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国地平线博物馆报告揭示十八项关键趋势、重要挑战和技术发展
导语 2016年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与巴尔博公园在线合作机构(Balboa Park Online Collaborative)合作,再次发布了地平线博物馆报告,该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连续第六次发布的博物馆年度系列报告。美国新媒体联盟于2002年创立了地平线项目,旨在追踪并描述对全球教育行业未来五年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兴技术,该项目的成果包括全球闻名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系列和新媒体技术前瞻区域报告。从2010年开始,美国新媒体联盟开始发布地平线博物馆报告,对影响博物馆领域,特别是教育与阐释领域的新技术进行预测与剖析,成为了全球博物馆行业进行未来决策与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
2016年地平线博物馆报告的专家精心挑选了18项议题,探讨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所有提及的这些领域都将对未来五年(2016-2020)的技术规划与决策产生深远影响。该报告以这些技术对博物馆的核心使命将带来的可能影响为背景,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从客观的角度展示了教育与阐释技术的六大关键趋势、六项重要挑战和六个影响深远的技术发展,同时,对与每个议题相关的关键问题、政策、领导力与实践也进行了阐释。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版)
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说明:2016报告由湖南省博物馆编译,博物馆头条经授权发布)
该报告具体阐述的重要趋势、挑战和技术发展将直接为博物馆领域政策、领导与实践提供参考。该报告以这些议题对全球博物馆教育与阐释领域的潜在影响为背景,对每项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将帮助博物馆、博物馆理事会、教育部门领导人进一步从战略角度了解博物馆教育与阐释领域的发展。
一.六大趋势
1.长期趋势:未来五年及更远的一段时间内,推动教育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
1.1跨机构合作
博物馆行业内部的集体协作推动最佳技术应用在全行业的普及,其重要性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入联盟或协会组织,寻求资源的整合或针对创新举措进行机构自我的战略性调整。今日的国际环境使得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可以跨越边界联合起来,相互学习技术应用的经验,在收藏与展览方面实现分享与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随着行业领导层将集体协作视为推动博物馆技术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升级的一种可持续手段,博物馆对以技术为支撑的学习愈加重视,从而推动了这一趋势在博物馆行业和联盟的普及。
在这样一个信息的获取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时代,为了与时俱进,博物馆渐渐从过去信息的收藏者和登录者转变为技术创新的传播者和促成者,而这往往会需要与其他的机构进行协作。除此以外,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压力正促使博物馆充分利用彼此的资源以扩展他们的专业技能,解决问题,以提升机构和整个行业的业务水平,使中小型的博物馆也能从大型的基金会和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中获益。为教育与研究提供数字解决方案的英国JISC集团认为,现代的许多研究规模巨大、任务艰巨,使得单个机构难以应对,而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国际团队通过互联网共享数据、计算能力或软件应用。2016年博物馆版专家组认为,新技术不仅可以让跨机构合作更加方便,对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可或缺。
1.2博物馆专业人士的新职责
今天的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接触到各类教育材料,获取资源的开放性和便利程度更是前所未有。博物馆研究人员站在展品前阐释藏品的意义而观众被动聆听的场景不复再有。因此,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职责也在发生变化,他们需要回应观众的需求,引导观众寻找、阐释藏品,并协助观众构建他们自身与藏品和展陈理念的联系。如今,博物馆员工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通过吸纳观众创造的内容来加深对收藏的总体理解。不仅如此,这种趋势也迫使博物馆领导层招聘那些能把更多非传统技能带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而增强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联系。
21世纪博物馆的职责不断变化,推动着博物馆实践逐步发展。Gensler研究机构就博物馆与其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国际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博物馆的体验将会更具互动性,与社区联系更为紧密,为观众自我引导提供更大的便利,并且博物馆设计将更加开放,更为注重舒适的体验,也更加灵活。从传统上来看,博物馆作为内容的权威为公众提供信息,已经和他们的观众形成了一种家长式的关系。尽管博物馆观众仍然重视专业知识,但人们更期待于权力共享,希望博物馆在活动与展览策划中体现多元视角并欢迎社区参与,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博物馆员工的工作方式。
