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三所一庭”“五省”套餐为群众解忧~


近日,安徽法制报聚焦
我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三所一庭”联调中心
报道了“三所一庭”的“五省”套餐
具体内容一起来了解↓↓





不用来回奔波,网上司法确认让纠纷解决更高效。3月18日下午,在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三所一庭”联调中心,一起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涉事双方,收到了庐阳区人民法院从网上平台流转来的民事裁定书,裁定经亳州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有效。

据了解,这是亳州路街道“三所一庭”联调中心上线以来,首起进行网上司法确认的案例。矛盾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解决。“三所一庭”联调中心设立的初衷,就是解决辖区内群体性、突发性、重大疑难复杂纠纷。


亳州路街道位于庐阳区政治、金融和文化核心区域,辖区楼宇经济体集中,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房产和金融业矛盾突出。单靠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个部门解决,资源力量有限,加上群众对单个部门解决问题的不信任、不认同,导致化解难度较大。庐阳区公安分局亳州路派出所所长张大林对此深有感触,去年夏天,5家房屋租赁中介“跑路”,辖区内近百户群众利益受损,引发房屋租赁纠纷50余起。派出所警力有限,联合人民调解员和律师一起化解,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便是“三所联调”的雏形。在此基础上,2020年8月,在亳州路街道党工委的积极推动下,“三所一庭”联合调解机制建立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调解工作格局。“三所”指的是派出所、司法所和5家律师事务所,“一庭”指的是庐阳区法院司法确认庭。具体实践中,以7个社居委为基点,把7个社区划分为7个片区,组长由派出所社区民警担任,每个片区都与律师事务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挂钩。对派出所与街道各调委会排查出的疑难隐患纠纷的信息,民警控制使其不再扩大,引导到联合调解中心。接着,司法所主持调解工作,找出化解纠纷突破口,律师从法律角度给予纠纷当事人建议,为纠纷当事人释疑解惑,引导形成共识,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书签订后,再通过网上平台,由庐阳区法院司法确认庭进行司法确认,大大提高了矛盾化解效率,当事人不再需要多次往返于各单位之间,被群众称赞为实现了“省钱省时省力省心省忧”。


辖区居民储大爷就是这种联合高效调解机制的受益者之一。2018年储大爷在某口腔医院施行了种植牙手术后,牙床反复发炎。此后,褚大爷多次向口腔医院提出赔偿请求,遭到拒绝。今年1月,双方矛盾升级,闹到了派出所。“三所一庭”联调中心受理此案后,派出所副所长刘玉、人民调解员王恩冉、安徽龙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政依法依理调解,于当天就促使医院作出补偿决定,并履行到位。

截至目前,“三所一庭”联调中心共调解案件52起,调解成功46件。联调工作不仅让民警从海量的纠纷警情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对婚恋、借贷、租赁等纠纷的化解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联调联动保平安,矛盾调处更多元。合肥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周少华介绍,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矛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已实现全覆盖,医疗、道路交通、信访事项、商事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警民联调”组织在各公安派出所实现全覆盖,已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调解组织网络。



群众无小事,点滴暖民心
为群众办实事,我们是认真的~


来源:庐阳区司法局

编辑:吴昊、任芳影

审核:张艳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合肥律师的“雷锋范儿”,再来一波~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办讲座、作研讨,专题政治轮训正当时~

口袋书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之省情知识应知应会~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