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时间缩短?教育医疗资源共享?深圳都市圈来了,未来将如何规划
提起“深圳都市圈”
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
覆盖深圳、东莞、惠州全域
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最近
官方频频提及“深圳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的建设
涉及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
未来城市之间通勤时间会缩短吗?
教育医疗资源是否能共享?
一起来看看!
近期,关于深圳都市圈的官方渠道消息频出,释放出清晰的信号:深圳都市圈真的来了。
❏ 5月1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新一年度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提请大会审查的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 今年4月27日,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开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持面向全省,加快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创新完善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4月25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炉,当中提出:增强广州、深圳中心城市能级,积极发挥核心引擎功能,辐射带动广州、深圳都市圈内城市加快发展。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事关未来的系列重要规划和报告中皆突出了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在“十四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将得到有力推进。
▲图 / IC Photo
值得留意的是,最近两年,都市圈的概念在国内强势崛起,从大背景来看,深圳都市圈其来有自,可谓应运而生。
2019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由此,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全国不少重点区域按下了都市圈规划建设的“快进键”,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一批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命名的都市圈随着被提出或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当中更有单独一节提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就国家层面而言,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被视作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抓手,以都市圈为依托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很好理解深圳都市圈除了涵盖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外,还包括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就地方层面来看,国家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政策风向之所以得到地方的同声应和,显然并非简单的地方赶时髦。都市圈的概念实际并不新鲜。从国际来看,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等世界级都市圈早已名声在外。对发展规律的顺应,有国际经验的参考,切中地方一体化发展需要,让都市圈规划建设迈入国内深度实践的阶段。
何为都市圈?
都市圈怎么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都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要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统一开放市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于深圳都市圈而言,其规划建设也离不开上述范畴。回顾过往,深莞惠、“3+2”(深莞惠+河源、汕尾)的提法已有多年历史,合作也已推进多年,如今深圳都市圈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备受关注。应该看到,深圳都市圈的提出所带来的立竿见影的影响,便是用都市圈的维度和思考去重新审视区域发展与合作,在更宽领域进行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协作。
从字面来看,深莞惠、“3+2”由过往经济圈的提法升级迭代为都市圈的概念,意涵更丰富,未来将着重于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从规划建设来看,将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将确立都市圈建设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更好推动都市圈建设。可以预见的是,规划出台后还会有相应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责任分工,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深圳。图 / IC Photo
2020年,深圳都市圈中单是深莞惠的GDP合计就超过了4.15万亿元,经济总量绝对跻身重点都市圈行列。在全国范围来看,不同都市圈的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区域合作现状不同,决定了都市圈未来战略能级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特别是作为深圳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当前深圳已成为多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阵地,会对深圳都市圈的发展定位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反过来看,深圳需要扛起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处理好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关系,才能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
以产业为例,都市圈建设强调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当前,深圳在科技创新上着力打造“五地”: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深圳提出携手东莞、惠州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未来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科研平台合作共建等方面,深圳要为区域提供独特价值,规避同层次的资源争夺和同质化竞争。
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
成为深圳都市圈建设的优先事项
回顾历史,《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出台后,深莞惠建立起了三地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机制,到后来扩容为“3+2”(深莞惠+河源、汕尾),至今已走过十余年的时间。而从区域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来看,显然还有许多不理想之处。
比如,同城化发展的基础要件是基础设施的连接性贯通性,而截至目前,城际铁路、地铁轨道网络的连通并不能适配都市圈建设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东莞南城中心区。南都资料图
惠州城区。南都资料图
深圳都市圈的概念提出后,得到了都市圈内各城市的积极响应。未来,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将确立都市圈建设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从实际来看,规划的生命力关键要在实施中体现,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建设能否解决过往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带来新的突破,有待时间的检验,需要各方的合力。
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将成为深圳都市圈建设的优先事项。今年4月2日,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召开,深莞惠三市市长参加会议。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有了指挥部协调机制、年度工作计划、投资建设运营合作方案。
相对于通勤圈的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被视作都市圈是否成熟的标志,而两者皆涉及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例,国家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就目前深圳都市圈的情况来看,距离落地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
图 / IC Photo
就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创新城际住房合作机制,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政策衔接。
展望未来,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久久为功的过程。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建设需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统筹都市圈整体利益和各城市比较优势,充分考虑都市圈内城市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差异性,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建设需要科学构建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在破除制约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都市圈发展。
未来
深圳都市圈在交通、住房、产业等方面
将有何举措和变化?
大件事君也将继续关注报道
敬请期待!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编辑:唐泽苗
更多独家猛料,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
✪ 雷电+大风+阵雨即将到货!深圳本周天气有变化,网友:会降温吗?✪ 为防中暑深圳一工地早上提前开工,市民:每天少睡1小时!部门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