2.中期趋势:未来三至五年,推动教育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
2.1博物馆的运营数据分析
2013年至2015年之间,全球网民增长18.5%,达到32亿人次,几乎是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预计在2016年底,全球年度数据传输速度将达到10万亿字节。近年来,像梅西百货、Netfix和沃尔玛等公司已开始通过分析数据来增加销售额并跟踪客户行为。传统上,博物馆主要通过统计参观人数和由员工完成的观众调查来对观众进行行为分析。如今,博物馆正利用类似的经营策略解读观众信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提高在餐饮、营销、零售、筹款、活动和展览设计等领域的运营效率。随着博物馆进一步挖掘参观数据,他们将获得更多的益处:提供的藏品信息更具针对性,对观众的兴趣和需求也更为了解。
销售点管理系统、社交媒体、网站和蓝牙信标等应用在博物馆的技术正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机构和分析人士进行分析整理,数据分析的结果将为博物馆的运营与服务创造积极的变化。这一趋势要求博物馆员工掌握新的专业技能。2016年,数据科学家被评为美国最佳工作,大规模数据被赋予重要意义,甚至被视为机构走向成功的推动者。有报告预测,2020年数据科学家的岗位缺口达10万人,而2018年全球需求将超过总人数50%。虽然博物馆对这类紧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像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新兴技术有助于填补人员不足的空缺。
2.2个性化
在根据个人需求与行为推送信息的时代,个性化正逐渐成为教育体验的重要特色。过去几年来,谷歌、亚马逊和Netfix已经走在前列,他们构建的算法充分考虑用户的在线活动轨迹,并且可以计算出哪些内容适合展示或推荐给观众。例如,用户曾经看过恐龙纪录片且在网上购买过与恐龙有关的商品,那么当他在网页浏览或登录社交媒体时,就会看到有关三叠纪时期展览的推送和广告。个性化营销为博物馆的日常运营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美国博物馆联盟发布的《2015年趋势观察报告》描述了该趋势在三个重要领域的发展情况:开发个性化商品、渗透性内容和定制个性化体验。随着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个性化方法逐渐普及,博物馆也开始改变,他们正考虑如何为观众量身定制讯息、内容及服务。
3.短期趋势:未来一至三年内,推动教育技术在博物馆应用
3.1移动内容与推送
移动设备无所不在,正改变人类和信息以及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等智能设备都可视为迷你型的电脑;每次新产品发布,设备的储存空间和处理能力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在气压计、光度表和回转仪等工具的帮助下,移动设备的优势愈加明显,而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却无法安装这些工具。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增长74%,移动连接速度提升20%。随着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设备功能不断改进,博物馆观众希望不仅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服务和内容,而且能够创建及分享他们个人的博物馆体验。通过积极引入数字技术,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前来探索,服务也得到极大地提升,全世界近半数的博物馆都通过移动服务提升了参观体验。
3.2参与性体验
人们对参与博物馆活动的期待以及对社交的需求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博物馆的运营和影响范围,以及他们与社区的关系。2010年出版的在线书籍——《参与性博物馆》正式提及这一现象,从此引起了博物馆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从内到外地吸引观众持续参与,博物馆将社交媒体、内容开放、众包等新兴技术与手段进行整合。领导层和员工也开始拥抱移动与网络技术的创新,使机构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浸入式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让观众将自身的知识背景融入博物馆的展览和收藏。除此以外,博物馆认为,一些观众群体和个人可以为博物馆贡献他们的新观点,从而丰富藏品信息,提升展览的阐释价值。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展览,参与性体验正逐渐成为常态,博物馆正不断寻找新的方式以鼓励公众参与,并采纳他们的意见。
二.六大挑战
专家组认为,以下六大挑战将有可能影响新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它们按程度又分为可解决的挑战、较困难的挑战和艰难的挑战。
1.可解决的挑战:我们所理解并知道解决方法的挑战
1.1制定有效的数字战略
如今,技术的广泛普及已经对博物馆如何制定战略规划和数字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规划涉及了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合理配置,以及数字化等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变革与技术发展的联系愈加紧密,规划有助于博物馆实现深度数字化,通过吸纳灵活、变通和实用的价值观从而紧跟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策略不单指某个网站的开发,还指为观众创造独特的参与体验的多渠道技术方案。博物馆的在线活动不仅包括网站,同时还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工具与应用软件、电子筹款以及更多的内容。并且显而易见,博物馆不能按照策划宣传册或图录的方式来规划网站,他们需要设计新的工作流程,并对员工进行调整。
