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聚书圈 |茫茫人海 无缘人生—《无缘社会》读后感

孔喜梅 绿色中原
2024-09-08

点击上方「绿色中原」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本文是2023年1月9日绿聚读书圈新年第一场“逢9”分享的内容,当晚的分享嘉宾是孔喜梅老师,她分享的书是《无缘社会》。这本书是日本NHK电视台关于“现代人的孤独老死”的采访合集,由一个个不知姓甚名谁的“无缘死者”出发,逐步深入,还原了日本当下出现的“无缘社会“这一现实困境。

   

书中大量真实的案例让人感到震惊,在已经如此文明的现代社会里,这些人究竟遭遇过什么,以至于这样孤独地死去?尽管这些故事是发生在邻邦,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形存在,以邻为镜、未雨绸缪是有必要的,这样的社会问题关乎长治久安。 


分享会的后半段,参与者有感而发,进入积极的真诚的讨论。大家结合自己参与过的公益活动、参观过的模范养老社群等看到了希望,讨论会的现场洋溢着爱和力量。愿我们的社会老有所依,弱有所扶,和谐而美好!  


阅读点亮生活,分享传递智慧和力量!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加入书圈,共读好书,共同成长!添加绿使者:huan_151


引言

1


丁丁老师在他的朋友圈里推荐了这本书《无缘社会》,由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编写。以前读过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写的《低欲望社会》和三浦展写的《下流社会》,他们两个的书中都曾较多地引用了NHK特别节目组的报道。《低欲望社会》从安倍首相出台28.1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却没有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出发,分析了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民众对未来抱有不安,失去了消费的欲望。所以,即使政府撒钱刺激经济,但民间投资、消费都难以激发。在“对将来不安”的阴影笼罩下,个人为将来储蓄是问题的根源


《下流社会》主要聚焦于日本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下流社会的最大特征不仅指收入低,而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和消费欲望等全面的下降,三浦展称之为“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这两本书虽然内容不同,但其背后却有着相同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虽然也曾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过程,也曾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低速增长泥沼。这导致50年代至70年代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后来出现了“上流”和“下流”的两极分化,其中上升为“上流”的凤毛麟角,跌入“下流”的比比皆是。而后的年轻一代则面临更大的困境,就业困难,996,压力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选择不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小富即安”、“不婚不育”、心甘情愿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在缩小的世界里竖起“傻瓜的围墙”。 
以上两本书对于我们国家也有一定的预警意义。也因为这样,当我看到《无缘社会》这个书名的时候,也立即产生了阅读的冲动。



《无缘社会》的主要内容

2


“无缘社会”顾名思义。描述了一些在人海里忙忙碌碌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亲人、朋友、同事逐渐失去联系,最终变成这个社会的“无缘人”,甚至沦为书中称之为“在途死亡者”的凄凉境地。
加上引言,这本书共有十章,分别是“无依无靠者”与日俱增的日本、追踪“在途死亡者”、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被拒领遗体的去向、单身时代--终身不婚大军、职场缘断绝之后--依赖代亲属的人们、吟唱“单身情歌”的女人--依赖代亲属的人们(续)、年轻群体中蔓延的“无缘死”恐惧--推特上透露出对未来的不安、为了纽带的恢复--度过第二次人生的男子、消失的高龄者--接连发生的老人失踪以及从“无缘社会”走向“结缘社会”--探求新的关联。下面我们就一点点讲讲这个故事吧。

 

(一)什么是无缘人—从“在途死亡者”谈起


1.东京街头一个无依无靠的男子

时间:2008年

地点:东京街头(2020年,东京有1406.5万人)

人物:一个51岁的男子(化名石田君)

事件:这个男子失去了劳务派遣的工作,被派遣公司从单位宿舍的公寓里赶了出来,半个月没有找到工作,沦落街头,晚上睡在公园的长凳上。这个男子不愿意去领救济金,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对自己的生活还没有气馁,还在继续找工作。经济运行环境正常的情况下,51岁的人在职场上也已经失去了优势,何况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呢?所以,他找到工作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


2.一群失去“关联”的人们


日本一些非盈利组织和工会为无房可住的失业者发起“劳务派遣员工辞旧迎新部落”活动,仅在东京的一个点,排队等着吃新年阳春面的队伍有500人。
石田君从这个队伍里消失了。因为他不想领救济金,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他离开劳务派遣部落:“是因为他们让我们都去申请生活救济啊,而我是不想接受救济的嘛。你瞧,我才五十一岁呀,还完全干得动呢。干活养活自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当然啦,能给我钱的话当然想要,可我又觉得要是拿了一回钱,说不定就再也离不开生活救济了。”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田君是一位自尊心非常强的人。

3.在途死亡者


东京湾的警察署每天都会发现身份不明的溺亡者。书中描述的第一位溺亡者是一位60多岁的男子,上身穿白色宽松夹克衫,下穿藏青色裤子,书中甚至仔细描述了死者当时身体状态的细节。还写到:“彩虹大桥上,一辆辆汽车卡车争分夺秒的疾驰而过,忙忙碌碌的人们没有想到,在他们正在路过的桥的正下方正进行溺亡者的打捞作业”。打捞作业完成后,死亡者的遗体被运到东京湾岸警察属地下一楼的太平间,在工作人员清晰地说完一声“默哀”之后,相关人员双手合十,为亡者献上一分钟默祷。随后,工作人员会开展调查工作,工作的内容主要看是否涉及刑事案件,检查溺亡者的随身物品,确认其身份,与申报的失踪者名单进行对比,联系其亲属等等。
频繁发生的“在途死亡者”事件引起了NHK的关注,他们对“在途死亡者”开展了追踪报道和调查工作。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日本,这样的“在途死亡者”每年约32000人。按照日本的《在途病人及在途死亡者处置法》,针对“在途死亡者”,相关工作的处置程序包括:官方公告相关信息,这样的公告一般都比较简单(因为公告是收费的,每行字的费用是918日元),公告的内容包括死亡者的身高、年龄、性别、随身物品、发现地及当时的状况等。采访的记者看到这样的公告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人的人生生命就这样简单地归纳为政府公告的几行字里。”
可是,是不是会有一些人,甚至都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了,其“来去如草不闻声”呢?
按照日本的相关法律,这些人的遗体由当地的行政部门火化并埋葬,随身物品由行政部门保管5年。



