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合肥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带你一起划重点~
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营商环境指数名列全国第14位
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
……
近日,
合肥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出炉
大司兄带你一起划重点~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作为,持续创新,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9年,合肥市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在中国社科院等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中,营商环境指数名列全国第14位;在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合肥作为省内唯一的地级市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上报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办;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合肥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
“法治兴则国家兴。”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的无数的努力……
谋划部署到位,形成推进法治建设强大合力
1
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市委强化统筹协调,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完善工作机制,一体推进法治合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市政府积极发挥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委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2
突出关键少数,增强法治思维
坚持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考核,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组织市政府常务会学法4次,180名拟提拔市管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各级领导干部近300人次参加法治相关培训,全面提升法治能力。
3
严格对照标准,落实规定动作
自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任务落实进展情况,动态掌握法治政府建设时间表。用实督察利剑,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专项督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以及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察,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出台示范创建实施方案,积极申创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高效完成创建“硬任务”;同时,提前部署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申报工作。
政府履职到位,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1
深化机构改革工作,体制机制更加科学
依法高效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理顺基层治理体制,按“一办五部两中心”的标准要求,设置街道内设机构,城区街道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四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机构精简至111个。
2
强化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动态管理各类清单,市级审批事项保留186项;调整中介服务清单16项,保留153项,规范(下放)24项。规范县乡级清单,实现权责事项上下一致、整体规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调整市县两级“一单两库”,市级开展随机抽查和联合抽查1225批次。做好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失联被执行人动态评价以及信用信息修复工作。开展增量政策措施审查,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
3
提升政务服务标准,智慧政务模式全面建立
改造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组织市县乡村四级认领和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上线政务服务事项13.76万个。长三角“一网通办”工作提质升级,各县(市)区、开发区全部建成“一网通办”企业专窗和个人专窗,实现长三角26个城市间、51个事项的异地通办。2019年,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发布《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合肥在32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六,被评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
4
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建设覆盖四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软硬件设施及人员配备到位,高效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实体与网络平台无缝对接,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网上运行,全市法律服务微信群实现全覆盖,市12348法网开通店铺440家,上架产品1640件。
引领推动到位,着力提升制度建设质量水平
1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完成7部地方性法规和9部政府规章的立改工作。立法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在制定全省首部无偿献血条例时多层面调研20余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起草时广泛邀请投标人及代理机构开展座谈;土地储备立法邀请省级专家深入论证;妥善处理养犬、城市排水等立法项目中的争议。
20
提升规范性文件管理质效
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法定机构建设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的133件市委市政府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意见建议260余条,源头防范风险。依托合肥法制监督平台加大对部门文件监督管理力度,审查文件160件,提出意见190余条,登记编号151件。对县级政府报送的89件备案文件提出意见27条。向省政府报备市政府规范性文件34件。完成2018年度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涉机构改革文件专项清理。
31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
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出台《关于贯彻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审查范围。审查市委市政府重大涉法事务478件,全市对130余件重大事项开展风险评估,市本级重大事项征集意见100余条。发挥市政府法律顾问“外脑”作用,法律顾问参与处理重大涉法事务98件。公职律师制度实施逐步规范化。
资源整合到位,全程立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2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减少执法队伍和执法重心下移。巩固城市管理领域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责任网络。经济发达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23
健全“制度+科技”法制监督模式
充分运用“互联网+”,升级法制监督平台,增设行政复议综合管理、政府合同管理监督、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模拟考试等功能模块,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全覆盖、流程化监督。截至2019年,通过平台运行事项5万余条,其中执法信息1700余条。
