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TA

其他

为何风险投资人,越来越爱控制风险了?

2023年62篇(共412篇)原创文章一位久未联系的浙大学长问我,今年创投圈是不是特别难?我脱口而出:没觉得今年特别难。其实,我的潜台词是:每年都很难,各有各的难。创业和投资,都是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赛道、不同的阶段,都是各种不确定性的叠加。太火的时候,可能因为资产价格虚高而不确定。太冷的时候,可能因为经营持续性难而不确定。在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变态的创投圈,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创投圈今年特别难呢?我们还是回归投资的2个本质指标,来探讨这个问题——概率和赔率。因此,任何投资动作都会落在这4个象限中。第一象限:概率好,赔率好。第二象限:概率差,赔率好。第三象限:概率差,赔率差。第四象限:概率好,赔率差。思考一下此前的股权或者股票的投资案例,都落在上述哪个象限里?如果你此时就想明白了,或者太长没耐心看,可以听听我的视频。首先,通俗地解释一下,投资领域的概率和赔率。概率,简单理解为“胜率”。一只风险投资基金,投10个项目,其中1个项目赚钱退出,其他9个都清算了。一个股票账户,同时持有10只股票,其中1只股票目前盈利,其他9只都亏损。那么,上述两种情况都可以说,盈利概率为10%。赔率,简单理解“回报率”。一个创业项目,投资投入1000万,赚回了1个亿。一只股票,成本是1万,最后赚回了10万。那么,上述两种情况都可以说,赔率为1赔10。当然,用数学公式来表述概率和赔率会更准确,但此处没有必要。然后,我们在做每一次投资之前,不管是股权,还是股票,或者人生的一些决策。都应该认认真真地想想这两个本质的指标——1第一象限:概率和赔率都好如果你笃定自己所投项目或者股票,能够落在第一象限,那么你应该All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不投60+教授,是我“幸”,是你“不幸”

2023年53篇(共403篇)原创文章我父亲是60+的合成生物领域教授。在前两年合成生物赛道火热时,也有一些投资人朋友找过来。鼓动我父亲创业,还让我当CEO(业内确实不少上阵父子兵的创业项目)。但最终都被我婉拒了。最根本的原因,我不适合当这个CEO。而60+教授没有找到合适CEO之前,不适合创业。至于我为什么不适合,或者说什么人适合担任科学家的CEO,我下回分解。这篇文章,我主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投资人该不该投60+教授”?1年龄不是投资的唯一变量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生物工程创造美好生活,教授创业“失去”美好生活》。文中写了一些我认为不适合创业的教授共性。第一条就是“年纪较长、体力精力根本上,又没人搭班和接班”。提到了60+创业的教授们的辛苦和不易,需要年富力强的商业执行人来“抓落实”。如下图:文章发出后,有几位投资人朋友向我表达:“看了你的文章,我们觉得确实不该投60+教授”。这……我感谢大家对我观点的重视,这是我的“荣幸”。但“不幸”的是,我并不认为“60+的教授不该投”,而是认为“没有任何搭班或者接班人的60+教授要谨慎创业”。如果用创始人年龄就可以轻易判断一个项目该不该投,只能说,投资就像列个一元方程式一样简单,机器都能比人做得更好。就像当初互联网投资热潮时,一些投资人表达的观点(或者是被误解的观点):“我们从来不投30+的创始人”。或者,“我们只投90后的项目”。我就很想吐槽,怎么,29岁创始人能投,30岁创始人就不能投,你当在这划及格线呢?!同理,60+教授不能投,59岁教授就能投,又有什么依据?年龄不是投资的唯一变量,甚至都不应该是主要变量。否则任正非、李嘉诚、巴菲特等几位老爷子,早就该下岗了。260+教授有什么优点?60+教授的最大缺点,可能就是体力、精力不如相对年轻的教授了,或者比不过年轻时候的自己了。在商业方面的认知和实践不足,是所有教授的问题,也不局限于60+。但因为这个年龄而忽略60+教授的优点,那真是你之“不幸”。第一,谁比60+的教授们更坚韧而执着?60+的教授,通常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恢复高考、砸掉铁饭碗、改革开放等等重大社会事件的磨砺。TA们可能经受过“臭老九”的侮辱,TA们在“搞原子弹还不如卖茶叶蛋”年代忍受着清贫,但依然埋首于论文、实验室之中,内心执着而坚韧。科技的发展,是充满挑战的曲折道路,离不开这样的执着与坚韧。同样的,科技创业,越是高技术壁垒,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试问问,我们这些年轻知识分子,哪一代比60+教授们更为执着与坚韧?第二,谁比60+的教授们更有创业的底气?除了还在争取院士殊荣的个别翘楚,大部分60+教授已无需花更多时间在追求学术成就。TA们该发的文章发了,该申的课题申了,该有的荣誉有了,已具备了充分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已毕业或在读的学生群体庞大,人才储备充分。从经济条件上,车房不缺、儿女成人,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一旦60+的教授们想创业,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技术的研发而非学术的精进上。而年轻的教授们,得花大量的时间上课、发文章、申课题、招学生……很多高校院所都采取“非升即走”的制度,大学老师早已不再是“铁饭碗”。同时,上有老下有小(未婚的还得忙于相亲),要买房买车,维持体面的生活。“青椒”这个词,正是指代焦虑的青年教师。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心血管病患病率为25.5%,抑郁焦虑(包括单纯抑郁、单纯焦虑、混合抑郁焦虑)患病率为28.8%,48.6%的科技工作者失眠。相比于内忧外患的年轻教授,60+教授更拥有创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底气。第三,谁比60+教授更在乎研究成果的落地?60+教授们在某个细分领域的研究通常超过30年。TA们非常希望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能够产业化落地,这是人生的使命。拥有使命感的创业者,更值得长期投资。TA们不容易受短期利益的诱惑,或者眼前困难的挫败。换言之,60+教授们比投资人还渴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商业成功。TA们赌上的不单是宝贵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有这么多年的学术声誉。最后,感谢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生物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一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很多教授的大名,是我从小就听父亲说起,并听着TA们的故事长大的。我也发现,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年轻教授,都越发重视产学研的结合与落地。这不仅是合成生物领域发展和投资的契机,更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动力。如果因为年龄这个单一变量,而错过好的项目与发展势头,那真是偏见带来的不幸。往期文章创业公司如何分配人才股、资金股和资源股?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生物工程创造美好生活,教授创业“失去”美好生活生物创业者:me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生物工程创造美好生活,教授创业“失去”美好生活

2023年52篇(共402篇)原创文章8月11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生物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一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举办。会议的Slogan非常有感召力:生物工程创造美好生活!行业专家云集、学术新秀频出,丰富到我都难以抉择写哪位教授的演讲内容。席间有很多学者们来问我:要不要创业?现在是不是创业的好时机?什么投资机构的钱该拿?如何做股权分配?什么人适合担任CEO……想到几年前,我在体制内做双创工作,就在各大高校里劝学生们不要轻易创业。做学生工作的老师都想把我拉黑名单了(开玩笑)。没想到现在大学生都努力考公上岸,大学生的老师们却想下海游泳了……因此,本文就先分享一下我对教授创业的拙见——不要轻易创业。如果看完文章,还是砸锅卖铁也想创业,那么再来探讨如何创业成功概率高。1什么类型的教授不适合创业?去年底我写过《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总共分几步?》,里面提到什么类型的教授适合创业。这里就从反向来聊聊什么类型的教授不适合创业。第一,年纪较长,体力精力跟不上,又没人搭班和接班。创业是一件极其消耗体力、精力的事。不乏老当益壮的教授者,但我相信他年轻时的体力、精力一定更旺盛。每次我看到60+创业的教授们,各种会议都参加,不遗余力地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都非常敬佩,但真·于心不忍。科学家立旗帜,总经理抓落实,这是合理的搭配方式。创业是团队作战,资深的教授如果没找到年富力强的CEO来推进商业落地,就不要轻易创业。第二,学术成绩斐然,有望在科学前沿做出突破性贡献。学术成果太优异的教授们,不一定适合创业。一方面,摘取学术皇冠上的稀有钻石,是这类教授毕生的追求。但技术要想商业落地,要的通常是成本和质量可控的锆石(人工钻石)。逼着一个以发现和切割净度最高钻石为目标的人,去做“八心八箭只要八十八块八”的人工钻石,既不现实,也很残忍。另一方面,在学术圈如鱼得水的教授,在商业界一旦遭遇挫折(产能无法放大、产品无法形成销售、客户或投资人刁难、合伙团队欺瞒甚至背叛),很容易退回擅长领域。在一个领域倍受尊敬,却要在另一个领域被侮辱被误解,正常人都会选择放弃。第三,跟着学术大牛做课题、发文章,研究独立性不强。大树底下好乘凉,但要做创业者,就必须离开大树,培养领导力和决断力。成为在风吹日晒中野蛮生长、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中发号司令的一号位角色。依附于学术大牛的年轻PI,要认清:现有的成果,哪些是自己的能力得来,哪些是平台的资源换来。自己真的能独立于学术大牛去创业么?同时,因为学术自由性和独立性不够强(习惯被大牛安排课题),性格多半比较顺从,通常没有太大的野心,领导力不足以服众,扛压力不足以担责。第四,对钱没概念……教授们经常会说:我这人对钱没有概念。真的,没概念,就培养概念,要么就别创业。因为创业的唯一目标就是盈利。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而盈利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钱。为了实现盈利,就必须掌握钱的流动。作为创始人,即便你是技术大牛,每天一醒来,你的第一要务就是搞钱。不管你是从客户那里搞钱(销售产品或服务),还是从政府、银行还是投资机构那里搞钱(贩卖价值或规划),亦或是有效促使你的团队搞钱。举一个技术牛人做创始人的例子——黄仁勋(创办了万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他曾在采访中坦诚地说:作为公司CEO,要么赚钱、要么省钱、要么融资。在创业初期,我一直在融资,尽可能快地融完这一轮资,下一轮再融更多的资金。你看,我一直在融资的路上,可能期间会有一个星期的空闲。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总是面临倒闭的风险。现金流是王道。2别奢望资金没有代价、投资人很懂技术好的,教授朋友们,当你下定决心,准备搞钱创业了。请注意,茨威格有一句名言:她那时还太年轻,殊不知所有命运的馈赠,背后都暗自标好了价格。说实话,我不止一次听到已经创业的教授们说:很后悔,当初不应该拿那么多钱/定那么高的估值/自信满满接受对赌条件……哪怕不提及创业成功概率有多低,风险有多大。就在目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下,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都成问题。这种融资压力必然形成投资压力,转嫁到创业者身上。所有资金都是有代价的。显性代价是对赌条款、股东或董事权力(例如一票否决权)等。隐性代价是机会成本(例如改换研发方向,与其他团队合作,学术发展)等。投资人都是逐利的,创始人也应该是逐利的。一切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创业都是耍流氓。当然,我也不止一次听到教授们抱怨:投资人都不懂技术。说实话,如果投资人轻易就能懂得技术的真实价值,这个技术真的也没什么价值。市面上能投、想投、已投、有钱投生物制造的投资机构不超过百家。这里面的投资人中大多数是经济、金融背景。即便是理工科的学历背景,也不见得有学术背景(例如本科生物、硕士管理)。即便有理工科的学术背景,也不见得有产业背景(没有企业管理、生产、研发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即便有上述条件都具备了,还要面临领域内的隔行如隔山。论文的同行评议都能让教授们绞尽脑汁,怎么能奢求投资人既懂基因编辑,又懂酶催化,还懂AI和高通量?教授们通常都在一个垂直领域中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风险投资在中国才发展多少年?投资人正儿八经地投生物制造才多少年?别说懂垂直领域的硬科技了,有多少投资人敢大声说自己懂硬科技的投资?投资人说自己不懂,是真心话。投资人不懂装懂,是大冒险。一切不以降低创业风险为目标的投资都是耍流氓。就像创业者得为股东负责,投资人也得为出资方负责。当然,我在会场中遇见的创业教授,既有自己借钱、卖房和贷款近一个亿进行先期投入的,还有放弃海外终身教职并停止学术研究全职开发产品的。也有把技术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转型中的企业,身体力行推动技术提升的教授们。当然,也有自己虽不创业,但为自己的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创业资源和商业机会的教授们。最应该赞美的是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进行着科学研究,为技术研发奠定扎实理论基础的教授们。TA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支持的人!很希望有一天,国内能涌现出一批不以赚钱、收购为目的,就单纯支持科研活动、推动科技慈善的机构。也奢望有一天,我能“不差钱”地资助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搞学术。最后,教授们创业绝不能受投资人的鼓动,投资人也请别为了完成自己的投资(募资)任务而不负责任地鼓动教授们创业。总结一句,不管创业还是投资,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谁是未来利益的最大享受者,谁就是当下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往期文章创业公司如何分配人才股、资金股和资源股?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如何评价存量市场中的合成生物创业项目?生物创业者:me
2023年8月13日
其他

创业公司如何分配人才股、资金股和资源股?

2023年51篇(共401篇)原创文章此前我参加了一场由上市公司总裁分享的内部课程,这是计划之外的行程,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内容包括了股权分配、激励、融资和变现等,甚至还有如何评价创始人、如何找合伙人、如何当好二把手的实践分享。只可惜上市公司总裁的身份太敏感,有影响股价之嫌。在征求了总裁意见后,还是隐去他的真实身份,更好地分享真实观点。本篇分享的是总裁课程中关于股权分配的陷阱和要点,结合了我自己的思考。此前分享过:《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创业公司从合伙到散伙——股权分配的陷阱和五步要点》;后续还会分享,敬请关注。01人才股,管理好团队预期创业公司,尤其是科技型的创业公司尤其需要注意人才股的分配。人才股分配的关键在于:管理好创始团队和骨干员工的预期。第一,人才股的持股模式。创始人直接持股或者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股(限制性股票)。其他创始人直接持股或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股(股权5%以下),也可代持过渡(期权)。人才股本质上是期权,做出业绩和贡献才能兑现。一般采用的方式是:限制性股票(两头设限)和期权(未来选择)。限制性股票:先拥有,达不到解锁条件再退出。期权:先不拥有,达到行权条件后再拥有。第二,人才股的进入规则:能力、岗位、贡献,贡献大者多得。CEO是创始人,是企业的灵魂人物,原则上应分得人才股的40-80%。综合评估每位合伙人和骨干的优势、能力、岗位以及每个阶段的作用,据此分配人才股。注意对于人才股的分配要设定动态调整机制,以充分调动每位创始人的积极性。例如技术型企业,初期研发非常重要,人才股要向技术人才倾斜;而在中期市场推广很重要,人才股要向商务人才倾斜。初创公司要在人才股份额中预留10-20%待分配,以便增加新的人才,这部分待分配的股权可以由CEO代持。第三,人才股的成熟规则。期限模式:按时间设定成熟期限,通常设定四-五年。目标模式:实现约定的目标,即成熟相应的部分股权。第四,人才股的调整规则。根据“股权与责权利险能献动态匹配”原则,调整实际股权分配的比例。责权利险能献指的是:责任、权力、利益、风险、能力和贡献。第五,人才股的退出规则。人才股的退出,必须在人才加入团队时讲好规则。被动退出:资金股本息回购或按净资产作价。主动退出:资金股本金分期回购,不做补偿,不享受项目任何权益。02资金股,按公司章程行事资金股的分配相对清晰,一般按照出资金额、比例以及公司章程。第一,资金股的持股模式。一般采用实股模式,直接在工商登记注册。持股5%以下的,可以采用持股平台的方式间接持股,避免注册及变更手续繁琐、决策效率低等问题。第二,资金股的进入规则。创始人体现创业的担当与勇气,尽可能占资金股的50%以上。其他创始人尽可能都出资,出资多少视个人能力与意愿。但妄图“空手套白狼”的不出资,意味着创始人创业态度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第三,资金股的成熟规则。资金股按出资到位原则,出资到位即为股权成熟。出资人享有相应股权的权益。当然也有同股不同权的设置,需要当作重大事项在公司章程里清楚约定,并在设立董事会后提交董事会的审核。第四,资金股的调整与退出规则。按《公司法》规定,原则上出资后不得随意减资、退出。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可以将股权转让退出。03资源股,按兑现规则行事创业公司,尤其是初期,尚无能力为资源付费,只能利用股权来绑定资源方。但资源股的分配,不能按照感情或者苦劳,而要按兑现规则行事。第一,资源股的持股模式。首先,资源股尽可能采用持股平台间接持股或者代持方式,而非直接持股。这样便于当资源承诺未兑现,或者资源具有时效性的情况下,资源股的持有者退出问题较多。其次,如果要借助知名投资人或者科学家的名望,给创业企业加分。那么,这类资源方的持股需要到一定比例,才能对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企业具备品牌背书价值。再次,资源股通常采用期权模式,可以约定具体行权条件,或者采用限制性股票,约定具体解锁条件。最后,创始人应对资源股拥有较大主动权,当资源方达不到承诺的条件,则不兑现股权。第二,资源股的进入规则。一方面,约定资源带给企业的实际成果或价值以及相对应的股权比例。切勿把标准定得过低,以至于资源方占据大量股权,不利于后续发展。但如果把标准定得过高,则起不到激励效果,资源方可以不合作,甚至找竞争对手合作。另一方面,允许资源承诺者、兼职顾问、外部专家、上下游供应链、外部协作单位等,利用资源或服务来换股权。但对此要设立进入门槛,并且保留后续协商的权利(例如发现资源不匹配或者服务不专业等情况)。第三,资源股的成熟与退出规则。1.成熟:约定的条件达到,即为资源股成熟,按合约办理手续。2.退出:协商一致,按上一轮估值的一定折扣或净资产两者孰高原则退出。往期文章创业公司从合伙到散伙——股权分配的陷阱和五步要点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创投圈百态:“刀”、“润”、“躺”和“韭”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在于创始人“放弃了什么”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创业公司从合伙到散伙——股权分配的陷阱和五步要点

