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热搜榜今日发布最新一期(第41期)“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本期推介展览为2023年5月受到全国网友高频搜索和较高关注的博物馆十大文博展览。
(2023年5月18日-8月18日)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福建博物院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展览,通过文物、史料和图片,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传达和合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也是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主题展览。
海上丝绸之路是“陶瓷之路”“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也是文化交往之路、互利互惠之路、和平友好之路。“福航天下”展览从不同角度,还原海上丝路的商贸来往和人文交往,从数量庞大的遗产资源中择取精华文物,彰显交流互鉴的历史情景和文化内涵。展览联合了国内35家博物馆,展出295件(套)文物,包括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如法门寺地宫、南海一号沉船、江西海昏侯墓等出土(水)的文物。
“福航天下”展览分为“碧涛帆影”“东方雅集”“远来物华”“和合共生”4个部分,从物华之美逐渐上升到文化融合进行呈现。
(基本陈列)
时隔半年,“山东历史文化展”升级改造后全新“亮相”。更加详实的考古资料,更具历史感的展厅设计,展示60万年来山东大地的变化,将悠悠齐鲁的沧桑巨变娓娓道来。
在这个展览里,可以看到山东的农业发展、手工业的繁荣,精美的玉器,多彩的陶器,神秘的骨角牙雕等,最精美的还是这里的青铜器,可以看出齐鲁的礼制与文化。
“海岱”虽起源于地理概念,但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圈层的概念,山东的文化不仅影响本地,同时也辐射影响周边地区。“日新”主要是体现此次展览展现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山东领先于全国,领先于世界的故事。该展览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定位,确立了“彰显齐鲁文化魅力、展示山东文明发展历程、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展览理念。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余件,分为“史前时期”“商周时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5个部分,全面立体展示山东六十多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齐鲁文化史、一百年奋斗史。
(2023年5月18日-8月31日)
梵高一生的3000幅画作,展览通过多种全新的数字技术,带来融合视听感官的交互体验。在2000多平米的多媒体艺术空间里,8个沉浸互动区域打开了梵高艺术的新世界。该展览是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的首个展览,展览将于5月18日持续到8月31日。展览链接虚拟与现实,巨型沉浸区、梵高的房间、向日葵花海、光影餐厅空间、美育课堂、文创商店、绘画室等区域,运用AI互动、体感交互、裸眼 VR等技术,使艺术、科技、观众三者深度互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强了艺术综合体验,建立起观众与梵高更深的情感联结。《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入驻天津,尽情展现了天津愉悦而先锋的现代城市的一面,是城市生活新的文化热点,是热闹非凡的艺术新现场。
(2023年5月18日-8月31日)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更好地诠释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格,策划推出了“运河城市”系列展览。首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此基础上中运博推出“运河城市”系列的第二个展览:“大都:元代北京城”。本次展览立足于运河城市的定位,通过“大汗之城”“河润大都”“九州风雅”三个部分来展示元大都的缔造、运河对大都的供给、大都的文化艺术等内容。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22家收藏单位259件(组)元代精品文物,一级文物33件、二级文物55件、三级文物86件。其中元青花15件,还有一批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内府收藏、文房用品、瓷器等。
(2023年5月18日-8月27日)
“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分“盛世聚首”“青铜时代”“妙相重光”“雪域梵华”四个篇章,展出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5月18日至6月18日期间展出为文物原件,6月19日至8月27日期间展出为文物仿制件),马首仿制件以及商周时期青铜重器、南北朝青州佛造像、明清鎏金铜佛等共计86件珍贵文物展品。
此次展览精心策展,不仅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欣赏珍贵文物的细节,感受其独特之美的机会。更与舞剧、模型潮玩进行联动,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激发了观众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这种跨界联动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将历史文物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增强观众的参与感,让观众与文物、艺术紧密互动。此外,展览还积极互动,面向公众开展了展标征集和志愿者招募活动。
