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聚书圈 | 《一根稻草的革命》读书分享

谢红(红果) 绿色中原 2022-09-24

▲点击上方「绿色中原」关注我们


  一根稻草

辗转东西与古今


福冈正信

编者按:
这是2021年6月9日绿色中原*绿聚@读书圈逢“9”线上分享活动的内容。分享者是谢红老师,她为大家分享了日本人福冈正信的《一根稻草的革命》。这本书被誉为有机农业的“圣经”。她还特别邀请了洛阳偃师定村的李振伟老师一起分享。振伟老师自2012年开始从事有机农业生产,他善于学习,眼界开阔,头脑敏锐,一直与时代发展同步而行。
读书圈目前同步开展“好书漂流”、“逢9线上分享”和“好书共读”的活动。书圈将始终秉持的宗旨是:以兴趣为起点、以快乐作动力、以成长为目标!
 加入书圈请添加微信:huan_151


土地,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五谷丰登,是农耕人最美好的愿望。

数千年华夏民族平稳安然,黄河流域的小麦和长江流域的水稻交互生长,南北两条粮食大通道功不可没。

当前,农业种植过度依赖机械、化肥和农药,土地退化、板结,有机质丧失加剧,粮食原有的味道没了,食品安全警钟鸣响。

本世纪初,这种情况已经在美国出现,大农场机械化生产导致土地板结、有机质下降,故此,1909年美国土壤专家福兰克林•金专程赴东亚三国考察,三年之后写出《四千年农夫》一书,旨在研究和宣传中国和日本农民四千年来沿用的生态有机方法。

福兰克林•金发现,农民通过精耕细作,将土地几乎所有产出,最终归还于土地,不仅能保护土地肥力而且以少量的耕地养活了几倍于美国的人口。


本世纪30年代受现代农业和化肥影响,日本食品的安全性下降。

曾就读日本高等农业学校,在横滨海关植物检查科工作的福冈正信经过沉思,毅然返乡亲自耕作,用40余年时间,摸索出有机简单且效果良好的农耕方法——自然农法,以此写作出版《一根稻草的革命》。

《一根稻草的革命》以其独特的耕作方法、轻松快乐的哲学思想、以及丰硕的成果,展示农业无穷的生机和魅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享此书的精华。


一、《一根稻草的革命》被誉为有机农业的“圣经”

福冈先生以简单实践诠释人生哲理。他认为:植物以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种子的生长情形,向我们沟通。真正的真、善、美和快乐,只有在自然当中才会被发现我们都可以身边少量的当季食物,一边细细体会它们的美味、滋味和妙味,一边在这素朴无华的饮食生活中感受上天的调配。人们随着天地的流转,无为、无心地生活,在其中,包含着壮阔的人生篇章。

 (一)自然农耕是快乐的,它给予生命最好的滋养。

第二章第二节“种植稻麦的实践”,我看了不止十遍,就像观看精彩纷呈的人生大戏,请大家一起欣赏两段自然农法。

“稻麦种植方法”:秋季趁割稻之前,即十月上旬左右,直接往稻田里撒三叶草的种子,播撒密度约为每十公亩五百克左右。到了十月中旬,再播撒麦种(早熟品种“日之出”六到十公斤)。

通常,只要在割稻的两个星期之前撒下种子,割稻的时候,三叶草和麦子都长到二三厘米就可以了。这样,割稻的同时也踩了麦苗,等稻谷脱粒后,把余下的稻草直接撒在整片农田里。在撒稻草的前后,最好是十一月中旬以后,将稻种(六到十公斤)做成黏土团子播到地里。然后,再按每公亩二十到四十公斤比例施上鸡粪,播种工作就完成了。

“只要稻麦长得好,有杂草也没关系”那段介绍:麦子下面是三叶草、繁缕和看麦娘等杂草,三叶草下面是去年秋天撒下的稻草,已经彻底腐熟,形成了堆肥。

有麦子也有杂草,还有堆肥,所以各种各样的虫子能够生机勃勃地在地里生息,这都是自然的形态。

快乐自然农耕



关于果树的自然形态,福冈先生写到:所谓自然,就是与生俱来,不加雕饰的形态,只有保持原形,按照自然规律健全生长的树型才能称为自然型。

福冈先生将农耕经验像唠家常一样,浅显直白描述出来,好懂易学。好的农法,应该这样简单有效。

(二)自然农法富有生命力,是艺术灵感的源泉

关于乐农,福冈先生也一段生动的比喻:每天,我把这个农园看作是伊甸园,只要能满怀着欣喜去工作,就是幸福。

农耕是快乐源泉:粮食有余后,古人便斫木结绳为琴,用音乐表达上苍恩赐雨露、粮食收获的喜悦。六朝时期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唐尧所作。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此曲音调古朴粗狂,节奏铿锵。描述了农民欢庆收获时节,与神共舞的感情,博大而宽宏。

2005年,我在西藏看到收获的农民怀抱麦穗在田地边走边歌的场景,那种纯朴古老的乐农、庆祝丰收的仪式,在西藏依然保留着。《神人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古琴曲,每次弹奏此曲时,脑海便浮现出当时场景。