2023年50篇(共400篇)原创文章此前我参加了一场由上市公司总裁分享的内部课程,这是计划之外的行程,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内容包括了股权分配、激励、融资和变现等,甚至还有如何评价创始人、如何找合伙人、如何当好二把手的实践分享。只可惜上市公司总裁的身份太敏感,有影响股价之嫌。在征求了总裁意见后,还是隐去他的真实身份,更好地分享真实观点。本篇分享的是总裁课程中关于股权分配的陷阱和要点,结合了我自己的思考。此前分享过《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和《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后续还会分享,敬请关注。01股权分配的陷阱每个创始人在创业初期,都是奔着成功去的。但超过90%的创业企业都是以失败告终,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人员的散伙。创业企业从合伙到散伙的四部曲:同心同德——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创始团队散伙的原因主要有:股权分配不合理、管理层争权夺利、缺少信任和沟通、能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经营理念不一致、个性差异难以磨合、利润分配未明确……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股权分配的不合理。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尤其是熟人合伙,千万不要抹不开面子谈利益,最好事先定好股权规则,同时确定控制权。常见的股权分配陷阱有:股权平分,没有名副其实的老大。没有真正的、独当一面的合伙人。创始团队完全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权。没有签署书面的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创业合伙人的股权没有退出机制。外部投资人控股。给兼职人员发放大量股权(超过5%)。给短期资源承诺者发放大量股权。没有给未来团队预留一定比例股权(10%以上)。创业团队没有跟法定继承人就创业股权进行钱权分离签订协议。自然人股东直接持股过多(10人以上)。存在股权代持问题(且无明确协议,或协议存在隐患)。02股权分配的影响因素股权分配中重要因素都是围绕着创始人。首先一条,创始人必须是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尤其是权力)。一个创业企业,创始人是定海神针,是精神领袖,是权益和责任的最终享受(承担)者。同时,也应由创始人来协调创始团队的利益和权力。可以参考下图的创始人控制权安排:其次,来谈谈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商业模式。不同商业模式,每位合伙人的重要程度和贡献是不同的。平台型、重运营的公司,COO的重要性远大于CTO和CFO。技术导向型的公司,CTO的重要性仅次于CEO。融资依赖型的公司,CFO的重要性仅次于CEO。第二,实控人的理念与格局。掌权型:分利不分权。容易吸引重利益、短期型合作伙伴,有抱负的长期型人才会望而却步。豪放型:权利皆可分。容易聚集各类人才,但要权衡人才之间的权与利的分配,否则容易内耗。铁公鸡型:权利都不分。容易吸引抱有打工心态的职场老油条,创始人的能力就是企业的天花板。第三,企业估值水平。企业当前估值、未来可能的估值空间,主要由创始团队中的谁带来的?第四,创始团队的构成。CEO+2-4位的CXO,初创阶段,每位CXO可以拥有3-5%的股权(包括明确兑现规则的限制性股权和期权)。第五,现有薪资与市场水平的差距。合伙人收入=基础年薪+绩效年薪+股权价值。差距过大,就得下放权力,同时用情怀和“画饼”来维系。03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五步法各家企业有不同的方法来分配股权,总结共性的话,有这么五步:第一步,根据创业规划,梳理业务线、人才线和资金线。业务线:确定每阶段的目标,明确事件里程碑。人才线:确定每个阶段重点引入的人才,分配股权的对象。原则是在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上配备核心人才。资金线:确定每个阶段的资金缺口和来源,尤其关注现金流问题。第二步,根据三大主线定出三类股份的权重。人才股,常见比例30-80%。资金股,常见比例20-50%。资源股,常见比例10-30%。第三步,确定人才股的分配方案。关键是:管理好创始团队的预期。第四步,确定资金股的内外融资估值与方案。关键是:按照公司章程行事。第五步,资源股的兑现条款与交易结构。关键是:按照兑现规则行事。其中第三步和第四步很关键,涉及的内容较多,后续有机会再展开分享。最后,没有人希望在企业成立的时候考虑散伙的问题。但创始人必须面对“散伙的可能性”,并就其可能性,直接和团队协商利益和权力的分配问题。创始人要尽可能维护在一定规则下和方向上的同心同德,并直面大概率发生的同床异梦,避免同室操戈,更不要走到同归于尽。这需要极大的能力和智慧。往期文章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创投圈百态:“刀”、“润”、“躺”和“韭”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在于创始人“放弃了什么”普通科研工作者→科技型创始人的成功秘诀
2023年8月8日
其他

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和骨干?

2023年49篇(共399篇)原创文章上周末我参加了一场由上市公司总裁分享的内部课程,这是计划之外的行程,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内容包括了股权分配、激励、融资和变现等,甚至还有如何评价创始人、如何找合伙人、如何当好二把手的实践分享。只可惜上市公司总裁的身份太敏感,有影响股价之嫌。在征求了总裁意见后,还是隐去他的真实身份,更好地分享真实观点。本篇分享的是总裁课程的一小部分内容,结合了我自己的思考,此前分享过一篇《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后续还会分享,敬请关注。01创始人的特质决定企业特质创始人是企业的定海神针,是最大利益的分享者,也是最大责任的承担人。创始人是企业的精神领袖,其特质决定了企业的特质。优秀创始人需具备“天”、“人”、“地”的特质。天:有情怀。创业者必须对所创事业怀有清晰的初心与不可抑制的激情。带有强烈的自我驱动精神,渴望全身心投入,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有见识。同时,具备足够的自信心和扛击打能力,拥有百折不挠的韧劲。人:通人性。创业者要理解,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组织形态。企业是逐利的,企业中的人也是逐利的。只不过是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是用金钱衡量的利益还是用名誉衡量的利益的区别。创始人不要奢望将情怀强加给团队成员,要求他们摒弃利益,大公无私。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创业者可以用利益的增加激发团队成员的激情,用利益的折损约束团队成员的行为。企业的制度和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聚集和留住利益一致、价值相似的人。前提条件是:创始人通达人性,懂得因人制宜。地:懂江湖。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哪怕是再高精尖的科技成果),都不是脱离产业链的世外桃源,可以闷声发大财。产业链越发达,分工越精细,产业上下游中的初创企业越容易获得收益。如果产业链很短、行业集中度很高,市场中的老牌企业往往具有先发优势,反而不利于初创企业获取生存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较长的、利益分配较复杂的产业链中,初创团队有机会,但也面临着挑战——创始人是否懂得产业的江湖?这里的江湖指的是产业中已有玩家和潜在玩家,他们的现有利益和长期利益。产业中的利润不会凭空产生。创始人必须清楚:初创企业获得的利润,是攫取产业链其他玩家的利润,还是创造出新的利润?如果攫取已有玩家的利润,就意味着收益的再分配。创始人如果想成为利益分配的决定人,就要考虑分配的合理性。分配合理,大家都有钱赚,即便赚得少一点,但更有保障一点,江湖还能维系。如果大家都没钱赚了,比如陷入针尖对麦芒的价格战了,江湖规矩必然重建。此时,对江湖最熟悉、掌握供应链能力最强的玩家,最容易获得制定规则的权利。想在产业排行榜靠前的创始人,单靠自己武功卓绝是不够的,还要靠江湖影响力。所以,对比行业中最高市值的企业领导者,创始人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江湖地位,再喊出“估值百亿、千亿”这样的雄伟目标。02评价联合创始人的三项标准评价联合创始人的三项标准:意愿、能力和专精。意愿:要有合伙人创业的激情与坚韧、自我驱动和扛压能力。能力:具有自主性,可以独当一面,能够按照企业发展需要交付成果。专精:与创始人的能力形成差异互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精进性。联合创始人宁缺毋滥,如果创始人随便把“联创”的称谓给出去,容易被人质疑用人太随意。什么人不适合做联合创始人?第一,短期资源承诺者。承诺投入资源,但不全职参与。优先考虑项目提成,谈短期利益合作,不谈股权合作。即便有股权,也是少量的股权,并且以期权的形式。第二,兼职的技术专家和顾问。专业人士对企业有帮助,但不全职参与。按照外部顾问标准发放薪资或者协商费用,即便给股权,也是少量的期权,并约定服务内容和考核方式。第三,种子、天使轮的投资人。不适合成为联合创始人(除非应付),因为投资人往往参与很多项目,初创企业并非唯一,而是其一。按市场估值,投资人估值往往是联合创始人估值的2-5倍。联合创始人从哪里找?前同事>同学>朋友>亲戚。从前同事的关系到创业合伙人的关系,是工作关系的平移,带有对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的默契。同学、朋友、亲戚的关系更多是基于情感,而非基于利益,因此在磨合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请记住,联合创始人是长期、深度、强关系的绑定。03创始人与骨干的关系决定了公司的前途创始人是1,团队骨干是N(假设N>1)。普通的初创企业,是1+N。优秀的初创企业,是1*N。卓越的初创企业,是1的N次方。而活不下去的初创企业,通常是1-N,甚至N为负数。比较常见的情况有:无法容忍比自己强的骨干,创始人成为企业的天花板,约束了企业的发展。无法调动起骨干的积极性,创始人不懂合理地分权和分钱,限制了才干的发挥。无法管理骨干之间的关系,创始人不会协调分工和利益,甚至迷信帝王之术,放任骨干间的内耗,让企业陷入泥潭。尽管唐僧师徒4人号称完美创业团队,但对照《西游记》的九九八十一难,外因都是妖怪,但内因还是团队之间的信任、分工与利益问题。看完本篇,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你所在的团队,各自的分工角色如何,自己又处于什么江湖地位呢?往期文章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如何评价存量市场中的合成生物创业项目?创投圈百态:“刀”、“润”、“躺”和“韭”生物创业者:me
2023年8月3日
其他

创业是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股权是成功筹码

2023年48篇(共398篇)原创文章上周末我参加了一场由上市公司总裁分享的内部课程,这是计划之外的行程,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内容包括了股权分配、激励、融资和变现等,甚至还有如何评价创始人、如何找合伙人、如何当好二把手的实践分享。只可惜上市公司总裁的身份太敏感,有影响股价之嫌。在征求了总裁意见后,还是隐去他的真实身份,更好地分享真实观点。本篇分享的是总裁课程的一小部分内容,结合了我自己的思考,以后文章将呈现更多内容,敬请关注。01创业对抗死亡的最好方法创业就是一段反复试错、对抗死亡的艰难历程。企业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致命伤:资金链断裂、核心团队出走、股权结构不合理、技术陈旧或迭代太慢、知识产权专利侵权、老板转制文化盛行、内外部关系盘根错节……创业对抗死亡的最好方法就是:搞钱、搞钱、搞钱。从客户侧搞钱,就是销售。从投资人侧搞钱,就是融资。02创业成功的三要素第一要素:人才团队。一个有凝聚力、职行力、核心竞争力的创始团队是创业的最重要因素。一流的团队,哪怕做三流的项目,都能做出二流的效果。而三流的团队,再好的商业模式、市场机遇,都只能纸上谈兵。我在《从100米、10米、1米和左右看DNA存储的投资价值》曾提到合成生物项目的三个火枪手——老专家、老法师、老厂长,就是匹配得当的创始团队。第二要素:资金。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创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万事俱备,只差钱了——不是一个初创团队的借口。而应该是——有了这个团队,钱自然就来了。第三要素:资源。资源将助力企业的启动和加速。创业初期,企业实力不强、没有品牌,处于竞争弱势,需要外部资源:包括了客户资源、人才资源、供应链资源、政府资源等等,才能加速企业的成长。03股权是三要素分配的最佳筹码前面讲了企业的成功三要素:人才、资金和资源。初创企业,无人才、无资金、无资源,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就是股权。股权的财富效应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想象力。经营好股权,创业者就可以实现“融人”、“融钱”、“融资”和“融智”。三个成功要素对应着三类股权——人才股、资金股和资源股。第一类,人才股:智力和资历创造价值。特征:出力也出钱,一般占比30-80%。分配依据:按贡献分配(以时间和贡献为主,以有效的绩效评估为基础,延迟兑现)。第二类,资金股。特征:出钱不出力。分配依据:按出资兑现(出资到位,即时兑现)。第三类,资源股。特征:出力不出钱。分配依据是:按兑现分配(以资源兑现成果为准,兑现结果同时兑现股权)。股权=利益+权力。股权的利益表现在:近看分红,中看增值,远看上市。股权的权力表现在:收益权、管理权和所有权。要分配好股权,请记住:钱、权和人性(尤其不要挑战人性底线)。通达人性,有利他之心,理解人性的恶,激发人性的善——才能在利益和权力的分配中,找到适合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道路。往期文章如何评价存量市场中的合成生物创业项目?创投圈百态:“刀”、“润”、“躺”和“韭”生物创业者:me
2023年8月2日
其他

如何评价存量市场中的合成生物创业项目?

Cheaper?》发出后,得到很多合成生物领域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和投资朋友的支持。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陶勇教授,帮我做了一个生动精炼的总结:Me
2023年7月22日
其他

如果合成生物的圆桌论坛由你主持,你想聊什么?

2023年48篇(共398篇)原创文章7月14日,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在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成立。最后有一个环节,是投资人圆桌讨论。我有幸担任主持人。论坛嘉宾:胡昊(藕舫天使基金合伙人)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创投圈百态:“刀”、“润”、“躺”和“韭”

2023年47篇(共397篇)原创文章在一个区块链投资人的群里,看到这么一张图。横轴是对国内环境的态度,纵轴是解决问题的态度。更精炼的总结:横轴反映意愿,纵轴反映能力。就不展开说了。今晚公司内部会议中,探讨到了创投圈的现状。把上面的图改了几笔,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处于哪个象限?为什么把“卷”换成“刀”?因为“韭菜”基本都是被“镰刀”割的。“镰刀”是割不到“不认可”现有游戏规则的“润“和“躺“的,只能割“韭菜”。因为“镰刀”和“韭菜”都认可一定游戏规则,但“韭菜”的能力有限。二级市场最为明显,如果你不认可股市能赚钱,多半也不会成为韭菜。而你认可股市能赚钱,却没有赚钱的能力,通常会沦为“机构”或者“游资”的韭菜。说多了都是泪,还是不展开了。这里展开说说对一级市场(创投圈)的观察。友情提示:悲观者别看,容易更悲观。仅供乐观者参考和挑战。01投资机构的“刀、润、躺、韭”投资圈里,目前募资难、投到好项目难。水面上的项目太贵,水下的项目又找不到,LP又提各种要求,或者干脆自己当GP,大家都面临这个现状。LP如果是国资,要求返投、招商引资、项目不能亏、一票否决权……LP如果是上市公司或者集团,要求投向确定、产业协同、项目低价跟投……LP如果是高净值人群,要求业绩承诺、降低管理费、保留提前撤资的权利、安排小孩进机构……刀型机构,属于积极迎接挑战的典型代表,往往敢于Say
2023年7月16日
其他

曾安平院士:超越自然及石化产业的生物合成——产业变革的西湖方案

2023年46篇(共396篇)原创文章昨天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在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成立。大会邀请了曾安平院士、应汉杰院士以及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专家和人才,来到现场。我有幸受到牵头方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邀请,作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两位院士以及各位科创圈专家翘楚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因此,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文字分享给大家。文责自负,敬请指正。本篇先分享的是曾安平院士的精彩观点。文末有曾院士负责组织的“西湖未来峰会之合成生物论坛”(7月26-28日在杭州)活动的介绍,诚挚欢迎业内各位朋友报名参加。曾安平博士,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讲席教授,校级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创始主任。原汉堡工业大学(TUHH)终身教授,生物过程与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1990年获布朗瑞克工业大学(TU
2023年7月15日
其他

生物创业者:me Only,me Better or me Cheaper?

2023年45篇(共395篇)原创文章以前我写赛道,总喜欢拿赛马打比方:比如《从100米、10米、1米和左右看DNA存储的投资价值》。但自从我恢复游泳的运动习惯,发现泳道其实是更好的类比。尤其在生物医药或者合成生物领域,能帮助我们理解:me
2023年7月5日
其他

元英进院士:如何把酵母当CD,把敦煌壁画存入DNA保存千万年?(下篇)

2023年42篇(共392篇)原创文章4月末,有幸收到元英进院士邀请,到天津参加京津冀DNA存储前沿研讨会。因上个月二阳后身体不适,公众号缓慢更新,很是抱歉。元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我分成上、中、下三篇撰写“听讲笔记”。《元英进院士:为什么要发展DNA数字信息存储(上篇)》《元英进院士:DNA数据存储是人类新文明的标志(中篇)》行文过程中得到元老师亲自指导,他非常认真,我受益匪浅,万分感激。如有错漏之处,还是我个人的学识浅薄所致,文责自负,敬请指正。本文主要介绍DNA存储研究实例和面临挑战。1实例:高可靠硬盘模式——1c㎡存储2亿部电影元老师主持的项目,将开国大典视频、十九大报告的视频和文字(>3MB),存储进3微克的冻干粉内。先把0-1数据块进行编码,然后分割为子块。每个子块用一条长为96个碱基的链,把数据存储起来。但链的数量太多了,彼此怎么“区分”?我们就像看书加索引一样,索引也是ATCG的序列。两边再加引物,便扩增出来。由此合成了4600w个碱基,形成寡核苷酸的合成池,存储进3微克的冻干粉。读取时,选择pg级样品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最终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取大量读段,实现数据修复。按照这样的技术,存储密度为125PB/g=212.5PB/cm³,高于目前存储介质5-7个数量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方糖大小的存储介质(1cm³),可以存放212.5*1024个TB,即217600TB的信息。假设一部高清电影需要1GB的存储空间,存储2亿多部电影,只需要1块“方糖”。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元老师团队的论文:元英进*.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元英进院士:DNA数据存储是人类新文明的标志

2023年41篇(共391篇)原创文章4月末,有幸收到元英进院士邀请,到天津参加京津冀DNA存储前沿研讨会。因上个月二阳后身体不适,公众号停止更新,很是抱歉。元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我分成上、中、下三篇撰写“听讲笔记”。《元英进院士:为什么要发展DNA数字信息存储(上篇)》行文过程中得到元老师亲自指导,他非常认真,我受益匪浅,万分感激。如有错漏之处,还是我个人的学识浅薄所致,文责自负,敬请指正。01数据存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从距今5000多年以前的结绳记事开始,人类就开始存储数据。历经了500年的纸质时代和50年的磁光电时代,人类的数据存储形式由文字过渡到照片再到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当数据存储的介质没有发生变化,数据革新是很有限的。因此,当今爆炸式增长的数据,磁光电存储模式面临功耗、密度等诸多挑战,人类亟需新的存储介质。DNA存储技术的发展,呼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美国科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
2023年6月4日
其他

元英进院士:为什么要发展DNA数字信息存储(上篇)