1.2提升博物馆专业人士的数字技术素养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其他技术的广泛应用,新观点认为博物馆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策划展览和教育公众的素养,还应该理解各种数字工具。专业人员是否具备数字技术的素养正影响着博物馆发展的速度和新聘人员的专业技能。有行业领袖认为,博物馆在职和职前员工缺乏完善的技术培训实践指南,最先进的案例都出现在非正式场合中。博物馆教育部门的所有人员都需要学习利用新兴技术,从而进一步实现博物馆的阐释目标,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这不仅仅是博物馆教育部门所面临的问题,对改进技术基础架构和工作流程也尤为重要。整个理事会,特别是博物馆的领导层也需要普及数字技术素养。
2.较困难的挑战:那些我们理解但是解决方案不明朗的挑战
2.1提升残障人士的可及性
可及性是如今博物馆行业对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仅美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残障人口,博物馆需要不断为这部分重要群体提升设施、展览和活动的可及性。一些在《美国残障法案》出台之前成立的博物馆仍面临着硬件的挑战,他们需要重新整修建筑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而更多的机构则在全力寻找教育项目与教学材料的新方式,以满足多元观众群体的需要。走在前沿的博物馆正在全部门推广响应性培训,并咨询残障人群的意见以确定核心需求与价值。技术让博物馆体验变得更具包容性。当博物馆应对这一挑战时,他们创造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被行业外的机构所采用,从而成为文化领导者。
2.2评估新技术的影响力
博物馆正不断利用移动应用软件、社交媒体、自然用户界面和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为展览和收藏添加互动元素。随着人们对数字技术愈加重视,某些行业领袖开始担心技术评估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对这些工具的有效评估。虽然很多博物馆非常擅于评估传统项目,他们仍需制定评估技术成功与否的标准程序。有观点认为技术应用前后都应进行评估,使得挑战难度加剧;员工只有全面地了解了这些工具如何响应博物馆的需求与使命,才能广泛应用这些工具。如果文化遗产行业缺乏应用新技术的实际案例,那么早期尝试这些技术的博物馆就必须在项目的实施与评估中开辟新途径。并且,随着博物馆对新技术的评估水准逐渐提高,同时与其他的机构分享评估结果,那么博物馆将有望极大地降低应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3.艰难的挑战:非常复杂、甚至难以定义,更无从解决的挑战。
3.1应对陈旧的知识体系
在信息、工具和设备飞速更新换代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又不乱方寸,这对博物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博物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可以利用新技术提升运营质量,改善观众参与体验。但是,这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紧跟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他们刚掌握一门技术时,新版本就发布了。如果产品的使用周期较短,而这种情况往往又难以预测,这使得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博物馆投入开发的某个工具可能是公司淘汰的产品,这使得员工在投入全面培训时还要费力制定其他的解决方案。因此,博物馆需要采取有效的步骤,充分利用资源以预测这些变化,为部署新战略储存实力。此外,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压力正改变着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工作,要求他们更加灵活,并且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
3.2隐私问题
随着网络活动越来越丰富,数据安全变成了一个持久的挑战。近期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解锁纠纷刷新了公众认知:今天全球的联系竟如此密不可分、变化莫测;人们对隐私定义的边界也存在分歧,比如允许免搜查空间存在的争论,这些空间不允许法律执行部门或科技公司访问。隐私定义有多种,但个人信息无法掌控已经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若要进行在线交流,用户必须信任第三方平台并提交敏感信息,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隐私问题上做出越来越多的妥协。欧盟委员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在网上提交的信息,而由特拉斯特公司(TRUSTe)和美国网络安全联盟共同完成的一项类似调查也发现,46%的美国人注意到他们对提交的数据信息缺乏掌控。38%的美国人担心他们的隐私安全,并表示对删除个人信息的公司会更加信任。随着以数据为中心的新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犯罪能力也不断升级,虽然博物馆的隐私政策不断完善,但仍然无法跟上步伐。
三.六大技术发展
新媒体地平线项目将教育技术定义为能改善教学、学习和创新性探究的工具与资源。尽管许多技术并非仅针对教育与阐释而开发,但它们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前景很明朗。
1.一年或一年内在博物馆普及应用的技术
