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乐疗法…(一网打尽)

乾一文化 一明 一明济苍生 2023-08-25



听音乐调五脏,奇妙的中医音乐疗法

在我们中医学理论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犹如一个辨证鲜明的治疗方案,就成了一种特殊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在古代琴棋书画是作为养身之术的,其中琴排于第一位,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魅力和效果。

1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也


据说在古代,真正中医大师不用针灸和中药,而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的诞生。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音乐像药物一样有五味,正确的享受音乐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在古代宫廷配备乐队和歌者,不纯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中国古代的音乐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古代博物学家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中医学是个各学科的交汇学科,真正的中医大师就是个博物学家!这五音曾经一度处于失传或无人研究的境地。感谢那些挖掘古音乐的学者和大家,使她重见天日。


中医心理学讲,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与情志、脏腑之气产生共鸣,达到鼓动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中医音乐疗法”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也”。其中这个气不单单是指情绪,其实主要是指五脏的脏气和六腑、奇恒之腑之气。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脏腑之气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运用五行原理,五音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关系,五音搭配组合,影响失调的人体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治疗的能力。


音乐也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这种说法虽然有点牵强的感觉,但是也体现了音乐的医药作用。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的人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这个是大家听音乐总结的一点点经验,估计这个大家都有一点经验和感受。

2

养心音乐


心脏出问题,常出现失眠、心慌、心胸闷等情况,从而导致胸痛、烦躁等表征。


最养心曲目:养心气最需要的是平和,所以推荐的最佳曲目为《紫竹调》。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聆听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

3

养肝音乐


肝不好常常出现抑郁、易怒等情绪,而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则是外在表征。


最养肝曲目:肝顺需要木气练达,适合欣赏的曲目为《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聆听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4

养脾音乐


长期的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脾胃产生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都是常见的症状。


最养脾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聆听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5



养肺音乐


吸烟、过度疲劳、呼吸道疾病、厨房油烟、汽车尾气、滥服药物、饮食不当都是引发肺部疾病、甚至致癌的诱因。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都是肺不好的表现。


最养肺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聆听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6

养肾音乐

肾乃先天之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喝酒喝浓茶都会伤肾。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都是肾不好的表现。

最养肾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聆听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附:音乐处方

催眠
高血压

糖尿病

解抑郁

去烦躁


打通眉心,百病不侵!


通常我们头晕、疲惫、头痛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额,或者用拳头轻轻敲打,这样会感觉舒服很多。


您可别小看这个动作,这无意间的一敲一打、正好刺激了我们身上心脑问题的核心:眉心。


眉心:人体血压血脂控制点。


眉心就是道医经络穴位印堂穴的驻地,养生者将印堂穴称为「上丹田」、道医认为,刺激这个部位,勤加耕耘,就能够获取长生延年的「内丹」。传统医学认为,通过印堂看健康确实有一定道理。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所述



一、印堂发黑,说明人体心脏功能不佳、脑部供血不足、心脑缺血缺氧,甚至有心肌坏死的情况;


二、印堂过红,代表血脂异常、血压高、脾气大、易中风;


三、印堂发黄,说明人体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


您看,这血脂、血压、脑供血等问题都被这印堂穴所控制,只要把这里打通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道医看来,印堂出现问题属于虚弱的病症。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按摩一下眉心,疲劳症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印堂穴很好找,位于脸部正面,左右眉间正中央就是印堂穴。


刺激印堂还有醒脑通窍明目的功效。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 100 次,就能感觉到一种胀胀的感觉向两侧发散,那是阳气在冲击,之后您就能感觉到脑子特别清醒,眼睛也特别明亮。


经常按摩这个印堂穴位,还可以使头脑反应敏锐,增强记忆力、改善视力减退。


此穴对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和与伴随而来的头昏、头痛、嗅觉功能减退等,也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自我取穴按摩法



一、右手的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弯曲;


二、将中指的指腹放眉中心处,用指腹揉按穴位,用力适度;


三、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大约 2 至 3 分钟;


四、也可采用右手拇指、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提拉 50 至 100 次。(也可直接用拇指按摩)


打通了这个控制点,脑供血问题就会有改善,对头痛、头晕等高血压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每天都要自己动手。按按眉心,头晕、头痛这种直接困扰我们的问题都会有很好的改善,简单、有效!


摸摸鼻子就有七大养生功效,养肺又醒脑!