2023年40篇(共390篇)原创文章4月末,有幸收到元英进院士的邀请,到天津参加京津冀DNA存储前沿研讨会。此前写了一些我在会议上的拙见《从100米、10米、1米和左右看DNA存储的投资价值》,供大家参考。本篇写点干货,来自元老师的DNA数字信息存储,结合自己的认知和搜索的资料,形成笔记。行文过程中得到元老师亲自指导,他非常认真,我受益匪浅,万分感激。如有错漏之处,还是我个人的学识浅薄所致,文责自负,敬请指正。报告内容很丰富,我拆分成上、中、下三篇分享给大家。文中未标注图片,均来自元老师的PPT。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界、政界、产业界的朋友,了解DNA存储的巨大潜力,一同克服挑战,提升我国生物领域的技术。在本文展开之前,我们先同步一下概念——DNA存储是以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为存储介质,将数字信息存储于DNA分子上。DNA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4个碱基构成双螺旋结构,可以保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在数字世界,数据信息都会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即“0”和“1”的状态来进行存储。因此,DNA存储的基本原理是:数据文件通过编码转到碱基中,将AGCT转化为二进制数据来实现信息的存储,再配合各种算法便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读取。1我们为什么需要DNA存储?人类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和体积蔚为可观。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维护成本高,能耗非常巨大。同时,基于AI的数据应用风起云涌。中美双方必然形成角力。例如,美国军方提出了“算法战”的新概念。在两国竞争态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美必然大力发展各自的数字经济。据IDC预测,全球数据圈(每年被创建、采集或复制的数据体量)将从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生物科技领域投资的创新——回答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生问题

2023年39篇(共389篇)原创文章此前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做过一次创赛评委和创业分享,有很多学生加我微信。周五有位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的大三学生,给我提了一串问题,希望能帮助她理解创新创业精神对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影响。1.您对创新的定义是什么?2.具有创新精神对于在合成生物领域取得成功重要吗?创新精神主要运用在哪里?3.作为往往站在上帝视角的投资方,您认为您的公司成员也需要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吗?4.您可以描述一下贵公司在疫情期间实行的具有创新性的举措,或者您目睹到的某家合成生物公司在疫情期间所开发的创新产品吗?说实话,都是很好的问题,也是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我先把范围缩小到自己相对熟悉的生物技术领域,来和大家做交流。1创新的定义和价值世面上关于创新的定义汗牛充栋。我个人比较倾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创新,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是:改变生产方式、产生新产品,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终力量。在生物科技领域,创新发生在三个阶段。第一,基础科学研究。颠覆式创新往往更容易发生在这个阶段。比如,我写过《赵国屏院士: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从“造物致用”到产业转化》演讲。内容包括了“分子生物学革命、基因组学革命→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崛起和发展”。这就是基础研究的革命性进展。第二,技术应用革新。这是将基础研究向商业应用侧推动的必要阶段。比如,我写过的DNA存储,尽管尚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但已经出现了许多技术应用的革新:《从100米、10米、1米和左右看DNA存储的投资价值》。比如,美国白宫正是给生物制造的科学研究向技术应用的推进,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指标:《在生物制造领域,特朗普没做,而拜登做了的事》第三,生产工艺的优化。渐进式创新往往在这个阶段很常见。比如,我写过《如何从技术和工艺角度,评价合成生物创业项目?》,里面就提出了工艺优化的方向性指标。以及,《国内合成生物现状:高价值产品同质化竞争》中,为了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成本就尤为关键。总结一下,创新对生物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创新,会带来颠覆想象力的巨大价值,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内造福人类,但研发周期漫长、失败概率奇高。技术应用的革新,其创造或者改良的产品,将带来市场的增量,在5-10年产生较大的商业价值,研发周期相对缩短、失败率降低。生产工艺的优化,是风险投资机构最不青睐的创新,但却是企业生存及稳健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市场占有率和现金流业务的关键,研发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发生,调优的失败率相对最低。2投资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追求的是行业的长远发展和项目的未来收益。因此,投资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体现在:第一,以创新的理念,预判行业发展和市场格局。投资要有终局思维,思考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未发生”的新场景、新市场的预判,必须是创新思维才能够完成的。第二,以创新的逻辑,判断市场的“真伪需求”。商业项目能够盈利的根基,是解决市场的痛点,这必须是真需求。同时,还有一些市场暂时没有反映出来的痛点,需要提前把握——比如,苹果创造了iPod,满足了海量随身听的需求。并且,市场需求会随着时代发展和人口结构等宏观要素改变。比如,人口进入老龄化时代,中老年人的需求与年轻人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必须用创新的逻辑来判断,2025年的投资逻辑是否符合2035年的市场需求?好生意、好方向,未必等于好的投资机会。判断市场需求爆发的拐点和持续性,非常重要。第三,以创新的知识,判断项目的“真假优势”。每个创业项目都会阐释自己的技术壁垒和商业护城河。投资人越是具备垂直行业的知识和经验,以及预判行业发展的创新思路,越是能够判断创业项目的创新优势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显著?并不是院士、青千、教授、博士们扎堆的项目,就意味着创新。或者说,这些高技术人才的项目,虽然具备创新性,但离技术应用以及商业化发展较远,在现有市场并无优势。其创新的颠覆式效应带来的投资价值,需要有足够的“长钱”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第四,以动态平衡性创新的思路,把握项目的“发展节奏”。每个创业项目都存在瑕疵,缺钱、缺人、缺技术、缺市场、缺生产工艺……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2023红杉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科学家和创业者如何看待未来趋势并自我激励

2023年38篇(共388篇)原创文章今天2023红杉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在上海举办,同步线上直播。最后一Part的圆桌论坛,主题是《医疗健康产业未来趋势与前景展望》。感谢嘉宾们的精彩观点和对我的启发。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整理,与朋友们分享。文责自负,本文仅代表我听完嘉宾观点后的个人理解。主持人:杨云霞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从涨幅5倍的上海谊众,思考改良型新药的投资逻辑

2023年37篇(共387篇)原创文章2022年有一家上市企业获得大家的广泛关注:科创板第一支按第五类标准(无收入)上市的个股;第一家以改良型新药为主营产品的企业(只上市了一款新药)。在医药股大盘摧枯拉朽的下跌时,上海谊众的全年股价涨幅超过1倍。如果按2022年年初32元、最高价格146元计算,它的涨幅接近5倍。上海谊众的产品紫杉醇胶束则是以创新的药用辅料为载体,采用纳米给药技术将紫杉醇与特定辅料结合制成创新型制剂。由于上海谊众在二级市场的良好表现,一级市场开始关注改良型新药这个赛道。“改良型新药”,属于创新药的大范畴,但其创新更多是针对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的优化。这些优化是在已知的药物活性成分上的(API)。而一级市场原本更关注的创新药,一般指的是API的绝对创新。1为何改良型新药受重视呢?为何改良型新药受到重视呢?相较于耗时长、投入高和成功率低的传统新药发现特点,改良型新药具有两个显著的优势:第一,可以延长药品的生命周期。例如,“利培酮”上市的30年间,强生一共对该品种进行7次“改良型”升级。从常规制剂升级为速效制剂、长效制剂、缓释制剂、超长效制剂。每次升级的新剂型带来的销售规模都超过10亿美金。第二,市场品种的优化,商业化优势明显。例如,“上海谊众”2021年9月登陆科创板,2021年10月其产品紫杉醇胶束获批上市(2.2类新药)。而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4亿元人民币(2021年收入约400万,2020年前无营收),扣非净利润达到1.03亿——净利润率堪比茅台。2改良型新药项目为何“不好投”尽管一级市场通过二级市场的表现,发现了改良型新药具有生命周期的“商业价值”,是“一门好生意”。如果用投资创新药的投资逻辑,很难出手“改良型新药”项目。第一,从专利申请上难以把握技术领先性。因为创新药的周期很长,所以投资机构只能从药品所获专利以及国家奖项来考察。但改良型新药的专利并不“突出”——基于已有API的改进,独创性有限,难获评。比如,上海谊众在2009年成立,2013-2015年3项专利获授权,此后再无专利。相较近些年各大药企的动辄几百页的发明专利,这3项发明专利的内容较为淡薄、粗糙,且保护性不强。如果仅以发明专利内容来推断改良型新药的技术壁垒,很可能会把项目打入冷宫。第二,从研发人员及费用上难以确认技术壁垒。由于改良型新药的工作更多在“优化”,而非“创造”。因此,所需要的研发人员和费用投入,远远低于狭义创新药。以“上海谊众”为例。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243人。其中,销售人员125人,研发人员28人,2022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1.28万元(这还是比去年涨幅82%的结果)。2022年,研发人员薪酬支出合计595.9万元,研发费用793万元(同比减少40%),研发费用率仅为3%。相比创新药企业动辄千万、上亿的研发费用,上海谊众的人员构成和费用投入,都很难让外行确认其“技术壁垒”。第三,从主创团队的背景难以感知其技术强大。创新药项目,技术领军团队动辄囊括院士、知名教授、海外优青的,成员更是“博士遍地走、硕士抖一抖”。而改良型新药的主创团队,更侧重医药领域的商业人才。下图是上海谊众公司高管背景介绍:3如何评估改良型新药项目?如果以创新药的投资逻辑,去看待改良型新药的投资价值,必然各种疑惑。但从上海谊众员工结构中超过50%的销售人员可以看出,改良型新药项目对于商业拓展的依赖程度,远高于技术研发。所以,如果要出手改良型新药项目,可以更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方在市场侧的布局,包括传统药企、连锁药房和医院等。第二,项目方的产品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否显著优于现有DPI?第三,项目方的产品生产能力,是否能满足大范围的市场需求?市场能力和生产能力,在改良型新药项目中尤为重要。还是以上海谊众为例。从生产能力看,目前上海谊众的紫杉醇胶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紫杉醇胶束目前百万支的产能仅能满足1万多名患者的治疗需求。两年后新建500万支产能投产后,也只能供6万多名患者的使用需求。而非小细胞肺癌每年新增患者人数接近70万。再加上白蛋白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表现,紫杉醇胶束将向乳腺癌等适应症上扩展。目前药品的生产能力,成为制约营收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从市场能力看,上海谊众的紫杉醇胶束的独家垄断地位能持续多久?先来回顾紫杉醇药品的上市历程:普通紫杉醇于1992年在国内上市,但由于剂型不断改良,新型紫杉醇产品逐步上市,普通紫杉醇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17年市场占比25.3%,到2020年下降至14.79%。紫杉醇脂质体为独家品种,且上市较早,占有市场份额较高,在近几年的增速中排名第二;白蛋白紫杉醇仿制药由于安全性和疗效都有所提升,近5年的样本医院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增速最快,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20年市场份额44.70%。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产品自2021年10月获批,2021、2022年销售额分别为4.08、235.96百万元,销量约为2415支(30mg)、159477支(30mg)。参考紫杉醇各类品种药品的“更新换代”,再加上各大药企在紫杉醇胶束品类的奋起追赶(技术壁垒相对较低),我们需要思考:上海谊众的紫杉醇胶束垄断地位能维持多久——就要看前期的市场推广和中后期的销售渠道的把控能力。市场中,主要提供紫杉醇白蛋白相关药品的药企,主要有:石药集团(获批年份2018)、江苏恒瑞(2018)、齐鲁制药(2019)、湖南科伦制药(2020)、浙江海正药业(2021)。它们在乳腺癌领域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布局已经很深入,上海谊众作为后来者,能否后来者居上?同时,国内紫杉醇胶束研发企业还有万乐天翼、海正药业、丽珠医药和众生药业等。其他能够提供紫杉醇胶束或者相关改良型产品的企业还有:泰恩康(主要研发项目为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及辅料,注射用顺铂聚合物胶束及辅料,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及辅料等)。冠昊生物(开发并市场化创新的纳米靶向药物传送平台、创新型紫杉醇多糖载体肿瘤新药、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改良针剂)。广州香雪制药(紫杉醇口服溶液——脂质自乳化药物递送技术,获得中国地区商业化权力)。最后,我个人看好改良型新药领域的投资。从二级市场个股的价值投资看,我们需要考虑产品的竞争格局、集中采购的影响、未来产品适应症的延展等方面因素。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角度看,我们会严格区分哪些是分子层面的创新,哪些是制剂层面的创新,相对给予前者更高的估值。但从商业角度看,还是需要考量:所谓的药物创新在临床上是否真正有治疗价值,在市场侧是否稀缺,并能够取代现有治疗方案。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从100米、10米、1米和左右看DNA存储的投资价值

2023年36篇(共386篇)原创文章有幸收到元老师的邀请,今天来天津参加京津冀DNA存储前沿研讨会。元院士的报告《DNA数字信息存储》我做了笔记,正在整理中,争取明天发出。本篇先抛砖引玉,聊聊我在圆桌论坛中的一些观点,供朋友们交流探讨。沙龙由浙江天化的潘清老师主持,她向我提了一个问题:DNA存储在产业和投资领域还是非常前沿的科技,技术壁垒高,前景广但需要DNA合成技术的突破来降低成本,短期内较难实现盈利,从投资角度,您如何评价这个领域的项目,有哪些机遇和挑战?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很难回答。我先谈谈合成生物或者生物科技项目投资的一些思考逻辑,再来探讨DNA存储的投资机会。1100米——看赛道首先,我们想象自己正在100米的高空,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跑道。其中有一条”DNA存储“的赛道。当我们站位足够高,所以能看到赛道的远端是光明的、有巨大市场的。因为随着海量数据的存储、读取需求,现存的数据基础设施耗费了大量的能源(用电量大约占总用电量>5%)。所以,数据基础设施(例如,IDC机房)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低能耗、高存储。而DNA存储正处于这个发展趋势上,概括来是“一生三超”。一生:基于可持续、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三超:超低能耗(电冰箱的用电量)、超高密度(提升5-7个数量级)、超稳定性(半衰期很长,可实现去中心化存储)。但这个赛道的近处,有曲折的山峰和洼地,也就是发展障碍,概括来是”两高一冷“。两高:成本高(存储的成本目前1MB需要1万多);错误率高(测序、合成组装时都可能产生错误)。一冷:目前可以实现冷存储(一次存储,极少调用),但较难支持热存储(随时快速访问)。因为读写速度较慢,存取集成的自动化不足。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所以我们愿意在这个赛道中做投入,只是要做好长期投入的资金和心理准备。210米——看赛马我们把观察的高度慢慢降下来,到10米位置时,我们可以看到赛道上跑的一匹匹骏马。每一匹马相当于一个科技项目。看上去马儿都很像,但有其不同特性。我们要看的是每个项目的特性——商业模式。一般而言,DNA存储公司的营收有三类:技术服务收入、知识产权授权收入和产品收入(例如,测序设备、生物芯片等)。一个项目各个营收的比重、买单的客户(例如,政府、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等)、回款的周期等要素——决定了它在这个阶段,是不是赛道中跑在最前面的那匹马,也决定了,在下个阶段,它还能不能跑在领头位置。31米——看骑手我们再往下沉,在1米高度上,观察赛马上的骑手,也就是项目的创始团队成员。我们一般会希望一个项目具有“三老”:老专家:高科技项目都需要科学家、资深的科技工作者;老法师:产业大企业中的高级管理者,会有更清晰的经营战略布局和BD(市场拓展)思路和资源;老厂长:无论是高通量平台、还是产品侧生产,都需要具备工厂建设、设备购买维护、进销存管理经验的生产型管理者。4左右——看下注人当我们看清楚赛道、赛马和骑手,我们还要环顾左右,看是谁在给赛马下注。真正投入时间、精力、资金、资源的下注人,能够加速项目的发展。在DNA存储领域,目前的下注人,首先肯定是政府。政府有基础设施建设和引导市场的目标和能力,可以在前期不计成本地投入。现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也是十多年的大量资金、资源导入,才形成今天的繁荣局面。DNA存储作为数据存储的未来方向,早期的下注人肯定有远见卓识的地方政府。同时,还有科研院所。科技部等科研经费的投入,相对也是不计成本的。科研院所通过科研经费转化出来的成果,需要产业的放大实践。在DNA存储领域,有非常多产学研的良好案例,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最后,就是高科技企业。就像是生物医药公司催生了CXO的平台公司,CXO公司又反哺了生物医药公司一样。高科技企业一定是DNA存储的平台、工具等的先行先试的客户。因为它们的产品价值高,对于成本的容忍度也相对较高,同时也更清楚平台和工具的价值。最后,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创投圈和地方政府的朋友带来一些方法论。当我们用100米、10米和1米以及左右环顾的不同角度看项目,无论是DNA存储,还是其他的生物科技领域项目,或许都能得到一些更客观的结论。往期文章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听听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翘楚如何谈?(下篇)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听听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翘楚如何谈?(上篇)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在于创始人“放弃了什么”普通科研工作者→科技型创始人的成功秘诀合成生物领域“自动驾驶实验室”,如何成为现实?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听听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翘楚如何谈?(下篇)