1.1数字人文技术
数字人文技术指的是一系列正在使用的推动人文领域学术研究的数字或计算工具,比如数字挖掘技术、可视化、绘图、音频与视频记录等。信息可视化正在转变传统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的工作方式:通过对文本分析揭示模型;利用互动地图展示复杂的历史事件;创建三维模型辅助还原历史古迹和文物。数据分析与地图展示有助于加深理解,帮助学者和非专业人士理解复杂的数据,为文物保护领域提供帮助。虽然博物馆人文学者主要耕耘在学术领域,但过去几年来他们也和技术专家一起共同努力提升该行业,发现并分享新工具,为多元学科的研究开创新形式。
1.2创客空间
随着机器人、3D打印和3D建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创新性、设计理念和工程应用成为了考量教育意义的三大重要因素。创客空间起源于创客运动,吸引了包括艺术家、技术爱好者、工程师、建筑师、工匠以及制作爱好人士等一大批追随者。如今创客空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习者可以通过创客空间动手设计、施工和不断完善作品,从而为解决难题提供创新性的方法。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种可能性。新手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在这里接受专家和导师的指导,在真实的、人性化的环境里利用新技术与传统工具一起合作创造。博物馆为观众创建了越来越多的创客空间,使他们可以在此实践自己的想法,了解更多的艺术与科学的理念和媒介。
2.未来两年或三年内在博物馆普及应用的技术
2.1智能定位
智能定位是指绘制与数据有关的地理关系。人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资源给机构和个人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目标群体如何在不同地点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由于移动设备内置传感器,于是自然而然地推动了这种技术的普及。此外,博物馆需要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为客户提供动态定制的内容,这种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l-base services, 简称LBS)使得博物馆对位置定位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大楼和室内空间也可以应用这种新技术,并且定位极为精确。LBS近年来的一个较大发展就是可以实现室内地理定位,可以针对用户在某一平面空间内或3D空间的具体位置为他们提供具体的或针对性的信息和服务,甚至可以确认用户所处的具体楼层。
2.2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呈现人、物体与现实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3D图片,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与图像实现互动。随后,该技术发展迅速,手势识别和触觉反馈设备可以通过力量反馈系统提供触觉信息,用户则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更为真实地感受展品。随着绘图硬件、CAD软件和3D展示等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逐渐成为主流选择,特别是在视频游戏和VR领域。博物馆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如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和谷歌纸板眼镜等虚拟现实产品,让观众从展览和藏品中获得更多浸入式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3.未来四到五年内在博物馆普及应用的技术
3.1信息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指利用图像呈现技术数据,使复杂的数据变得简明、易懂。在知识无处不在的时代,这类媒介非常有价值,而一些分享信息以传播影响力的机构也急需相关技术人才以实现可视化。随着开放数据不断累积,信息可视化对博物馆来说显得尤为必要,它可以帮助博物馆用图形呈现所有与藏品相关的内容和信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视化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的观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否则这些信息就会被浩瀚的数据库和海量的内容所掩盖。可视化图像还可以用来阐释某一具体的概念,比如某具体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史,它们利用简洁、清晰地方式将不同的理念联系起来。可视化技术犹如魔法棒,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利用该技术将复杂的理念变得更易理解。效果显著的媒介往往自身就具有吸引人的美感,信息可视化实际上也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3.2网络化对象
网络化对象通过网络将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相连。随着2006年TCP/IPv6协议诞生,物联网开始出现,它拓展了互联网的能力,使物品和设备可以跨越网络进行交流。在网络化对象中,嵌入的芯片、传感器或微型处理器与某一物件相连,可以传送有关该物体的比如成本、年代、温度、颜色、压力或湿度等信息给另一智能设备或某个机器。若某物件情况比较糟糕,系统可以对这一情况实现远程管理、状态监控、跟踪和报警。对于文化遗产机构,网络化技术在提高藏品保护水平、增强观众对情境知识的了解,促进观众与文物的交流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潜力。博物馆领导者畅想,网络化对象的藏品可以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人们可以依靠物联网直接从物件下载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元数据,这将给博物馆阐释与公众参与的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版)
