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境“洋奶粉”乱象:监管盲区下的乳企野心

姚瑶 法人杂志 2020-09-04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姚瑶


5月29日,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稽查局联合深圳海关开展“使命2020-7”打击跨境电商走私联合专项行动,成功捣毁4个通过跨境电商伪报贸易方式走私奶粉、日用品、化妆品等货物的犯罪团伙,查扣一批涉案书证物证。




经过调查,2016年12月至今,深圳某公司伙同多个仓储企业、物流公司通过跨境电商渠道以伪报贸易(伪造订单、修改订单等)、低报价格等方式走私奶粉、日用品、化妆品等货物入境,初估案值3亿元,偷逃税款3000万元。从图片中可看出,全球知名澳大利亚有机品牌“贝拉米”位列其中。


这是继5月19日广州海关破获的跨境电商走私大案后,又一个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伪报贸易等方式,走私货物入境的重大走私案。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淘、全球购等新消费模式成为了当下消费者的选择,然而跨境海淘奶粉却始终面临众多争议。

 

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检中心主任李翠枝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多。如2019年,就有42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因质量问题,登上了国家进口商品的“黑榜”,而据2018年的央视新闻报道,西班牙捣毁了一个包装假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地下工厂,这些假奶粉经由海外网购渠道主要销往中国市场。

 

从近期各地接连破获的重大跨境电商走私案不难得知,跨境“洋奶粉”再次以极快的速度冲进了人们的视野。


国外奶粉的营养真的全都适合中国宝宝吗?


对于宝宝的奶粉选择,“新鲜”也许是选择标准中的重中之重。但影响奶粉新鲜的可不仅仅是日期这么简单,各类配方奶粉中影响奶粉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奶粉的原料。


在全球,婴幼儿奶粉按使用原料不同分为鲜奶生产和乳粉生产,鲜奶包括生牛乳和脱脂奶,而乳粉则包括全脂乳粉和脱脂乳粉。据2018世界营养年会上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由鲜奶为原料制成的奶粉,其蛋白质糖化率水平很低,更适合宝宝娇嫩的肠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婴幼儿便秘。


而据梨视频拍摄的《全球探访:8国奶粉原料大调查》中显示,在其他国家本国市场,海外品牌奶粉大都用鲜奶为原料;而在中国市场销售,则大都使用全脂乳粉、脱脂乳粉作为原料。海外7国婴幼儿奶粉原料鲜奶占比达90%,而中国婴幼儿奶粉原料鲜奶占比仅40%。



另外,从婴儿奶粉标准方面来说,国内外也有巨大的不同。除我国分为婴儿奶粉和较大婴儿以及幼儿奶粉标准外,其余国际标准只有婴儿奶粉版本。也就是说,超过1岁的所谓3段、4段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在国外是不存在的。


这就使得,除了根据中国标准生产并定制的所谓国外品牌的国行奶粉外,这些海淘来的三、四段婴幼儿奶粉,国外品牌之间的产品成分差距非常大。

 

有研究机构检测后发现,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获取的各家洋品牌3段奶粉,类似蛋白质等核心指标的差别能超过50%。


海外乳企的中国野心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0月,中国奶粉进口量达到了66.9万吨,同比增长了5.2%;进口金额达到20.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4%。另有数据显示,2019年跨境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大约有200亿元,至少占到了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



不知不觉间,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国内乳企争相占领的宝地,而高利润、高回报的这块肥肉,同样令海外乳企垂涎欲滴。


2019年9月,蒙牛乳业(02319.HK)发布公告与目标公司Bellamy‘sAustraliaLimited(以下简称“贝拉米”)订立《计划实施契据》以收购后者全部股份。蒙牛须就计划股份支付的总对价不超过14.6亿澳元(约相等于78.6亿港元)。


据了解,贝拉米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澳大利亚上市企业,是全球知名的澳大利亚有机品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和东南亚均设有业务。

 

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号称优质原料,但实际上贝拉米的奶源只有10%来自上游鲜奶,主要购买成品奶粉。并且贝拉米研发没有成体系的研发团队,也无专门的研发设施和场所,研发能力弱。

 

在国内,贝拉米主打“天然有机口号”,但大部分产品在中国未通过配方注册,无法在线下销售。因此,跨境电商和代购成为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

 

不仅如此,贝拉米的产品质量也多次出现问题,2018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发布食品检测结果报告显示4款产品因质量问题被下架,其中包括贝拉米的一款婴幼儿辅食产品,其不合格原因为脂肪含量不符合要求。


而在更早的2017年11月底,贝拉米收购的CamperdownPowerPtyLtd工厂所生产的丽维婴幼儿奶粉、较大婴儿奶粉、幼儿奶粉因标签不合格最终被退货或销毁处理,总量达到17.2638吨。


海淘奶粉的背后,有“天大的事儿”


5月,湖南“大头娃娃”事件持续发酵,再一次揪起全国“宝妈”的心,此后两会期间,李翠枝建议,对跨境电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实行与其他产品相同的一般贸易税率,或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维持公平竞争环境。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额达到2221.0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至2020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张至2955.1亿元。也许正因如此,众多海外乳企,纷纷投入中国市场,而跨境电商,正成为了最简单、便捷的选择。据了解,2018年中国母婴电商用户规模突破1亿,为1.48亿人。



李翠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奶粉的质量是家里“天大的事”。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监管力度不足,不能对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相关的备案、注册、检验等,所以质量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按照目前跨境电商的相关政策规定,跨境电商奶粉规避了国外工厂需要通过国家认监委认证的要求,规避了严格的配方注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要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每月抽检,传统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等监管程序无法覆盖不同跨境电商进口食品交易模式的全部监管范畴。

 

而与传统进口食品的口岸检验检疫不同,大量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从口岸直接发往邮局然后到达国内消费者手中。检验检疫程序的减少,进一步放大了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漏洞,使食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假冒伪劣商品与质量安全不合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经由跨境电商销售提供了可乘之机。






▏编审:崔晓林 ▏编辑:姚瑶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诉讼风险披露不足 中天建设登陆港股仍存悬念🔥郎酒、国台尖峰对决:谁是“酱酒第二”?🔥暴雨过后,“泡水车”都去哪了🔥中概股火速“回家” 归来已不再是少年🔥连云港版“药神案”二审全面改判 律师称仍有遗憾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