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粽”动员 | 送您一份节日必备法律锦囊(下)
端午假日第二天
大家会安排出游计划吗?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
“节日必备法律锦囊”下篇
一起往下看吧~
风俗里,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端午节正是九毒之首,这一天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习俗,喝酒就是其中一种。据说在端午节这天喝酒,可以辟邪驱虫、祛瘟除恶。
相关数据显示,近四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系因酒驾引起,驾车安全真正关系到每个人的出行以及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家人亦或三五好友共度佳节,小酌几杯也无妨。但心存侥幸酒后驾车,可能会触犯法律底线呢?且听律师分析~
陈健
合肥市律师协会交通事故与医疗卫生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隆安(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驾驶者的血液中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为醉酒后驾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酒驾、醉驾要承担“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酒后驾车,因过错造成搭乘人或第三人民事权益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行政责任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酒后驾车引发严重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醉酒驾驶机动车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醉驾入刑后的其他影响
1.父母因酒驾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的,被法院依法判决,执行的刑罚,会留下相关案底,有案底者,不能再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不仅其犯罪记录伴随终生,子女报考警校、考公、入党、征兵等需要政审的事项上,父母作为子女的直系亲属,一定会被列入政审对象,政审要求严格的,子女政审直接通不过。
2.一些具有执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如律师、医生等会被吊销执照。
3.因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受到法律惩处的同时,还应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4.职工因醉酒导致在工作中受伤,不认定为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障。
5.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经济补偿。
6.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参考法条↓
向上滑动阅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千二百零八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千二百一十七条,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 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5.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133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生命的罚单永远只有一张,酒驾醉驾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不负责,更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小长假,人们都爱出去旅游散心。旅游中,在网红景点打卡、拍照,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已然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状态。除了自拍以外,也会经常遇到“他拍”,也就是所谓的“街头拍摄”。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由街拍引发的争议并不少见。那么问题来了,街拍的法律边界在哪里?让专业人士帮您捋一捋。
1.街拍行为本身是否侵犯肖像权?
2.街拍是否涉及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
3.公开照片、视频行为是否涉及侵犯肖像权?
唐震
合肥市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观韬中茂(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
1.街拍行为是否侵犯肖像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但是,如果在拍摄过程中未经被拍摄者的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就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因此,在进行街拍时,应当尊重被拍摄者的意愿,征得其同意后再进行拍摄。
2.街拍是否涉及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如果在拍摄过程中涉及到被拍摄者的隐私部位(如臀部、胸部等),就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同时,如果拍摄的内容对被拍摄者造成负面影响,损害其名誉,也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因此,在进行街拍时,应注意保护被拍摄者的隐私和名誉。
3.公开照片、视频行为是否涉及侵犯肖像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虽然法律上并未明确禁止公开他人的照片和视频,但如果这些内容中包含被拍摄者的肖像,且未经被拍摄者的同意,就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此外,如果公开的照片和视频对他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也可能构成侵权。因此,在发布街拍照片和视频时,应确保已获得被拍摄者的同意,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其他问题
如果是公众人物,其肖像权的保护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业绩可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评价,因此其肖像权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了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对于公众人物而言,虽然其肖像权受到一定限制,但仍然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因此,在进行街拍时,应当尊重公众人物的意愿,征得其同意后再进行拍摄。同时,在发布街拍照片和视频时,也应注意是否涉及侵犯公众人物的肖像权。
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
都承载着一份对家人的祝福
一岁一端阳,一岁一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