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随笔|世界地球日的“圆桌”来客——2016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沙龙活动有感
2016年元旦开始,一路忙到4月,不期然间,世界地球日快到了。往年,更多关注六五世界环境日,4月22号的地球日常被忽略。想想真不应该,没有地球何谈环境呢?这些日子正和桑德回收联盟接洽,商量双方结盟推动垃圾分类的事儿。说到纪念活动一拍即合,联手主办地球日活动——“我们的地球,共同的家园”绿色主题沙龙,在活动中宣布结盟。
筹备时间只有一周,方案、公告、形式、场地、流程、嘉宾......等等,象无意中触碰到一个开关,相关事务纷至沓来,且时时变化着,最后总算在地球日前一天晚上尘埃落定。而这时我作为主办方的主题发言课件还只有个框架呢。
这次活动内里是“圆桌会议”的期许,希望它不是走过场的应景活动,而是能够召集各方人士就我们面临的现实环境问题广开言路,谈出点真东西来。这就不简单了,“圆桌”好办,“客”从何来?本来和桑德朋友有约分头邀请,21号中午才知道茵茵那边计划邀请的嘉宾落空了。只好放下赶着的PPT,打了一下午电话,给那些谋面或未曾谋面的各界朋友,介绍活动的意义、内容和形式等。一路忙到晚上,几位重要主宾总算落实了。
今年地球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循着这个主题,沙龙的调子有了。话题虽然开放,但主要以城市垃圾问题为主,让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与公众代表能够借这次活动为郑州市垃圾管理把把脉,摆问题,谈对策,看“船”在哪里弯着,道在哪里堵着,该怎样清淤疏堵,让郑州市的垃圾管理上一个台阶。
活动场地设在中原路文化宫路附近一家快捷酒店会议室。“圆桌”是象征性的——条桌摆了一个长方阵。去年去环保部参加“中国环境社会治理”论坛,“圆桌会议”这个词以它出现的频次引起我关注。关于“圆桌”的案例分享频现那次活动。比如浙江省环保厅与媒体联手主办电视公开讨论会——“我们”圆桌会;还有各地解决环境事件的圆桌会等,都收效不错。以前只是从报道中看到大型国际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倏忽之间,“圆桌”就落入中国寻常街巷,开始在社会环境治理中扮演起角色了。
茵茵做了活动主持。开场后我作为主办单位致辞。我说:地球日从1970年开始,当时的环境在中国人记忆里还是十分美好的。为什么要设定地球日?因为那时的环境已经面临危机。工业文明使人们从与自然和谐相处转而为对地球索取无度。早期的工业国家已经面临我们今天的困境,因而才有“地球日”诞生。
如今美好的环境也远离了我们,成为回不去的梦里故乡,我们才惊觉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当前空气、土壤、水这些生命赖以生存的要素全面告急,环境治理已成为头等大事。特别需要我们破除人为藩篱,平等对话,多方合作,探讨环境治本之策。以“人类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名义,携手应对这一场事关人类生存的环境挑战。
桑德回收联盟郑州区负责人肜豪峰发言。他介绍了企业发展之路。作为1994年介入环保行业的企业,中间没有重心旁落,让我真心钦佩创办人的远见和坚守。桑德到郑州发展是远见的又一呈现,有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中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5年绿色中原曾受邀参加郑州市双月协商座谈会,以“建立静脉产业园区,推进城市垃圾分类”为题做了主题发言。其中所说的“静脉产业”就是桑德联盟目前的产业方向——为城市消化代谢产物。静脉产业是垃圾分类的前提,缺乏产业支撑的源头垃圾分类只能是个听上去很美好的童话。
我在随后的嘉宾发言中回顾了绿色中原垃圾分类方面开展的工作,对其中的问题、困惑、经验、期待做了全面介绍。从2010年启动社区试点,到今年绿踪项目已走到第六个年头,投入的精力与预期目标难以匹配。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作为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我们无法撬动任何一级政府机构给予项目最基本的支持,形成孤掌难鸣的局面。全赖社区物业有限支持才能开展一部分工作。但仅有的支持是不稳定的,项目常常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接着了我分析了垃圾管理的症结,提出垃圾分类必须从从政策、机制、措施上下真功夫,研究问题,解剖麻雀;深入宣传,社会发动;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宜扎实推进,忌急功近利......因时间有限,很多节点只能一带而过,留下伏笔有待以后组织专题活动继续探讨。
河南省新能源商会是在活动前一天邀请的联合主办单位。今年植树节期间参加省电台直播节目,与该商会会长同为嘉宾,了解到省内有上千家从事新能源项目的企业。这次活动中邀请到副会长杨国平先生,他介绍了新能源商会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地热能。令我耳目一新。地热之前于我只是个泛泛的名词。杨会长深入浅出的介绍,为各方来宾补上了关于地热技术的一课。