2023年35篇(共385篇)原创文章这两天在南京参加2023合成生物产业嘉年华。父亲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与嘉宾们探讨《合成生物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应用的机遇及挑战》。前面三位嘉宾的精彩观点,我已经总结在《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听听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翘楚如何谈?(上篇)》。本篇是下篇,分享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叶海峰、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翔宇的真知灼见。问题一:合成生物仍需大力发展的核心工具和技术有哪些?【叶海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我在刚进入合成生物领域时,就对怎么理性地设计基因线路很感兴趣——用这些我们人为设计的生物元件对细胞、生命体进行编程,甚至通过基因合成,创造一个个全新的生命。这里面涉及到技术,不是一、两个,而是体系性的技术。比如,现在实验室做合成生物研究,是各种基因模块、传感器的设计。几乎每一个学生,毕业之前至少做三、五百个的分子克隆。虽然我们现在有DNA的合成技术,但怎么把合成技术的效率大幅度地、指数级别的提高,把成本指数级别地降低,是需要需要大批量的分子克隆。如果某一天,不需要做那么多分子克隆,而是可以非常快速地把我们所需要的模块快速拼装起来,那么会大大提高研发进展。比如,我们把今天所需要的设计模块,直接上传给服务公司,第二天就能拿到合成结果,我们就能很快地测试它的功能。我是做哺乳动物体系的,哺乳动物体系的从分子克隆的设计,到功能重编程效果的测试,至少要一周时间才能知道答案。如果DNA合成技术的问题得以解决,可能只要两三天就能知道设计效果好不好。合成里面涉及到各种拼装的技术,现在在人工生命体系建造、染色体的合成等方面广泛应用。举个例子,用酵母菌就做得很好,因为功能效率很高。但在人体细胞里面,就不像酵母菌那么好做了。只要是高等动物的生命设计,都很困难。人工智能的开发,与生命领域的结合很重要,因为能够给研发提高效率。比如,通过软件算法如何模拟蛋白序列?以前方法就是随机突变,然后投入很大的工作量在筛选上。如果有智能化的算法,对计算机提出运算要求。让计算机告诉我们一、两个可选答案,我们就可以马上在实验室测试,更容易发现效果。在这个领域,美国有几个学术大家,走得非常快。而我国在引领性、原创性上的研究,比较欠缺,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我是做医学合成生物学,以人体诊断治疗为目的的。比如说,什么样的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可以递送到体内,怎么递送?如果是口服还简单,如果是mRNA疫苗,如何递送到病灶位置?合成生物所覆盖领域已经非常广泛了,我国前期做得最好的是工程代谢起家的科学家们,和欧美发达国家还是齐头并进的。但在医学领域,尤其是人体内基因、细胞的合成生物的治疗和疗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的确追得很快,临床转化得很快,很欣慰。在底层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确实是我们迫切需要努力的。【方柏山】:在研究合成生物方面,经常听到“底盘”这个概念,经常类比为“汽车底盘”。有了底盘以后,其他零部件在哪里?iGEM刚开始的比赛,都需要构建生物砖,现在合成生物都不怎么提“生物砖”的概念了。还有总有构建一些“基因线路”,但这个概念也没怎么听说了。很多企业都是从头做到尾的。大家都这么做,真的太辛苦了,也是资源的消耗。如果在工具方面有很好的发展,有大量的“生物砖”、“基因线路设计”,那么发展效率会提高很多。就像半导体产业,有些企业专注做元器件,有些企业专注做组装。汽车行业也一样,如果一家企业把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自己做,不仅成本很高,更有可能做出一辆玩具车,功能各方面不能得到很好扩展。问题二:合成生物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应用的机遇和挑战?合成生物学和传统发酵行业的“真实”区别是什么?【李翔宇】(嘉必优执行总经理):首先来交流一下合成生物学概念。我认为是基于工程化的,以DNA合成、基因编辑为基础技术,通过设计有目的地去制造一些标准的生物元器件,构建基因回路,再进行组装,最后构建成一个满足人类需求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生命体。说到合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发酵行业的区别,我还是有一些想法。嘉必优是做传统发酵出身的。大家都知道的传统生物发酵,比如酿酒。生物发酵的体系其实是很复杂的,比如酿酒的风味成分就很复杂,因此,用传统技术更稳定、更易被接受。还有一些是大自然的馈赠,微生物本身就可以产生很优质的物质。第一个区别是:合成生物是为了解决人类需求而存在。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发酵不能解决人类的很多需求,比如产物的特定性。大自然中这种微生物很少,甚至没有。就像母乳低聚糖,在大自然中很难找到。但使用合成生物构建菌株,产量会非常高,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种有效成分从母乳中提取,产量和效率都太低了,很难满足人的需求。第二个区别是:合成生物的代谢途径更清晰。天然菌的发酵过程中,代谢途径是不清晰的。合成生物菌株,仅仅代谢或者大部分代谢我们想要的产物,副产物比较少。比如,我们之前做的产品:番茄红素。之前用传统诱变菌种,它在生产过程中会代谢出油和番茄红素。在这个过程中,油的价值很小。而传统自然菌的发酵,就会生产油,从经济性来说是划不来的。但用合成生物菌,是不生产油的,只生产番茄红素。这样就能大幅提升转化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个区别:合成生物在菌体构建方面效率更高。传统生物菌要去改造,每一年的发酵过程中,某个菌株产量非常好,再进行优化——持续、缓慢提升发酵效率。如果用合成生物来构建,可能两三个月就提升了。第四个区别:合成生物知识产权容易明晰。合成生物的菌株构建,一经检测就知道是谁做的,知识产权归属于谁。第五个区别:合成生物品种更为经济。合成生物菌种,只要代谢程序合适,原料简单易得,不需要昂贵的氮源和碳源。因此,可以提高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绿色、环保、可持续。同时,合成生物菌的产出相对单一,代谢产物较少,给分离、纯化可以降低很多难度。生物技术产品,除了是生物制剂,大多数产品都要分离、纯化,成本自然较高。我认为,好科技要服务于生活,如果技术很好,但大家都用不起,那么推广性就会下降很多。合成生物学手段,让我们追求美好生活更容易。【方柏山】“合成生物”和“生物合成”,很多人会混淆两个名词。一般我们讲“生物合成”,更多指的是传统发酵:我们对生物进行某种改造,然后合成新的东西。而“合成生物”指的是现在的生物是通过合成来的:从化学合成DNA,构建生物,让这个生物发挥价值。概念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对错或者高低,而是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才能瞄准不同的技术提升方向和产业应用场景。建议我们行业中人,不要简单地“粉墨登场”,把自己打扮成“合成生物”。而应该更多地考虑“脱胎换骨”,为传统生物行业带来创新和提升。真心希望中国的合成生物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往期文章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听听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翘楚如何谈?(上篇)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在于创始人“放弃了什么”普通科研工作者→科技型创始人的成功秘诀我国的生物制造会被卡脖子么?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合成生物领域投融资动态与展望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听听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翘楚如何谈?(上篇)

2023年34篇(共384篇)原创文章这两天在南京参加2023合成生物产业嘉年华。我有幸与很多新老朋友在会场碰面,感谢组委会创造的宝贵机会。线上报名3000多人,实际到场1500多人,活动入场人山人海,展会交流如火如荼。父亲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说:看到此情此景,万分激动。不单是他这样在合成生物领域做了近30年研究的学者。相信在场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教授们和学生们,都深受感召——合成生物的春天,来了!但繁荣之下,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的翘楚们,依然在思考:合成生物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应用,存在哪些机遇,又迎接什么挑战?于是有了父亲主持的这么一场圆桌论坛的思想和观点的交汇——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录了嘉宾们精彩观点。观点很丰富,我分为上下两篇分享。如有疏漏,敬请指正,文责自负。问题一:生物合成产品工业放大过程中,通常有哪些共性的难点?怎么较好解决?【庄英萍】(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是比较特殊的活体细胞,是代谢过程。我们是在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的基础上,实施优化和放大的。无论传感器、大数据还是未来的智能化的应用,都必须构建于生物的理论基础之上。华东理工的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很多企业做了优化与放大的工作。细胞是我们“干活”的主体,但耗氧反应不能按我们的代谢途径走。所以,我们更多从工艺、工程、装备三个方向入手,解决优化和放大的难题。尤其是现在很常见的高耗氧、高黏度、高密度的体系,如何实现过程的优化和放大,还是要基于过程的生理特性参数。生理特性参数是观察PH、有氧、温度么?不是。而是氧气的消耗速率、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等指标,变成更加重要。我们要检测底物、中间代谢物、产物所有的过程,让它们从黑箱,变为灰箱,最后变成白箱——这就是合成生物学制造产率最高的时候!问题二:蓝晶微生物作为典型的合成生物企业,融了很多钱,去建设平台,平台确实很烧钱,但这个故事还能继续么?【张浩千】(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本科时候,我作为北大iGem队长、我的合伙人李腾作为清华iGem队长,到了MIT,参观合成生物学实验室,非常震惊。在2010年时,机器人做实验已经做得很好了。自己在国内实验室干的活,就是美国机器人在干的活,冲击非常大。早年创业时,蓝晶的融资额很少,不像现在资本市场很支持。2019年和2020年,蓝晶融到比较多的钱,开始着手把自动化、信息化用于合成生物学的研发。合成生物要面对复杂生物体。生物的特点是——它是活的,会根据人给它的各种刺激信号,给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它作为活的生物,是会生病的、会逃避的,不是按照人的想法去“干活”的。一旦进行工程化研究和实践,就必须考虑生物的特点。在生物工程体系中,理性设计想要一次成功是很难的,要做很多种设计。尤其在变量很多的情况下,设计复杂度、测试工作量急剧增加。一开始,我们也觉得自动化没有那么必要,一些高学历同学就可以完成。但后来发现,高学历同学的管理成本和压力很高。于是乎,我们就开始推进自动化工作。做平台后,发现的最大问题是:只做上游菌株的自动化,是最容易的、最不具价值的,真正的挑战在于——上游做菌株,中间做小试,下游做中试,还要做分析检测……通量都得跟上。上面自动化做出来很多菌株,结果到中间做不完了(比如,3个月测试了5个菌株):这就意味着上游做出来的菌株都在自high。我们在与高校、企业界合作中发现:平台不能只是做菌株,这样不闭环,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把小试、中试等环节的通量都提升上去,才有意义。于是,有了这个新的认知,我们在2020年下半年从头开始打磨平台。平台通过自动化、数据化的高通量,可以保证研发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目前,蓝晶在一两个产品中证明高效、低成本是可行。从部分意义上来说,平台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能给生物技术带来变化的。但我不确定是不是在大部分产品中都是通用的、可行的,这就需要整个行业的人一起去实践。【方柏山】:故事还是要讲的,关键在于:讲什么和怎么讲。问题三:作为投资人士,如何看合成生物学产业化核心的竞争力的构建问题?【高航】(蒙牛集团创投基金管理人):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应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狭义的合成生物学,另一个是广义的合成生物学。狭义的合成生物学,就是大家讲的选品、研发、放大。合成生物学更多是工程化思维。通过人工构建生命体,去表达出现实中的物质,是大的发展方向。一个行业能不能产业化,还是分几个要素:第一个是政策。比如,平台面临的较大问题就是专利的保护。美国有很多优异的平台公司,是因为专利保护做得非常好,较少涉及到偷菌和商业间谍等行为。中国要保护科学家、创业者,让他们在研发上更有安全感。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农业、医疗、化工、食品安全等每个领域,国家都希望做到自给自足,或者国产替代。这是政策方向的底层驱动。第二是人才。前端人才已经很受重视了,比如菌株的构建。但后端的人才,往往被忽视。我国是发酵大国,但不是发酵强国。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缺乏拥有多种学科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发酵人才。最最缺乏的还是商业化人才。合成生物领域里,已经有商业化回报的公司不多。很多优秀的商业端人才,并没有进入合成生物领域。随着资本的注入,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一定有更好的下游人才(商业化人才)加入。只有更好地理解商业化、产业化的价值,才能到前端,来帮助初创公司更好地选品。涉及发酵的传统大企业,比如蒙牛,逐步在合成生物领域布局。其实合成生物赛道的繁荣,给到这些传统大企业转型的机遇。原本大企业和初创公司八竿子都打不着,但未来很多合成生物初创公司,可以通过服务、合作、协同来帮助大型传统企业。绝大多数的初创公司缺乏选品逻辑、商业人才、发酵产能、战略部署、法律合规等。产业巨头能够帮助初创公司做布局和升级。初创公司也可以学习大企业在人才梯队方面的建设和管理。第三是技术升级的降本增效。DNA测试的速度提升、成本降低,以及最近生成式AI的大队列、大数据、大模型,等等。都在帮助整个行业缩短研发周期,把DBTL的循环做到极致。未来也可以打通到发酵端,比如,欧美一些企业已经把数字孪生的工具应有在发酵阶段。以终为始地构造闭环的商业,是这个行业关键的价值点和竞争力。(还有两位嘉宾:华东师大研究员&副院长叶海峰、嘉宾优CEO李翔宇的精彩发言,敬请关注下篇文章🌹)往期文章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在于创始人“放弃了什么”普通科研工作者→科技型创始人的成功秘诀合成生物领域“自动驾驶实验室”,如何成为现实?我国的生物制造会被卡脖子么?在生物制造领域,特朗普没做,而拜登做了的事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创业项目的投资价值,在于创始人“放弃了什么”

2023年33篇(共383篇)原创文章看到这个题目,大部分朋友一定会联想到:科技创始人放弃了国外的大别野、终身教职、充满理想的科研工作、一大批优秀而“廉价”的学生劳动力……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普通科研工作者→科技型创始人的成功秘诀

2023年32篇(共382篇)原创文章此前听到一个问题:普通人→优秀者→成功人士,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有很多答案,比如,背景,智商,学历,自律,眼界……今天在和一个投资人交流时,他给了我一个答案——野心。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最大区别,在于成功人士都有野心,而普通人普遍没有。成功人士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了实现目标,应该做什么。而普通人往往瞻前顾后,在不同的想法之间,左右横跳,最后一事无成。我还是一个普通人,但我有机会观察到很多优秀者和成功人士的状态。因此,我很认同他的看法——野心。没有野心,绝不可能成功。题目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科技创业者”呢?是因为我经常观察到,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往往比较保守。TA们经常表示:未经验证的结论,不可言说。却不知,创业本身就是去验证商业逻辑。而结论,就是投资的回报率。谦虚审慎是好品质,但在强者为王的商业界,只有野心才能征服一切。征服人才、征服投资人、征服合作伙伴,从而征服市场。我们常常说,要与有格局的人共事。那么,什么是格局?事实上,格局就是野心的结果。你的野心装着的是“干个三五年生意,赚几百万”,那么你的格局就是:“三五年”和“几百万”。你的野心装着是“百年的企业,千亿的市值,万亿的市场”,那么你的格局就是:“百年”、“千亿”和“万亿”。如果你是员工,你更愿意直接和“百万富翁”谈工资和加班费。如果你是人才,你更愿意和“千亿市值企业家”谈未来和前景。如果你是投资人,你当然更青睐野心勃勃的企业家,而非知足常乐的生意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拥有强烈的成功欲望的人,必然比其他人,更有成功的可能。因为TA们拥有改变未来的强大愿望与动机。谁也不是生来优秀。但只有野心和欲望,是助推你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动力。因此,科技工作者如果想创业,请正视自己的欲望,表达自己的野心。你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构建更大的格局,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很多科技型创始人都面对过投资人这个问题——想做成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你仅仅只想做个10亿、20亿的公司,那么真的不如在高校当教授,在大厂当技术总监。因为A股市值小于20亿的公司,只有479家,占比9.3%(倒数10%)。我相信科技创业者,你们放弃稳定的科研生活,投身到惊涛骇浪的商海中,不会只想成为市场的垫底。当然,我并不是让你豪气干云地喊出“我要做一家千亿市值的企业”,仅仅是口头证明野心。有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野心,剩下的就是找到方法去满足野心。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合成生物领域“自动驾驶实验室”,如何成为现实?

labs),也是基于这种类比之上的思路。SDL指的是:自动化机器人平台、数据收集与AI相结合,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实验数据,以决定下一组实验的执行方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Hector
2023年4月9日
其他

我国的生物制造会被卡脖子么?

2023年30篇(共380篇)原创文章昨天文章《在生物制造领域,特朗普没做,而拜登做了的事》中,提及:白宫公布的《美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明确目标》。在生物技术先进性上,老美大张旗鼓地开疆拓土。我们是曲线救国,还是狭路相逢?1紧跟,并弯道超车我在这篇文章《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中提到:生物制造领域,是我国有机会弯道超车的赛道。中美之间的差距,不像化学合成领域那么大。并且,我们的追赶速度,也不容小觑。目标是:突破美国石油化工体系的供应链封锁,绕过高耸的技术壁垒,在生物制造领域拥有话语权,并参与制定游戏规则(技术标准)。2我国的生物制造会被卡脖子么?在2021年1月15日,拜登任命兰德博士为主席科学顾问时所发送的电子邮件中,明确表示:“From
2023年4月8日
其他

在生物制造领域,特朗普没做,而拜登做了的事

2023年29篇(共379篇)原创文章昨天的新闻热点,是特朗普被指控了最高刑期可达136年的罪名。网络上看到一个段子,大意是:特朗普的各种“骚操作”,实际上是在给我国敲响警钟,逼迫产业转型。总而言之:老特,是自己人。这当然是个玩笑。但老特没有提醒我们的领域,拜登补上了——生物制造。美国时间3月23日,白宫政府公布了一份长达64页,分为21个主题、49个具体目标的报告:《美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明确目标》(Bold
2023年4月6日
其他

太内行or太外行,都不可能“投”出好的科创项目

2023年28篇(共378篇)原创文章个人参与投资的冠科美博(Apollomics)通过SPAC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交易。冠科美博由知名的连续创业者余国良博士创立,是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探索及开发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案结合的肿瘤疗法,以利用免疫系统和靶向特定分子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症。在2021年2月24日,冠科美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希望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美银、华兴资本是当时的联席保荐人,但最终未能在港交所上市。所以,通过SPAC在美上市,开盘日涨幅171.97%,也是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好事多磨。很荣幸昨晚参加了余博士的新原力之夜活动,又与科技、创业、投资界的新老朋友们欢聚一堂。这些年参与了一些科技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投融资工作,有一个体会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太内行或者太外行,都“投”不出好项目。1太“内行”:看啥都不行有一个成语,文人相轻。经常用于形容内行之间的互相“瞧不上”。事实上,在科学界,这里的“瞧不上”大多不是人性层面的,而是职业习惯。科学是可以证伪的。因此,在科学界,“质疑”是追寻真理的驱动力。科技项目创业,往往会遭遇到同行的“质疑”——不一定是利益相关,更多是真正实践过,会觉得这事太难,或者,觉得这事太简单。觉得太难的,认为技术突破到工程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验室用的都是最好的原料,最精细化的操作,水电、人工成本都忽略不计。但一旦放量,生产流程的很多变量都是未可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受到挑战,根本不可能如实验室数据那么“漂亮”。因此,很多对于科学家的“实验成果”的报道,往往站不住脚。毕竟实验成果的产生,是有严格的实验条件的。但新闻报道经常忽略了条件,直接放大结果。导致很多人认为技术的工程化实现是“水到渠成”且“轻而易举”。事实上,从技术底层实现突破,任意指标的微小进步,都可以发好文章,这当然充满着创新的想象力。但能发好文章的技术,是否能形成好的创业项目,这里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觉得太简单的,认为这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了,现在做的都是工艺优化。通常能够量产的技术,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工艺路径了。也就意味着技术门槛并不高,而中国企业的工程化能力又很强。只要有利润,创业项目的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因为竞争对手马上就会挤进来。供应量猛增,而需求量有限,就会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工艺优化的首要目标,不是为了改善性能,而是为了降低成本。国内好几家知名公司,都在为杜邦、帝斯曼等跨国巨头代工。因为价格这么低,利润也不高,跨国巨头没必要自己生产,不如请中国公司代工生产,自己赚贴牌的溢价。国内企业一直是跟在海外巨头后面,学习他们研发出来的技术,并把工程化做到极致。这样的项目,可能容易获得经营业绩,但值得多少科技属性的溢价?不管是觉得太难还是太简单,科技创新项目在投资前,找同行资深的研究者来咨询,大都不会得到很乐观的回答(为了人情,说说场面话的除外)。因此,还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并且根据出资方情况,调整投资期望。工程化能力强的项目,不要指望太高的科技溢价,可以通过营收和利润估值。科技化属性强的项目,不要指望太快出经营业绩,可以通过生命周期来估值。2太”外行“:看啥都上头这些年由于投资界围堵教授,因此,外行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盲目崇拜有所缩减。早两年,经常看到外行的朋友,拿着挂满院士头像和名字的BP,兴奋地告诉我:这是一个能拿诺奖的先进技术。我每次都冷冷的冰雨往他们脸上拍:诺奖的技术,往往离产业化十万八千里远。何况,这种堆砌专家的项目,还是先确认一下这些专家是否“被创业”了。同时,外行还很喜欢追热点。热点往往意味着估值高点。但投资的好时点,往往都在黎明前的黑暗。等到太阳都晒屁股了,很可能在估值的山峰上,被闪瞎眼。于是,投的时候,千方百计抢份额,退的时候,千回百转压折扣。事实上,我们很多行业的估值跌宕,在美国通常已经有先一个周期的实践。在融资热潮、预期膨胀的高位,投资人趋之若鹜,生怕错过风口。但,由于外行的“上头”,行业往往鱼龙混杂,必然迎来第一次的崩盘。于是,企业历经优胜劣汰,批量倒闭,刺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外行投资人可能被迫清算,或者在半死不活的项目中,当着无可奈何的股东。活下来的企业,将继续研发、构建壁垒,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等待市场的下一次回暖。因此,两个最好的投资时机:一个是大众不看好(或看不到),但实际有价值,估值往往较低;另一个是曾经被看好,但在市场失去信心时价值被低估。这两个时机,往往不是跟风投资的外行能够把握住的。因为,外行的特征就是:别人贪婪时我更贪婪,别人恐惧时我更恐惧。最后,科技创业项目必然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具有技术发展和工程实施的规律,且无法用资本催熟的领域。内行投资人,不必嗤之以鼻地悲观。外行投资人,无需不明觉厉地乐观。坦然地正视风险,积极地推动发展。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在实践中把答案正确化。P.S.杭州真是生物工程创投领域的热土,各类相关活动开办得如火如荼。欢迎创投圈朋友们参加6月19-21日的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活动详情请见《BioCon
2023年4月1日
其他

哪个赛道的合成生物上市公司,谁赚钱,谁值钱?