(二)为什么会出现“无缘人”


为什么人们会渐渐失去与社会的关联而“无缘死”呢?人本来与家人有“血缘”、与故乡有“地缘”、与公司有“业缘”,与学校同学有“学缘”,这些“缘”是如何失去的?NHK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在途死亡者”的生活轨迹进行追踪,去展现这些人慢慢与社会脱离联系的过程。

1.追踪。一位在途死亡者是在其起居室里死亡很久才被人发现的。记者赶到发现地,询问附近居民,通过租房合同记录的信息,查找到姓名家乡以及以前的工作场所等信息,并一步步追踪溯源。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曲折,很多人的信息怎么查也查不到。
第一个事件的发生地位于东京都和奈川县的分界线,这个地方居民区密密麻麻,还是东京平民区风情的体验区,这栋楼是一座有着40年房龄的二层公寓,名字也很吉祥,这位“在途死亡者”居住的房间也一切如常。
为了更真切真实地向观众传递这个场景,NHK电视台在播放这位“在途死亡者”居住场景和孤单死亡事件的时候没有使用声音,而是采用画面和文字相结合,用摄像头一点点扫描这一场景:
姓名不详的男子的死亡,一个多星期被发现,房间里不停播放声音的电视机,一直不会熄灭的灯光,没人注意到他已经过世了。摄像头扫过厨具、餐具、台灯、牙刷、风声、鸟声……用这样无声的扫描展现一个人最后的时刻……
然后是对附近居民的采访。
记者:你们说过话吗?
“不”,“我没有跟他说过几次话,到了这把年纪,就算听到了各种事情,也说不清楚啊!”
“难道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他的信箱里塞满了报纸,觉得奇怪呀。可是房间里有电视机声音,一转念,哦,他好着呢!”
对于我们自己,我们隔壁住着什么人,他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他是否安好,我们不也知之甚少吗?有邻居关心过我们的日子过的如何吗?是否安好?
(1)生前职业:供餐中心米饭车间的工人。
通过租房合同,NHK的记者查到这个人名字是大森忠利。在一家供餐中心米饭车间工作。大森君在这家供餐中心工作了20年,20年间他不早退,不迟到。工作的时候也有经常一起喝酒的哥们,但是没有深谈过。退休后,与工友和单位的来往中断了。读到这儿的时候我想,我们很多退休的同事,不也是这样退休后就与我们失去联系了吗?
记者从大森君工作地点的履历表中查到他的家乡,其故乡是秋田。为了更好地做调查,NHK的记者准备去秋田大森君的家乡进行采访。他们去秋田前做了足够的功课。东京都千代田区有一个国立国会图书馆,日本有规定,每一位出版者都有义务将出版物样品交到这里的中央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收集、保存一切出版物。记者就是在这里,查找到相应年代的秋田县的电话号码簿。
根据电话号码簿,按照姓名、地点等关键词查询,查到同名同姓同地方人的进一步信息。
查阅的结果是:大森忠利(门窗隔扇)01882***秋田市。
再按照职业检索,找到51个秋田市的电话号码。希望能通过同业者找到大森君在秋田的熟人。
(2)老家秋田。记者通过在秋田做门窗隔扇的大森君的同行那儿找到了大森君的家。
记者问:这个地方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实施城市规划以后,这一带彻底变了,连道路也全都改了”,“老家的土地如今易入他人之手,大森君的双亲也早已亡故了。”
大森君家旁边有个酒馆,有个80岁的老奶奶记得大森和他的家,他是三男三女六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三个男孩。两个哥哥因为战争和疾病离世,姐姐出嫁,他继承了家业。30多岁的时候,家里破产了,他把母亲留在家里,自己去了东京。
“他是个少言寡语的人,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喜好的东西只有酒,常去喝一杯,可是他心太善,说话有点冲,不太随和,现在成了没人烧香供养的孤魂野鬼,真是可怜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森君原本是有一个大家庭的,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六人,可因为种种变故,他的家庭离散了。如今,他兄弟姐妹星散,双亲离世,旧居被改建,一点旧时的痕迹也难寻了。
(3)大森家的坟墓。老太太带记者去看大森家的坟墓。这是个寺庙,有佛堂,佛堂旁边有墓地。“大森家之墓”墓碑下面埋葬者1963年去世的大森的父亲和1991年去世的大森的母亲。坟墓前杂草丛生,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人前来扫墓了。
(4)大森君的同学。大森君1947年小学毕业。他们那一届毕业的同学一直定期召开同学会,联系相对频繁,负责召集的同学在秋田市政府工作部。记者又通过同学会的这位负责人找到了大森君小时候要好的伙伴和小学时候大森君与同学的合影照片。书中还描写了在合影照片上的样子。
(5)大森是怎么破产又离开家乡的。大森君小时候的小伙伴高田君说,大森君擅长做“小活拉扇门”和“彩饰拉扇门”。“彩饰拉扇门”上的一部分格棂要做成富士山或流水的图案,这种门窗对技艺的要求很高。大森特别善良,因为给别人的借款担保,后来替别人还债,连自己家的房子也拿去抵债了。他结过婚,有过孩子,因为债务问题离婚,后来就突然不见了。他儿时的伙伴高田君现在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与记者谈话的时候喜欢喝热茶,他喝热茶的杯子是孙子送的,上面还写着“祝爷爷健康长寿”的字样。如果大森君走的路稍微不同的话,也有可能像高田君一样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的。
2007年的时候他们还召开了同学会。他们这一届毕业的90多个人中,有19位现在是处于“无法联络”的状态。
2.失去与故乡的关联。大森离开故乡,来到东京,在一家供餐中心工作了20年,从供餐中心退休后,又在劳务派遣公司做按日计酬的工作,工作内容是清除机器上的油污。公司评价说:“他总是笑呵呵地干活,干的活又单调又脏,每天的工资是一万日元,年过70还在工作”。
3.为什么年过70还在工作。大森君家庙里的长老说,大森每年都会把双亲的香烛供品费从东京寄到庙里,大森也希望将来能和父母葬在一起。直到临死之前,还在坚持给故乡的寺庙寄父母的香烛供品费。为了寄钱,大森君年过70还一个人在东京不停地工作。没有一个亲属知道他的苦衷,现在寺庙的主持也换了代,了解情况的人已经没有了。
通过追溯这样一个“在途死亡者”的人生轨迹,NHK的记者发现,一个原本过着极正常生活的人,因一个偶然的因素,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从而渐渐地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与社会的链接,最后是孑然一身,悄然而逝。
节目播出后不久,大森君原来居住的公寓也被拆除了。一些人生活的痕迹就这样无声地被抹去。而这个公寓居住的都是租住于此的外地人,记者说,这些人是“无缘死预备队”。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无数年轻人离开故乡,去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和未来的梦想,而他们未来的生活又如何呢?
摄制组的人在追踪大森君的信息之时也感慨:一个人一旦离开故乡,与老家亲人朋友的联系逐渐减少,等双亲相继过世之后,变得没有老家可以回,这样的事情,不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吗?
这儿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从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也能想象这样的情景。