34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常态机制
深化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工作,印发公议员考核办法,建立退出机制,提升工作质效。严格落实“两法衔接”、“1+3”制度要求,截至2019年底,全市移送案件671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出台工作指引,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并将结果纳入考核。采取重点评查、专项评查、集中评查等方式,评查执法案卷450余卷。全面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培训执法人员1637人次。规范辅助执法行为,全市6651名执法辅助人员持证上岗。
立体监督到位,构建行政权力风险防控机制
15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贯彻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考评方案和工作制度。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全市受理依申请公开信件2141件,依法及时办结2128件。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市主动公开信息42万余条,重点领域信息占19%。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连续五年发布《法治蓝皮书》,合肥市政府透明度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26
严格落实审计监督
出台《关于坚持审计监督全覆盖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审计全覆盖工作规划(2019-2023年)》,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监督覆盖体系。加强涉审记录管理,完善审计信息链,采用多种审计方式,推动单一职务任期审计向应审职务任期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出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实施办法》,编制《经济责任审计问题责任界定清单》,确保责任到人。
37
自觉接受司法监督与民主监督
规范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定期通报出庭应诉情况,倒逼应诉应议能力提升。全市行政诉讼一审案件1236件,审结1176件,行政机关终审胜诉率93.9%。依法及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及司法建议,及时纠正行政违法行为。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规范率、按时办复率和代表委员满意率均为100%。
48
全面强化社会监督
依托市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在线访谈、网上调查、民意征集、12345市长热线等专栏,畅通政务舆情收集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多渠道、多形式解读政策信息3420条。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市长热线受理群众诉求76万余件,直办率62.6%,转办件按期反馈率和办结率、审核通过率、答复率、办理实名率、息诉率均在99%以上;市领导接听群众来电54件,成员单位接听群众来电580件。
主动作为到位,推动社会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19
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规范办理复议案件,全市收到复议申请1393件,受理1238件;其中,市政府收到申请300件,受理264件,审结262件,准期结案率100%,直接纠错率18.7%,综合纠错率23.3%,复议纠错功能充分发挥。跟进指导38个行政复议基层受理点工作。网上公开复议文书1100余份,倒逼公平公正办案。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专家论证、回访等手段办案,增强复议决定说服力和公信力。发挥复议委员会“外脑”和“监督”双重作用,召开论证会议10次,审议重大疑难案件14件。
20
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加强行政与司法的衔接互动,召开联席会议,预先排除执法行为风险。推进行专调解、“警民联调”、访调和诉调对接等工作,提高矛盾化解合力。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全市2127个人民调解组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2581人,全年累计调解纠纷10万余件,成功率达98.69%。继市医患纠纷和信访事项调委会之后,市总商会、市房地产领域(物业)纠纷调委会相继启动运行,实现了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31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全市立案查处相关案件620起,为5471名劳动者追讨工资4223.38万元,实现欠薪案件数量、涉及人数和金额同比“三下降”目标。推进信访“三无”县乡村“联建、联创、联评”活动,报送省信联办资格复核的“三无”乡镇(街道)54个。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稳妥做好非正常上访人员劝返接回工作。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心理咨询师等190余人次参与市领导接访工作。
一年来,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足。基层少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不够强,防范风险意识较弱;部分单位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效果不够好;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不平衡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重大决策机制建设和落实存在短板;机构改革后部分市直部门执法体制机制未完全理顺;县(市)区法治队伍力量薄弱,基层执法力量不足。这些不足,我们需加倍重视。
2020年是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的收官之年,合肥市将以落实《纲要》为关键主线,在率先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上有新思路、新作为、新突破。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1
聚焦疫情防控,强化法治职能作用发挥
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抓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
23
聚焦《纲要》主线,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动态梳理《纲要》重点任务序时推进情况,查漏补缺,抓好整改,确保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如期实现。
34
聚焦末梢治理,巩固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加强对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督导和考核,确保重点任务在基层落细落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45
聚焦制度保障,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
严格程序,优化方式,突出重点,围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加强立法。谋划公共卫生领域配套制度建设。
56
聚焦机制建设,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质量
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制度机制,优化决策程序,加强实施监督,强化责任追究,确保行政决策权力依法规范运行。
67
聚焦矛盾化解,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积极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健全复议内控机制,强化制度落实成效,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
78
聚焦点面结合,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和执法薄弱环节,强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推动督察、调研、考核和示范创建等工作形成合力。开展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以点带面,协同提升全市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来源:市局法治调研督察处
编辑:吴昊、金红芳
审核:张艳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