2023年27篇(共377篇)原创文章很荣幸受到第一届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的组委会邀请,做了《合成生物领域投融资动态与展望》的分享。读者朋友希望我就54家中国合成生物公司的情况,展开说说。这54家企业来自于华安证券的“合成生物指数”,指数是由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赚钱”和“值钱”的说法,比较笼统,为了能客观分析,我用相应指标进行指代:赚钱:毛利率和净利率,越高越“赚钱”;销售费用率,越低越“赚钱”。值钱:市盈率和研发费用率,越高越“值钱”。说明:数据分布较为均衡的指标,将使用平均值(例如毛利率、销售费用率);数据分布有极端值,则使用中位数(例如净利率、市盈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时,根据上市公司所属Wind二级行业,我把54家上市公司,分为“医疗制药”、“食品”和“化工材料”三大类。以下数据均来自于各上市公司2023年3月26日收盘价和最新财务报表。1谁赚钱?从毛利率的平均值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食品>化工材料。医疗制药行业的平均毛利率:50.71%。食品的平均毛利率:21.11%。化工材料的平均毛利率:20.69%。毛利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均在医疗制药行业):康弘药业(89.10%)、特宝生物(88.47%)、爱博医疗(85.37%)、苑东生物(83.89%)和百济神州(79.15%)。从净利率的中位数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食品>化工材料。医疗制药行业的净利率中位数:9.89%。食品的净利率中位数:6.50%。化工材料的净利率中位数:5.05%。净利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医疗制药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爱博医疗(35.38%),凯赛生物(26.44%),诺唯赞(25.98%),康弘药业(22.11%)以及嘉必优(20.11%)。化工材料行业,净利率最高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是:山东赫达(17.77%)。从销售费用率的平均值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化工材料化工材料。医疗制药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35.07倍。食品的市盈率中位数:32.92倍。化工材料的市盈率中位数:19.02倍。市盈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医疗制药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翰宇药业(4787倍)、华北制药(269倍)、金字火腿(109倍)、诺禾致源(96倍)和亿帆医药(91倍)。在化工材料领域,市盈率最高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雅本化学(56倍)。从研发费用率的中位数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化工材料>食品。医疗制药行业的研费率中位数:6.41%。食品的研费率中位数:0.85%。化工材料的研费率中位数:3.26%。研发费用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医疗制药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百济神州(97.40%)、苑东生物(14.39%)、翰宇药业(13.49%)、诺唯赞(9.36%)和丽珠集团(8.03%)。在食品领域,研发费用率最高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嘉必优(7.03%)。总结一下,从“值钱水平”看,医疗制药和食品行业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明显优于化工材料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研发投入看,医疗制药行业的居高不下,可以理解,但化工材料行业也在通过研发,逐步建立较高的技术壁垒。在技术积累和产品竞争力的角度看,二级市场对化工材料行业的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估值,是相对较低的。同理,研发费用率如此之低,是否意味着食品行业的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技术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二级市场是否给予了超高的溢价?最后,很多朋友问我,最看好合成生物领域哪个赛道的企业?如果要短期见到较为可观的经营业绩,可以看食品行业;如果愿意中期见到较为可观的经营业绩,并且愿意等待企业的技术积累和产能放大,形成细分市场的垄断,可以看化工材料行业;如果接受长期才能见到可观的经营业绩,并且愿意等待技术壁垒的建立,实现产品品类的市场垄断,可以看医疗制药行业。但从二级市场的数据观察,医疗制药和食品行业都拥有了“值钱”的特征,而化工材料行业的价值,则被低估了。我由衷期待在化工材料领域,也能有中国的杜邦、巴斯夫、帝斯曼等跨国巨头,彰显我国的技术水平,引领行业的价值提升。期待在4月21-22日在南京举办的“合成新势·合成未来”,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各位创投圈朋友相聚(扫码报名即可免费参加大会)。活动详情请见《4月南京●议程首发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合成生物领域投融资动态与展望

2023年26篇(共376篇)原创文章很荣幸受到第一届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的主办方(科技日报社、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支持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和承办单位(态创生物)的邀请。在各位院士、科学家、政府领导和创业者、投资者朋友们面前,分享我对“合成生物领域投融资动态与展望”的拙见。能与老朋友重逢,与新朋友相识,抛砖引玉,受益匪浅。现场有很多朋友希望我能提供PPT。为了能更广泛地宣传合成生物的赛道,也给创投圈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我把PPT直接发布在公众号上。为了美观,PPT上的信息比较简约,将在未来的文章,对PPT中的部分内容展开解释说明,欢迎探讨。本次分享引用了很多业内专家的资料和数据,在PPT尾端都有备注。如果有遗漏,请提醒我,将在后续文章中补上。先行致歉,深表感谢。峰会上有很多专家学者的分享很精彩,也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与朋友们分享。往期文章国内合成生物现状:高价值产品同质化竞争科班背景的投资人,会青睐怎样的合成生物公司?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总共分几步?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投资人又围堵教授了,他们关注合成生物赛道的哪些机会?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为什么我不建议清华理工科博士去考公务员

2023年25篇(共375篇)原创文章先表示歉意,我这个题目蹭了清华、公务员,以及曹德旺的三个热点。当然,我不认为公务员只用磨嘴皮就行。但我确实认为,理工科博士去考公很可惜。理工科博士如果能在创新创业的第一线,在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我认为,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理工科博士考公这个话题,是3月初我在清华一个讲座中提到的。当时我说:我的公众号有位北大生物工程的博士,他问我——现在身边的同学们都想考公务员。你当初为什么从体制离职?后悔么?说实话,我不觉得后悔,我只觉得很可惜,也很疑虑:北大理工科博士,为什么要去考公务员?为什么那么多博士,要去考公务员?所以,就在面向清华师生的内部讲座上讲到了我的观点——我不建议同学们去考公务员。昨天无意中发现,我的公众号后台,有位当时在现场的清华同学留言,而我没及时回复,系统就不让我回了。因此,就借着周末的晚上,聊聊这个话题。我先说说自己的情况:坦白说,我在高校长大,不想进高校。但在当地的企业里,要么拿不到匹配的工资,要么没有需要博士的岗位。一家市属国企(国内500强企业)的HR直接对我说,博士就是公司的吉祥物,你来可惜了。我想,既然都拿不到高工资,而且我以后还有机会进企业,为什么不借助应届毕业生的机会,去体会一下政府的运作规律呢?我认为,在我国体制中,政府是一个重要参与方。作为社科类博士,我需要理解社会重要参与方的运行规律。进入体制内,确实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政府运作规律。而且,我非常感谢政府这个大平台给予我的很多机会。我是一个拿着博士对应工资、但没有实权的体制内一份子。因为进对了部门、跟对了领导,所以,即便是一个社会菜鸟,接触的都是部门的负责人和企业的创始人。我离开体制后,即便因为读书时间太长而社会阅历浅薄,我也能在各级领导、各类负责人面前谈吐自如。确实要感谢体制内各种会议、培训和接待的机会,对我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但是,我从来不后悔离开体制。因为,体制内有严格的规范、繁琐的流程、做事的方式和晋升的规则。某种意义上,不求把事做多好,但绝对不能做错。这对于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是有很大的限制性的。不可锋芒毕露,也不可低眉顺眼,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云淡风清。需要掌握平衡的艺术:四平八稳,进退有度,能博得领导赏识,还需有群众基础。应该说,体制内的晋升,是天时地利人和。但体制内的“一眼望到头”,是常态。我这种敢想敢说敢写敢做,宁愿试错也不愿闲下来的性格,很容易当了“枪打的出头鸟”,确实不适合公务员体系。我的水平有限,只能以己推人,回到这个话题:为什么不建议理工科博士,尤其是清华、北大这样一流学府的博士考公?第一,你真的适应公务员体系的工作么?说实话,一流学府有大量选调生的机会,当然,选调生的机会倾向于学生干部。我知道有很多朋友特别不屑于学生会和学生干部。但在学校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学生这种没有巨大利益冲突的群体中。如果你当不了、或者不想当学生干部,那么大概率说明:你的性格和意愿不太适合融入集体,遵守并维护组织规则,并在学习和工作中,博得老师或者同学的欣赏与支持。那么即便你凭借非凡的考试能力,进入了初试,也很有可能在面试中,无法赢得体制内考官的好感。当然,即便你初试、面试都过了,顺利端起了铁饭碗,也可能因为看不惯很多事,而难免压抑而愤懑。第二,你真的只求平稳的生活就甘心么?能进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且继续博士深造的同学们,进取的意愿和考试的能力,都属于同龄考生中的翘楚。我们可不是因为不想考北大、清华,而不考的,大多数是考不上,甚至连填报考志愿的勇气都没有——比如我。即便我没能在北大、清华读书,但作为浙大的博士,我没办法忍受自己庸碌无为。我的导师和师门里的兄弟姐妹都是很优秀的人,我的学校是国内知名的高校。如果仅仅只求一个安稳,我为什么要削尖了脑袋地考学、为什么要脱几层皮地读博?我好不容易走到了学历这个金字塔的上半部分,只是为了在尖端上躺平么?我躺得平么?我会觉得一个庸碌无为的自己,拖了学校和师门的后腿。如果是我能力不足、时运不济,我认了,还是会继续努力,期待厚积薄发。但如果是我完全没想进取,只想安安稳稳地躺着,我会鄙视自己。抱歉,我只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推测:高等学府的理工科博士,在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会甘心只求个安稳。更不用说,我们这些考不上北大、清华,读不下理工科博士的人,会在心里暗戳戳地想:北大、清华理工科博士的水平,就这?听到我们这些考试不如你们的人这么“冷嘲热讽”,真的甘心么?第三,在公务员体系里真的能够安稳么?社会上对公务员存在大量的误解,最大的误解就是——喝茶闲聊又拿一天死工资。说实话,基层公务人员真的没那么闲。以及,年轻的公务人员真的没那么闲。部门的本职工作自然不必说,越有实权的部门,越是忙到眼不离屏、脚不着地。我在体制内,因为加班而导致的饮食不规律,两次急性胃肠炎被送诊。为什么?比如,我起草的文得让部门领导过目修改、然后让领导的领导审核签批,再让单位盖章,才能送交其他部门(比如市府办)。部门的领导,有时候一个下午三个会,部门领导的领导,只有问秘书才能知道行程,日程都细节到每个时刻。可能盖章的大哥大姐(一般年龄较大)会稍微闲一点,但他们是要准点下班的。如果不能赶在下班之前把前面流程走完,文发不出去,就意味着会被对口的上级部门夺命连环call。我们就是国家大机器中大大小小的轮盘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齿,但如果没有严丝合缝地运转下去,很多流程就得停滞不前。体制内办公系统记录了各种流程的进展,公务员都怕被追责,做对了是领导有方,做错了只能年轻人背锅。经常被群众抱怨政府审批慢、流程长、效率低,大多数不是某个公职人员的不作为,而是流程不得已地卡在某个环节上。为什么要那么多流程呢?就是为了避免一言堂、家天下的以权谋私。流程越长,效率越低,但出错的概率也下降了。这种工作,可能是稳,但安不安的,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除了本部门的工作,公职人员还得承担大量社会性的工作。比如,三年疫情中,多少公务员得带头核酸、带头打疫苗,挨家挨户地摸排、劝说,深入到疫情最严重的区域维持秩序。比如,面对来自中央的各种检查,地方公务员得担当志愿者,什么垃圾落地不能超过5秒、红绿灯倒数3秒人行道不能有人……比如,财政吃紧的时候,降薪的是公务员;被取消月饼、粽子等节礼的是公务员。比如,某些社会舆论甚嚣尘起的时候,首先自查亲朋好友的朋友圈、社交媒体上有无不当言论的是公务员。比如,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群众们可以信访、行政诉讼,但公务员不行,而且家人也不行,因为要维持安定团结。承担了这么多本职和非本职工作的公务员,并没有合理的工资回报。如果按照时薪算,很多公务员的“价值”真的很低廉。在面对买房购车、小孩上学、父母看病的生活压力下,我不知道公务员的内心,是否能称得上“安”?最后,如果你怀有强大的政治理想,我会给你鼓掌。我认识不少公务员体系中的博士。我佩服他们,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如果到体制外,绝对能拿到数倍于现在的工资。他们留在公务员体系中,不少是怀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的。我国的政府管理层,需要这些有思想、有见地、有追求的“知识型官员”。我斗胆做个推测,理工科博士进入公务员体系,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难而正确的道路,是需要人去坚守和实践的道路……但不是可以在树下躺平、叼着马尾巴草、哼着松快小调、晒晒太阳、品品茶、侃侃大山、吹吹风的道路。我国面临着很多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读了近10年书的博士朋友,只为求个安稳而考公。我不知道,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还是体制的悲哀。但我由衷地期待,少一些人陷入悲哀,多一些人造福社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往期文章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硬科技”的风险投资该如何踩点?科技领域创业者,请向团队开放你的脑子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商业科技比科技商业更接地气,前者造血,后者造梦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于复苏处见繁花
2023年3月25日
其他

科班背景的投资人,​会青睐怎样的合成生物公司?

2023年24篇(共374篇)原创文章紧接着上上篇《投资人又围堵教授了,他们关注合成生物赛道的哪些机会?》。和上篇《国内合成生物现状:高价值产品同质化竞争》。这篇依然来自于投资人朋友的分享总结——科班背景的投资人,会青睐什么样的合成生物公司?合成生物公司最核心的三点:第一,选品。选择公司研发有积累且市场需求的品类。第二,研发和产业化速度,处于领先地位。第三,成本控制能力。合成生物学虽然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最开始比的是速度。3-5年内是高毛利率,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合理利润。因此,量产后,拼的是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的估值也会回归合理。好公司的画像,先睹为快:1前端技术前端技术,指的是放大生产之前的研发技术。1-N可拓展,指的是把一种单品,从前端设计到后端放大,跑通、做扎实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因为申请课题的新颖性问题,往往尝试若干个单品。虽然在实验室中,都能出现好数据,足以发好文章,但真正走向放大的单品,一个都没有。因此,很多科技工作者会在BP中写自己能做很多条产线——这对于时间、精力、金钱、人员都受约束的初创企业,不是优势,反而是劣势。例如,华熙生物,在2007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玻尿酸)的生产企业。通过酶切法产生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就可以应用在不同品类的产品中。最终,形成了围绕着“透明质酸”的1-N的成系列产品。通过一个系列产品把销售渠道建设好以后,才开发麦角硫因等其他管线的产品,形成1个单品扩展到N个单品的1-N。因此,初创公司最好把“1”做透,有了现金流的单品,再去做研发相关的多元化“N”的布局。2团队:前端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理想化的团队,前端技术有非常扎实的积累的人才,同时有来自产业的、具备商业化落地经验的人才。这几类人才,不是生拉硬拽拼起来的草台班子,而是此前在求学或者事业发展期间,有过默契的配合和共同的理念,这样能降低磨合的成本和风险。一方面,要根据前端技术来设计放大工艺,另一方面,根据放大工艺的状态来迭代前端菌株的改造设计。这样双向的反馈机制要非常灵活,对于团队内部沟通的要求很高。商业化人才,虽然排在技术人才和产业人才之后,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有既往的销售渠道和经历,商业化人才能够及时反馈市场需求的变化,传导到产业端和研发端。同时商业人才要有“门路”给重要客户送样(许多大客户的送样检测流程异常繁琐,没点交情根本送不进去)。3选品:现金牛+想象力+综合服务选品此前提到很多,这里不做过多的展开。可以参考《合成生物学选品:2个失败因素和4个成功要素》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合成生物学的选品问题》。现金牛,意味着产品商业化落地的通路是顺的。想象力,意味着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同时,还看不到技术和市场的天花板,有很大的上升和拓展空间。综合服务,意味着技术服务的解决方案落地。合成生物产品的销售方式,并不像卖终端商品(一瓶矿泉水、一盒方便面)那样简单,而是产品的综合应用。除了原料好之外,优秀的合成生物公司,还能把原料做成好的配方和剂型,并且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参与到客户的定制化产品开发中去。下游商业的认可,才能显著提升上游研发的动力。4放大与产能:无放大,无成本从Amyris、凯赛生物等企业发展历程可见,合成生物公司要跨越从细胞工厂到规模化量产的“死亡谷”,周期长,投入重。类似创新药,每家合成生物企业都需要10-20亿资金,才能建厂量产、验证商业能力。可以推断,合成生物与赛道,将在这一两年内不可避免地迎来“资本争夺战”。很多初创公司会表示,自己某个单品的生产成本能降到比巨头还低。但因为没有产能进行验证,因此,初创团队基于Aspen(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计算出来的成本,比“拍脑袋”准确不了多少。目前,已有不少合成生物公司陆续站上“完成商业闭环”的赛点。只有拿出实在业绩,才能夯实资本对合成生物的信仰。以下是2022年完成融资的优秀的合成生物企业。5销售与客户:决定存亡合成生物赛道尽管拥有未来“替代石油基化工”的巨大市场可能性。但合成生物的初创公司,却不能一直依靠“市梦率”来融资。现金流很重要,反映了一家公司的产品是否触达用户,是否得到客户认可?经历过2020-2021年合成生物赛道爆火的投资机构,也会更谨慎地观察公司的商业化能力以及经营数据。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端技术设计的先进性,创业团队不一定会充分披露(担心技术或者工艺泄露被剽窃,专利布局也可能是烟雾弹)。如果前端技术是个无法打开的黑箱子,投资机构只能通过考察创始团队的学术和商誉背景来进行判断,投资依据并不扎实。因此,除了投早投小的投资机构,融资越到后期(B或C轮以后),投资机构会对创业公司财务底稿、客户协议等资料越深入探究。毕竟,客户用脚投票,合同、订单、现金流,一层层反映了公司产品的真实市场需求。合成生物的领域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参与方,其实并不多。如果产品不够好,想着通过一些手段(例如,购买外部菌株并实施低价倾销)在营收上造假,必然会被揭露出来——能在下游产业链活下来的重要客户,也都是门清的人精。同时,目前合成生物相关市场还不是一个“技术导向型”的市场。初创团队往往高估了目标市场空间,认为只要产品做出来了,客户将趋之若鹜。先不说市场空间是否被高估,即便存在市场空间,推广和销售的难度都很大(因为要和现存产品的供应商抢市场)。为什么产品型合成生物公司,大部分都会变成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型公司”?是因为服务是增加用户黏性的不二法门。生物基材料,并不是“便宜”,客户就会“买单”。而是“物美价廉服务好”,客户才会掏钱。因此,说回合成生物创业公司的壁垒。只有菌株鲁棒性够强,具备高表达的特征,还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发酵工艺和前端平台,如果能相互形成高效的反馈,那么必然在研发和落地上,搭上正循环的列车,飞速前行。最后,期待在4月21-22日在南京举办的“合成新势·合成未来”,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各位创投圈朋友相聚(扫码报名即可免费参加大会)。活动详情请见《4月南京●议程首发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国内合成生物现状:高价值产品同质化竞争