(三)无人送终的生命终点和“直接火葬”


1.直送火葬。没有灵前守夜,没有告别仪式,只经过遗体火化就算追悼过死者的“直送火葬”在日本悄然普及。费用从十几万日元到二十几万日元不等。在东京都内举行的丧仪中,这种方式已经占到了三成。
一个名叫圆崎城治(73岁)的人,用这种方式送别其92岁的母亲,他的母亲在其父亲去世后病情恶化,在福利院居住了15年,她的兄弟姐妹都已经过世,也几乎没有朋友到福利院来看她。“母亲辞世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通知亲戚朋友了,与那种徒具形式的丧仪相比,只希望由家人静静地送走她”。圆崎城治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客人有100多人,虽然对前来吊唁的亲友非常感激,但大家身心疲惫,花了许多钱,心里也不痛快,他的母亲为人腼腆,不擅长待人接物,这样的方式虽然不够风光,确是让她满意的。
中国人常说,生死大事,一个男人或女人,也曾少年,也曾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也曾有梦想,有家人同学朋友和同事,度过了几十年的人生,最后却没有遗属和朋友前来送别,这样的情景,虽然程序简化了,也多少让人感到伤怀。
2.生前签署“直送火葬”合同。很多人在生前为自己签署“直送火葬”合同,这些人以无儿无女的单身老人和生活拮据者居多。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活着的时候日子也孤独;而很多生活拮据的人,因日子过得艰难,与亲人朋友疏于联系,也无奈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告别人生。
(四)无人认领的遗体
书中进一步写到,经调查的每年约32000名的“在途死亡者”中,虽然大多数人的身份都能得到确认,但是,大多数却无人愿意前来认领遗体或骨灰。
(五)特殊清扫业
日本的这种情况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特殊清扫业”。其业务内容是:受托于区县政府,代替家属整理遗物,这样行业的在位企业已经有30多家了。这些企业的员工表示,对于清理出来的贵重物品,他们会保存起来,贵重物品除了存折、印章、手表等之外,还包括:照片、信件、日记。其他物品就只有丢弃了。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我们国家一对有儿有女的老夫妇,在生活无法自理之时,要去养老院生活了,他们决定带什么东西去养老院,因为养老院只给他们夫妇提供一间房子。后来所能带的,只有证明其身份的证件,与家人孩子的合影照片和几件简单家常穿的衣服。其一生中与成长、事业、生命意义相关的很多物件,不得不丢在身后,并且是永久丢在身后,包括曾经精挑细选的家居、饰品、纪念品、各种所谓的荣誉证书、书籍,更不用说其他细致琐碎的物品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一些外在事物的重要性,变化的真是快呀!
(六)无人认领遗体/骨灰去了哪里
富山县的一座寺院提供了安息之所。这个寺院的主持叫栗原。他们会将这些骨灰安放一星期,为亡者诵经祈福,然后将其送到大殿后的骨灰堂。庙里有一个文件夹,记录了每一份骨灰的来源,身份细节以及无人认领的原因。很多时候,这个寺庙通过快递接受骨灰。
记者记录到,其中有一份骨灰,无人认领的原因是:女儿已经结婚,拒绝认领其亲生父母的骨灰。
(七)“无缘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这些“无缘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书里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的“无缘人”。这些人有失业者,有事业心强、热爱生活、曾经诗意地生活着的女子,也有曾经身居高位的职场精英等等:
1.四时独吟红蜻蜓的诗意女子。这位妇人90多岁,是一位独立、有事业心的独身女人,没有结婚,她的贵重物品里有其生前大量外出旅行的照片,有她亲笔写的诗,其中有一句是“四时独吟红蜻蜓”。从这个女子的故事里知道,她有一个80岁的弟弟,但是已经多年不来往了。
2.有钱人家的孩子常川善治。另一位“在途死亡者”常川善治是有钱人家长大的,父亲开了多家超市,有兄弟三人。后来家庭发生了变故,父亲去世,失去了生活的根基,生活也波折起来了。曾经在纸张批发公司、纺织公司辗转工作过,还当过出租车司机,当上门女婿,后来做过高空作业的短工,摔断了腿,靠救济金过日子,55岁之时孤独离世。因家人拒绝认领,遗体被送到一所大学的医院。常川君与家庭的纽带是如何被逐渐削弱的?
前妻:幸好没有来找我。
舅舅高山君:常川和高山是不同的姓,无法把他的遗体葬在自己的坟地里,但常山君的舅舅为常山君起了法号,常为其摆供祈福。
常山君的哥哥:父母过世后,兄弟来往极少,“虽然是一个娘养的,可几乎没有一起生活过,加上现在有老婆孩子,自己家的生活已经够呛了,愿意捐献常山君的遗体,请求将弟弟埋葬到医院的无名死者墓地去。”
因家业破败而骨肉分离,虽然也有过新家庭,最后被编上号码,安放在没有任何人会来探望的地方。
3.馆山君。“在途死亡者”馆山君35岁失业,一直受受于不同的劳务派遣公司,因收入不稳定,没有结婚,57岁离世。他的房间里整整齐齐,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馆山君偶尔会与附近的邻居交往,邻居老夫妇做饭多了,会分些给他,他也会回赠蔬菜和瓜果作为感谢。馆山君有一个姐姐,经常从北海道的家乡寄东西给他。馆山君去世后,他的电话里还有姐姐未曾接听的他姐姐的电话录音:“喂,阿进啊,我是姐姐,你住院了吗?要是住院就麻烦了,我把玉米给你寄去了。”姐姐不知道弟弟已经不在了,还不断地打电话来。这样的情景想起来,多么令人悲伤!套用中国古诗里的一句话:“可怜东京闹市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啊!
一家人各奔东西,择所而栖的居住方式,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经历吧?
我们多久没有和父母打电话了?多久才和兄弟姐妹联系一次?
家庭为何变的无法依靠了?
4.用游戏机连接线自杀的49岁男子。被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公司解雇,生活困苦,妻子离婚。失去了工作和家庭选择自杀,一个月以后才被人发现。
……
5.自杀“未遂”的75岁的老人藤田干男。藤田君15年来都是独自一人生活,没有可依靠的人,唯一的乐趣是与每星期前来护理的人谈话。“身上疼痛,心里寂寞,早过腻了,真想去死。”
他原来是建筑工人,辗转在各地工作,有过妻女,因为糖尿病不能再工作,因“无法再尽养家的责任”与妻子分开,靠救济金生活。曾经写下:“我太累了,想休息”的纸条自杀,被前来看护的员工救了回来。
藤田君珍藏两张贺年卡,一张是护理公司的,一张是他妹妹的。当年离开家乡,一走17年,母亲晚年总是唠叨:“真想见干男一面”。妹妹辗转找到哥哥,“听筒里传来哥哥的啜泣声”,哥哥说:“你比警察还厉害。”
在记录完一个个“在途死亡者”的故事后,NHK的记者也不由得这样感慨:
在单身老人独居的时代,兄弟姐妹之间也无法相互帮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
这些人死后孤独,其实活着的时候,也已经是“无缘人”了。
有些人,原本有着正常的生活轨迹,走错一步,生活中出现了某种问题,说不定就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离去的。
也有过像样的人生,养育过儿女,出生的时候曾经让爹妈喜出望外,是大家的希望和宝贝。
刚出生的时候那么受人疼爱,最后送终的时候只剩下这个人自己。凄凉的人生也就是这样吧。



