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日系”泛滥:其实这些商品都是国产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姚瑶
虽说疫情之后市场疲软,但总有出乎意料的黑马,比如元気森林。
据了解,元気森林前5个月的业绩表现,分别为7400万+、3900万+、1.2亿+、1.7亿+、2.6亿+,粗略算来五个月卖出6.6亿。
虽其旗下的气泡水和茶饮与其他品牌相比,普遍要比同类产品贵50%,甚至是100%,但是近一年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据媒体报道创立仅4年,元気森林估值已达40亿元。
虽说在品类拓展的道路上圈粉无数,但因其产品包装设计中含有大量日文,仍颇受各界人士质疑。
“伪日系”or小清新?
元気森林究竟是否来自日本呢?以元気森林气泡水为例,记者发现产品包装上采用了大量日文,如元気森林瓶身标志性的“气”字,并没有采用中文的“气”,而是采用了日文的“気”,同时某些产品在瓶身背后标有“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気森林监制”字样。
▲图片源于网络
据《法人》记者整理发现,32类的“水(饮料)”等指定商品上的第18615232号“元気森林”商标已经获得注册,权利人为株式会社元气森林,但委托方却为北京元气森林饮料有限公司,产地为河北衡水。
据了解,“北京元气森林饮料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1月变更为“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商标初审公告显示,32类的“元気森林”商标由北京虎悦创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申请,于2019年5月27日转让给日本企业株式会社元气森林,据相关媒体报道称,株式会社元气森林的中国总公司为北京元气森林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总经理为李超。
▲图片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
如此看来,元気森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国产品牌,却申请了诸如“江户茶寮”“けしき”“黒沢”等日文商标,包装也设计成中日文对比的形式,至于瓶身的日本国株式会社监制,多半就是自己在日本注册个公司,提交商标转让,自己监制自己。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元気森林属于典型的“假洋品牌”,由中国的企业注册拥有,但是无论从包装到宣传都明示或暗示消费者,冒充来自国外的品牌,其实质就是用虚假宣传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并最终获取暴利。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对虚假宣传作出了界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了消费者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许浩表示,“在国外申请注册一个商标非常容易,但企业申请的这个商标在国外根本不用,中国消费者一般也不可能去国外调查。企业打着洋品牌的旗号到处宣传,借此卖高价。而消费者由于对商标、产地等概念并不了解,很容易因此产生错觉,误认为这些商品是‘国际品牌授权、国内生产’的洋品牌,而所谓的国际品牌授权,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授权”。
不难看出,所谓的国际商标产品,实际上连国门都没出过,在中国造、中国生产、中国销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由元气森林100%持股的北海道无蔗糖酸奶凭借“0蔗糖、0热量、超国标3.1倍蛋白质含量”的健康元素以及清新亮眼的包装,再次刷爆网络。
据了解,此款酸奶为北海牧场(北京)乳品有限公司旗下产品,一经推出,便备受年轻人喜爱。北海牧场(北京)乳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由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从包装上不难看出,北海道酸奶不仅延续了“元气系”的0蔗糖、0脂肪特点,同样延续了元气系列的“伪日系”概念,在多款商品包装上标有日文。
▲图片源于京东北海牧场官方旗舰店
记者采访了多位购买此品牌酸奶的消费者,有部分消费者表示,原以为是产自日本北海道,没想到仔细看才发现是国产。“如果直接说明是国产,也可以接受,但这样采用大量日文的包装对人产生误导,购买之后才发现不是进口,反而心里不痛快”,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
近日,记者联系了北海牧场天猫旗舰店卖家,咨询此款酸奶是否为日本产,客服表示该商品为国产,而当记者询问既然是国产为何在包装设计上采用大量日文时,客服表示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好看”。
以日文为主的包装设计,真的比纯中文的包装更好看吗?
