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会:作为最大的媒体机构

安平 寻求你面 2020-02-23

 作者 / 安平

来源 / 今日佳音



当下,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对教会的牧养、福音的传播带来许多实质的影响和挑战。许多教会及基督徒自媒体,也都开始善用新媒体见证福音,引人归主,但具体操作层面仍有一些困境。如个别教会的资源与力量有限,串连多家有共同异象的教会一起合作应用新媒体可行吗?教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01 新媒体对教会带来的影响


教会对新媒体事工或者说对媒体宣教一直以来都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第一种是保守派,对媒体基本抱持负面的态度, 认为即便有些效果, 也很有限, 弊大于利, 不如不做。 第二种是工具派。媒体是中性的工具, 无所谓好坏, 关键看谁怎么用。第三种是辩证派, 媒体有好处也有坏处。 既不能用其好否定其不好,也能用其不好否定其好。


各派都有一定道理, 也有实例举证,但不管哪一派,基本上都认为媒体宣教是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事,教会可与支持,但能参与的地方有限;自己教会要不要搞新媒体事工,则要看教会里面有没有搞IT或者学新闻的人才。其实,这正是对新媒体的误解和认识不足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华人媒体事工一向开展有限,也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很多改变。

 

首先, 没钱没人不再成为理由。新媒体颠覆了大众传播要素和传统媒体的运营模式。随着技术和成本门坎的不断降低, 教会和信徒很容易开始所谓的媒体事工。以2016年最火的“直播”为例, 过去需要配置昂贵的设备和卫星传输, 以及大量的专业人才方能实现, 如今一台4G上网的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定。稍微投一点资, 多地点教会主日崇拜或其他活动就可轻松实现互动直播, 无需专业人士操作, 一般人稍加自学就可以。 网络相关教程丰富且大都免费。相较于其他事工, 新媒体已经成为教会最容易开展的一项事工。

 

其次, 新媒体事工并非可有可无的选项。其对当今社会和新一代的深刻影响和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谈。这里所讲的是对新媒体的认识。“人人即媒体、万物即媒体”的新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行者, 同时每个人就是信息。正如我们所效法的基督既是信息本身, 也是信息的传播形式。

 

这种观念的改变带给我们对媒体宣教事工的一个全新的、回归本质的认识: 基督徒即媒体、教会即媒体。媒体是教会的天然属性, 也是其功能体现。某种意义上讲, 甚至可以说教会是最大的媒体机构。新媒体的事工不是一个单独的事工或选项, 更是要在崇拜、团契、探访、慈惠乃至植堂等各项事工上都应当充分应用的事工。

 

再者, 新媒体使每个信徒都可以成为宣教士。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遍使用, 朋友圈更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关注、爱好、性格特征, 乃至生命质量。我们所发的每一张照片, 更新的每一个动态, 甚至每一则转发, 每一个点赞都描绘出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新媒体提供了别人认识我们, 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令人无处遁形的“上帝视角”。

 

同时,新媒体也为基督徒打开了向非信徒亲友同学, 乃至陌生人分享福音的宽广空间。 每一位基督徒都要珍惜宝贵的机遇, 领受时代的呼召, 道成肉身在新媒体, 以生命影响生命。卫斯理曾说过:“这世界乃是我的牧场!”过去, 牧场PARISH代表的是基督徒和教会对所在小区的一种属灵责任;今天, 朋友圈就是你我的牧场, 宣教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另外, 新媒体的应用使基督教传播扩展到了巨大的公共空间。 某种意义上讲, 新媒体把教会的公共性激发了出来, 使教会在话语权的层面上, 可以进入主流, 发挥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 教会内部的事物也很容易并被拿到公共空间讨论,引发社会关注,特别是一些负面事件。教会则必须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与社会的对话与沟通模式。否则就很容易就丧失了新媒体所带来的在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将对自身事务、身份、理念和信仰的解释权拱手相让, 甚至让异端乘虚而入, 影响败坏基督教的社会观感和形象, 使福音的土壤更加坚硬。牧者长执需要学习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教会的P.R(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编者注), 也需要教导信徒如何在多元社会的公共空间里, 分享信仰, 对话沟通, 见证信仰。





02 教会如何应对挑战?


同时, 我们也需要看到新媒体给教会和基督教传播带来的挑战。 以中国为例, 新媒体使从过去的资源匮乏变为如今的过剩。 但其中很多信息良莠不齐、来源不明, 受众难以判断。人的阅读时间和吸收能力有限, 吃太多的垃圾食物, 再美的大餐也没有了胃口。新媒体稀释了有公信力的媒体机构的影响力,而自媒体的大量兴起, 跳过了重要的编辑专业的审核与校正环节, 水平难以把握。 当作者直接面对读者, 读者的打赏代替了传统的稿费, 则更容易使写作取悦于读者。 新媒体也带来同温层效应, 重感受轻反思, 重立场而轻事实;而因著作者神学理念甚至政治观点的不同, 假以新媒体的便利, 则很容易引起纷争、混乱, 对彼此并最终对我们共同的信仰造成伤害。


新媒体的这些特质, 恰恰反映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性特质: 颠覆。第四次工业革命冲击最大的就是传统的、实体性质的、权威型组织机构。教会可谓首当其冲。在持守真道、尊重传统的同时,我们需要有神学伦理学等各方面的思考和响应,教会乃至宣教的一些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治理模式都必须改变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联合。特别是在大多数华人社会,教会还处在相对边缘的地位, 在很多社会环境中还仍然被误解、歧视,甚至被敌视、逼迫。同时, 基督教在华人社会生根时日尚浅, 真正本土化的神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远未形成, 优秀的资源匮乏, 新媒体则提供了整合的机遇和可能。教会与专业机构、与意见领袖和信徒, 以及与其他教会需要紧密的联合, 形成矩阵, 方能有效地发挥影响力。


至于个别教会, 特别是中小型教会, 联合多家有共同异象的教会一起合作应用新媒体方为可行之道,甚至是唯一出路。即便是大型教会和专业媒体宣教机构, 因为既有事工的开展仍有巨大的需求, 不可能快速且完全转型, 特定条件下也无需全面转型。但这也往往使得新媒体事工在整体规划上处于从属地位, 所能获得的资源有限, 且很容易与既有事工形成张力。结果成了往旧衣服上面不断地打新补丁, 不伦不类不说, 反倒弄坏了旧衣服, 新旧都没得穿。倒不如各教会联合起来, 把各自只够打补丁的钱合起来做成一件新衣服, 新旧保全, 更能有效带动整体转型发展。



 

▋相关阅读


预备你心,来一趟“逾越—复活”的属灵之旅

当我们寸步难行,我们需要彼此——门徒训练有多重要?

在社交媒体彰显天国子民的身份,你需要注意的9个方面

从耶稣祷告的榜样,看灵修事工的意义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加入打卡圈,再报名参与契约打卡

(报名期:3.25-3.31 契约期:4.1-4.21)


欢迎加入微信群

1. 督促提醒打卡;2. 奖品发放;3.  答疑解惑,彼此互动。



▲寻求你面推广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了解寻求你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