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imberland,一个95后心中踢不烂的品牌

小野 数英DIGITALING 2023-04-27

作为一个广告营销相关的从业者,一个阅“品牌”无数的95后,如果你要问我:了解了这么多品牌,最喜欢哪一个?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立刻回答你:是踢不烂!
几年前上学时我是这个答案;工作几年后我还是这个答案,或许,多年后你再问我,我还是会选择踢不烂。

很奇怪,我其实从来没有购买过任何一双大黄靴,甚至也没有在现实世界接触过任何「踢不烂」的产品,但「踢不烂」这个品牌在我脑海中就像是一个精神性、信仰般的存在——我并没有在现实世界中买过它,仅仅是外界传递给我的信息,在我的大脑认知里塑造了它的存在。
也仅仅是因为无论文字、视觉层面传递给我的关于踢不烂的种种外延,我决定并且坚定认为:这辈子一定要买一双踢不烂。

很少有品牌能如此打动我,即使它们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品牌故事;很少有品牌能让我如此坚定去拥护,即使它们和我的价值观极其契合。但,踢不烂做到了。
作为一个国外户外休闲品牌,踢不烂又是怎么在我这个95后潜在消费者心中,从0-1塑造它的形象,并且让它如信仰般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呢?

 一、相识 
 踢不烂?好tu……touch的名字 

名字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口头上的名字(或者书面的)起着一种链接的作用,它链接了我们当下所使用的这个词语当初的命名行为。

——史蒂芬平克《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

提到Timberland 品牌名,就不得不提到其经典的产品大黄靴。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Timberland(彼时还不叫Timberland)凭借全粒面的反绒皮革、超厚橡胶制成抓地齿型鞋底的两项工艺,让 Timberland 大黄靴成为当时的经典,品牌也以这款靴子的名字「Timberland」命名。而在80年代,大黄靴也伴随着嘻哈文化的发展,逐渐成为潮流的象征。

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时,Timberland用了音译添柏岚作为品牌名。1000+的价格,加上品牌力弱,所以当时踢不烂在中国大陆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
库存持续积压,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经销商们也逐渐萌生退出的念头。
还好在2015年,Timberland亚太区总经理Olga从台湾被调到上海,这位负责过Timberland多个市场、已经为品牌服务多年、带来过成倍业绩增长总经理,也为Timberland在大陆的业绩带来转机。
当时台湾的消费者会将Timberland叫成“踢不烂”,Olga常常也会将这个梗当作笑话讲给经销商们听。当她和当时的代理商谈起这件事时,慧眼识珠的代理商认为,这三个来自于消费者、和品牌有着强关联、正联想的字,或许就是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的突破口。

现在,品牌官网已经随处可见“踢不烂”三个字


原本的添柏岚这个名字,只是原来英文的音译。在中国的语言环境里,很难形成和品牌、产品相关的联想空间,关联性弱,延展性差。
而踢不烂则不同,在保留和Timberland音译关联性的同时,还赋予了品牌更深层的含义。
首先,踢不烂这三个字,在中国的语境里,代表了一种坚毅、韧性、可靠,如果和产品联系起来,则很自然在脑海中联想到产品的质量好、耐用等。
正如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所说的,词语具有吸收情感色彩潜能,换言之,词语不仅有外延,而且还有内涵。
而踢不烂对应的联想内涵,不仅瞬间让品牌有了独特的个性和特质,而且和产品的强关联性,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能迅速占领人的心智。
于是,「踢不烂」—— 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正向联想性、极具本土化特色的品牌名就诞生了。
而后续围绕着“踢不烂”制作的短片,也让踢不烂迅速破圈。当年双十一的销售数据,证明一切都是正确的。仅有的800万媒体预算,以及距离双十一不到一个月的投放时间,让Timberland经销商当月的同比增长率扭亏为盈。

大胆假设一下,当年双十一如果还是以添柏岚为品牌名进行传播,或许今天它对于我来说仅仅就是成千上万个毫无特色、同质化的国外品牌中的一个,也不会有这么一群认同“踢不烂”精神的人了。

 二、相知 
 “悄悄”种树22年?原来你是这样的踢不烂 

如果说踢不烂这个名字赋予了Timberland一个和品牌强关联、内涵丰富的内核,其实还不足让这个品牌与众不同。
因为仅仅有一个好的品牌名还太单薄,品牌必须不断灌注内容,丰富其品牌价值,达到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认同,才能唤起消费者和品牌的共鸣,这点踢不烂从其出圈短片、本土化动作、投身环保来看,的确可圈可点。