2023年23篇(共373篇)原创文章紧接着上篇《投资人又围堵教授了,他们关注合成生物赛道的哪些机会?》。这篇依然来自于投资人朋友的分享总结——国内合成生物市场状况如何?最显著特征是:大多数都是产品型公司。再剖开一层观察到的特征是:高价值产品同质化竞争。1为什么合成生物初创公司不选大宗商品?2021年全球微生物产品市场规模2053亿美元,前端技术进步飞速。近10年,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技术进步使得合成生物产品,从高价值向某些大宗产品拓展。例如,1,6-二磷酸果酸、黄原胶、L-苹果酸、长链二元酸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法乙烯、丁二酸、1,3-丙二醇、L-丙氨酸、戊二胺、法尼烯等已实现商业化;异戊二烯、丁二烯、1,4-丁二醇,丙酸等处于中试阶段;烷烃、丙酮、丙二酸、乙二酸、己二酸、对苯二甲酸、环氧丙烷、己内酰胺等处于小试阶段。但是与传统化工方法相比,采用合成生物法生产多数大宗产品,仍然不具成本优势。看下图最后两列的发酵成本和石化售价之间的差异,就可见一斑。当然,随着技术的迭代与革新,可以通过发酵工艺的优化、改进特殊底盘菌降低能耗、新技术带来的分离方法改进……某些大宗商品的生产方法,可用合成生物代替。例如,德国瓦克集团在生物基乙酸的应用上实现突破,利用生物基乙酸生产可再分散乳胶粉产品。2合成生物初创公司的选品逻辑正是因为大宗商品难以用合成生物法全部替代。因此,大量合成生物初创公司,以高价值精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切开市场蛋糕的利刃。合成生物初创公司的选品,一般集中在医药化学品、日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农药及其中间体等,主要从微生物本身代谢途径出发。采用微生物异源合成植物天然产物的公司,会生产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植物天然产物,例如聚酮类、萜类、生物碱、甾体等。从几个方向来观察高价值产品的同质化竞争:(1)从上游原料国产替代看,国内通过绕专利等技术突破的方法,对国外巨头垄断的产品进行重点布局。(2)从产品推进市场的速度看,不需要特殊审批的化妆品原料等推进速度快,政策障碍小,初创企业往往也会重点布局。宠物粮食添加剂的审批难度小于畜牧业(因为不作为食物链,进入人体循环)。而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审批难度更大,更别提进入婴幼儿配方奶的添加剂了。存在生物伦理和隐患的产品,监管部门都会花费数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反复验证其安全性。(3)从创始团队构成看,如果是科研人员创业,一般是沿用实验室之前积累的横向课题产物(横向课题需求来自产业方)。合成生物科研圈其实很小,通过发过的文章和专利、互相评审项目或者基金(当然也包括学生的论文)。科学家彼此都能知道对方在做哪个领域,以及水平大概在什么程度。基于上述三点分析,合成生物做高价值的产品已是常态,这就势必容易“扎堆”,产生同质化竞争。3为什么合成生物“扎堆”选择高价值产品合成生物初创公司,要想用生物法制备高价值产品,并独领风骚,真得要不断进行技术突破——第一,目标产品的代谢通路很难构建,不是每一个化学物质都有天然生物合成路径,只能不断探索,发现那些有价值且能合成的“潜在爆款“产品。第二,即便有合成通路,技术瓶颈的克服也需要理性设计的参考信息,以及日积月累的重复试验,以及运气。第三,AI和深度学习建模需要精准可靠的数据,因为设备和技术的有限性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因此,AI对于代谢预测和设计的准确性也受到影响。事实上,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合成生物领域存在普遍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国内核心菌株自主率<20%,核心工业酶自主率<25%,益生菌核心菌株自主率<10%,氨基酸核心菌株自主率<5%。那些有菌株研发和改造能力的初创公司,为了保护其知识产权(菌株很容易被剽窃,还很难确权和索赔),通常需要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覆盖。显然,重资产投资模式不可避免。基于对ROE和回收期的考量,投资机构更需要收入和利润的支撑。因此,初创公司难免选择那些更容易产生收入和利润的产品。你看,能够产生收入和利润的高价值产品,还得能用生物法合成的方法生产,又能用AI算法提高研发效率……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满足“既要又要还要”的产品本来就很少,所以,国内合成生物领域的初创公司,很容易陷入高价值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我们都知道,“扎堆研发”将带来同质化竞争,将影响未上市初创公司的经营表现。在前期,靠“未来取代和创造多大规模市场”的故事吸引的风险投资,还能支撑一家收入不佳的合成生物公司,但到了后期,还是凭产品、收入和利润说话。那么,从投资人的视角看,什么样的合成生物公司能算作是好公司呢?我们下篇交流。最后,期待在4月21-22日在南京举办的“合成新势·合成未来”,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各位创投圈朋友相聚(扫码报名即可免费参加大会)。活动详情请见《4月南京●议程首发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投资人又围堵教授了,他们关注合成生物赛道的哪些机会?

2023年22篇(共372篇)原创文章二月、三月,我走访了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今天荣幸受邀到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做大赛评委和分享嘉宾——有个非常直观的感觉:怎么哪哪都有投资人,还是组团出动的!父亲是厦大合成生物领域的教授,近一两年,我帮他回绝了不少“鼓励”他创业的投资人朋友。为什么投资人围堵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教授呢?除了“投早、投硬”这个逻辑,投资人到底关注合成生物赛道的哪些方面呢?3月5日的投研社线上分享,我请了清华化工本硕毕业后投身一级市场,并参与孵化和投资了若干中美合成生物独角兽项目的投资人朋友。因为朋友目前所在机构对“在职人员”外部发声的监管较为严格,所以我不便透露名字和机构,只能在此感谢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我会将这位朋友在线上分享的主要内容,结合自身的理解,用2-3篇文章来做分享。如有纰漏,文责自负。本篇来聊聊投资人为什么关注合成生物的赛道,以及关注这个赛道的哪些机会?1上游技术进步,驱动下游产品创新生物元件和底盘技术:天然产物合成元件库、重组酶库以及一系列底盘细胞,支撑了细胞工厂的构建。DNA合成/操作技术:建立一批高效的DNA拼接和编辑技术,缩短了人工生物系统的构建时间。例如,自从2012年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被发明以来,已广泛应用到生物学、医学、农业畜牧业等多个自然科学的领域中。AI赋能的系统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代谢流量组与代谢组分析技术平台、多维组学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指导系统的构建过程。例如,植物天然产物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解析,之前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高通量测序、组学生信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效率,可在模式植物中测试基因功能,叶片细胞瞬时转导,只需要3-4天就可以对通路进行验证。2发酵工艺优化,生产成本降低我们经常说合成生物项目的阶段:小试、中试、放大、量产。放大、量产的成熟度,就体现在高密度发酵等生产工艺上。国内传统发酵产能大部分过剩,比如,山东枣庄是最大的二手发酵罐处理基地,就是因为原来味精等行业中一系列发酵工厂的关停,导致的资产处置。一方面,合成生物学在“削弱”发酵工艺调控的作用。越是先进的“基因设计”会让下游发酵生产的成功概率越大,而不像以前,生产成功与否,只能依赖发酵工艺的优化。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学将实现发酵从经验技术向科学的伟大转变。发酵技术从生物反应器的宏观尺度,迅速向细胞尺度和分子尺度渗透,使跨尺度研究和施加作用成为可能。因此,合成生物技术在生产环境的应用趋势将体现在:逐渐放弃粗犷的、凭老师傅的经验和直觉的工艺调优,转向精准的、可定量的设计方案。通过数学建模、计算机控制、化学计量学等科学知识,结合不断出现的新工具和新器件,提高发酵生产效率和成功率,实现高密度发酵的优化和降本。可高密度培养,通过“点(酶)——线(代谢线路)——网(代谢系统)——生产车间(宿主)——工厂(发酵罐)”的路径层层优化。这里关注一个发酵放大的核心公式:单位时空产量=单位设备体积的利用率(生产强度)×菌种浓度×蛋白表达量×蛋白比酶活×提取效率公式中有两方面的调优方向,值得思考:一方面,菌株的稳定性影响菌种浓度和蛋白表达量,在蛋白比酶活一致的时候,不断迭代的高表达量平台更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提取效率的提高,有几个可行手段:例如,胞内产物改为胞外产物,产物加一段聚集肽、通过改变pH值,或加还原剂可沉降分离。3合成生物是化工的补充和部分替代据麦肯锡预测,生物制造的产品可以覆盖70%化学制造的产品。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但这并不意味着,合成生物的生产方法将完全取代传统化工,更大的可能性是,在未来长期共存。合成生物学的重点是设计和生产方式,而不是在化学分子结构上的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得的分子,之前往往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者从天然资源中提取也同样可以获得。因此,一种产品,到底是用合成生物方法生产,还是用传统化工方式生产,取决于成本(包括制造和政策成本)。(图片来源:汉和生物相关新闻)进一步展开:从成本端考虑,下游客户有降本诉求,上游生物合成有降本的潜在能力(可以通过缩短反应链进而减少设备投入、能耗及环保成本,具备高选择性),就会带来生产方式的替代。从工艺侧考虑,基于步骤高危、环保升级、手性要求等因素,化工不适合或者难以合成的某些产品,可以通过发酵或者酶法生产。例如,泛酸钙、甾体激素的化学合成涉及氰化物,现主流合成路线已经改良为发酵法;丙烯酰胺已完全由酶法生产。复杂分子如手性醇、辅酶、手性胺合成,使用酶作为催化剂减少反应步骤,在外消旋化合物的分解中,酶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L-草铵膦是全球第二大除草剂草铵膦的有效成分,活性为普通草铵膦的2倍,其市场规模超百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生物法L-草铵膦逐步替代普通草铵膦。当然,合成生物学还不能构成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依托传统化工的工艺进行放大。合成生物方法通常更适宜生产小分子,后续进一步生产聚合物或者改性,仍需要精度更高的化学合成方法实施。最后,期待在4月21-22日在南京举办的“合成新势·合成未来”,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各位创投圈朋友相聚(扫码报名即可免费参加大会)。活动详情请见《4月南京●议程首发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硬科技”的风险投资该如何踩点?

2023年20篇(共370篇)原创文章最近经常有投资人朋友和我探讨合成生物的项目,归结起来就几个问题:某某项目现在投是不是太早?某某产品什么时候可以量产?市场对某某产品的需求有多大?这些问题没有确定答案,或者说,问题的答案一直在动态变化,否则就不叫“风险”投资了。如果希望答案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无外乎观察几个要素:第一,创始团队互相搭配(有人懂方向战略,有人懂具体战术);第二,内部研发、生产和财务、营销的合理配比(不合理的情形例如:技术太超前无法落地、生产投资太大资金跟不上、产能充足但拿不到有效订单……)第三,及时把握外部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例如,政策是允许、鼓励还是强制;市场是虚假繁荣还是真实有效)今天的文章,主要聊聊第二和第三要素中的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借鉴Gartner提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来思考“硬科技”风险投资的“踩点”。从技术成熟曲线角度来看,新技术基本都经历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低谷期、稳步爬攀期、实质生产高峰期。技术创新,带来性价比的提升,逐步替代现有产品,或满足潜在需求。那些处在技术萌芽期和期望膨胀期的新技术,基本都属于实验室阶段,失败风险和投资回报均极高。那些处在稳步爬升期的新技术,基本都属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性价比优势仍不显著,同时,不同技术路线也存在不确定性。那些处在实质生产高峰期的新技术,已可规模化量产,成本优势显现,基本能完全替代原有产品和原来技术。我认为风险投资的三个踩点在:促动(萌芽)期、泡沫低谷期和实质生产期。1踩点一:科技诞生的促动期如果你是早期风险投资机构的一员,想在硬科技领域提前出手,有两条主要路径:第一,你是高等学府的科班出身。你的导师、同学就在高校院所或者大型机构中做研发。在这个技术还没被行外人听说的时候,你就密切跟踪。在教授还没成立公司的时候,你就早早锁定份额。上一周我有幸在清华化工系做交流时,发现很多知名教授的创业项目,早就被清华出身的投资人介入了。从股权架构、产品选择、中试平台建设、外部战略合作等各方面,投资人深度参与孵化。对比市面上天天宣传“我们是孵化平台”的另一类投资人,科班出身的投资人早就秘而不宣、锦衣夜行。第二,你锁定赛道,足够勤奋和有韧劲。首先,你要看得懂学术论文(至少是论文的结论部分以及综述性文章);其次,你得通过各种人脉渠道见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论文和论坛只能知道他们是谁,在哪,但可能见不到);最后,你得能为研究人员提供TA们需要的知识和资源(例如,金融、法律、税务、财务知识;中游的生产商和下游的销售渠道等资源)也是上周在北京化工大学访问教授时,听闻某投资机构里的投资负责人的做法:他把某赛道的国内经典期刊的编委列成名单,要求组内投资人领KPI,访问每一位编委并撰写相应的行研报告。这大概就是“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勤奋”的既视感。2踩点二:泡沫化的低谷期对于硬科技研发人员来说,你可能勤勤恳恳地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不如一句“等风来”。是的,在泡沫化的低谷期之前,有一段期望过高的“峰值期”。那时候,只要创始人背景过得去,故事讲起来还可信,风险投资便趋之若鹜。因为“风来了”,如果不飞起来,那真是“猪都不如”。我父亲在合成生物领域研究了30年,在前一两年,频频在新闻媒体中看到合成生物领域的大额风险投资,他非常纳闷。他问我:这些风险投资不要回报的么?有些“行业分析”和“技术指标”胡说八道,这也有人信?很可惜,头部的投资机构有钱、有布局,赔得起、守得住,TA们搭好了舞台。而腰部的投资机构,往往盲目地“跟着上台”,谁热投谁,越投越热,越热越投。在随后的一定时期内,即便投了明星项目,但很多风险投资都是纸面富贵,根本退不出来。技术研发不及预期,让行业信心坠入谷底的创业案例,也比比皆是。等到新闻媒体报出负面新闻,那已经是纸包不住火了。其实,在一定时期内的项目溢价严重、商业无法闭环,已经如同皇帝新衣一般,所有人都说只能说“好看好看”。创投圈没有不谙世事的孩子,戳破谎言的,只有拿不到回报的LP。当行业失去信心的时候,才是践行那句“众人贪婪我恐惧,众人恐惧我贪婪”的经典名言的时候。科技创始人即便再梗着脖子解释研发不能拔苗助长,内心也一定大为震撼——原来对我的技术水平的尊重和吹捧哪去了?为什么天天要我稳定生产和持续降本?有的黯然退场,有的苦苦挣扎,还有的痛定思痛、浴火重生,再也不说“我是搞科研的,搞不懂生产、财务和市场”——要么自己搞定,要么就找人搞定,没钱招能人怎么办,那就学会找钱。在泡沫化的低谷期,拥有智慧和长远眼光的投资人往往能“捡漏”。接受商业社会毒打、不再固执和理想主义,且不断磨练出更落地的综合能力的技术创业者,值得进行第二、第三次投资。3踩点三:实质生产的高峰期在实质生产的高峰期之前,还有稳步攀升的光明期。投资机构经常说:“我们要投资上升期的项目”。殊不知,上升期往往是平缓而漫长的,很难说哪个是好的入场点。反而是实现生产后,成本一目了然,价格清晰可见,直接算财务账,就能相对准确地推断出投资回报的区间。相比促动期的“性感美梦”和低谷期的“欣喜捡漏”,高峰期的“精打细算”往往很不吸引人。但在促动期,需要投资人有“入圈”的背景和人脉资源,在低谷期,需要投资人有“独醒”的胆识和资金支持,都可遇不可求。唯独在生产高峰期,投资人可以凭借行业规律和商业逻辑,相对客观地计算出回报率。回到合成生物这个领域,我看项目的几个要点,抛砖引玉:第一,科技创始人在该产品上研究的积累和成果是有迹可循的。无法判定菌株来源,或者同时研究几个产品的,或者号称“我能做这个,也能做那个”的创始人,我会减分。第二,创始团队在产品成本结构拆分时,思路清晰且符合规律。没有成本拆分的客观依据,就宣称自己能把成本降低到多少程度、很快就能实现利润的,我会减分。第三,创始团队在市场需求和渠道的分析时,清晰战略合作方向和重点,更清楚可打单市场并有渠道触达。有些战略合作框架,是双方的美好愿望,盲目当作有效订单而预测收入的,或者盲目根据合作方(热点)需求而改发展方向的,我会减分。最后,期待在4月21-22日在南京举办的“合成新势·合成未来”,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各位创投圈朋友相聚(扫码报名即可免费参加大会)。活动详情请见《4月南京●议程首发
2023年3月12日
其他

