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热搜展览推介Vol.45(美术馆及当代艺术)
成都市美术馆 (2023年7月16日开展)
在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双年展的举办让各国艺术家共聚一方交流互鉴,让艺术在成都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包容多元的城市中,再次激发出无限艺术活力,也让中国艺术直面世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成都篇章,不断提升成都的城市国际影响力。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文明的传承: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之后的又一重量级展览,同时也是民生美术馆文明系列大展之“文明的传承”篇。
西岸美术馆 (2023年7月21日-2024年11月05日)
继广受好评的常设展“时间的形态”“万物的声音”之后,西岸美术馆“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于此进入终章,从“时间”“万物”到聚焦于“人”,全新常设大展以“肖像”为线索,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通过呈现不同身份、领域或社会地位的肖像讲述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描绘了“肖像”这一创作手法的历史发展及在艺术史中的转变。
阿兰·赛沙,《嫌疑人》
展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并未按惯常以时间线展开,而是以15个主题章节贯穿叙事。展览从“色彩”启程,历经“扭曲面部”“声名显赫与籍籍无名”“肖像与艺术家自画/自拍像”“面具”“上镜者”“家庭肖像”“幽灵”“怪诞者”“到街头去”“世界女性”“致敬”“镜子”等主题章节,至“脱帽致礼”结束。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23年7月15日-10月15日)
本次展览将马蒂斯的艺梦在华夏首次展开,展览题目“马蒂斯的马蒂斯”出自艺术家生前对法国北方省美术馆的亲自筹划,意在凸显马蒂斯本人对于展览亲力亲为的“策展”身份。展览前半部是马蒂斯的人生与创作历程,如同众多艺术家一般,他以作品诉说了自己的基础锻炼、技法实验及精华提取的过程,是由复杂到简洁的艺术升华。随着晚年身体的衰老,他将心灵之火投入到了剪纸创作,除此之外,建筑、丝织品、出版物,马蒂斯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在不同领域的创作才华。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23年7月6日-8月6日)
明珠美术馆 (2023年7月1日-10月7日)
上海明珠美术馆全新揭幕以“重返自然”为主题的国际艺术群展,是继2020年成功策划举办“以花之名”国际艺术展览之后触达更广泛议题的新探讨。此次展览邀请来自全球10个国家及地区的26位卓越艺术家,包括(按姓氏音序排列):[法]尚-马利·阿普里欧、[哥]伊凡·亚戈特、曹晓阳、陈萧伊、陈彧君、[中国香港]郑祎、[英]埃利·戴维斯、丁乙、董孝驰、[法]莱诺·艾斯提夫、傅百林、胡项城、[瑞典]因卡&尼克拉斯、[韩]金宗学、刘毅、龙盼、骆丹、曲丰国、[意]夸尤拉、[墨]加百列·里科、石至莹、童文敏、[中国澳门]袁绍珊、王璜生、余友涵,展出极具代表性、前沿性的缤纷自然主题创作,囊括绘画、装置、雕塑、影像、摄影、行为艺术等多元媒介。
展览现场
埃利·戴维斯作品“随我来”系列展出现场
明珠美术馆“艺术生活实验室”现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2023年7月21日-10月06日)
《竹棱》
本次展览聚焦于五感建筑,从视、听、触、嗅、智人类感官层面,调动感官,将自己置身于建筑之中,重新感知自身、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联。不仅意在试图传播更多建筑上的专业知识,更期待观众通过在场的参与及人与人的互动中打开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获得心灵的慰藉。
《竹曲》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从丰富交织的视角回溯现代性在巴黎上世纪黄金年代的萌生与蓬勃,囊括了三百余件展品,包括建筑模型、手稿、绘画、珠宝、摄影、电影、服装,以及数字空间等。从私密室内空间到庞然的城市规划尺度,从珠宝到服饰再到电影图像,展览所呈现的可谓是巴黎这座城市三十年的创造激情史。DS+R建筑事务所亦为展览开发了多种展示形式和技术,如特殊的投影和光效、多屏幕沉浸式体验影像等,为观众提供一场充满想象和氛围的流动的巴黎城市盛宴。
本次展览希望为上海的都市现代性研究提供多种历史参考。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远东第一大商埠——上海,高速发展的时期。与都市的工业化、现代化相生相伴的是都市文化的形成。彼时的上海,曾被誉为“东方巴黎”,与其说是同时期巴黎的东方镜像,不如说是中国时代更迭中的城市宣言。“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展览是继“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展览(2016年)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再次与中国观众分享现代主义的多样性,以及人文艺术在城市面临历史转型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2023年7月25日-9月22日)
海派书法,以其勃发的审美创造力与强大的艺术包容性,表现了一种开放的笔墨意识、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活跃的流派群体。为此,此次大展除了以艺术叙事、笔墨认知与理论阐述为主体外,还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跨界方法对海派书法进行了整体的审视与系统的展示。
江西省美术馆 (2023年6月30日-8月13日)
阿尼戈尼尊重传统,直面现实,从不随波逐流。他继承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的佛罗伦萨画派的优良传统,运用传统的技法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画自己所见、画自己所爱,即便在他表现的宗教题材中也往往具有深刻的世俗精神。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佛罗伦萨被毁的情景,画下了许多水墨写生,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正直和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画家。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心中促使我行动的惟一的新东西是我的快乐,我的痛苦,我的激动和对属于我的世界的生活的激情。”
《友人画像》
1966年
彩色铅笔
27.5×28cm
《荒漠的隐士》
1947年
板上油性坦培拉
35X50cm
上一期榜单回顾: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投稿邮箱:icurator@foxmail.com
●「文博预算通」为全国博物馆免费做预算 科学编制特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