绕不开的三条经典短片

如果说踢不烂赋予了品牌以韧性的内核,那踢不烂的三条出圈短片,则赋予了踢不烂品牌的魂,让踢不烂和大众产生了灵魂共振。
当然,关于踢不烂的三条短片的解析,因为太出圈,已经有无数人写过无数次,无论是文案、画面、还是构图的角度,没有一丝遗漏(是福尔摩斯来了也找不到线索的程度)。所以这里我就仅仅从一个95后潜在消费者的视角来分享这三条短片给我留下了什么影响及感受。
1、反差感。高端的英文和接地气中文的反差对比,想不记住这个品牌都难。
作为一个较为口语化的词,“踢不烂”和“坚韧”、“毅力”、“牢固”等书面词语相比,易记忆,易联想,贴近生活。只需看一遍,就让人记住了这个品牌名,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视觉和文案共同呈现出来的坚韧、勇敢、和自由。
2、叛逆感。从画面选择上,有一些对于我来说“非常态”的画面,如直接穿着大黄靴走在溪流里——作为一个95后,从小受到的中国式教育或警告就是:不要踩水,鞋会湿。也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我似乎从来没有尝试过穿上鞋踩在流动的溪流里。短片呈现出来的画面,仿佛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DNA,不仅感受到了一种不被束缚的自由自在,也让我对大黄靴防水的性能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这样踩水,我妈高低要给我整两句国粹

3、纯粹感。在视觉上,时刻聚焦的大黄靴,让画面没有干扰,变得十分纯粹。也得以让我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不断对大黄靴这个ICON进行着反复记忆。


看完:记住了记住了,两只眼睛都记住了

4、成长感。踢不烂的几条短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给人一种不断在成长、成熟的感觉。如果说《真是踢不烂》让我在众多品牌里一眼记住了踢不烂,那么《踢不烂,用一辈子去完成》则赋予了踢不烂以岁月的厚度,以更深刻的内涵。当一双鞋从崭新,到踏过森林、走过雪山、淌过溪流,陪你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后,直至伤痕累累却依然坚挺,这时候你才会恍然:“哦,原来是真的踢不烂!”
在最近的踢不烂短片中,主角依然是踢不烂经典大黄靴。视觉上仍聚焦鞋,但从文案上,更关怀人。
而且在叙事角度上,是从“鞋会穿坏,你踢不烂”的角度切入,赋予了消费者一种韧性,内容层面上也更贴近现实生活,能直接找到一种深层次的共鸣。
三条短片,各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产生,但踢不烂的精神,也随着这三条短片深入我心。

渗入品牌里的环保基因

品牌做环保,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多数品牌的环保都是“单次发力”。如果你对踢不烂进行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环保这个词从不是浮于表面,而是真的渗透在踢不烂的基因里。

Timberland全球创意总监Christopher Raeburn说,踢不烂相信绿色的未来就是最好的未来。而这个理念,也贯穿着踢不烂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也引导着踢不烂在产品层面持续不断的创新。

外显:一场持续了22年的公益

我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而踢不烂早就在20年前就开始在中国种树了。

从2001年起至今,Timberland已经在科尔沁植树22周年(截止2019年,已经种植266万颗),让这片干涸的土地逐渐充满生机,让荒漠变成了绿洲。
种一年树很简单,只需要一群人挖坑、埋土浇水;但每年都种树,又有多少品牌能坚持下来?
很多品牌的自然保护行为往往都追求“一时”的效果,很少会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为自然环保持续做贡献。

其实,在我没有深入了解踢不烂时,我并不知道踢不烂这个品牌已经进行了长达22年之久的公益,而踢不烂也没着重墨宣传。
但这反而让我感觉到它深刻在基因里的一种踢不烂式的韧性:无论时代怎么向前,就做我认为对的事,哪怕鲜有人知也没关系,因为这就是“我”该走的路。

内在:产品践行环保理念

除了种树,踢不烂在产品的环保层面也不断追求着创新。无论是材质调整,还是结构创新,只要对环境有益,踢不烂都会试试。

比如在材料上,踢不烂曾推出甘蔗鞋,鞋底使用75%天然原料,不仅比常规的石油环保,而且脚感更舒适。

自然环保的甘蔗鞋

而近期新出的EARTHKEEPERS® BY RÆBURN系列,更是从鞋的结构设计层面进行创新,采用了独特的可拆解设计,鞋子的每个部件都能被拆卸、回收再造,形成自然环保的循环。