单身时代和“终生不婚”大军


3

这是东京一个名为高砂的社区,这个社区也存在了40年,后来因为翻建,原来的200多户人家搬离到别的社区去了。老邻居难以适应新环境,经常回到原来的社区见面。这样的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都不陌生,当原来的家园不再,亲朋故旧星散,我们如何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和与外界的链接?
(一)独居老人增加。NHK记者在社区里进行独居老人的调查。调查表明,这个社区里,大概有30%的人是独居老人:大家在公寓里孤独生活,社区里寂静异常,家里的电视机响着。这些人为什么选择独居呢?他们调查了社区的一半人口,回应包括:配偶死亡(56%)、子女独立(20.8%),未婚(15.2%)、离婚(8%)。大部分老人因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自己身体不好,没心情和别人说话因此选择了独自生活。
1.独居老人怎么度过每一天
(1)小林道子女士与孩子这一代的艰难困境。小林道子女士20年前丈夫去世,74岁以前靠清扫大楼度日,独自租住在廉价公寓里。与独生女儿一年联系三四次,外孙小的时候,她的女儿还经常回娘家住,现在来了也不进屋,在外面碰面,喝喝茶,说会儿话,已经成了惯例。她居住的房间里虽然有冰箱、电视等生活设施,却看不到一点儿生气,女儿不想到她的房间去,就是不想看到她的这种生活状况。她平时靠做人偶,偶尔小赌,打发日子。
(2)山源正子女士:“我有兄弟姐妹,也有侄子外甥,小时候还疼过他们,照料过他们呢!可是长大了,渐渐疏远,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街坊邻居了。”她把自己的生日输入会说话的人偶,到时间人偶会说“生日快乐!”
(3)上田建治:怕孤独死,请熟人每周给自己打三个电话,确保自己平安无事。
其他人:配一把钥匙,放在邻居家。安装红外线系统传感器。计步器传导女儿那里。
“在这间屋子里尽量生活的长一点,不想到福利院或医院去等死。”
(4)水野由纪夫。当时在这个社区住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随父母,姐姐,哥哥和妹妹一家人在一起。一家六口人在两间六张榻榻米的房间里过的热热闹闹。哥哥姐姐结婚,妹妹出嫁,一个人留在房子里。因不擅长跟女人交往,因此没有结婚。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我不配在电视上露面,说长道短”。后来认识到也许这样的报道会引起整个社会对这件事情的关注,真诚地面对镜头说“我50岁失业在家,没有亲人,没地方可以依靠,如果接受采访能让这个社会有些变化,很愿意合作。”他现在每天仍在努力找工作。
他说,“与别人失去关联,就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活着或者死了,有什么区别吗?确认与别人是否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是啊,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形单影只,孤影相吊,疾苦穷难,无处倾诉,人生还能比这样孤零零的生活更凄苦吗?
2. 受骗的独居老人。也像我们国家一样,一些骗子也盯上了日本的独居老人,一些独居老人在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下,购买了高达40万日元的净水器,50万日元的被子。
3.大部分虽然一个人生活,但并非真的无亲无故。NHK的调查表明,虽然大部分老年人一个人生活,但并非真的无亲无故,只有12.8%的人完全没有互相联系的亲属。70%的人回答与孩子保持联系,其他的人是兄弟姐妹。
对于将来是否与家人共同生活,4%回答是,87%回答不是。原因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孩子家里房间小,孩子家经济拮据,双方感到精神疲惫。很多独居老人表示,必须长期保持健康,靠自己生活下去。
如何度过每一天:与别人有接触的52%。如工作,与家人或朋友见面。看电视,在家里做家务等独自度过所有时间的占48%。
大部分人都有不知道该如何度过每一天的不安。为健康担忧,怕生病,怕不能自理。身体衰弱,害怕出门,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把自己关在家里。下面是独居老人的心声:
“现在虽然还算健康,一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就会想:下次该轮到我了吧?”
“卧床不起的时候,心里会一下子涌出不安、凄凉的感觉。”
“就是在家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打电话来,谁也不会来找我。”
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的无可奈何的对亲人的善意,对抗孤独不安的最大努力。
在讨论的环节,参加会议的范会芳老师说,孤独感是每一个人成长中都会经历的,这种感受古今皆同。是啊,有时候读古诗,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孤独,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孤独,东坡先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但诗意的孤独、主动选择的孤独和无可奈何的孤独毕竟不同啊!