——智慧博物馆正在向我们走来
摘译自国家期刊库项目组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技术近年来在博物馆展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给博物馆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博物馆版)》显示,未来五年,新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水平将逐渐增强,不断提高展示表现能力,丰富观众体验,强化信息传播和交流,同时增加展示的生动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由新媒体联盟(NMC)与巴尔博亚公园在线协作共同完成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博物馆版)》(以下简称《地平线报告》)于今年上半年发布。报告汇集了全球56名专家的研究成果。
《地平线报告》考察了新兴技术对博物馆行业发展及解说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潜在影响,预测了未来五年博物馆行业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取得的进展。
挖掘公众力量 提高创新能力
短期趋势:新技术扩展了“参观者”的概念,并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参与式体验。
中期趋势:博物馆将不断加强跨机构合作,同时重视数字分析技术的使用。
长期趋势:私营企业将在博物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博物馆领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网络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参观人数的激增,博物馆的客户被重新定义。澳大拉西亚的博物馆馆长指出,该馆在2013-2014年内共接待51,000,000名参观者,其中70%来自网络。此外,在美国约有75%的人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艺术的视听体验,而非亲临艺术活动现场。《地平线报告》指出,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站正在逐步替代实体性的博物馆体验。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注重利用社交媒体、内容开放获取、公众参与等方式,来实现公众力量的参与。一些博物馆会通过互动艺术赋予展品全新的概念,或者让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博物馆的体验和经历。总之,一些新的互联网工作模式正在将观众融入到展览和展品当中,以给予观众生动而深刻的体验。
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推动了博物馆领域的跨机构合作和联盟组建。对新技术的追求加剧了这种同业合作和跨界合作的趋势。目前,业界正在研究数字化平台联合开发的标准,例如发展开放性数据、搭载可穿戴技术的展品设计。
为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博物馆行业正在积极向零售业取经。《地平线报告》显示,一些博物馆采用了精细化的数字信息收集系统,捕捉和追踪参观者的活动经历和参观体验,了解参观者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策展能力。
博物馆一直被认为是创造性表达的风向标。在新技术的引领下,艺术家们不断创新交互艺术形式,改变展品的展示方式。《地平线报告》指出,一些新的互动体验模式正在悄然兴起。主要表现为两个趋势,一是艺术家通过新技术繁衍出更多自然主义的艺术形态,二是通过3D打印技术、虚拟场景再现等技术应用,不断增强观众对交互技术的深度体验。随之而来的是“后网络技术”受到了业界热议。未来,可穿戴技术、自动量化技术都有可能被应用到藏品展示当中。
从长远看,第三方私营企业在助推博物馆创新发展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地平线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第三方私营企业的参与可以帮助博物馆行业审视自身的缺点,并加以改善;另一方面,也将使小型博物馆基础设施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得以实现。
提高专业素养 应对数字化策略
可解决的挑战:制定数字化策略,提升从业人员数字化应用能力,以推动策略的实现。
艰难的挑战:积极平衡现实生活与互联网生活之间的关系,衡量新技术的影响。
棘手的挑战:提高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工作流程,关注隐私安全。
无所不在的技术应用正在影响博物馆的战略制定和数字策略。这些策略涉及到硬件、软件、网络发展和数字化应用等诸多方面,并倾向选择敏捷性、灵活性、易用性的新技术。《地平线报告》指出,数字策略不仅仅是建设网站,它需要通过多种技术形式,实现观众的独特参与。例如,社交媒体、移动工具、电子筹款等等。
当代社会发展更多地强调社会参与性、网络化和资源开放性,博物馆也不得不通过数字化策略来倡导公众参与。一些先行者认为,数字化策略重点不是数字平台的搭建,而是挖掘公众的力量。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和其他技术的扩散与普及,对数字化手段的理解日渐成为了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新要求。尽管,官方机构目前还没有提供这方面的示范性课程,但职业教育水平必须被提高。因为提高员工新技术应用能力是提高博物馆解说水平和观众体验的基础。《地平线报告》同时还强调,提高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全行业的多方响应,基础设施升级和工作流程优化亦是必要之举。