科技领域创业者,请向团队开放你的脑子

2023年19篇(共369篇)原创文章如果你是科技领域创业公司的一员,是不是经常觉得老板“想一出是一出”?我仿佛看到无数员工在屏幕前疯狂点头。请别怪你的老板,创业公司的很多业务、方向都在摸索过程中。没有人能明确地告诉你的老板,做什么业务、找什么方向,才能把企业带向更光明的未来。你的老板也只能不断地去外部攫取资源、提升眼界、发现商机、预判未来,以便让企业活下来、让员工有饭吃。在创投圈这些年,我访谈过数百家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和骨干员工。经常发现:创始人要么志向高远,要么殚精极虑,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战略、思路、目标、顾虑,骨干员工是清晰的。但事实恰恰是,从员工的角度看,就是:“老板又打鸡血了”、“老板又要搞幺蛾子了”、“老板一天到晚地折腾我们不累么”……这是因为:创始人脑海里的那张蓝图,员工看不到;创始人平常接触的最新科技前沿、最优秀的创投精英,员工碰不到。科技领域瞬息万变,在创业公司中,如果创始人的战略和思路,团队成员无法充分理解,那么在制定战术和执行时,一定会跑偏。同时,创始人的眼光较多聚焦在外部机会上,等到收回视线,看向内部,往往发现公司运营结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创始人只好忙着和投资人解释是外部环境导致业绩不佳(比如疫情)。回到内部,创始人一边给团队成员施压,立KPI,搞“金元大棒”的方案,另一边调整公司企业文化,要求员工有狼性,敢挑战。其实创投圈中《我们大多数人误解了创业公司的狼性》。怎么办呢?请创始人向团队打开你的脑子。这是昨晚健身时,听清华五道口直播间里得到花姐的课程时,产生的灵感。花姐表示,大型企业里,往往是下属向上级汇报工作,写日报、周报。但她认为,在企业里,尤其是创业企业中,上级也应该给下属写日报、周报。不仅要写,还要按照公示的时间、规定的格式来写,以及在更大范围内公开。为什么呢?领导者不都应该保持神秘感,以便塑造权威感么?在创业公司,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高学历的人才很多。创始人如何笼络这帮“知识分子”,靠的就是更大的格局、更广的思路和更多的机会。周报就特别体现领导对于下属的“平等与尊重”——我不仅要你向我汇报一周的进展和思考,我也和你同步我这一周的进展和思考。通过周报这一载体,创始人和团队成员快速获得“共同知识”,同时,创始人的战略、战术的变化,也在周报中有迹可循。以得到的每周工作汇报为例,“本周工作”和“下周计划”体现了常规的业务安排。“心得与思考”更多是对内部工作进行分析和反思,思考如何把业绩做得更好。而“视野与情报”则是将外部的最新信息和观点,同步给团队成员。这里尤其注意,周报不仅是“复盘”,更是“做增量”。创始人有义务把最新的思考、资讯和信息同步给团队成员,至少是你的下属。让团队成员了解,创始人的思维逻辑和外部环境的实时变化。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即便没有坐在船长的最佳位置上,大家也能从各种仪表盘上感知船行的变化和未来的风浪。想要让团队成员与创业公司在科技创新的汪洋大海中“同舟共济”,创始人有必要把自己的“心得思考”和“视野情报”,当作成员航行时的“仪表盘”。如果说在科技型创业公司,创始人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那么,团队成员就决定了公司的底线。每当有投资机构对科技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时,不仅创始人、高管团队需要访谈,投资人也会要求访谈重要骨干。创始人与公司的命运休戚相关,自不必多言。但如果重要骨干、团队成员,也清楚并认同公司的文化、战略和执行。那么,这样的“众志成城”,必然会成为投资时的重要加分项。反之,如果创始人在抱怨团队成员无法理解自己、不主动思考战略、不积极执行战术——那么,投资机构会发现创始人和团队之间的不和谐,反而形成减分项。这里不是让创始人掩藏自己的怨怼情绪,而是请各位回过头来看自身——是否把自己脑子里的思路、战略和战术,与团队成员及时共享?创始人指望团队成员自主自发地代入自己的角色去思考——这是不现实的,即便对自己父母、子女和另一半都无法要求到这一点,凭什么要求员工?因此,创始人如果希望员工贴近公司的大战略、执行公司的策略、维护公司的文化和形象,并具备捕捉商机的雷达。那么,创始人一定要学会向成员开放大脑,用周报等形式,大范围地表达。在创业公司大量采用钉钉、飞书、企业微信以及各类工作协同平台的背景下,创始人有更多工具来传播自己的周报。我们发现,科技型创业公司里,越多人获取前沿信息,越多人了解公司发展,越多人具备基本共识——这样的科技领域创业公司,必然会快速发展。往期文章科技部的“瘦身”:由科技引导行业,变为行业引导科技从飞机餐中,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总共分几步?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生物可降解塑料:PLA还没推广,为何几十亿资金投向了PHA?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科技部的“瘦身”:由科技引导行业,变为行业引导科技

2023年18篇(共368篇)原创文章昨天下午发布的《一图看懂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第一条就是重新组建科技部。这个信息被很多媒体视为我国将科技引领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举国体制发展科技,重视程度大幅上升。然而,当我详细看完科技部旗下职能部门的拆解,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成语:“整装待发”。从行政职权上看,科技部是“瘦身”了的。这种精简,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强调的是“更落实”。重新组建后的科技部的很多管理职能和下属机构,都划转到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健康委员会、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这些部门。同时,科技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改变,足以显现国家在科技方面战略把握和行业实践。1当裁判,就别当运动员重组后科技部的职能:“主要负责指导监督科研管理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而此前科技部长期管理着多个专项科技计划,例如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行业科研专项等。2020年科技部管理经费规模超过400亿元(不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经费),是40个中央政府管理部门中研发经费最多的部门。事实上,科技部作为政策制定部门,此前同时参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典型的,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家领导就曾表示:“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这次重组后,部分科研经费会从科技部划转到农业部、工信部等行业导向型的机构。当然,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技术难题(例如国家安全领域或者卡脖子技术),还是需要集中力量、着力推进。重组后的科技部,将通过重大专项,解决底层的、基础的、重大的科技问题。2科技引导行业→行业引导科技重组后的科技部,剥离了农业、卫生健康、工业信息等行业属性的职能。行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什么问题最迫切、最需要攻坚,行业的人最清楚。过去,行业的需求和科技的研究是脱节的,科技政策不是行业导向型。因此,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很大,但能够落地、可以转化的很少。这次科技部重组的方向,就是从战略和执行上,让科技引导行业,变为:行业引导科技。过去,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把海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在,中美对抗态势显现、全球化遭遇逆行、国际科技竞争下外部遏制打压中国,我们很难再采取跟随和模仿的策略。经济放缓、产业转型、行业升级、内需大循环的背景,都要求我们认清产业和行业的薄弱环节,加强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往期文章合成生物和产业互联网项目的有效对接,可事半功倍从飞机餐中,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总共分几步?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为何不能严格推进“限塑令”,令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大幅推广?
2023年3月8日
其他

生物可降解塑料:PLA还没推广,为何几十亿资金投向了PHA?

2023年17篇(共367篇)原创文章前面两篇文章与大家交流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企业、市场、趋势、政策等内容。《从飞机餐中,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为何不能严格推进“限塑令”,令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大幅推广?》有朋友产生了疑问,既然聚乳酸PLA实现量产的公司不多、市场需求也没那么旺盛,为什么投资机构砸大量资金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创业公司呢?毕竟PHA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成本远高于PLA。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PHA比PLA强在哪方面?有哪些应用场景?第二,目前哪些合作伙伴会为成本较高的PHA买单?01PHA的应用场景相比PLA而言,PHA家族共有超过150多种单体,多样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研发人员不断实现技术的突破,开拓PHA在医疗、美妆、衣物纺织品、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高端的应用场景(高毛利率、高技术门槛、细分市场):医疗器械关键元件、人体植入材料;中端应用场景(市场相对广阔、毛利率和技术门槛居中):3D打印材料、抑菌性纤维纺织品、隐形眼镜、美容化妆品;日常应用场景(市场非常广阔,但毛利相对较低,易陷入价格竞争):可降解材料(一次性餐盒、生物塑料吸管、包装袋)及其膜袋类应用。(信息来源:微构工场)因此,相比PLA聚焦于日常应用场景,PHA可以落地的领域更为丰富,且能够布局到高端领域,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但PHA的厂商,并不固守这个阵地,而是寻求与已具备量产能力的PLA企业合作,以获得双方的优势(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性能)。例如,面向万亿的纺织纤维市场,微构工场和同杰良共同开启聚乳酸(PLA)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共混纤维、无纺布方面的合作。在PHA产能有限,成本未能很好控制的当下,PHA+PLA是创新企业发展的选择方案,这样能加速商业价值的产生。当PHA实现量产以后,供给可以创造需求——这是投资机构所看重的未来商业价值。国内两家具备PHA研发能力和量产准备的创业公司:蓝晶微生物和微构工场,均融到过亿资金。蓝晶微生物的融资情况:微构工场的融资情况:02谁在为PHA买单尽管对于PHA的两家头部公司,投资人趋之若鹜,但商业价值还是反映在“买单”上。在两家投资人名录上,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森马服饰(纺织行业)、义翘神州(医疗行业)、中石油昆仑(石化行业)等产业投资机构。这些产投资金的加入,也从侧面反映机构领导者预判PHA在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同时,从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也可应证PHA的应用场景。(信息来源:微构工场)在与微构工场团队交流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下游公司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买PHA,而不买PLA呢?第一,PHA具有PLA所不具备的性能。在医疗器械的领域里,治病救人的场景中,疗效远比金额重要。例如,Tepha公司(美国)利用PHA生产骨再生、皮肤损伤修复(伤口闭合)、神经引导导管等产品已近10年,麦得发(中国)也在研发控制药物递送的PHA材料。第二,品牌溢价很高,包装所占成本比重很低。在一些高端的食品或者化妆品牌宣传里,在强调高贵、安全、健康的场景中,人们愿意为了品牌价值买单。同时,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政策严格,CSG是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PHA的自然降解能力,显著高于PLA,考虑违反环保政策所带来的处罚以及信誉受损的成本,品牌商也更倾向使用PHA。例如,雀巢承诺到2025年要实现100%的包装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从2019年开始,雀巢就和美国PHA供应商Danimer,合作开发生物降解水瓶。例如,CJ
2023年3月6日
其他

为何不能严格推进“限塑令”,令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大幅推广?

2023年16篇(共366篇)原创文章前天写完《从飞机餐中,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发在朋友圈,有位投资人朋友评论:“PLA生产成本在1.6-1.8万元/吨,售价现在在2.2-2.3元/吨,赚钱就怪了。归根结底是产能上来了,需求没起来。限塑令推进太缓慢。”这则评论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想法,那就和朋友们聊聊三方面内容:第一,为何不能快速严厉地推进限塑令?第二,市场需求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第三,产能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产能?1为何不能快速严厉地推进限塑令?目前塑料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中以聚乳酸PLA为代表,售价2.5-2.9万元/吨(海正生物招股说明书)。而传统塑料PE、PS、PP的市场价格在0.8-1.4万元/吨。限塑令如果严格执行,这里3倍价差带来的成本,谁来承担?一种是国家承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么补贴PLA的生产商,让它们降低售价(类似新能源车补贴),以传统塑料的价格销售;要么补贴购买PLA餐具等产品的商家(类似消费券)。一种是商家或者消费者承担:商家购买了更贵的可降解餐具,自然要卖更贵的套餐。不管这成本表面上由谁承担,最终买单的都是我们这些居民纳税者。你作为消费者/居民纳税者,愿意承担快速严厉地推进限塑令的成本么?你作为餐厅或者食品商家,愿意承担快速严厉地推进限塑令的成本么?疫情三年之下,经济复苏和民生回暖是第一要务,在此时,明显增加商家和居民的成本的政策,能快速而严厉地推广么?或许你还记得08年限塑令之下,花钱买塑料袋这事闹出了轩然大波。但十几年后的今天,如果你还是在农贸市场买菜或者不常住在一线城市,大概率还是能免费获得塑料袋。下图来自于2017年人民日报,在2023年的今天,是否还是一个逻辑?2市场需求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在塑料应用的市场中,需求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政策和市场教育。塑料对环境的危害是公共的,同时,塑料对身体的危害还需要论证,不会短期显现。因此,大部分人都不会为了公共和长期(还未明确)的危害,去买眼前的单。指望民众自主自发的“限制塑料的使用”,几乎不可能。所以,一方面必须靠政府的强制执行。例如,增加民众使用塑料袋的成本(花钱买袋子),或者,处罚使用塑料袋(餐具)的商家。另一方面必须靠政府或者商家的“市场教育”。例如,政府的各类公益宣传(吞食塑料袋而惨死的海洋动物),或者,商家为了塑造环保、有责任感的品牌形象。一些大型品牌商,比如雀巢、欧莱雅等,都有自己的ESG部门(Environment,
2023年3月4日
其他

从飞机餐中,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

2023年15篇(共365篇)原创文章昨天飞到北京,飞机餐使用了聚乳酸PLA的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目前市面上可降解的餐具等,大多数是聚乳酸PLA产品。作为完全来源于生物质材料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的价格远高于传统塑料。2021年,我国聚乳酸的平均成交价为2.5-2.9万元/吨。同期,传统塑料平均成交价为0.55-1.4万元/吨。这是因为聚乳酸以玉米、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我国玉米产量虽然不低,但常年仍需要靠进口维持消耗量。尤其受到疫情管控和俄乌冲突的影响,国内玉米种植、库存以及从境外进口玉米下降(从乌克兰进口玉米的金额,占玉米总进口额的29%),玉米价格节节攀升。尽管工艺不断优化,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不降反增。在可降解生物基材料中,聚乳酸的生产成本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在国内餐具的使用场景中,可降解生物基材料难以得到迅速推广。市面上能见到聚乳酸PLA餐具,驱动因素不是经济成本,而是政策成本。由于传统塑料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问题,领导层逐渐形成了以可降解塑料替代不可降解塑料的共识。从2008年我国首次颁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开始。再到2020年1月,我国史上最严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出台。国家商务部、邮政部门以及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法案,全面支持禁塑令——品类包括: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因此,“禁塑令”带来的政策成本,让商家不得不使用价格更高的可降解聚乳酸产品。当然,如果仅用于被政策“强迫”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领域,那么聚乳酸的应用价值并不高。事实上,聚乳酸的应用场景比较广泛,农林环保、3D打印增材、纤维织物、建筑板材保护制品、医疗辅助器材、汽车配件等,都有覆盖。因此,下游应用领域的经济价值,决定生物基可降解项目的商业价值。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有序发展。目前,我国头部的聚乳酸企业有:海正生材、丰原生物、中粮科技(收购丰原生物)、同杰良和光华伟业。以海正生材(主营业务只有聚乳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例,其毛利率只有13-15%,净利率5-8%,研发费用率2-3%。上述数据,可以说明聚乳酸PLA行业的竞争已经比较激烈了,头部企业也未能获得亮眼的财务表现。因此,市面上出现的生物基可降解产品的创业企业,大多是以PHA为主打产品。PLA和PHA以及PBS在应用领域中到底有什么不同,拥有上述研发和产能的企业,又以什么为估值依据,我们下回再展开讨论。往期文章合成生物和产业互联网项目的有效对接,可事半功倍商业科技比科技商业更接地气,前者造血,后者造梦如何从技术和工艺角度,评价合成生物创业项目?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我国目前有步入正轨的、具有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公司么?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合成生物和产业互联网项目的有效对接,可事半功倍

2023年14篇(共364篇)原创文章连续出差21天,看了十几家创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合成生物和产业互联网领域。看上去这是两个相差很大的领域,但如果能够有效对接,恰恰可以帮助两类创业团队解决痛点问题。合成生物的初创项目痛点是什么?选品,找代工,找渠道。产业互联网的项目痛点是什么?做品牌,建壁垒,提高毛利率。分别来聊聊两个领域各自的痛点以及可能的合作方向。01合成生物项目痛点我经常看到合成生物的初创项目开了好几条产线。科技创始人会介绍自己:能做A(主要用在个人护理产品),也能做B(主要用在食品),又能做C(主要用在畜牧业),还能做D(主要用在药品)……我相信他们在实验室都做出过ABCD,但质量是否稳定、成本是否可控?而这些产品是对现有市场中已有产品的替代,还是创造了增量市场?大多数合成生物创业团队都存在一个问题:没有人做过市场,或者在该领域的巨头公司的市场部门工作过。找咨询公司或者巨头公司的技术部门问出来的市场,通常和现实状况差距很大。甚至还有看看淘宝、小红书的个护、医美、保健产品的高昂价格,就认为市场紧缺相关产品(或原料)。不管是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还是巨子生物的重组胶原,做出来都不是难事。但稳定量产并让消费者接受,甚至趋之若鹜的买单,才是难事。大家只看到两家企业的高毛利率——2021年,华熙生物的毛利率78.07%,巨子生物的毛利率87.24%。却不看它们的高销售费用率——2021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率49.23%,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率41.79%。营业收入将近一半用来“教育市场”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我国目前有步入正轨的、具有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公司么?