莞博“国宝归来”特展以其精品展览和多样活动吸引了网络热议和众多观众的“打卡"参观,为公众提供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传播。
(2023年5月18日-8月27日)
展览结合文献记载,汇集南京地区出土明代早期功臣墓、明故宫遗址、明城墙及历史文献等展品,分“平定四方”、“开国气象”、“洪武遗产”三个单元讲述明初立都南京的 53 年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影响,彰显明太祖在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中的历史作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特展展出龙泉瓷、甜白釉、金银器、琉璃瓦、文人书画共计210件(套)明初精品文物,从军事、整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种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彰显洪武时代的丰功伟业。
(2023年5月18日-8月20日)
展览展出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65件旗袍精品以及安徽博物院和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的40余件旗袍精品,展现了旗袍之“雅”、时代风“尚”,讲述了旗袍产生和盛行的历史。从上海到安徽,在截然不同的服饰风尚之中,既能感受两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亦能感受旗袍所展露的东方之美。
展览讲述近代文坛、画坛、演艺圈等多个领域的优秀女性与旗袍的不解之缘。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林徽因、苏雪林、阮玲玉、周璇等等,她们或画、或写、或演,将旗袍之美化作人们记忆中永不磨灭的经典。
安徽博物院以本次旗袍展览为契机,联合省级非遗“徽帮裁缝”推出的文创旗袍,以馆藏文物元素搭配精湛非遗技艺,演绎“针尖上的灿烂”,在山水徽韵的舞台背景下,完美呈现了文物之美、旗袍之美、女性之美、生活之美。
(2023年5月27日-8月27日)
本次展览从中国西南地区的宏观视角出发,选取了各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如川渝地区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涪陵小田溪墓地、城坝遗址、茂县牟托大墓、盐源老龙头墓地等,云南地区的晋宁石寨山墓地、江川李家山墓地、晋宁河泊所遗址、昌宁大甸山遗址、牡宜遗址等,贵州地区的赫章可乐遗址、威宁中水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等,广西地区的罗泊湾汉墓、合浦汉墓群等,其中不乏历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和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是“考古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见证。此次展览展出的展品,涵盖铜器、金器、玉器、海贝等多种器类,其中一级文物超过百件,有88件/套文物为首次外展。三星堆铜扭身跪坐人像、小铜立人像,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目前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铜纺织工具,还有实证西汉政府对云南地区实施有效治理的“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和“滇池长印”封泥,这些考古新发现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不仅是发掘出土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更证明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的发展演变规律,也昭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路向与演进格局。
(2023年5月16日-8月31日)
此次展览是国内外第一次采用珍贵的摄影原件(英文称Vintage Print,摄影原作)展示正在申遗的“北京中轴线”的摄影艺术展览,它在展示“中轴线”视觉史料的同时,还展示出展品的历史文化属性,即文物原件和艺术品原作。
本次展览从数万张北京中轴线历史照片中精选出50余幅珍贵的代表性佳作原件,以及早期重要摄影图集、影集等,时间跨度自1860年代至1940年代前后,让我们可以在历史的光影中共同体会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魅力。展览中展出了费利斯·比托、托马斯·查尔德、黎芳、苏黎世石印公司、同生照相馆等不同时期、不同摄影师及机构的代表作品。他们的影像以“原作”的形态,第一次在“北京中轴线”的脉络下在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进行展览,无疑将为中国历史影像特别是北京城市历史影像的研究和展示,提供新的脉络和参考体系。(2023年4月28日-7月30日)
展览由中国港口博物馆与东莞展览馆联合举办,展出178件/套中日伊万里风格的瓷器,包括和风色彩的“柿右卫门”瓷器、融合日本和式审美和欧洲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金襕手”瓷器、将青花矾红描金装饰手法发挥到极致的“中式伊万里”瓷器等。
展览串联起了17-18世纪中日伊万里瓷争芳竞妍的百年历程,呈现伊万里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与技术的交流和融合、模仿与超越,凸显“中国制造”的魅力以及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