当参观者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使用WIFI上网分享参观经历时,人们开始对拍照在线分享是在吸引公众参与还是在降低艺术品欣赏体验进行了一场讨论。随后,这个话题逐步扩展到平衡“互联网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讨论当中。一项最新的心理研究论证了“摄影损伤效应”的存在,同时IPSOS研究人员也多次表示,“在线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了较大关注。甚至一些人士呼吁,“在线生活”冲击了观众现场的深度体验。然而,《地平线报告》认为,随着话题讨论的深入,讨论的焦点已经不在是评判观点的对错,而是去探求观众受到新技术影响后行为的变化。
显然,评估新技术的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地平线报告》指出,对比技术实施前后的情况是制定评估标准最大的技术障碍。而文化领域并无先例可循,因此目前的尝试很可能只是一种赌注。
新兴技术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独立描述某一设备或者工具的确切影响十分困难。博物馆肩负着教育的责任,追求新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提升观众的艺术品鉴能力和历史文化认知水平。对博物馆而言,移动APP不仅可以扩大观众规模,也可以提升互动交流的品质。但是这给新技术影响评价带来了困难。《地平线报告》认为,互动体验的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比数量评价更难。《未来的博物馆》一书认为,社会、政治、情感、教育、创意、观众参与程度等因素,未来都可能被纳入评价标准制定的考虑依据。
博物馆不断升级技术设备,更多的是希望向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解说服务,提高观众对展品的理解。不容忽视的是,专业管理团队将有效推动这种数字化策略的实现。因此,《地平线报告》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提高经费预算,支持多样化的培训和聘用多方面技能的人员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
目前,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提升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地平线报告》列举了一些案例。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在积极支持工作流程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也为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机构提供了一个数字化工作网络,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交流。
另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许多调查表明,随着用户数据量的增加,数据泄露风险也随之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参观者的数据隐私迫在眉睫。一些博物馆向参观者提供了加密信用卡,并解除支付详情与消费者数据库之间的关联。然而,数据失窃事件仍时有发生。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地平线报告》认为,研究机构应寄希望于青少年和00后们。因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同时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用于保护隐私。与此同时,《地平线报告》也提示人们关注Snapchat 和Cyber Dust,因为它们正在掀起新的社交潮流。这种融合公共交流和私人交流的方式,可以抹去用户的网络信息痕迹。政府方面亦有行动。据《地平线报告》披露,一项由巴西和德国主导的“数字时代的隐私权”草案正在起草当中。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推动解说技术发展
1年内投入使用的技术:自带设备(BYOD)、游戏和游戏化
未来2-3年采用的技术:基于位置的服务、创客空间
未来4-5年采用的技术:自然用户界面、物联网
自带设备(BYOD),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使用自己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的一种行为。《地平线报告》指出,博物馆自带设备使用趋势目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博物馆正在适应参观者携带移动网络设备随处参观,二是博物馆员工也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工作。事实上,智能手机已成为博物馆提供各种服务、互动交流和教育项目的切入点,因此推进自带设备的应用是满足参观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受电子游戏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在手游的助推下,APP产业获得了极大发展。博物馆领域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采取了游戏化方式,激励公众参与。游戏化是指将游戏元素、游戏机制和游戏框架应用到非游戏的环境和场景中,以达到培训和激励的目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正在开发手游,实现与观众的在线互动。但形式上的借鉴与深层次的使用是有区别的。《地平线报告》认为,这种区别在于,前者只是让用户参与游戏,而不能对博物馆里展览的内容有更多了解,后者则是做到了两方面兼顾。因此,有专家认为,游戏化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移动设备已经实现了定位服务。这种基于位置的服务正在构建一些新型的商业模式。《地平线报告》指出,最近,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博物馆根据参观者位置移动的信息,为其提供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服务。许多博物馆已经利用WiFi热点三角测量技术向参观者提供个性化服务。Montréal Museums手机APP也正在向用户提供定制化内容,推荐周边的展览和活动等。此外,室内定位服务还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位置感知导航。
