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板凳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略谈范文澜的治学态度
一代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1893—1969)早年在北京大学文科中文门学习,师从黄侃、陈汉章、刘师培等,受到古文经学的熏陶及考据学方面的严格训练。在治学上,以严谨求实著称于世,其治学态度后来被形象地概括为“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的助手荣孟源、彭明、来新夏等著名学者大力宣传此说,使之广为世人所熟知。同样是范文澜的助手,蔡美彪、卞孝萱等著名学者则将其治学态度概括为“专、通、坚、虚”和“二冷精神”以及“天圆地方”等,其中“二冷”指“坐冷板凳,吃冷猪肉”。蔡、卞等先生认为“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不出自范文澜,并指出不要误解他倡导“坐冷板凳”的本意。此说确有独到之处,但笔者以为,用“二冷精神”来概括范文澜的治学态度,未能反映新中国建立后他治学态度的发展变化,而用“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来概括则恰如其分。
1917年秋范文澜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21年回国后,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华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任教。至少是在华北大学时期(1948—1950)范文澜在治学上就已经开始提倡“二冷精神”了,此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反复地强调“二冷精神”。比如:1957年4月,北京大学举办“历史问题讲座”,范文澜应翦伯赞和历史系学生的一再邀请去讲第一讲,其中就谈及“二冷精神”。范文澜说:“我经常勉励研究所的同志们下‘二冷’的决心。一冷是坐冷板凳,二冷是吃冷猪肉(从前封建社会某人道德高尚,死后可以入孔庙,坐于两庑之下,分些冷猪肉吃)。意思就是劝同志们要苦苦干、慢慢来。一个做学问的人,有这样的决心,下这样的功夫,如果真有成绩的话,总会有人来承认你,请你去吃冷猪肉,何必汲汲于当前的名利呢!我这样说,可能不合时宜。但是,我愿意提出我的建议。”(《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冷猪肉”的原意是指过去只有大学问家和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在文庙的廊庑间占有一席之地,分享祭孔的冷猪肉。范文澜借此勉励后学,做学问不能着急,要持之以恒,坐得住冷板凳,才有可能有所作为;而如果确有成绩,早晚会得到社会承认。值得注意的是,范文澜还说:“我这样说,可能不合时宜。”也就是说,在当时形势下,他对自己的“二冷”提法已经不是十分满意。所谓“不合时宜”,可能是因为此说曾被人指为提倡“三脱离”,也可能是担心有“尊孔”之嫌,或者有新的思考。
与“二冷精神”相比,“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不仅包涵了“二冷精神”,还涉及到更为重要的文风问题和学风问题,就是写文章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没有根据胡编乱写,宁可坐十年冷板凳,也不能写半句没有依据的空话。因此,笔者以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用它来概括范文澜治学态度的鲜明特点确实比“二冷精神”合适。那么,蔡先生等为什么不持这种观点呢?首先,他们认为“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韩儒林提出来的,不是出自范文澜;其次是“板凳需坐十年冷”,对学生来说当然可以,但这并非范文澜的原意,他的本意不同于过去“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而是要甘于寂寞,坐冷板凳不是只需要十年,且是终身的事情;再次是“文章不写半句空”也有点绝对化,尽管范文澜一直提倡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是也不能说一点理论分析也没有,否则就变成纯粹的资料了,因此这句话也不够准确。
笔者以为,以上学者对“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分析不无道理,而对“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分析似乎有点解读过度。因为这里的“空话”,显然不是针对理论分析而言的,而是文风、学风问题。如果换另外一种表述即“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就更为合适了。笔者认为,无论范文澜是不是首创者,用“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来概括他的治学精神,极为恰切,且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对“二冷精神”的发展。
首先如前所述,范文澜在1957年已经感到“二冷精神”不合时宜,也许他由此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重新进行概括,才能符合时代要求了。其次,1961年4月7日,范文澜在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联合举办纪念巴黎公社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反对放空炮》中,明确提出反对“说大而无当的空话”,应该“放弃开空炮的恶习,切切实实、老老实实地做调查工作(其中包括系统地读书),开动脑筋,想想问题的性质,付出仔细研究的劳动,然后再写文章。”“切忌临时抓夫式地搜集资料,杂七杂八一大堆,好像一篇狗肉账,使读者摸不着底里。”也就是说,范文澜在“二冷精神”的基础上,这时又明确地提出了反对“说大而无当的空话”的主张,具备了提出“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思想基础。范文澜的这次发言在当时比“二冷精神”更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极左史学思潮的政策化和制度化进程,对于文化大革命前近代史研究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学风具有重要作用。
恰好在《反对放空炮》发表之后不久,范文澜和韩儒林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接触,二人经常交流,包括谈到治学的态度。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由翦伯赞、吕振羽、范文澜、韩儒林、翁独健、刘大年、金灿然、王冶秋、蔡美彪、张传玺等16名学者组成的民族历史研究代表团,应乌兰夫邀请,到内蒙古考察。翦伯赞回到北京大学后随即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内蒙访古》;韩儒林回到南京大学后不久,就给学生写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有学者指出,韩儒林写好后还亲自送给了范文澜;范文澜把这幅对联挂在了书房里,以为座右铭。从这句治学格言产生的过程来看,这句治学格言的基本思想很可能来自范文澜的治学体会或者两位学者思想交流的火花,并且范文澜对此是高度赞赏的。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句格言在用词方面还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表述。比如,前一句中的“需”字,有的写作“须”“要” “愿”“甘”“敢”“宁”等。笔者以为,以“宁”字为佳。后一句中的“半”字,不少人写作“一”。笔者认为,以“半”字为佳。“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治学态度的发展变化,鲜明独到,富有时代特点,也值得我们今天的学人引以为座右铭!(作者单位:河北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