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厦门一博物馆将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 之后还要搬到新的地方

2016-07-08 海西晨报 博物馆头条

  海西晨报讯 (记者 叶子申)“终于,开始装箱了,‘寒江雪’的厦门古玩城历史进入了尾声。同奥赛上的倒计时一样,最后一秒总是连接着激越人心的竞发;不同的只是‘寒江雪’需要解读,不然纵使是历史的确打从我们这里经过,我们也未必能感知它留下的荣耀或斑驳,特别是于无声处的‘寒江雪’……”这段如诗般的文字,是今年6月30日厦门寒江雪博物馆(以下简称“寒江雪”)搬迁前,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金夜明写下的。他见证了过去一年中寒江雪的发展历程,因此感慨良多。

  记者了解到,寒江雪于去年6月30日在厦门古玩城开馆,截至今年6月30日,已走过整整一年时间。而结束在厦门古玩城的租约后,寒江雪将先搬迁至海沧新阳,之后再搬迁至位于漳州龙池的大型博物馆。

  厦门寒江雪博物馆董事长邱季端说,此次寒江雪的搬迁,可视作是其“二次出发”。未来,希望这一平台能聚集更多艺术收藏界的有识之士,打造一支民间收藏的重要力量。

  成立藏馆

  凝聚力量

  为民藏正名

  据金夜明介绍,寒江雪于去年6月30日在厦门古玩城开馆,展览面积为500平方米。“去年开馆时,邱季端特别邀请中国著名陶瓷评鉴专家、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瓷器鉴定首席专家丘小君来现场鉴宝,备受业界关注。”

  在开馆仪式上,邱季端表示,寒江雪厦门展厅的开馆,对于厦门古陶瓷收藏界是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希望能为中国古陶瓷收藏保真做点贡献”。

  据邱季端介绍,近年来,国内的民间收藏市场不断扩容,越来越多民藏人士加入这一行列中来。“然而,出于某些原因,部分业界人士对民间收藏存在误解,不由分说地打压,导致许多民藏人士饱受攻击。”邱季端说,对于这种情况,他感到很痛心,于是决定成立寒江雪,希望以自己的影响力,为民间收藏正名,同时也希望借此平台凝聚业界力量,推动民间收藏更好地发展。

  联通业界

  8000多位藏友来宾到访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寒江雪为推动民藏发展做了许多事。一方面,密集邀约各地藏领、文博层峰、学术巨擘、高校精英和广大藏友,或开研讨或结社或联通,把厦门的民藏行业搞得很“热”。

  “那段时间,展厅的签名簿换了一本又一本,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如赵青云、马希桂、叶文程、雷从云、丘小君、李瑞森、姚政、曹文海、张五常……”金夜明说,粗略算来,短短一年时间,共有8000多位特邀藏友和来宾到访寒江雪;共举办500多席的接待酒宴;召开42次小型专题会议;举办3次百人研讨;外出参访达26次之多;发出文稿、公众微信94篇……

  金夜明说,此间他们还多次举办大型艺术展览活动,今年5月20日在2016艺术厦门博览会上举办的“一带一路古陶瓷珍品展”就是其中之一。

  广募草根

  积极“走出去”进行交流

  除了“请进来”外,寒江雪还积极“走出去”。据邱季端介绍,过去一年中,他率队走访了国内多位资深民间收藏家。去年10月,民藏新秀问禅发出“英雄帖”,广邀天下民藏人士共商民藏发展。

  “他的这个义举让我很感动,作为草根民藏,竟然有这样的担当,我一定要给予呼应。”邱季端说,于是,他亲率寒江雪团队到场力挺。而当时,问禅见到邱季端的第一句话便是:“没想到你能来!”

  据金夜明介绍,在邱季端临行前,各个收藏群里已相继传出寒江雪团队将出席的信息,于是,国内民藏团队也纷纷出动,最后,活动现场吸引了上百位民藏人士参加。

  另外,今年年初,上海烁钰博物馆开馆,以及横店集团创始人、中国文化产业巨头徐文荣先生与著名收藏家、古文物鉴赏专家朱祖国打造的横店圆明新园开园等,邱季端都长途跋涉,亲临现场力挺。

  去年12月,在邱季端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邱季端担任该委员会的名誉会长。

  “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专题报告会和巡回演讲,向社会展示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网络、刊物、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邱季端说,担任名誉会长后,未来可以更好地为民间收藏“服务”。

    将寒江雪打造成国内重要民藏基地

       记者:您对寒江雪的定位是什么?

       邱季端:寒江雪不是普通的展厅,更不是普通的古玩店,而是一个面向国内外的民间藏品艺术品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活跃了民藏气氛,达成了非常多的共识,同时也联络了人脉,凝聚了共识,更坚定了未来的方向。

       记者:能介绍一下新的展厅是什么情况?

       邱季端:从厦门古玩城搬迁之后,新的展馆先设在海沧新阳的旧厂房,总共3000多平方米,有办公室和展厅,其中,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未来,等到龙池的博物馆装修完工后,面积会更大,能够展出1万多件艺术品。到时候,所有藏品将会搬过去。

       记者:对于新的博物馆,您有什么期待?

       邱季端:我希望,新的博物馆能发挥更大的平台作用,能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民间收藏的交流基地。此前,我也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会长姚政沟通过,要联合国内重要的民藏力量,将这个博物馆打造成重要的民藏基地。

       未来,我们还将聚集各地的民藏人士,尤其是海峡两岸的民藏人士,打造民藏的学术高地,并开展“馆学研”相结合的活动。

       记者:除了展示艺术品,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邱季端:我们还要以博物馆为基地,新编中国陶瓷史。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开始筹备。接下来,我们要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书的大纲,并邀请知名专家来策划讨论,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

       记者:近年来,您一直为民间收藏奔走呼吁,致力于推动民藏发展。您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什么?

       邱季端: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加强民间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这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会联合国内更多的民藏机构与人士,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演讲活动,团结和引导全国更多的收藏家和文物保护志愿者,共同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未来能发动和组织更多的有志于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青年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志愿者队伍中来———从我做起,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注文物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