(二)单身时代

日本社会从大家庭到核心家庭,正在迎来单身化时代。单身化在所有年龄阶层中都有所扩大,研究机构估计,到2030年,单身家庭将占40%(不包括住在福利院中的人和长期住院的人)。日本单身家庭出现的原因是:不婚、离婚的增加以及少子高龄化的蔓延。
1.终身不婚。日本终身不婚率成上升趋势。终身不婚率是指到50岁时仍然没有结过一次婚的人称为的比率。


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日本户籍数量预测》


为什么会终身不婚。书中引用专家腾森克彦的观点:
①便于独立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诸如便利店的普及等);
②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雇佣更为广泛;大多数人结婚成家时,会想到增加住宅费用和子女教育的支出,如果从事的是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工作,势必会心中不安,担心这些费用无力筹措,想结婚也很难。
③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到了某个年龄必须结婚的社会规范正在弱化;
④女性经济实力上升,不结婚也能够生活的人增加了。
专家认为,终身不婚的影响是社会性的孤立将更加广泛。身体健康有工作时风险不大,但存在失业或生病时瞬间陷入贫困的危险。当生活无法自理时,独身一人时无力支撑。以往日本的社会体系是家庭第一,企业第二,最后是公共保障。首先家庭中要有互相帮助的安全网;其次是企业保障雇佣、支付稳定工资的企业安全网;进一步还应该有社会保险的“公共安全网”。独立生活者增加使家庭安全网弱化,企业不景气,非正规雇佣的增加使企业安全网弱化,这样的情形下,怎么样才能安心生活下去呢?
相对于女性,中老年男人孤立无援的状况更令人担忧。他们失去地域关联的比率比女性多。尤其是一些四五十岁的未婚男子,他们不算年轻人,也不算老人,容易陷入公共支援的夹缝之中。
高砂社区的不婚率是15.2%。都与失业和工作不稳定有关。
我们国家终身不婚率能占多少呢?



乡村

4

日本乡村的衰退。在日本,被称为“边际村落”,不久将要消失的地域,全国已经超过了2200个。离开家乡的不仅是年轻人,连老年人也离开了住惯了的乡村,移居到城市里投靠儿女。

(一)带着家人的骨灰移居城市


独自在乡村生活的老年妇女,在搬到城市的孩子身边之时,把丈夫和上一代的骨灰都带走了。


(二)不适应城市生活重回故乡的老人


有些老年人不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里感到寂寞。把自己关到屋子里,和家人也不说话了。带着骨灰又回到故乡。
NHK记者采访的一个小镇上,有150多老人已经离开故乡。把没转户口的也算上,人数会更多。连迎接自己生命终点的地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这个事实摆在那儿,不容逃避。在这次读书分享后会后的讨论会上,来自来定村的李振伟老师也说,在中国的乡村,老人独居的情景也非常普遍。


(三)宜居城市的老人如何生活


日本横滨。每年有10000多名老人移居横滨市。很多移居到城市的老人因孤独而抑郁,这让老人的子女们也束手无策,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无处倾诉自己的烦恼。孩子们的苦恼也是情理之中的,将父母接到身边共同生活,已经实属不易了,孩子们的工作都很忙,难得有时间陪伴老人,老人的孤独孩子们也爱莫能助啊!这种情况在日本习以为常,这种习以为常也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代亲属的非营利性组织

