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象中的吴侬软语

WANG S. Y. 语言生活研究 2021-09-2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577xsrt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老人家常说啊:“十二载是一个轮回。”没想到这句话在小我十二岁的弟弟身上让我体会颇深。前不久回家,妈妈日常问我们周末想吃什么她好做。我想念妈妈的鱼汤很久,便用方言说娃娃“(这是吴语中孩子常用的鱼的叫法;妈妈问:“弟弟呢?他回答干脆:“妈妈我不知道。”我眉头一皱:“弟弟你为什么老说普通话?说句方言我听听。”他嘴巴紧闭,无辜地看着我,摆明了说不出口的样子。妈妈感叹:“他们这一代‘零零后’,哪还会说方言,只不过能听不讲罢了!”

方言正在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慢慢消弭,它离开的方式静寂无声,但是这种趋势似乎从未停歇;只是曾经方言流利的我们,毫无察觉,或者说,根本无暇顾及。

我生长在苏州边界一个小镇子里,是名副其实的江南人。小镇虽小,历史却悠长。早在春秋时期,它便是吴越两国的交界处。吴越相争,时而为吴地,时而为越境。时光兜兜转转,小镇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布艺丝织业繁荣,有着“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名。然而,追溯过去,反思当下,我们悠久的吴语文化却少了继承人。就拿昆曲、评弹来说,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有戏班子在镇上、村口搭台表演昆曲、唱评书。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老少青年便聚在简陋的戏台下,细细咀嚼台上人演绎的儿女情长。所谓民间故事,就是这样经过人们口耳相传得以保留;那些戏腔婉转、吴侬软语,即便我年岁幼小,也是印象极深的。再说今天,昆曲在200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听上去像是莫大的殊荣,可是在语言大环境发展下的现代社会,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呢?同样起源于苏州的评弹——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也面临着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的尴尬局面,生存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危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974psj25&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盛小云《姑苏行》评弹


而我们能做的,能为吴语文化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高中时我一度很感激吴语言,因为语文背诵中的《诗经》一块对我来说轻而易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字和方言中的“他/她”的读法相同,理解也随之通顺不少。对于江南文化,特别是吴语的讲述,我们应该是心存感激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和使命的传承发展,是砥砺我们不忘历史、勇敢前行的最好动力。普通话盛行的确方便了国内大众没有阻碍地沟通、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存一弃一地对待不同的语言,忘却、抛弃吴方言一定是不可取的。

学校里与不同地域的同学说普通话,专业上每天学习、研读英语,一回家,听着那熟悉的吴侬软语,乡音无改的感受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