2023年13篇(共363篇)原创文章前两天写文章《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有位读者朋友留言。他问了我一个看似简单,但实则犀利的问题:我国目前有步入正轨的具有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公司么?坦白讲,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刚好今天与一位合成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创业者电话沟通,他提到我的另一篇文章《如何从技术和工艺角度,评价合成生物创业项目?》,表示认同。无论投资人或者大众,都期待合成生物像是“点石成金手”,仿佛有一场技术革命席卷而来,所有生产和质量的问题迎刃而解。但恰恰是,合成生物的产品要在市场中大放异彩,甚至取代化学制成品,依托的是看上去既传统又不性感的化工业。尽管早前默默无闻,但我国的化工行业中,有很多企业采用了合成生物或者生物工程的方法,不断地优化工艺、调整产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除了读者朋友提到的金斯瑞和凯赛生物(以前也写过这两家的财报分析《国内合成生物学上市公司赚钱、值钱?》)。其实,还是有很多合成生物领域的上市公司,是具有量产能力和竞争力的。1合成生物+食品最近我刚好在看“合成生物+食品”这个赛道,因此就挑几家上市公司与朋友们分享。大众听到最多的可能是人造肉这样的合成生物产品,《“人造肉”、“高端蛋”——消费品还是黑科技?》。但事实上合成生物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其产品我们每天都会摄入。想了解合成生物学在食品赛道细分应用领域,可以通过下图有个概念(不全面但够用):在食品添加剂这个领域,合成生物或生物工程的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应用。不必谈“添加剂”色变。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少量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天然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两种。我们总结了食品添加剂领域的企业,发现有三个特点:第一,行业周期: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巨大,市场分布全球,总体看其周期性特征不强。第二,区域性:目前国内功能糖、淀粉糖等公司企业,产能主要分布在山东。这是因为淀粉生产所需的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在国内主要种植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为了减少原材料运输成本,在区位上,这类企业与渔民深加工企业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山东省刚好是我国玉米糁加工行业的重要聚集地。因此,会看到很多合成生物+食品领域的公司,在山东都有生产基地。第三,季节性:公司产品的生产不太受到气候等因素影响。但是行业内部分企业由于发酵工艺限制,在夏季高温闷热环境下,无法连续稳定生产,存在阶段性停工检修情况。那么,这些企业到底赚钱么?有没有竞争力呢?下半段来聊聊食品添加剂赛道的2家上市公司:嘉必优和保龄宝。2嘉必优&保龄宝嘉必优:集成工业菌种定向优化技术、发酵精细调控技术、高效分离纯化制备技术,通过可持续的微生物合成制造方式,为全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营养素产品与创新的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如何从技术和工艺角度,评价合成生物创业项目?

2023年12篇(共362篇)原创文章创投圈里,合成生物项目在前两年的火热程度,可与这两年的新能源相媲美。并非投资人对赛道存疑,而是,不确定该如何评价项目的技术水平。尤其是那些还未进入量产阶段,无法从财报中做出判断的初创型项目。春节看了好几个合成生物赛道的项目,也和几位投资人朋友做了交流,大家脑暴不断,但仍感困惑。于是我向合成生物领域的教授和评审委员求教
2023年1月26日
其他

我国有望弯道超车的赛道:新能源&合成生物

2023年11篇(共361篇)原创文章新能源在最近两年的创投圈,可谓是当红炸子鸡。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新能源项目,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价值,可能出现估值倒挂。原来在新能源垂直领域默默投资的VC机构,也不免抱怨:很多原来投消费、TMT、医疗的投资人,也闯进这个赛道“哄抬估值”,导致很多项目都“太贵了”,越来越无法下手。而为何敢这样的击鼓传花?因为VC机构笃定,会有国有背景的地方产投基金接盘。为什么?国有背景的基金就这么傻么?不,这里面有战略意义。我们先来看看新能源车,补贴了那么多年(政府也被骂了那么多年),终于闯出了一条成功路径。在消费端,我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达到36%。(资料来源:Marklines,长江证券研究所)在供给端,我国不仅跑出了销量最高的国产车企比亚迪,几近“活不下去”的互联网造车三杰“蔚小理”越发生机勃勃,二线新势力(哪吒、领跑、问界)还在穷追猛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独立品牌也不枉多让。因为低价投资了蔚来汽车而赚得盆满钵满,合肥政府也一举成名:《别人家的政府:看看人家安徽合肥敢投蔚来,再看看你》。那么,从新能源车,辐射到电池、储能、原材料等新能源更广泛的领域,已经摸着石头过了河的政府部门,是否更相信成功会降临?何况,与其投资破产清算就一堆电脑的软件企业,不如投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一般都需要重资产投入,政府方便监管,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重资产投入,不仅能给地方创造岗位,还能带来人才、税收并促进消费,更关键的是推动当地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就算万一破产清算,好赖还有厂房、设备等,经办人和负责人不至于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但从国家层面,为何要默许甚至是鼓励地方产业对新能源项目“不计成本”的投入呢?因为,我们不仅要降低对传统的石油基化工行业的依赖,还要在新的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争取到话语权。一方面,我国降低对石油基化工行业的依赖,就是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以便在未来的对抗中不至于被对方要挟,还能扳回一局。毕竟全球的石油供应链,早已被美国及其小弟们牢牢把控。未来国家之间的对抗中,能源供给以及能源标准的制定,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就拿新能源车举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政策,不断助力新能源车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我国进入新赛道的阻力比美国小,更容易轻装上阵,提速超车。我国石油行业都是国有资本,会响应国家号召,做出战略调整。但美国石油行业是私营企业,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会通过向当权者的施压,阻碍新能源的发展。
2023年1月24日
其他

商业科技比科技商业更接地气,前者造血,后者造梦

2023年10篇(共360篇)原创文章今天看到一则新闻:《2023年大爆发的亿万赛道,跑出一个年入8亿的家用储能IPO》。这是一个高材生回国创业成功的故事,很令人振奋。“2012年,沃太能源的创始人袁宏亮从德国硕士毕业,抛却了500强能源企业的职位,和两名好友毅然回到中国创业,把产品买到了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欧盟国家,一年进账8亿元。”知情人士表示,这家公司的集成能力和市场能力很强,所以增长很快。尽管有些悲哀,但不得不承认:在国内,市场能力比研发能力更为关键,哪怕是芯片这样看上去技术门槛很高的赛道。于是,有大佬贡献了一句经典,就成了本篇的题目:商业科技比科技商业更接地气,在我国,科技商业往往在YY。说得更犀利点,就是商业科技在造血,科技商业在造梦。创始人在这中间,就像在高楼间走钢丝的人,不断地平衡。估值越高,楼层就越高,摔下来就越狠。怎么理解商业科技和科技商业的区别呢?最大的差别就是出发点。商业科技是从商业出发,找到市场愿意买单的痛点、痒点、爆点,然后通过科技手段去解决或撩拨或点燃。科技商业是从科技出发,拥有一个从理论和小试应用证明“有用”的技术,然后去找市场中愿意“付费用”的人或者机构。商业科技项目,思维会受限于目前市场现有情形的约束,容易被打上“不性感”、“没什么想象空间”的标签,因此,在VC最为红火的那些年,是不受青睐的。科技商业项目,容易陷入“自我感觉良好”、“有锤子于是满世界都是钉子”的狭缝中,推广时才发现市场中充满了大量的“伪需求”,在VC募资难、风险敏感度高的这些年,开始受到挑战。这就是为什么前两年,资本市场的舆论总是发声:我们要按化学元素周期表找基础研究的项目;VC围追堵截教授,某某教授又收获了一个IPO——但在资本寒冬更凛冽一点的时候,言语间依然对科学家创业很尊重,但出资时却很诚实地“我先看看别人怎么动”。那么,接地气的商业科技项目,虽然技术可能不高、项目回报也不够性感,但因为有生意,不至于饿死,还能活到资本市场青睐的一天。而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技术商业项目,技术可能真的高明,但也可能曲高和寡:由于研发和生产的成本太高,市场不买单,或者,还没等到量产的产品出来,钱就烧光了。我是非常呼唤基础研究和上游技术革新的,但这个领域,更多属于公共支出(比如高校的科研经费、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相对可以“不计代价”。芯片行业现在的很多炙手可热的项目,在很长时间都是靠着国家发改委的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活着,包括我们大众都知道的新能源车。不单是我国,美国更是如此。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发项目于1990年正式启动,美国国会批了约30亿美元的预算,用于资助公共研究机构和私营企业。在后来的13年间,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活动支出,高达9650亿美元,撬动了近320倍杠杆。2012年,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共创造了28万个就业岗位和190亿美元的个人收入。同时基因组研发所支持的工业部门,产生了近39亿美元的联邦税收和21亿美元的地方税收收入。换言之,美国仅2012年的政府税收收入,已完全覆盖人类基因组计划过去13年的全部投资。因此,基础研究很重要,国家、政府的公共支出在承担这样的试错成本。但为什么说科技商业多半是在YY呢?是因为科技工作者,通常是远离市场侧的。市场对技术的支持和认可越来越高,市场中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用户,听闻专家或者高科技,本能还是“不明觉厉”。但这种对科技的敬畏,不足以形成“真需求”。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人造肉”、“高端蛋”——消费品还是黑科技?

2023年06篇(共356篇)原创文章最近看了两个农业科技领域的项目,一个是富含虾青素和其他营养元素的高端鸡蛋,另一个是利用拉丝蛋白研发和生产人造肉(植物肉)。两个项目的介绍有一个共同点,一多半的内容都在讲如何搭建营销渠道和进行品牌建设。国内创始人似乎都现实了起来:无论技术多么牛,还是得市场接受才算数——产品必须卖得出去。但如果只想着怎么卖产品,又变成了to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美容、双碳、育种、植物食品、港交所上市,合成生物学最近的相关政策

2023年04篇(共354篇)原创文章自从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的万亿赛道不断涌现新的利好,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持续活跃、层出不穷。众所周知,合成生物学在化工、医药、食品、美容等方面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生物伦理的问题,技术应用还是需要经过反复验证,其发展也受到相关部门监管政策的影响。近一年来中央到地方的合成生物技术支持性文件主要有:(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头豹研究院,东兴证券研究所)最近在美容、双碳、育种、植物基食品、港交所上市等方面,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和前景有了新的政策支持,和各位朋友做个分享。1美容: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近年来整形美容用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不断发展,从2021年3月开始,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不断出台,相关命名、监管办法也不断明确。产品评审审批更加明确,对于合成生物学这个相对较新的技术应用其实是利好的,也有助于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近期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内容及调整方向时间政策、标准名称及内容调整方向2021年3月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进一步规范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进一步加强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监督管理2022年1月YY/T
2023年1月5日
其他

IPO标准变化,强化“硬科技”地位,构建“含科量”体系

2023年03篇(共353篇)原创文章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上交所及深交所分别发布《关于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12月修订)》以及《深圳
2023年1月4日
其他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于复苏处见繁花

2023年02篇(共352篇)原创文章本文是为钛资本2022年刊写的初稿,正式版以钛资本公众号发布的纸质/电子刊为准,将于本月末公开发布,敬请创投圈朋友申领。最近一段时间,密集阅读了大量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大券商的宏观经济分析文章,整合成自己的理解,于此处抛砖引玉,供朋友们批评指正。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的复苏之年。随着稳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消费及房地产市场的逐步修复以及新经济增长动能的逐步增强,中国经济将在企稳后发挥出巨大的增长潜能,全年经济的增速将回归潜在增长率。01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回顾我国经济增长历程,总体上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长期居于高位,尤其是危机时刻,例如2020年,投资对经济稳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在2021年,最终消费拉动GDP增长5.3%。2022年受到防疫政策影响,部分地区层层加码现象频出,限制了消费增长动能,因此宏观需求动力中消费最弱。由于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不太稳定,仅在2020-2021年对GDP增长贡献率高于20%。图:三驾马车对GDP
2023年1月3日
其他

2023年“科创”板块将一雪前耻、实现利好

2023年01篇(共350篇)原创文章最近各投资大V都在反省2022年的惨淡业绩。我们普通股民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千万别苛责自己:看看A股各指数的跌幅,你的投资成绩但凡优于指数,已是跑赢大盘了。其中成绩最惨的莫过于科创50和创业板50——说好的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呢?几天前,我在投研社做了线上分享,单元题目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引领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当时我正发着高烧,演讲主题看上去也热血沸腾,但事实上,底层的观点是——科技创新是中国唯一的道路。这不是政治正确,而是没有其他路可走。众所周知,美国已把我国当作“假想敌”,全球化倒退,大国博弈升级。除了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在另外两大对抗战场——科技和金融,未来的中美冲突必然甚嚣尘上。而在国内,科技和金融的交集,最显而易见的就是A股的“科创板块”。01美国科技创新:引进→超越→引领→对抗其实美国也不是生来的科技霸主,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日不落的英帝国,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成就了美国今天的地位。无论是从欧洲接收大量逃亡科学家,还是贩卖军火坐收渔翁之利,或者将电力设备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这些都给美国科技创新的蒸蒸日上,埋下伏笔。二战结束时,美国的GDP占到了世界的56%,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的40%以上,黄金储备更是占到了世界的75%。尽管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欧洲和日本的快速崛起成为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纵然面对社会萧条和民生凋敝,美国也未丝毫放松科技创新的步伐。在产业上,聚焦高端制造,重点突破计算机、生物医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在政策上,密集出台创新法案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在金融上,通过养老金入市、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举措,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一骑绝尘,不仅引领全球发展,还获得了超额收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美国股市的20年长牛。从2002年到2019年,纳斯达克指数最大涨幅为709.83%,标普500指数为378.92%,道琼斯指数为337.53%。而在风险投资领域,截至2019年,美国风投总额尽管占GDP的比例不到1%,但拿到风投的科技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却占当年GDP的21%。一方面,是美国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却是美国对我国科创事业的“围追堵截”。2022年8月,美国签署的两大法案《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宣告了逆全球化和大国博弈的加剧。通过不公正的补贴,让外资企业必须赴美投资,否则,就将在美市场遭遇“歧视”。美国开启了资本、技术的“内循环”,势必削弱其他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空间。02我国的科技创新:难而正确的路,需要信心在科技和金融的“隐形战场”上,我国与美国的对线,并没有很大的胜算。美国可以凭借其技术、文化的强势输出,将模式创新的理念Copy
2023年1月1日
其他

从阎焱的演讲,思考变局之下的创投逻辑

2022年58篇(共348篇)原创文章今年8月,复旦管理学院组织的2022创投峰会上,赛富亚洲创始人阎焱做了一场很犀利的演讲。他提到了两个重要观点,当时听起来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但今天复盘这场演讲,思考良多。第一,过去几十年人们习以为常的全球化,最近两年开始倒退,这会带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重大变化。第二,中美关系走入低谷,必然出现资本的隔离和技术的限制,影响了创业和投资的逻辑。时间来到了2022的年末,在这个很多人都阳了、股市却还阴着的时间节点,结合最新的数据,我想来谈谈变局之下的创投逻辑。1VC、PE的现状说到VC、PE行业的现状,用两点可以概括:第一,投资节奏急剧放缓。第二,募资结构分化,国资占主导。1投资节奏急剧放缓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同比投资量下降55%,其中,美元投资下降60%,民营投资下降80%。前三个季度,股权投资金额近7300亿,同比下降33.9%。相比美国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金额的1万亿美元,中国仅是美国的10%。同时,股权退出量下降50%,其中80%的IPO退出主要是A股市场,在美国市场退出的比例大幅下降,并购也寥寥无几。2募资结构分化,国资占主导2022年上半年,我国募资量同比下降17%,民企基金下降80%,外资下降60%。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风险投资的募资总规模达到约1.6万亿元,同比上涨11%。相比美国前三季度募资金额的4097亿美金,中国是美国的55%。尽管中美的募资规模差距,比投资规模差距要小很多,但我国募资结构分化巨大——大额募资基本都靠国有背景的资金顶着。其中,100亿规模以上的基金,94%是国资背景。50-100亿规模的基金,近60%是国资背景。30-50亿规模的基金,72%是国资背景。只有1亿以内的微小基金,民资背景才成为大多数。也就是说,几乎大部分的VC和PE机构,都在为国有资本“打工”。好处是,在需要大资金的硬科技项目,可以“全国上下一盘棋”地投资,有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上升,并可平摊风险。坏处是,投资的市场逻辑,要让步于政治、战略逻辑。同时,因为经济放缓、土地财政和疫情的多方压力,地方财政的流动性问题,可能导致基金“规模大、到资小”的违约风险。2变局下投资领域的变化今年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硬科技:例如,半导体芯片及电子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医疗健康和IT。其中,最能吸金的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投资规模达到1800亿,占据了投资总额的25%。双碳、新能源的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金额同比增长了78.7%,达到577.06亿。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行业投资赛道下滑明显:互联网行业下降了81.6%,消费、连锁零售领域下降72%,医疗健康领域下降了45.2%。各个领域此消彼长的轮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很容易造成那些“走下坡路”赛道的创始人的恐慌。阎焱在演讲中建议创始人,抓住主要矛盾——把企业做好。他认为风险投资和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关系并不大,反而,越关心政治、宏观经济的创业者,企业往往做得越不好。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一方面,应该降低预期、考虑风控,不要认为到处都有低垂的果实。另一方面,经济周期的底部,往往适合建仓和出手。比如,软银投资阿里巴巴、南非股权基金投资腾讯,都是在1999-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立初期,我们国家并没有风险投资,因此,高额的投资回报才进入了外资风投机构的口袋。所以,对于有现金、有韧性、有野心的投资人而言,现在反而是最好的投资时间。3投资中国的逻辑和未来投资中国的逻辑:我们拥有统一、稳定的大市场,我们拥有熟练的工人和“性价比极高”的工程师,我们的人民拥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尽管贯穿中国的投资逻辑是类似的,但中国创业模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年中国人创业,需要的是街头智慧。盈利模式主要是抄袭和套利。比如,照搬欧美技术和模式,然后到美国上市,割美国投资者的韭菜。中美贸易战及关系进入低谷之后,意味着我们的拿来主义和弯道超车的终结。中国的投资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一,经济增长的长期放缓下的资金来源问题。资金主要在银行手中,这部分流动性是否会进入股权市场,有待观察。但在国内经济放缓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国家肯定会释放流动性,促进国有经济的壮大和民营经济的复苏。第二,受过良好的理工科教育和拥有丰富职业背景的创始人,成为主力。与早年的草根创业的逻辑不通,中国现在的创业者主力是具有学历和资历背景的社会精英。这些创始人成为创业的中坚力量,也证明了我国从“赚差价”的贸易获利阶段,走向了“创造价值”的技术获利阶段。第三,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政治进步。过往的千余年,人类GDP增幅都是平的,因为生产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已经很难得了。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信息革命,GDP呈现指数型的增长。技术进步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引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政府管理者,需要改变地方产业投资的思路,不能够因为任期而“短视”,要求一个科技创新型项目2-3年就见成效。在国有资本和地方产投引导基金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出资人(LP)的背景下,硬科技项目的长周期和领导任职的短周期将产生冲突。如果能通过有力的举措和合理的制度,化解二者之间的冲突,这将成为重要的政治进步,也将让我国的科技创新上升新的台阶。往期文章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总共分几步?陈凯先院士: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发展和短板科技项目如何做好路演?红杉中国孵化项目听后感招商引资2.0,被招商的企业为何有顾虑?政府招商引资2.0,价值交换才能合作共赢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