5


因为以上的现象,日本出现了很多代亲属的非盈利组织。替代亲属与行政、医院、护理和福利院打交道,并对亲属进行报告。日本也有很多个人与这些非盈利组织签署合同的现象,缴纳会费,委托他们在自己过世后整理衣物,安排葬礼,甚至安放骨灰。这种事务的费用是:向一般家庭收取75万日元的预付金,对于接受生活救济的家庭收取24万日元。
NHK的记者们采访了一个位于名古屋的非盈利组织,在这里,会员的资料整理的整整齐齐,包括姓名、人生变故、养老金金额、亲戚关系等,详细记录在案。这个公司成立了8年,目前有会员4000人。
一些生活宽裕的人也这样做。退休教师、大企业的员工、公务员等。很多50多岁,还没有退休的人也签署这样的合同。
依赖代亲属的女性会员。他们的会员中有很多女性会员,NHK也记录了这些与代亲属组织签署协议的女性的故事。
中泽佑子。与男性相比,女性对自己的人生有全盘规划的比较多。中泽佑子女士(70岁)是经朋友介绍加入的。中泽佑子女士因父亲去世早,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在一家小企业工作了近30年,一直到退休。平时尽心尽力工作,闲暇的时候喜欢旅行,经常和朋友结伴外出,没怎么考虑过结婚,不知不觉,一个人已经活到这把年纪了。她目前最担心的是健康,平时不怎么做饭,每天到咖啡馆坐坐,找人说说话,参加合唱队。中泽佑子女士是“想要保守独自生活秘密的老年女性”,后来拒绝了进一步的采访。通过中泽佑子女士的故事,揭示了“潜藏在那些英姿飒爽的女性们内心深处的孤寂”。
若山女士。若山女士是一名护士,她的经历非常坎坷。与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妹妹一起生活,为了找一个挣钱的工作,参加了护士考试,自己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住房,40年前母亲过世后一直独自生活。家里供奉了双亲的牌位。
若山女士喜欢在家里屯大量的食物。她说,这是因为一次生病,一个星期没有人照顾,只喝水。后来就习惯了屯大量食品,对健康有好处的东西,都会尽量屯一些。米饭、面包、鱼、肉等都分成小份,一份份分开放在冰箱里。也会买很贵但营养又美味的食物储存。
若山女士每天去散步,有一次,她面对盛开的樱花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么美好的樱花,我还能见几回呢?
若山女士他有个哥哥,但从来没有给家庭有过帮助,自己支撑母亲和妹妹,给妹妹付学费,照顾生病的母亲直到自己30多岁,若山女士当了半辈子全家的顶梁柱。后来给自己买了个巨型戒指。“反正也没有人给我送戒指,就自己买下来了。”
这些非盈利组织,与寺院、地方行政部门等运营部分共同墓地。这本书书出版于2010年,当时日本全国有800个这样的共同墓地。若山女士经常去共同墓地看看。她说,很多人为了寻求关联,选择共同墓地,这里是她将来安息的地方。
“觉得想靠血缘关系把家族墓地传下去,已经很困难了。”



年轻群体中蔓延的“无缘死”恐惧

6


NHK的节目播出后,很多年轻人也感慨,这样的未来,并非事不关己。网上关于这个话题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关的帖子有14000个。我是通过微信读书看的这本书,微信读书有个好处,就是读书的时候,可以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做出的评论,很多读这本书的人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相关的评论包括:“这就是明天的我”、“20年后的我自己”、“为未来的我而战栗”。
30多岁的人生峰值时的人都在干什么。那么,当一个人处在人生身体、家庭和失业的黄金时期的时候,大家都在干什么呢?下面是NHK的采访报道:
(1)抢时间工作。吃饭的时候看推特,用语录记录器代替日记,频繁发送帖子,频繁看回复与评论,推特是我现在的朋友。
(2)城市里的独自生活。喜欢街上嘈嘈杂杂的声音,一个人走也觉得快活。
(3)求职冰河期,再辛苦也是非正规雇佣。
(4)太正视现实会睡不着觉。
(5)在网上寻求关联。
(6)几乎都是独自吃饭。边吃饭边在推特上和别人聊天,连聊天的网友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一到家就马上打开电脑,发帖,看回复。
(7)过渡劳累与精神紧张。把这种状态也作为动态发出去。没有知心朋友,过渡忙碌和劳累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在家休息,电话机上积满了灰尘,从来也不响铃。不常与人见面的生活,有心情舒畅的一面,老这么呆着也不想动弹了。
“独自待着心情舒畅。”这句话也获得了我们这些采访者“说得对呀”的共鸣。不与别人见面,也可用手机或短信进行交谈;在家庭餐馆和快餐店里只需寥寥数言点菜,便可以享用美味佳肴;在便利店里哪怕一言不发,都能把商品拿到收银台上付完钱带走。这是一个任何人不与别人交往也可轻易地独自生活下去的时代。当然,独自生活包含着“无缘死”的危险性。
(8)不与人会面的生活。跟任何人都不会面,就更难以和别人会面了。
(9)年富力强的家里蹲。一旦成了“家里蹲”,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就会降低。而且,如果他们无法构筑起近邻交往的地域关联,便会愈加孤立,很难恢复原先的纽带和关联。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年富力强的“家里蹲”,这种命运说不定也会降临到很多人头上。这样的人对重新找工作会感到恐惧。
2009年日本有青年援助站92个,主要帮助15岁至39岁的NEET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不上学,不工作,不接受培训的人)。
日本职场上,感到精神紧张和烦恼的人越来越多。据东京都内的社团法人“日本产业职业咨询协会”的调查,在企业或政府行政机关工作的人中,有85%因工作而感到精神紧张或烦恼。这项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其他群体的人相比,二十多岁的人找同事或朋友沟通的比率最高,五十多岁以上的高龄群体找医生等专家咨询的比率最高。而另一方面,调查结果又显示,三四十岁的青壮年群体则倾向于不找任何人沟通。对此,相关人员认为:“就三四十岁的青壮年群体而言,他们不仅承担的工作在增加,而且肩负的责任也在加码。他们一方面对经济萧条抱有危机感,另一方面自己所处的位置又不允许他们在别人面前露出自己的弱点。这或许影响到了他们找人沟通的态度。”日本社会,“感到走投无路的青年多得超乎想象。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问题。”
如果我们国家的青年人看到上面的内容,会不会暗暗发出“这就是我的生活”的感慨呢!?