记者发现在北海道3.1酸奶的内层包装上,圆形的包装纸正中央只印有一句日文,而在日文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小的中文“我要开动咯”。对日文感兴趣的朋友或许会了解,在日本文化中,人们通常会在吃饭前说“我要开动了”,而这句话却成为了此款酸奶整张内页上的主要内容,旁边小小的中文,看起来更像是对这句日文的翻译。
针对北海道3.1酸奶采用日文包装这一现象,也有不少年轻消费者表示喜欢,“这样的设计看起来简约,很‘小清新’”。我们无从得知,是否正因如此,某些国产商品“为了好看”、为了追求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故意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上采用大量日文。
日本留学生: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
记者发现,在一款名为“北海牧场日本LP28酸奶”中,标注了与日本广岛大学植物乳酸菌研究所联合研制。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日本留学生,学生们表示,从来没有在日本听说过这款酸奶。有的留学生甚至表示,这样打着“日本产”旗号的国产商品还很多。
记者对周边多家超市进行了走访,发现某些超市将大量包装上注有日文的产品,摆放在了一起。经记者调查了解,其中某一些产品的确源自日本,而有的则与元気森林相同,虽为国产,却将日文字体作为图形,申请注册了商标。
▲北海道海盐牛乳味小圆饼
“北海道海盐牛乳味小圆饼”生产商为新乡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于2001年9月29日成立,注册地址为新乡县小冀镇青年路。根据天眼查显示,2019年10月21日,企业对该商品包装中的日文字体进行了商标申请,当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而该公司旗下的另一款产品,“妙呱呱奇福饼干”在产品包装上,也采用了相同的日文商标。
▲妙呱呱奇福饼干
“Tonys特怡诗整粒草莓呦!”产品包装上方一行日文格外夺目,生产商却为乐美家食品(天津)有限公司,于2001年5月30日成立,注册地址为武清区汊沽港镇经济开发区。
▲Tonys特怡诗整粒草莓呦!
许浩表示,如果企业的销售行为被认定构成消费欺诈,可能面临三倍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欺诈手段非常隐蔽,虽然理论上可以认定为欺诈的一种方式,但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能力辨别商标、产地的区别,加之举证困难,这种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被认定为不成欺诈,但可以构成“重大误解”。消费者发现后,可能无法请求惩罚性赔偿,但可以要求解除买卖合同。
精心“套路”为哪般?
那么元気森林为何要靠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进行营销呢?也许名创优品的成功案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名创优品于2013年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店,经过4年的发展,在2017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20亿,成绩斐然。2019年获高瓴资本和腾讯战略投资10亿,5年内已经将3500家门店开向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180亿,目前在全球已有超3900家店开业。
▲图片源于名创优品官方网站
名创优品曾宣称自己是一个日本设计师品牌,商品都是采自世界多个国家,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不少消费者认为这是一家“高级”的十元店,然而经网友发现,他的创始人是中国人叶国富,店内商品标榜“100%日本品质”却被曝光90%的产品都是国产高仿货,而主打“日本品牌,全球连锁”的名创优品确实遍布全球,但大部分分店设在中国,商品都是在中国自产,却挂着来自日本的名号进行销售。
虽然当时被人们各种诟病,“山寨”、“廉价”等评价不绝于耳。然而凭借定位清晰、性价比高、购物体验好等高超的经营手法,依然打出了一手好牌。
打着“来自日本”的旗号引起消费者兴趣,后以丰富的供应链资源与成熟的管理能力在国内打好基础,又以国产商品的姿态来讨好消费者,这样的营销“套路”是否为某些企业提供了创意借鉴思路?
许浩表示,“假洋品牌”之所以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商家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投其所好。当前,部分消费者有“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以为洋品牌就高人一等,希望通过价格和品牌来显示自己的收入情况和社会地位,价格相对高的“洋品牌”由此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他们宁愿出高价也要买“洋品牌”。一些企业为了谋利,利用“假洋品牌”来满足部分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