鼻子,作为人面部最为突出的器官,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仅仅是用来呼吸的吗?今天咱们就来细细的说一下。




鼻腔上部与颅脑相近,在下鼻道内有鼻泪管与眼睛相通,后鼻孔的鼻咽部与咽喉相接,气管与食道在此分道,中耳与两边耳咽管相连。因此,鼻的很多疾病常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


从鼻的作用来看,鼻五呼吸道的出入口,既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脏物等侵入的第一道防线。


鼻腔内有鼻毛,又有粘腋,故鼻内常有很多细菌、脏物,有时会成为播散细菌的疫源。因此,鼻的保健十分重要,应从多方面着手。



抹全鼻

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增强鼻对外界的适应力,才能提高其防御功能。所谓抹全鼻即与浴鼻锻炼有相似功用,就冷水浴鼻和冷空气浴鼻。

具体操作方法:两手食指或用右手拇、食指指面分别放在鼻两侧搓擦,从目内眦(精明穴)下、鼻根、鼻梁、鼻翼至鼻下孔旁(迎香穴),用力均匀,上下搓擦100次。


适合易罹患感冒或是鼻塞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坚持天天抹全鼻,能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减少患病机会。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

经常擦鼻两侧可使鼻腔血流通畅,温度增高,从而可是吸进的空气变温,使肺脏部受冷空气的刺激,免除咳嗽,预防感冒。增强局部气血流通,使鼻部皮肤津润光泽、润肺。


推鼻梁


鼻腔上部与颅脑相近,在下鼻道内有鼻泪管与眼睛相通,后鼻孔的鼻咽部与咽喉相接,气管与食道在此分道,中耳与两边耳咽管相连。因此,鼻的很多疾病常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

具体操作方法: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再由鼻根往鼻尖揉,上下来回揉动,反复约20至30次。用手指或弯曲拇指的指节背部揩擦鼻旁两侧,自迎香至鼻根部,在按揉上迎香。



适合鼻道感到不通气、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症状还未明显发作之前,每天持之以恒,做10至20次,可以缓减病症。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

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鼻道不通畅,往往因血管收缩,鼻内分泌物太多,加速血液循环,清除鼻内异物,可以减轻症状。


摸鼻根

两目之间,鼻柱之上凹陷,足阳明胃经之所起,透过推擦表面皮肤,中医认为皮部,表面经络气血进行阴阳调和。


具体操作方法:如果有戴眼镜的人,先将眼镜拿下,让鼻根放轻松5秒,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起鼻根,会觉得鼻根有些酸胀,是很正常的,因为鼻根长时间被眼镜压迫,血循不畅所造成。再用食指快速来回擦鼻根,约20次,使鼻根略红即可停止。


此法适合戴眼镜族群。另外,鼻根扁平的小宝宝,父母可以经常轻轻捏起宝宝鼻根,会有意想不到效果。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

中医理论认为山根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可以反应心的状况,心主神明,有时候白天思虑太过,晚上却睡不着失眠时候,按擦山根处,可以帮助入眠喔!

捏鼻翼


鼻孔之上称方上,现称鼻翼,中医理论认为鼻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可以反应胃肠道的状况,透过按摩此处,气血运行通畅,以调整脾胃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用拇指与食指,同时放在鼻翼两侧,轻轻拿起鼻翼然后放下,动作反复约20至50下。



适合鼻部疾病,症状不严重者,偶尔感到鼻塞或是鼻翼两侧上有毛细血管扩张,还有脾胃功能较差,食用较凉食物之后,如西瓜,容易腹泻的人。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


捏鼻孔


正常都是用鼻呼吸空气,空气中的灰尘与细小的微生物被鼻毛阻隔在鼻腔中,容易造成鼻腔有异物,每天可藉由捏鼻孔前,先将鼻内异物清除,在捏鼻中隔,促进鼻内血液循环,呼吸充足的空气,使我们身体获得需要的氧气,维持生理代谢。


具体操作方法:用食指放在鼻孔内,食指与拇指一起捏鼻孔,一捏一放,用力均匀,每分钟约60次,至鼻有酸胀感为止。用食指、中指分别深入两鼻孔,挟住鼻中隔轻轻柔捏。



此法对过敏性鼻炎、鼻塞,能有不错的效果。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


揉按迎香穴


迎香穴是手、足阳明交会处,就解剖位置来看,在提上唇肌处,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颊支,面动、静脉的分支。按摩刺激迎香穴,对于面部与鼻子周围经络可以畅通及气血流畅,使鼻部的气行血亦行,中医认为气血不通,疾病随之而来,养生就是要防范未然,之前加以保养,维持健康的体魄,正所谓正气存于内,邪不可干也。

具体操作方法: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中取迎香。用手指尖按压迎香,一边按一边振动,达到酸胀感为止。每次约5至10分钟。


对鼻塞不闻香臭,面部浮肿,有邪风引起抽动,面痒状如虫行的人,此穴位有不错效果。


踮:


每天200下,坚持一个月,腰椎颈椎都好了!


记住一句话,坚持一个月,腰椎颈椎都好转了


“10点10分”去看戏



十点十分是什么意思呢?


双臂向体侧伸开,与地面平行,类似九点一刻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十点十分的位置抬起,再落回九点一刻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最好每回能达到100次,早晚各做一次。



以前很多颈椎病人打气囊,又反复牵引,很受罪。现在有病人找我,我说你就练这个,一天200次,上午100次,下午100次。一个月下来,所有颈椎病人都明显好转了,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去看戏什么意思呢?


就是踮脚尖、伸脖子,像小时候趴在墙头看大戏一样。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之后再反复去做,这样做以后肩部、上肘、颈部、脚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也是提肾气通经络的重要方法。


踮脚,一种流传八百年的养生法!这样“踮”是在按揉内脏!