谢红老师弹奏的《神人畅》



福冈先生还说:在过去,过年可以过三个月。后来变成了两个月、一个月。近年来,到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要把挂在门头的新装饰取下来。再到后来连十五天的年假也废除了,最近缩短到三天。甚至两天、一天。采用现代农法的农民,是不可能有闲睱去吟诗作歌的,真正的人类生活,存在于自然小农生活之中。

关于国际分工,福冈先生认为:农业本来就不应该分工,不应该让特定地区的少数人来承担。所有人都应亲自劳作,生产维持自己生命的粮食,每一天都从中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才是人类原来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活中,才可能研习正道。

田间地头

藏民庆丰收


二、我们身边的有机实践

福冈先生的理念和实践基于日本当地的物候。

振伟老师生活在河南偃师来定村偏僻山乡,他用智慧与勤劳,完成粮食作物的有机耕作,完成其艺术创作的梦想,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并养育出三位优秀的大学生孩子,同时担当服务村民的责任。在振伟老师身上,能看到传统中国人全部的梦想。

振伟老师用平和的语气,娓娓道出其不使用农药、化肥种植粮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合理密植:播种小麦,根据土壤厚度和肥力情况,决定点种距离,土层厚的麦田,点种密度大些,土层薄的麦田,点种密度稀疏,可以得到同样饱满的麦穗,收获小麦时,麦田里麦秸直接被收割机打碎还田,一来覆盖保墒,二来用作沤肥;

(二)间作套种:不同品种杂粮轮作套种,有助于恢复土壤有机质。麦豆套种,利用大豆固氮性能,恢复土壤有机氮肥,而小麦玉米套种对土壤有机复原不利,他每年套种的品种不同,大豆、芝麻、黑豆、红豆等杂粮轮作;

(三)播种时机:根据祖传经验,夏至过后播种大豆,大豆立秋前后开花时,雨季来临,气温下降,大豆娇嫩的花蕊躲过炎热和豆青虫产卵期,红豆、芝麻生长期长,又不怕虫害,麦收后尽早播种。振伟老师于6月8日将麦子全部颗粒归仓,9日晚8点分享会前,已经种下红豆。振伟老师说,不用农药的耕种,须顺应天时。

听振伟老师讲述耕作经验,如同品味真实而生动的农田艺术过程,大家无不兴趣盎然,纷纷提问求答:秸秆直接归田是否有虫害?北方干旱山区灌溉问题?.......


李振伟老师

“桃源小院”

三、交流讨论

福冈先生这样的自然农法理论及振伟老师的有机耕种实践,弥足珍贵。民以食为天,围绕粮食生产和安全,土地有机质退化、食不甘味等问题,大家展开热烈讨论。


讨论精彩瞬间回顾

杨允红:“病从口入,只有健康的土地才能产出健康的粮食,我们才有健康的身体!”
孟翔鹰:“感谢大家!我感受到了心灵之美、生活智慧、博爱宽容!也又一次沉静,得以新的反思。天地人和!”
李艳芬分享了《老子传奇》里的一段话: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间王为本,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道,故山川江河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也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熊申迪:“易地搬迁、土地撂荒,我觉得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振伟老师的经验太宝贵了,应该出一本书,面向大众做农业科普。”
匡老师发来一张桃子的图片,讲述图片中桃子的味道,用难以下咽来形容。说明什么?说明生长桃子的土地出问题了,利益的力量大于食物原本的味道。接着段,匡老师讲了一个日本红萝卜的故事:当遇到国际红萝卜价格低于日本市场价格时,农业省在国际市场购买红萝卜供应国内市场,并以市场价格返还农民,让农民的红萝卜烂在地里,以保护其国家土地的有机质。
汪桂红:“芥子农场准备做有机蔬果时,前三年啥都没种,让土地恢复肥力。”
匡老师总结:“农业应该是最美的职业,农民应该是最受尊重的人,为什么不是呢?因为农业是一个生产滋养我们生命产品的行业。对于农业、农民,到了我们应该认真深刻反思的时候。”

道法自然



福冈先生还有一段关于农作的情景描写:

今天,我在河边清洗柑橘的贮存箱,秋水已寒,我伸了个懒腰,只见河堤上黄栌树叶已经转红,映着明澈的秋季晴空,显得分外美丽,那自然而飘逸的枝叶之美,令人感叹不已。

单纯地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简单明快的,而复杂地看,这个世界就是千奇百怪的世界。

一根稻草:从远古走到今天,问明天如何?
一根稻草:拷问滥用土地会有怎样的恶果?
一根稻草: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
一根稻草:将掀起有机革命......

END


相关阅读

视频回放| 生物多样事关己,人人动手莫迟疑——绿色中原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掠影

视频回放 | 白色污染猛如虎,资源循环解困局——参观废塑料再生工厂

绿聚书圈 |  记忆与遗忘的忧美书写 ——读《巨流河》有感

绿聚书圈 |  《U型理论》学习分享

会员文集丨此心安处是鸟乡


欢迎走进

绿色中原环保大家庭

扫码添加“绿使者”

作者|谢红(红果)
编辑&图片|李艳芬(落羽杉)
审校|汪桂红(五月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