退休后干什么

7


(一)退休让人变得孤零零的


除此之外,书里还描写了失踪的高龄老人、靠父母养老金生活的年轻人。


年仅63岁的高野君住进了老人之家。高野君出生在北海道的小樽,高中毕业进入大型城市银行工作,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他年轻时的照片,照片尚的他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他在银行里工作了42年,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人际关系都是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年轻的高野君无论从公私两个方面,都一帆风顺,他25岁结婚,事业顺利,《三菱百年》的书里,他的照片也登在上面,有一儿一女,在东京小平市有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别墅。曾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人也轻飘飘的,什么回家呀,都忘记了。一心扑在事业上,完全不顾及家庭生活,儿子上小学,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妻子带着孩子离家出走,高野君当时一点也没有在意,也没有挽留,而是更加拼命的工作,事业也扶摇直上。
工作辛苦加上生活不规律,高野君的身体出现异常,客户一点点流失,有一天他突然倒下了,被送进了医院。回到单位后变成了闲职,与妻子处于断绝状态,亲戚们也逐渐疏远了,无颜回老家,精神上被逼近了死胡同。
工作曾是他的价值所在。他退休后的生活,虽然没有经济压力,但是没有家庭和朋友,现在打来的电话,都是推销电话。以前一家四口的合影照片成了他手中最贵重的东西。他现在最想去的地方是新潟(xi),因为这是他妻子儿子女儿居住的地方。但是他的儿子女儿已经成家,与儿子女儿的感情也非常淡漠,他想在记者的陪同下和儿子见见面,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就回来了。儿子说不要再麻烦他了。
高野君对记者说,工作的时候,从来不曾回顾家庭的事情,现在开始频繁回忆过去,想念故乡。回忆在故乡的街道上骑自行车,与小伙伴打闹,故乡街道上一家一家的店铺,都有美好的回忆。家乡的一条街道上,住了他的很多亲戚,他的叔叔就住在这儿。可他只愿意在凌晨的时候过去走走。这熟悉的一切好像就像昨天的事情,家乡的回忆是无穷无尽的,可是他呢?
他是家里的长子,家墓本来是该由他来管理的,高野君也许和家人发生了巨大的争执和不愉快,他说现在“就连给他母亲扫墓,也担心惹亲戚们讨厌,一直识相也没有去。”现在只能在夜半时分,与陌生的记者一起,偷偷给自己的母亲祭拜扫墓。在他母亲的墓前,他说:“子孙满堂的生活是我最希望的。”
在生活中,比起家庭更注重公司和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如今他们正大批迎来退休,一旦失去与公司的关联,他们便会暴露出与世隔绝的孤独面目。
NHK的节目播出之后,高野君的家人和他取得了联系,同意他将来入祖坟,“他心里轻松了许多。”
除此之外,书里还描写了失踪的高龄老人、靠父母养老金生活的年轻人。


从无缘社会走向结缘社会—探求新的关联

8


书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第一个自称木下敬二的男子,出身于一个染织品大批发商的家庭,常与妻子因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离家出走,“我想做一个‘不是我自己的人’,这里没有我呆的地方。”于是抛弃故乡亲友和所有的一切,与“自己诀别”。来到东京一家塑料模具厂上班,邂逅了一对小姐妹,给他们拍照,陪她们成长。这个男子是因伤心失望离开他原来的家庭的,在他离开家不久,他听说他自己的女儿夭折了,他对此悲痛欲绝,一度自暴自弃,是这一对小姐妹重新给了他生的希望。自此以后,他以此地为家,这对小姐妹的父母办了个幼儿园,这位男子终生就在这个幼儿园工作,与这一家人建立了类似亲人般的关系。男子退休后,幼儿园负责为该男子养老,两姐妹也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们。


普通陷入“无缘”境地的人该如何与社会结缘呢?NHK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1.在录音电话里留下声音—说出你的孤独。他们开通了一个热线电话,“说出你的孤独”,三个月的时间里,收到了14000条录音。
2.非营利性民间组织。2010年9月,采访了一个自杀干预的非盈利组织。这个组织位于歌山的白滨海岸。他们组织了一个防自杀巡逻,寻找试图自杀者,并支持他们重建与社会的关联。白滨援救站的法人代表叫藤薮庸,年纪不大,只有三十七岁,他笑口常开,充满活力,是个值得信赖的领导者,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劲,仿佛跟他一起待一会儿就能从他身上分享到能量似的。与他妻子两个人经营这个中心。
他们这个救助站通过集体生活建立这些无缘人与社会的链接:他们早四点起床,然后开始打扫房间,运送垃圾,早七点在教堂晨会,一起准备早餐(分工烤面包、冲咖啡、摆放桌椅板凳),一起吃饭,白天在一起劳动或一起做其他事,晚上在大房间里一起就寝(睡前读书或谈心)。通过这样的集体生活,让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无缘人”明白他们不是一个人。这些人通过在这里的集体生活,慢慢建立对生活的信心,重返社会或者自立更生。这个救助中心就这样为“无缘人”建立起新的关联场所。


后记

9


不用我说,对于这本书中的问题,即便在我们国家尚未引起主流媒体和学者的关注与讨论。但是,我们每一个人,想想我们身边环境、亲朋故旧和我们自己,可以这样自问一下:我们身边有“无缘人”吗?是否有我们曾经认识的人,亲戚、邻居、小时候的伙伴,与大家一别以后,从此杳无音信?我们曾经听说过“无缘死者”吗?
作为中年人,当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也许我们是最后一代可以伺候父母晚年的一代人。可是,我们想过吗?当我们老了,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之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晚景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因为很想听听大家的观点,因此,在这本书分享结束后,我并没有过多地发表评论,而是请参加读书分享会的数十位老师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分享人和观点记录如下:
范会芳:日本现代化比我们早,孤独的问题,今人和古人都遇到过,遇到的比我们早,我们要乐观一点,通过各种方式与社会建立联结。何慧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从2008年开始,在兰考、灵宝等地扶持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农村需要社会公益组织,最好是当地的精英主导参与。郑冰老师是山西永济当地人,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的链接,很有力量。我们在7.20的时候在龙腾社区做了一些帮扶工作,但处于困境的家庭很多,做的不是很足够。但还是要保持乐观的。