 踮脚是一个全身脏器都爱的动作,它不受时间、空间约束,随时随地就能给身体带来好处。
一次踮脚,可以调动腿部8处肌肉。踮脚还是一项不错的有氧运动,有助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增加心肌供血量,保护心血管。 


踮脚,全身器脏都爱的动作

踮脚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式,在古代被称作“敦踵法”。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这一锻炼方式,在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中,也有运用。
八段锦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人体肾经,诱发全身震荡,从而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起到消百病的养生效果。
按中医理论,从脚趾、脚跟到小腿、大腿内侧有三条经络:脾经、肝经和肾经,称作足三阴经。常踮脚可以刺激足三阴经,使体内的气血向上运行,进而温补内脏,激发中气,调和气血。
每天踮踮脚,收获六个好处
树老根先竭,人老腿先衰。每天踮脚2~10分钟,全身都受益。
1强壮肌肉

双腿被称为身体的“ 第二心脏”常踮脚有助发展小腿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增加站立、行走、跑跳时的耐受力。


2保护心脏

静脉回流需要肌肉运动产生的压力来推动。据测定,双侧小腿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搏动一下、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踮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心血管健康。
3补益肾气

踮脚时,前脚掌用力,前内侧脚掌、足大趾在起支撑作用。而足内侧有肾经、肝经、脾经三条经络经过,常踮脚可以疏通经络,驭气上行,补肾固本。


4预防关节疼痛

坐着时,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慢,下肢肌肉活动基本关闭,新陈代谢速度下降50%。常踮脚有助增强踝关节稳定性,预防下肢静脉曲张,防止膝关节僵硬、酸痛。


5预防痔疮

踮脚尖的同时如果配合收肛提臀,还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


动作要领:抬脚时吸气提肛;落脚时呼气、放松肛门。
6刺激足底筋膜

踮脚对脚跟是一种恰当的按摩和刺激,可以防止跟骨垫退变,促使新保护垫的形成。


根据中医全息和反射理论,脚跟是人体的生殖反射区,踮脚产生的抻拉和震动,还有助保健相应脏器。
踮脚的正确姿势

抬起脚后跟再落下,如此反复颠足,让脚跟有节奏地轻震地面:
抬脚跟时,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脚微微并拢,将两脚跟提起,感觉提到最大限度后,保持平衡,此时小腿紧绷,动作略停两秒。
落脚时,两脚跟先微微下落,在快要接近地面时颠足,让身体产生一个轻微的震动。
动作熟练后,可配合提肛运动,即抬脚时,缓缓吸气,提肛收腹;落脚时,慢慢呼气,会阴部放松。
每天早晚可以各做一次,踮脚频率控制在2~3秒一次,每次持续1~5分钟,感觉脚底发热即可。
老年人刚开始练习时,可以扶着窗台、栏杆等以免摔倒,动作娴熟后,再脱离扶手练习。
推荐四种,花式踮脚法

踮脚尖动作非常简单,除了站着踮脚,在坐卧行走时练习,更有助收获养生效果。
1走路时踮起脚尖,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为宜。刚开始练习若不能保持平衡,可扶墙进行。
2坐着时两腿微分,大小腿垂直,用力踮脚尖或勾脚尖,重复30~50次。可将两瓶矿泉水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速度可自我调节。
行动不便的老人、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避免摔倒,不建议踮脚走路,可以选择坐位或平躺练习。


3躺着时

平躺,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每次20~30下,每日2~4次。


躺着勾脚尖又称踝泵运动,有助促进血液循环,消退下肢肿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小便时

对女性来说,盆底肌增强,意味着性感受的增强,有助获得高潮。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小便时踮脚还有助使排尿更顺畅。


如果一天能做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连续一个月或半年左右的时间,便能达到较好的强精健身作用。




心机机心,术尽伤人;

天上天下,惟一止正。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走进乾一文化,四步带你回家!



第一步:️明理悟道(需明师指路)。

借经义、法理之灯光,照破无明黑暗从而实现内思破愚,恍如神明再现。



第二步:实修证道(需身体上路)。

乘修法、禅定之渡船,加速能量回收从而实证归根复命,犹如精神守一



第三步:传承弘道(需自己彻悟)。

依大道、真义之神力,弘法渡人渡己从而实现和光同尘,真如大通无碍。



第四步,回家之路(在放下之处)。

安身心,正定之归途,正见正业正定从而实现自在解脱,红尘空门穿越。


回家诀

  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请长按关注👉走进乾一文化学习平台,让生命从此开始蜕变!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南师讲述:意根——第七识

保护能量场

回春术-睡卧功(秘藏)

陪床保姆……

疗愈自己实操

“思考” 瘾

“我”=角度,“道”=0

“超人”是怎样炼成的(秘)

特异功能说

已经等你上千年!

一点除百病

穴道经脉通生死(藏好)

看图,视力快自查!

剥去宗教外衣的中国“神”

为何杂念多?咋办?

无论遇见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平静

辟支佛 . 入定误以为死了

身体链接冥想法

观心开悟法

阳气改命运

身体的警报-情绪

修行 |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钱,是没福报

40穴位按摩治病

真要修道,必先开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