随后的来宾讨论环节会场更为活跃。市城建局市容环卫处长薛芳礼先生介绍了郑州市垃圾管理现状。我向他印证之前得到的一个数据:四环以内郑州市垃圾日产量2万吨。被薛处长否定了,说郑州市区收集到环卫体系处理的垃圾产量每天6000吨。但他承认远郊相当区域的垃圾没纳入收集范围。目前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和焚烧。填埋场已接近饱和,因此垃圾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郑州市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高峰主任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了解的垃圾现状。高主任对垃圾问题十分关注,走到哪拍到哪,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15年为筹备垃圾主题的双月协商会,高主任带队深入地市县和郑州市街道、社区、垃圾处理厂进行走访调研,我也受邀参加了那次现场调研。前些时有天晚上接高主任一个电话,却是咨询环保酵素做法的。他携夫人参加过我们的社区讲座,操作中两人为细节争论找我印证一下。他家里的垃圾也是分类的,收拾好他亲自送废品收购站。“我没觉得不好意思”高主任坦然地说。这几年接触的政府官员中高峰主任以他淳朴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对社会上非议很多的官员队伍有了更全面的看法。
郑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王令主任也是接触比较多的政府官员,我和他交流一如和NGO圈子里的朋友交流一样,是简洁直接的,互相有尊重没客套。座谈中他介绍了环保局在环境治理、特别是空气治理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面对社会不理解的种种压力。期待大家对大气治理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一些行动。去年绿色中原做了“绿城蓝天”计划,同步监督政府蓝天工程实施情况。团队有伙伴担心,说“这不是把环保局推到风口浪尖吗?”我说,环保局本来就在“风口浪尖”,用我们推吗?他们不想把空气治理好吗?应该比谁都想。但空气治理会引发多少利益纠葛和博弈,并不是一个部门能搞定的。我们开展这样的项目,传递社会压力实质上是帮助他们廓清阻力。前两天我在朋友圈晒家里做厨余堆肥的图片,王令主任回复要学做。前天去环保局送材料顺便把2014年给志愿者之星颁奖余下的一只厨余堆肥桶送他。不尚空谈尚行动的官员多了,当然环境更有希望。
郑州公共治理论坛负责人卢志峰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那就是资源即将枯竭。志峰说现在环境不好,大家都重视污染,却很少有人关注资源枯竭是更大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每次讲垃圾问题也都是污染与资源浪费并重,但往往人们更关注污染,资源浪费常被忽略,好像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的。忽略资源枯竭确实是更大的问题。被我们当垃圾丢掉的很多东西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真正是用一点少一点的。比如一片废塑料,哪里来的?石油里来的。石油哪里来的?亿万年地质运动形成的,是地道的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却任意用随便丢,成为污染环境的白色垃圾,或者烧掉后成为二恶英这类有毒气体。
马良运老师则代表绿色中原绿踪项目组谈了今年的计划:引进黑水虻技术,为郑州市餐厨垃圾处理另辟蹊径。这个计划从去年夏天开始调研,已经研磨了小一年。今年决定推动这个前景广阔的产业在郑州落地。环境呼唤真正的绿色技术,而不是套取政策红利的伪绿色技术。环境已到危险的临界点,我们几乎已经没有反转的时间了。
角度各异的嘉宾发言令座谈不时掀起小高潮。时间已过,我们才不得已结束了这个环节,由主持人宣布绿色中原,桑德回收联盟结盟仪式开始。我和肜总上前郑重签下结盟文件,至此2016年地球日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聚过来合影留念,然后三五成群继续交流,相互间真诚坦然交换意见的场面让我十分感动,这些天筹备会议的劳累无形中得到疏解。不断有朋友过来说这种活动太有必要了,期待以后有更多对话机会。对话、交流多了,社会向心力才会增加,和谐社会才能更快向我们走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伙伴: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我算了一下是从1969年开始。那时候的环境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还是十分美好的。作为我个人为什么执着于环保,其实就是和我童年在一个天蓝水碧、山青水秀的环境中长大,受到过大自然很好的养育有关。
那1969年为什么设定这个世界地球日?一般来说有这样一个规律:我们起劲地说什么的时候表明那个东西已经失去了,就象胃不疼我们会忽略它存在一样。设这个纪念日说明那个时候地球已经面临危机了。因为工业文明到那时已经有百多年历史,人们从与自然和谐相处转而为对地球索取无度。早期的工业国家环境面临我们今天的困境,环境全面告急。
我还记得小时候翻过家里的旧报纸《参考消息》,美籍华人回国,惊呼:中国太美了,太干净了。而我们当时对身边的美好浑然不觉。一直到今天,那个美好的环境失去了,成为梦中故乡,我们才惊觉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高速发展后的苦果,空气、土壤、水,生命赖以生存的要素全面告急。作为国家的一员,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需要我们破除人为藩篱,跨界合作,平等协商,探讨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以“人类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名义,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一场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存亡的环境挑战。
文图∣桑青青
编辑∣九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