21世纪,创客空间已经被当作解决实践难题、开展创意工作的学习方法。一些博物馆也正在考虑设置“创客空间”专属区域,使参观者可以实践自己的创意或深度地参与到艺术概念的创意中来。在重视动手实践、真实学习体验的同时,博物馆利用创客空间,鼓励参观者和艺术家尝试实验和工艺品制作,使他们成为学习共同体。大都会博物馆艺术实验室建立的创客空间,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研究新兴技术对博物馆参观体验的影响。
目前,许多设备都在使用自然用户界面(NUIs),例如接收轻点、滑动等触屏方式、手掌和胳膊运动、身体动作等自然语言的输入。《地平线报告》指出,NUIs让数字装备界面清晰、简洁,在改变展品呈现、参观者与展品互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手势技术的应用,允许参观者通过触摸或使用其他肢体语言来感受展品的功能。
物联网(IoT)是一种连接物体的网络,将物理世界通过互联网跟信息世界连接起来。《地平线报告》认为,对文化遗产机构而言,网络技术对提高展品保护效果、增加语境知识入口、重塑文化作品之间的合作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例如,物品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自行下载历史信息和元数据,从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将彻底改变解说和公众参与的范式。
《地平线报告》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文化知识未来有可能被嵌入到日常活动当中,供人们随时随地访问,这样也就实现了“无墙博物馆”的建设。这一技术趋势与可穿戴技术的发展轨迹如出一辙,即通过增加人与物体的直接交互,以减少APP的使用。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年版)
博物馆内新兴技术在教育和传播方面的潜在影响及应用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年博物馆版)》由美国新媒体联盟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编译,于2015年7月出版,探究了博物馆内新兴技术在教育和传播方面的潜在影响及应用。报告的正文部分分析了目前影响博物馆教育和传播实践的趋势以及将会面临的挑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共有三个全球版本——高等教育版、基础教育版(幼儿园到12年级)和博物馆教育版。每个版本都着重介绍了在未来五年内在其目标领域可能成为主流的六类新兴技术或做法,及会对同一时期内现行做法产生影响的主要趋势和挑战构成了这些讨论的框架。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年博物馆版)》列出了对自带移动设备、众包、电子出版、位基服务、自然用户界面和保护与修复技术这六大新兴技术,分为三个预期采纳于应用阶段,解释出他们成为博物馆教育和传播主流应用的时间框架。近期阶段假定在未来一年内成为博物馆主流应用的可能性;中期阶段指2~3年期间,远期阶段则是指4~5年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并不是预测工具,而是强调在博物馆教育和传播工具上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兴技术。报告中所列的6项技术中的每一个技术都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创新型博物馆和组织的工作目标。
我国各类自然、历史、艺术和科技教育等场馆很多,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对新兴技术的接纳相对滞后,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存在盲目性,缺少针对性和前瞻性。针对这种情况,《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编译委员会以此报告为起点,引入先进的科普理念,提升科普工作人员的自身技能,真正培养出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普专业人才。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还需要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新媒体技术专家,从而建立起专兼结合,以专职为核心,兼职为主体的团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妙趣横生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并能够根据形势不断创新,推动我国科技馆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请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年博物馆版)》
“博物馆头条”自媒体矩阵:
微信平台 今日头条 腾讯新闻 天天快报 一点资讯 QQ公众平台
博物馆有的聊500人微信群:
(Museum Chat及 Curator Chat)
入群及发稿请联系小编微信:icu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