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 | 红色百宝系列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端午将至,
今天聊聊这本小册子背后,
ta与粽子的故事~
1920年2月中旬,一个中年人带着妻儿回到了分水塘村。适逢春节临近,村里渐次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这个中年人家也一样,可里里外外唯独不见他的身影。他去了哪儿呢?
谜底就藏在一间房子里。那是他家的老宅,用于堆放柴禾,平日少有人前往。他带着几样简单的生活物件和文具,便在那里“安营扎寨”,孜孜不倦地翻译一本书。
柴房里既无桌子也无床,他干脆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工作时,把一应所需摊在铺板上,倒也施展得开;累了就往板上一躺,权作卧榻。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山区里更添几分寒意,及至深夜,刺骨的朔风横冲直撞般地从四壁和窗户的缝隙里闯入屋内,他那只握笔的手时常被冻得不听使唤。实在冷得吃不消了,他就起身,跺跺脚、搓搓手,还不住地往手心里呼气,稍觉回暖,又专心致志地继续译书。
他是如此专注,除了短暂的睡眠时间,他都“吝啬”到不肯在其他事情上多浪费一分一秒,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都是由母亲送入柴房。眼见儿子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人都瘦了一圈,母亲心疼不已。
一日,她特地包了几个糯米粽子,外加上一碟温补祛寒的红糖,送去给儿子吃。
“粽子是刚出锅的,蘸蘸红糖,赶快趁热吃。”母亲搁下吃食,反复叮嘱道。他“嗯”了一声,却还在低头写字。为了不打扰儿子,母亲便转身离去了。
不过,为娘的仍旧放心不下,她在屋外站了片刻,并关切地问儿子,是否还要添些红糖。“够了,够甜的了,”他的答复很利落。后来,待到母亲进屋收拾碗碟,见到儿子嘴唇周围乌黑一片,先是大吃一惊,再看着紧挨着那碟红糖的一方砚台,她明白了一切,不由得“噗嗤”笑了出来。
原来,他太过认真,竟错把墨汁当红糖蘸。见母亲发笑,他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母亲这才道出其中的“奥妙”,他听闻后,抹着嘴巴,笑了起来。
没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共早期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陈望道,他当时正致力于将《共产党宣言》通篇第一次译成中文。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面世。就在它印行300多天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这则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推出后,迅速在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中掀起一股购买与阅读热潮。或许陈望道未曾料到,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会在当时的革命青年和知识分子当中产生如此强烈反响,一大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仁人志士在它的熏陶下,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
当年,毛泽东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众多拥趸中的一员。
1936年7月,毛泽东会见陈望道先生,他对来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坦露了自己的思想成长的心路历程,“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排在这三本书榜首的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进而又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历史事实证明,作为国内第一部汉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党的早期理论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滋养下,于华夏大地上孕育出甘甜的果实。
向上滑动阅览
党史精彩回顾(点击文字查看)
党史 | 红色百宝之~战乱年代,这位将军少年时的作文轰动一时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