踢不烂对环保的执着,还渗透在这个品牌动作的方方面面。与环保非盈利组织REDRESS,共同推动创新,为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设计师做贡献;邀请5位RISE UP可持续时尚设计挑战赛决赛入围设计师,分享对可持续的理解等。
如果说之前的三条短片让我感受到了独属于踢不烂的精神,那么踢不烂在公益上做的贡献和努力,则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品牌的知行合一。一个品牌如何才能更立体、更有独特灵魂、更吸引人?踢不烂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参考答案。

 三、相融 
 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文化融入文化 

文化的作用就在于“他把意义加诸世界,使得世界可以被理解”。——梁文道

本土化:用中国元素,讲属于踢不烂的故事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难免要用当地消费者的语言来传递品牌信息,用中国人熟悉的元素,讲踢不烂的故事,踢不烂也是如此。

比如2018年运用中国的剪纸艺术,将Timberland的大树logo和中国春节的元素结合起来,满屏的中国红洋溢着一种中国特有的喜庆,作为一个观众,会觉得品牌的信息不会突兀,反而成为了重要的载体和道具,将LOGO巧妙融入剪纸,也感受到了剪纸的艺术之美、中国人的团圆之美。

2018年Timberland结合传统剪纸艺术,让大树Logo别具新年韵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k0522oeumhm
再比如,踢不烂选择和潮牌CLOT联名,也着实带给我一些惊喜。
首先从设计表现上来看,其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龙元素。中国人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可见龙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至高,可以说龙是中国人的魂。
而在潮牌合作对象的选择上,也是十分契合。作为一个作为一个由陈冠希创办的服装品牌,CLOT在阐释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的方面相当出彩,踢不烂选择龙元素以及和CLOT合作,也能感受到品牌做联名的用心。
Timberland x CLOT 联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3348cvu6x3

中国味儿直接拉满!

潮流化:细致入微融入小众圈层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踢不烂能俘获一群嘻哈文化的爱好者,那么在今天,它也一样俘获了许多中国本土的潮流达人和爱好者。除了自身已经是潮流单品,深入各种圈层的联名也让踢不烂的潮流感更上一层。

联名日本潮牌WACKO MARIA(疯癫玛丽亚)
关键词:反叛、自由、狂野、不羁

联名日本街头系潮服品牌BAPE®
关键词:乐玩

联名纽约街头品牌Alife
关键词:都市、街头

踢不烂的潮牌联名非常多,除了以上的几个品牌,还有Bee Line、Wood Wood等。潮牌相对大众化的品牌来说,小众,但精准。通过不断的联名,也能提升踢不烂在潮流圈层的影响力,让不同圈层的潮牌爱好者也逐渐了解、认识、喜爱踢不烂。
如果说品牌片的作用是辐射更多的人群,那么踢不烂在中国以更细微的融入本土化的动作以及各种潮牌联名,则是将品牌推向一个更加精准、细腻的沟通环境,让品牌能融入到人群中进行对话。

 写在最后 

从一个足够引起我注意的名字开始,到引起高度精神共鸣的短片,再到更进一步了解它注重环保的内在,在逐步了解踢不烂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掘它背后的闪光点、精神契合点。发现它的独特之处,也是逐步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过程,即我们愿意,或者我们正努力在做一个怎样的人——
就像踢不烂一样,千山过后,依旧坚韧。哪怕短暂停歇,也能继续上路。
这种感觉,就像在茫然的世界里,豁然找到了同行者,精神上的共鸣早已划破了孤独,即使周围空无一人,即使没人理解,但你知道,还有踢不烂和你共鸣。这种共鸣,甚至无需身外之人、身外之物的理解,我们只需跟随自己内心,坚定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因为每一步,都有踢不烂陪着你。
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几年的95后,踢不烂的价格算不上奢侈,现在我出门,就可以立马购买一双穿在脚上。
但作为一个踢不烂的潜在消费者,到今天为止,我仍然没有选择去购买一双踢不烂,不是没钱,只是觉得时机未到:我还没有乘风踏浪,我还没有经历狂风暴雨,我还没有跋山涉水穿越过人海,换言之,我还不够“踢不烂”。

现在,我仍然没有买一双踢不烂的鞋。但我知道,我们终究会是踢不烂的。


【往期回顾】
1. 冒着热乎气的6个好创意,数英「项目精榜」2月一期
2. 《中国奇谭》开年爆红,上美影能趁势再起吗?
3. ChatGPT爆火,我问了它100个广告业热门问题
4. 「营销看点」1月精彩案例复盘,给你好看!
5. 立春海报合集,品牌眼中的各色春天


这就是数英: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