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早日把“屌丝”淘汰出汉语系统
尽管《屌丝男士》第四季已经结束,但“屌丝”文化仍然长盛不衰。早在今年各地“两会”召开之际,有人认为“屌丝”一词粗鄙猥琐,污染了汉语的纯洁性,理由是这个词作为网络流行语就罢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居然也说,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对本国语言文字保护或纯洁性维护的举措,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
这实际上指出了三个问题,开出一个药方。首先是“屌丝”一词粗鄙猥琐。“屌丝”本网络词汇,常指一个人符合穷、丑、矮、呆、胖这些特征。“屌丝”(或写作“吊丝”、“吊丝”等),是中国网络文化兴盛后产生的讽刺用语,开始通常用作称呼“矮矬穷”(与“高富帅”或“白富美”相对)的人。其中“屌丝”最显著的特征是穷,房子、车子对于屌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它来源于网络贴吧。张委员认为“屌丝”一词是污染的原因恐怕主要是词源问题。“屌丝”原来是“毅丝”,就是百度李毅吧的粉丝,“屌丝”是这些人被讽刺“一丝不挂”后自嘲式命名的产物。一丝不挂自然给人不雅观的心理暗示。因此认为“屌丝”一词粗鄙猥琐是有道理的。第二个问题是网络词语是否污染汉语纯洁性,由于讨论屡见不鲜,此处不再讨论。我们不认为“屌丝”等词语污染了纯洁性,此处只补充一点,不是每个网络词语都能得到大范围流传,也不是每个网络词语的寿命都如此之长,如“伊妹儿”、“斑竹”几乎没人说了,要相信语言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第三个问题是“屌丝”为代表的粗鄙词语电视节目主持人可否使用?这个问题讨论寥寥,它这是个词汇运用的场合是否合适的问题。“屌丝”没有污染所谓汉语的纯洁性并不意味着“屌丝”可以无所顾忌的传播,因为以“屌丝”命名的亚文化包含有太多的负能量。一定程度上少用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我国的电视节目是不分级的,这导致主持人需要满足所有观众的胃口,至少不应让观众觉得被冒犯,在现行广电制度下,少说或不说“屌丝”等粗鄙词语无疑是负责任的,也是安全的。但节目主持人不是人民教师,电视节目也不是课堂,不少节目本身有娱乐性,这些节目能不能有?将来对此类节目的主持人则应该放开,当然是在分级播出的条件下。
事实上还有一个问题,节目主持人为什么也说“屌丝”?有没有可能是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收入不如同等影响力的国外主持人,他们对“屌丝”有一定的内心认同,从而说出这个词语?至于开出的药方——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制订语言文字保护条例,实际上,我国已经借鉴外国经验于2001年制订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现在需要做好修订工作,更重要是做好宣传、执行工作。
“屌丝”一词从网络到日常生活的流行实际反映的是全民矮化的问题。在法制不够健全,新的社会规则没有确立,而传统文化提供的旧秩序被打破的社会里,青少年和社会夹心层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矮化则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于是“屌丝”一词四处流行。作为政协委员,更应该关注的是“屌丝”文化反映的青少年自信心缺乏、社会夹心层进退维谷的现实困境,正是这些问题造就了“屌丝”文化,这些问题不解决,“屌丝”还会大量存在,单纯从语言上进行限制是难以奏效的。
综上所述,我们生活在同一家园,增加社会的正能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减少社会的负能量也是应有之义。“屌丝”应该少说,更需要注意的是“屌丝”形成的社会现实,只有加快社会规则的确立,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继承,使青少年和社会夹心层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语言系统才会发挥自身的大浪淘沙功能。希望早日把“屌丝”一词淘汰出汉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