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网热议!“可能致癌”!医生回应亮了



今天,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靴子”终于落地,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共同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IARC方面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即2B类致癌物);JECFA方面则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阿斯巴甜为“可能致癌物”


南都湾财社记者透过上述通告了解到,上述两个组织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认为,评估的数据表明,目前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至40毫克”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专家组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


“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至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联合调查组专家称。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IARC和JECFA的审查既独立又相互补充,目的是评估与食用阿斯巴甜相关的潜在致癌危害和其他健康风险。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世界卫生组织方面认为,经过审查现有的科学文献,两方面的评估都指出癌症(和其他健康影响)方面的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


其中,IARC结论的依据,是动物实验获得的癌症证据和有关致癌机制的证据都很有限。而JECFA得出的结论是,所评估的数据表明,不需要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IARC的玛丽·舒鲍尔-贝里根(Mary Schubauer-Berigan)博士认为,阿斯巴甜对人类和动物致癌性和致癌性发生机理有限,这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进行完善。


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马吉德·萨娜(Moez Sanaa)博士则认为,目前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我们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阿斯巴甜在我国产量最大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阿斯巴甜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等,其中该甜味剂广泛用于无糖可乐,随着近年来“减糖风潮”的兴起,无糖可乐及阿斯巴甜广泛进入人们的视线。


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在我国产量最大。根据弗若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阿斯巴甜产量为11.6万吨、位居甜味剂细分品类第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天然代糖兴起,正在“瓜分”阿斯巴甜固有市场,根据上述弗若沙利文报告,第四代甜味剂安赛蜜、第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正逐步替代阿斯巴甜,相比之下安赛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复合增速分别为9.8%、18.9%和29.9%。


有意思的是,在6月底7月初阿斯巴甜被传出“可能致癌”的消息时,生产天然代糖类“赤藓糖醇概念股”等应声大涨。但是南都湾财社记者7月14日午盘收盘留意到,WHO相关报告未能形成利好,个股当日表现一般。


14日午盘收盘,赤藓糖醇生产商保龄宝股价报8.73元/股跌1.13%;另一家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报31.82元/股跌1.49%;另外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生产商莱茵生物以及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分别跌0.25%和0.42%;华康股份(木糖醇)则是微涨0.29%。


反观原料市场方面,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赤藓糖醇的采购价格依然在1万到1.5万元/吨,阿斯巴甜的价格也在8万到10万元/吨不等,与事件公布前并没有太多波动。


部分券商开始看好天然甜味剂


虽然,阿斯巴甜“致癌风波”已有初步定论,但部分券商开始看好天然甜味剂的未来发展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预计下游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此外,随着人们对于甜味剂的来源及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加强,对天然甜味剂需求预计还将高速增长。


信达证券研究报告称,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或较弱,但大概率会被替换。甜味剂市场体量不断上升,消费者或将更加偏好天然甜味剂。


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天然代糖与人工甜味剂相比,存在成本较高的劣势,原因在于前者提供的甜度远低于后者。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市场要对阿斯巴甜方面进行替代,常用的人造甜味剂如安赛蜜具有类似阿斯巴甜的甜价比,也在诸多配方中与阿斯巴甜复配,短期有望成阿斯巴甜的替代品;若结合甜度与天然两个因素,天然高倍甜味剂甜菊糖苷则有望替代阿斯巴甜。
另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饮料制造行业中,可口可乐和百事是阿斯巴甜最大的采购方,其主要应用于无糖可乐等产品(部分气泡水产品使用赤藓糖醇)。对于“阿斯巴甜致癌”风波,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休·约翰斯顿在7月13日表示,公司不打算改变其产品组合。可口可乐方面目前尚未作出回应。13日晚间每股收盘,可口可乐报60.35美元/股涨0.85%,百事报187.53美元/股涨2.38%。


医生建议:
公众很大可能不需要过度焦虑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致癌物后,公众是否还能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饮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治医师林铃在接受南都健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国际癌症组织是依据什么样的研究证据和逻辑做出的结论,但是从已有的高质量研究来看,对于阿斯巴甜致癌这件事,公众很大可能不需要过度焦虑。但是我们要注意,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的食物;不要再使用非糖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控制体重。”

阿斯巴甜与电磁波、泡菜

为同级“可能致癌物”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包括减肥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和止咳药水和维生素咀嚼片等药物。




阿斯巴甜有强烈甜味,热量几乎为零,因此被食品工业视为代替蔗糖的甜味剂。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丹麦、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



我国于1985年即批准使用阿斯巴甜,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后更名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并于2008年发布了《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的国家标准。根据现行《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同食品中的阿斯巴甜最大使用量在0.3~10g/kg不等,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通常为0.6g/kg。



IARC的致癌物分级对于产业端的影响如何,是否意味着会对人们健康带来威胁?



林铃对此解释,“实际上,IARC的致癌性分级不等于致癌强度。IARC 的致癌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和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林铃提到,“据报道,此次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的是2B级: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同属于此类的还有泡菜等,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也并不充分。我们大可不必对此产生恐慌,毕竟夜班工作、红肉还被列为2A级的致癌物,致癌风险排在2B级之上。”
阿斯巴甜的食物饮料还安全吗?


对于阿斯巴甜安全性的争议,林铃则认为,应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情况和每日摄入量综合考虑其摄入后的影响。
南都健闻记者注意到,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专家委员会所指,使用者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在林铃看来,“即使阿斯巴甜摄入过量可能有致癌风险,在日常的食品摄入和饮料的饮用量上也是很难超过40mg/kg体重的。例如:一罐355毫升无糖可乐约含180毫克,对于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而言需要在一天内饮用大约21罐(7.3升)无糖可乐才能达到FDA规定的50毫克每千克体重的日摄入量上限。”


此外,要注意的是,有专家提到,阿斯巴甜虽然不像蔗糖有热量,但同样可能增加肥胖风险。


今年5月,世卫组织发布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等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世卫组织指出,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任何长期益处。


林铃指出,“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所以,从健康角度来说,各种含糖饮料以及各种甜味剂饮料,建议少喝。”


“但若真的有需要长期摄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相对安全风险更小。天然甜味剂一般是指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目前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有三种,其中在全世界用得最多、最广泛的天然甜味剂是甜菊糖苷,它是从南美洲一种菊科植物的叶片中提取出来的天然物质,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国和甜菊糖苷生产国;此外,罗汉果里面的罗汉果苷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也是天然甜味剂,但这两种甜味剂目前因为种植量和生产成本问题,价格相对较高,没有大规模推广。”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采写:南都记者 贝贝 伍月明 实习生 康琦悦 赵琳琳

视频:南都官微运营部

 即日起深圳全市执行,最高罚款500元

✪ 深圳双拼房可办“双证合一”?记者走访验证……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26亿,实控人被判无期!深圳法院宣判


更多独家猛料,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点击左下角下载 N视频
点个“赞”和“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