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免费或收费的家务劳动,并不是女性的天经地义
本文插图插画师:苏丹
《怒放的地丁花》就放在我的手边,这是一本描写家政女工生活的书。作者高欣用地丁花这种随处可见的、在初春就可以看到的、谦卑的、开在路边的紫花小花来形容这群忙碌于城市家庭的家政女性。书里记录了许多家政工的口述,因此看这本书,跟看虚拟的故事不一样。这里记录的一行行文字,就是一个个生动的句子跃出纸面,串成一个个女人真实的声音来叩击你的心房。让你不得不郑重地看,温柔地听。
我看到《怒放的地丁花》里的故事有许多感人之处。地丁花们,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伤害,比如,有女工曾经被雇主半夜赶出家门。但有民间社团组织地丁花们自我赋权,地丁花们拥有自己的社群,通过在社群的学习,成为了职业的育婴师。工作之余,还参与了剧社的表演,从刚开始的举目无亲到有尊严地独当一面。善良朴实的地丁花们蜕变成城市职业女性。这一个个故事,都让我看到了中国女性身上坚韧和向上的强大力量。可是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认为这还不是我想要的最好状态。
虽然地丁花在春天骄傲地绽放,不顾行人的践踏与寒风的侵袭,但我希望不仅仅是她要开、她开得美丽,还要更多人看到她的美丽、她的骄傲,不能侵犯她的美丽与尊严。
家政是一种给女性权益带来巨变的职业,这种职业让家庭妇女的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父权制度及文化使得女性成为家庭天经地义的服务者与照顾者。妇女的家务劳动不仅被忽视,不被尊重,还成为一种既定的义务被严苛要求。
许多女性,一辈子受制于家庭,服务于家庭,还要忍受公婆、丈夫、四邻挑剔的眼光。当丈夫告诉别人妻子在家当专职太太时,很多人都会认为:“喔,你的太太真有福气,不用工作,还有丈夫来养活。”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女人是懒惰的,是男人的累赘。他们完全忽视了女人在家庭中,一样要付出体力劳动与时间。
家务劳动因为不能给家庭带来看得见的现金收入,就一直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家庭不仅不感谢妇女的付出,还认为男人是在养活一个闲人。但是,当一个家庭需要花5000元一个月,甚至更高的价格雇用一位家政工来解决家务问题时,人们才发现其实“妻子”、“儿媳妇”是免费家政、免费保姆,解决了很大部分的家庭问题、节约了相当大的一笔开支。
但他们也只是继续享受家庭妇女的免费服务,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她们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平等尊重。从《怒放的地丁花》这本书中来看,某些家庭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似乎还不如在别人家工作中的一个家政女工。因此我认为,家政女工是更自由的“家庭妇女”。
但是,男权文化仍然影响着某些雇主,他们会用一种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去看待家政人员,对家政人员表现出没有教养的傲慢。整个社会也存在对家政工(他们称她为:保姆)的一种歧视,认为服务他人的劳工是低人一等的。
但实际上,家政作为一种职业,在专业,经验和耐心上都有特别的考验。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家政工,或者育婴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家政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依赖的一个职业。对经历着文化与道德转变的中国雇主来说,学会如何尊重她人,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家政工人在进驻城市的过程中,仍然会面临来自社会的暴力、歧视,还可能存在雇主、公司的剥削、刁难,甚至性骚扰等各方面的伤害。她们特别需要来自自组织或社群的力量。
家政做为一种需求大,门槛低,年龄跨度适中的职业,特别能够让一些希望回到公共空间的家庭妇女走进职场生涯。但这不仅仅是面对农村妇女的。我想,生活在城市的中年家庭主妇或主夫,很多已经完成了养育子女的工作。ta们可能有充足的休闲时间,这时候ta们就可以考虑投入家政工作——劳动从来都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家政群体中如果有了更多种学历、性别、城乡户籍的人加入,社会可能就会更快改变对家政工的态度和看法。
为什么“家庭主夫”也可以加入家政行业?社会利用女性天然的“性别优势”,让女性在从事家政工作中更容易走向专业——但是,家政并不是一种只有女性才能干得更好的职业呀,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家政工的性别不应该拘限于女性,更不应该让性别成为入职的一种偏见。这样,才能使得家政像其他的职业一样,在社会中得到平等的对待与更好的发展。
那为什么我要强调地丁花的声音呢?因为家政工在目前的环境中,仍然受制于男权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影响,人们对家政女工仍然缺少一种平等的、职业化的态度。当父权文化的惯性,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时,就需要有更多像《怒放的地丁花》这样的文字来传递家政工人发出的声音,帮助社会及时调整错误的认知与行为,使人人得以平等自在地工作和生活。
延伸阅读
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女权主义者,独立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