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评价存量市场中的合成生物创业项目?

芳博士 芳博士 2023-09-30

2023年46篇(共396篇)原创文章

上一篇《生物创业者:me Only,me Better or me Cheaper?》发出后,得到很多合成生物领域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和投资朋友的支持。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陶勇教授,帮我做了一个生动精炼的总结:
Me Cheaper让初创企业有汽油向前开;
Me Better让初创企业有底气勇往直前;
Me Only就让初创企业成为独角兽了。
这样设计产品管线的初创公司才能赢,一直赢。

在《me Only,me Better or me Cheaper?》的文章中,我把赛道比喻成泳道,很多朋友表示挺形象也易理解。
有朋友问我,如何面对存量市场呢?
我说,存量市场就是夏天的游泳馆。
要么学会辗转腾挪的身法,要么拥有披波斩浪的力量。要么别下水。
最糟糕的是一边泡在水里,一边抱怨人多。
任何存量市场,都可以类比,但本篇我还是聚焦于合成生物领域。
在合成生物领域,大多数创业项目是产品型的项目。
在产品型创业项目中,大多数面对的是存量市场。
为什么?
因为存量市场比较容易估算市场空间。同时,初创项目也更容易实现商业闭环。
从风险投资的角度,初创项目的估值也比较合理(不会虚高),风投机构更容易做决策。
那么,风投机构是如何评判存量市场中的合成生物创业项目呢?
总结起来,就五个问题:
市场需求够不够大?产品能不能批?成本够不够低?品质够不够好?量产能不能稳定?

1

市场需求够不够大

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合成生物学的选品问题》中,我用供需理论来分析过选品问题。
以各类添加剂(护肤品、保健品、食品等)产品为例,市场需求不是没有,而是添加剂太贵。
如果添加了,成品(护肤品、保健品、食品等)的利润空间不够,下游的采购动力就不足。
 比如,护肤品中的抗衰老因子——玻色因。
玻色因曾是欧莱雅的王牌组分,其生产专利被欧莱雅所垄断。
即便2020年开始的专利解封,但在除中国以外的海外地区,由于当地严苛复杂的专利法律法规,玻色因从原料端和产品端依然被欧莱雅集团把控。
而2021年前后我国开始涌现出一批量产的玻色因原料制造商,但众多竞争者技术水平、产品售价、市场定位参差不齐。
国内市场迅速“卷”起来,但玻色因的市场需求又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2022年全球玻色因市场规模达到了5600万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29亿美元。
头部供应商,例如:欧莱雅集团(LOréal)、深圳瑞德林、山东君泰药业、康迪斯化工、浦瑞生物医药等,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
如果初创公司再以玻色因为主要产品,必然面临市场空间无法迅速扩大,而带来的成本控制压力。

2

产品能不能批

合成生物产成品(中间品),审批的难度:人用>农林牧渔用>宠物用。
从人用的角度,审批难度:药用>械用>食用>外用(护肤品等)。
当然,上述只是通用的排序,有些功效性护肤品添加剂的妆字号审批的难度,大于医用敷料的二类器械审批。
监管机构下发批文,一种是市面上已经有应用案例的,初创企业或者新的管线,只要达到申请条件,即可争取;另一种海外已有应用案例但国内没有,初创企业的争取难度就迅速加大,例如婴儿配方奶中添加人乳寡糖(HMOs)。
如果海外都没有应用案例,那就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特批了,往往是国家重大战略或者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面对监管机构的征求意见稿,尽管是积极信号,但仍需保持审慎。有的意见“征求”了十几年,还没真正实现许可的突破。
这种只有单一产品、需要等待监管审批的项目,如果产品在海外的存量市场又没有体现出太显著的竞争力,还是先观望。

3

成本够不够低、品质够不够好

为何把成本与品质放在一起说?
因为科技工作者常误以为只要品质够好,存量市场是愿意接受高成本的。
但事实上,更高的成本一定是要在产业链中进行传导的。
生产商是不可能承担原料、添加剂的成本升高导致的利润空间摊薄。
最终还要看,终端市场(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更高的商品价格。
例如,无糖饮料比一般饮料更贵,能否卖得动?
元气森林为了让市场接受“0糖饮料”,投入了大量的营销活动和费用——
才带来了上游赤藓糖醇供应商的发达,例如对三元生物的上市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当制造商嗅到了赤藓糖醇的商机,一哄而上。
以至于全国2-3家供应商,变成20-30家供应商。
赤藓糖醇价格骤降,连带着三元生物的股价也大幅跌落。
现在好几家上市公司都在讲“阿洛酮糖”的故事,也是为了避开存量市场。
价格低是在存量市场中拼杀的不二法门,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做到品质好,那么物美价廉的必定颇受欢迎。
可以参考本文:《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量x价格+创新溢价

4

量产能不能稳定

合成生物的产物,尤其是大宗品,量产是拿到订单的关键。
客户一般都会到产业方来验厂,检验质量的同时,还要检验产量。
这里尤其注意:“意向订单”不意味着真实的“采购订单”,顶多证明潜在客户知道了你的产品。
如果真是紧俏且稳定量产的,一定直接谈采购协议或者带有违约责任的采购条款(预付款、交货期、交货方式等等)。
所以,科技创业者不要乐观地认为,只要实现量产了,客户就一定会买单。
同样的,哪怕是高附加值的产品,稳定生产也至关重要(对产品性能会要求更高)。
请深刻理解:1吨(及以上)发酵罐,不见得就能称“量产”。
同时,发酵罐的产物得率高,不意味着最终产品的产量高。
过滤、提纯、聚合等后续的关键工艺,决定了产品的量产能力和成本。
很多纯理科出身或者做算法出身的科技创业者,往往忽略了工程问题。
实验室小试、中试的漂亮结果,在放大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毁灭打击。
量产工艺不过关,是实验室到产业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切勿自欺欺人。



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