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墨 | “我带着突击队徒步9小时进入汶川”


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汶川地震14周年。

14年前,14万子弟兵进入汶川抗震救灾,合肥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的刘甫全就是其中一员,当时,他刚刚度过30岁生日——


不能忘却的记忆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转眼十四年过去了,山川抚平伤痕,记忆却深陷骨髓。我作为汶川抗震救灾的亲历者,体验了生命的脆弱,更有着不能忘却的伤痛和感动。

2008年,是我当兵的第13年,时任武警部队某部的一名连长。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所在的连队接到赴汶川抗震救灾的任务,我迅速带领连队官兵与大部队突入汶川实施救援。

5月13日凌晨,我带领连队到达都江堰。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只有一条,因成批的灾民涌出来、大量救援力量又同时涌入,道路拥堵,加上余震不断,造成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覆盖,我们行进非常缓慢。回头望望漫长的车队,抬头看看眼前塌方的碎石,想想急需抢救的灾区群众,首长果断决定:成立突击队,命令我带领60名官兵徒步前进,不惜一切代价徒步进入汶川


♥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路上到处都是塌方,80%以上的路面损坏,桥梁全部被毁,又加上连续的大雨,救援人员迎着7级狂风,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大家只能相互搀扶,边开路边前进。遇到山谷,就手脚并用,一步步往上爬;下山时,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每名同志硬是咬紧牙关,始终坚持不掉队,经过九个小时徒步终于到达核心区汶川县

子弟兵救我们来了!子弟兵救我们来了……”翘首以盼的汶川县城百姓看到我们的身影,哽咽着互相告知。

这是一场“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救援。我们到达后没顾上喝一口水便拿起工具展开救援行动,分头对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和可能有被埋人员的地方进行重点搜救、挖掘。

我们小心翼翼地用双手刨去废墟,大声地一遍遍呼唤,寻找有生还希望的群众。有的战士嗓子喊哑了,说话都困难,仍然没有停止;有的战士手脚被预制板的水泥划烂了,血流不止,都舍不得耽搁一分钟包扎一下……


♥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的战斗。我们忍着饥饿,连续作战,哪怕多争取一分一秒,就能给他们多一丝生还的希望。我们冒着余震,用一双双手托起一个个被困群众的生命。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我们共抢救伤员200多人,转移群众1200多人,抢运粮食、帐篷等急需物资上万件。在这场救援中我部因表现突出被党中央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我个人也荣立个人“三等功”。

作为汶川抗震救灾的亲历者,人生中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和高光时刻,弥足珍贵。我将带着这份经历,在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鼓足干劲、拼搏进取,以实际行动为司法行政事业增光添彩。




作者

简介

刘甫全,男,44岁,合肥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二级主任科员。军人的忠诚写在脸上,刻在心中,印证于行动中!


向上滑动阅览

司墨精彩回顾(点击文字查看)


司墨︱眼里有光 心中有爱——律师童磊的支教说(一)
司墨︱给乡村教育更多的时间——律师童磊的支教说(二)
司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律师童磊的支教说(三)
司墨 | 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

司墨 | 我把颂歌献给党!原创歌词获奖啦~

司墨 | 这一次,我们还是一样!

司墨 | 有我们在,没问题!

司墨 | 我的战“疫”两三事~




编辑:李斌、任芳影

审核:张艳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坚持依法防疫!刚刚,合肥33号通告!

外地到合肥什么要求?刚刚,相关部门明确!

“疫”案律师说 | 擅自返乡,逃避查验,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疫”线律师说 | 劳动保障篇10问10答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