控制。

这一段表白,平实诚恳,感人肺腑。


 最后 


困境来临之时,我们都会恐慌。而那些稳扎岗位,认真做事的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军人,是快递员,是每一位一线的工作者,看到他们好像就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今天我们看到还有不少内容工作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他们专业而真诚,乐于发声,乐于交流,让我们看到无论周遭多么混沌和黑暗,都有人努力地为生活打上一束光。

只有有光,我们似乎就有理由,继续坚持下去。




 往期回顾 

2020:低预算,大策略


最新奥斯卡完整获奖名单,《寄生虫》横扫4项大奖


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卖车卖房也要给你们发工资

那些在家里蹲得住的人,原来是躲在豆瓣小组搞团建




数英原创内容

转载请至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规范

数英内容涵盖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技术等各数字相关领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