赵喜秀:我们的父辈已经年迈,受疾病困扰,幸好我们这一代人兄弟姊妹较多,可以轮流照顾,使父辈安享晚年;但我们年迈以后会面临怎样的养老环境,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不可能要求子女围着我们转圈照顾,但在思考与担心的同时,看到社会的养老机制也在改变和筹策之中,比如郑州市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各个小区积极筹建,所以对未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谢红:我的父亲已经九十多岁高龄,所幸身体还不错,平稳渡过最近这一波疫情。父亲做了一辈子教师,至今仍有以前的学生来看望他,这就是很好的“缘”,人要多结善缘,才不至于太孤独。至于我们的养老问题,相信会有更多选择。


钮敏:我们每个人受益于社会,也要为社会服务,这是我们存在的真正意义。万事万物都会有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面对灾难我们要理性面对,然后根据科学做出应对措施。老年人他们面对生老病死尤为恐慌不安,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要给足他们底气。也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母亲86岁了,她也总是为将来担心,我首先告诉她“有我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对待每个人要存好心、说好话”。每天打电话是我们的必修课,她也总是开心讲:“今天收留了一只流浪猫”、“又收留了一只流浪狗”、“今天给路过的端水了、送饭了……”,这些善举一定也能够助她安度晚年。愿大家都越来越好!


王建设:人来到世间原本是没有力量的,个人的力量来自于社会和自然。从社会层面看,多交流,多关爱,多传播“道”,会对个体赋予力量。对个人而言,生命一场,只需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听天命,尽人事,不用过分为生老病死担心。但社会问题还需正常看待,尊重生命,给予人道主义关怀,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张学岚:这本书的内容初看有点低沉,实际透露出人本的关怀和深度的社会关切。老龄问题是每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常常对养老怀有忧虑,对失能的恐惧很强烈。生命尊严的丧失,久病卧床的担心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日本养老方面的工作可以借鉴。


李彩霞:人年老了以后,要有内心安定的力量、有信心,正视老年状态,但心态不能老。国内的养老处于探索阶段,小众的养老社群和模式也在兴起,抱团养老需要志信相同、兴趣爱好相交的人群。目前的社区没有充分发挥好应有的邻里亲和社群的作用,我们能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事,给予周围的人多一些帮助和爱。


李振伟:我们来定村户籍人口1008人,常住230人,包括老人小孩。年轻人不到五分之一。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农村里老人比城市更不方便,子女外出打工长年不在身边。年轻人想照看父母,力不从心,进退两难。种地养活不住老年人,有的去世了都没有人知道。人都有老的时候,要考虑养老的问题,迫切需要集中养老的地方。有的地方村里给养老院一片地,以老养老,能行动的照顾不能行动的,非盈利的,合作养老。山西永济有一个合作社的模式非常好,我去那里参观过。是当地一位叫郑冰的乡村女教师发起农民合作组织,从1998年一直做到现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组织年轻人跟着老年人学传统手艺,40多岁妇女组成红娘合作社,还有各种类型的生产合作社如织土布、布鞋等,在网上销售,不注重数量,做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过度工作。通过网络把农产品销往大城市,增加了收入,合作社给社员分红,不分现金,社员统一网上团购物品。合作社分工明确,年轻人负责统计收集信息,统一团购,盈利用于公共支出。这样的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杨新辉:我很高兴加入读书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联结。分享也许不能激起浪花,但总有意义。书圈的氛围很好,有许多有力量的人。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这也许就是好的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汪桂红:人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建立联结,结缘志同道合的朋友。绿色中原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公益组织,读书圈近日在共读经典,圣人之学,只一“诚”字。每个人要尽量做一个真诚而善良的人,用心做事,以诚待人,自然会结缘同道中人,这样既提升了自己生活的品质,同时也有力量一起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共同促进社会和谐而美好!


今天参加读书会的各位老师,虽然都认为这是我们社会已经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一个问题,大家虽然都为这个问题担忧,但同时都认为我们也有信心乐观起来。尤其是郑州大学的学者范会芳老师,从社会学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思路,也分享了很多已有社会组织的积极行动。来自来定村的李振伟老师,也提到了乡村社会老年人的状况。但是他也给我们分享了山西永济的不倒翁计划,让我深深地感到,基于乡村熟人社会,在村民自发的努力和天生合作意愿的促使下,如果有愿意操心的人愿意促成村民之间的合作。那么,这个方式如果在单位、同学、朋友等其他“熟人社会”或者“志同道合者”之间,这也许是解决“无缘社会”的有效途径。其他参与活动的老师分别从身边或者个人的经历出发,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看法。
是的,大家都认为,有一天我们老了,就如同彩霞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要有使自己内心安定的力量。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种力量来自阅读,来自自然,来自行动。积极坚持参与一个活动,公益组织也好,像我们的读书群也好,帮助贫弱儿童也好,积极而坚持的参与,会增加对这件事情意义和价值的了解和认识,也会更加热爱这件事情,也会有进一步积极行动的力量,这也是和社会建立链接的一种有益的方式。
但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在良好的愿望达成之前,因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尚未大规模的发生,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围绕这个问题产生的法律、社会组织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我认为,我们必将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达成有希望的状态。所以,在此希望现在我们社会的中年人,大家正处于健康、事业等各方面的峰值期,即便出于对社会长治久安和个人未来的关切,也应该对这个问题给与更多的关注,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未来的自己而言,都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行动。即便如此,我个人仍有理由相信,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借助政府、民间的力量,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合作,这个问题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式。


相关阅读

绿聚书圈 | 爱是人世间的太阳

绿聚书圈 |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绿聚书圈 | 宗璞散文读书分享

绿聚书圈 | 品读《春江花月夜》


作者|孔喜梅

编辑|婷婷

供图|孔喜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中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