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首次超越美国登顶科研影响力榜首

小王随笔 小王随笔 2023-01-13
上周的 Science 刊登了一篇短文:中国首次超过美国,在最高被引用论文的数量上,成为全球第一。给出这个排名的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本月最新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22》。


科学研究成果会以论文发表,依据论文所发表的刊物等级和该论文被其它研究论文引用的次数,我们可以评估论文的影响力和原创性。显然,被越多其它论文引用,其影响力越大,原创性越强。例如,去年6月中旬发表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 AlphaFold2 的论文,因为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半个世纪的难题,至今,短短14个月,已经被引用了4675次(2022.8.24)。

一个国家的高被引论文越多,彰显这个国家的科研实力越强。—— 在过去几十年,高被引论文最多、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当仁不让,是美国。

现在,日本官方的学术情报机构,根据它自己的算法,发现中国在高被引论文方面,已经超越美国。

不容易,如果这个计算结果是中国学术机构或者智库做出的,不知道要引起多少嘲讽。这篇 Science 报道在中文互联网也几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哪怕报道的副标题已经打了圆场:用其它算法计算,美国依然领先一点点…… 小王自己的朋友圈对此就没有任何讨论。当然,保持低调,不骄傲自满,是中华美德。 

2016年,中国发表科研论文的总数首次超过美国。那时,我们反思,仅仅灌水、滥竽充数,有数量、没质量,大而不强,不行。

所以,论文总量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类似关于 GDP 重要与否的讨论,至今悬而未决。当中国的GDP总量渐次超越意英法德日诸国,直逼美国,我们反思,仅仅GDP的总量超越不行,还要注重GDP的质量,还要考虑人均GDP,等等。

所以,GDP总量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沈逸说,“这个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问这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开始。在此之前人们不问这个问题。”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观察,仅仅在总量超越美国的2年后,中国的顶尖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就开始超越美国。

https://www.nistep.go.jp/research/science-and-technology-indicators-and-scientometrics/indicators

2018 ~ 2020 三年间:
  • 考虑所有发表论文的总数,中国发表的占全球总数的 23.4% 居首,美国 16.8% 列次席,德国 4.0% 第三,日本 3.9% 第五,英国 3.8% 第六,韩国 3.1% 第七;
  • 考虑被引数前10%的高水平论文,中国发表的占全球总数的 26.6% 居首,美国 21.1% 列次席,英国 5% 第三,德国4.2% 第四,日本 2.2% 第十二;
  • 考虑被引数前1%的顶尖论文,中国发表的占全球总数的 27.2% 居首,美国 24.9% 列次席,英国 5.5% 第三,德国 3.9% 第四,日本 1.9% 第十。德日之间分别是: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印度。注意,印度的顶尖高被引论文比日本多。

这表明,越考虑顶尖论文,中国的表现越优异。并且,只有中美英三国,其论文的全球份额,随着论文层次的提升而增加。

我想请大家注意一个有点反直觉的事情,对每个国家,分别考虑其高被引论文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
  • 中国的前%10论文占中国的论文总数的 11.4%,前1%论文占总数的 1.2%;
  • 美国的前%10论文占美国的论文总数的 12.5%,前1%论文占总数的 1.5%;
  • 英国的前%10论文占英国的论文总数的 13.4%,前1%论文占总数的 1.5%;
  • 德国的前%10论文占德国的论文总数的 10.4%,前1%论文占总数的 1.0%;
  • 日本的前%10论文占日本的论文总数的 5.6%,前1%论文占总数的 0.47%(印度为0.511%)。

依然是中美英三国,三国的高水平论文(前10%)和顶尖论文(前1%)占其论文总数的比例是相仿的;换言之,平庸论文或者说灌水论文的比例也是相仿的。作为科研实力第四强国的德国,基本也能达到中美英三国的水平。这表明:中美英德四国的科研成果的良莠比基本一致,产生的高水平论文和平庸论文的比例差不多。

但是,日本可就差多了!日本发表的高水平和顶尖论文的比例不到中国的一半,甚至不如印度。可以说,日本更可能发表灌水论文。—— 这要不是日本文部省自己的报告,到国内讲都没人信的。

我们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快到我们对一些事情的认知和印象远远落后于实际。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美国是科研最强国自不必提,英法德日等均是科研强国。如果我们今天依然抱有这个印象,固执地认为英法德日等是科研强国,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承认中国不仅是科研强国,还是比英法德日强一个数量级的科研强国。

诚然,我们在科学研究的发展上面的问题很多。例如,学科发展不均衡。中国的科研优势在于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工学、地学,劣势在于物理学、临床科学、生命科学;中国的技术优势在于电学、通讯技术,劣势在于医疗器械、医药品。中国的劣势恰恰是美国的优势。


这些是看的见的统计数字。隐形的、没有反映在统计数字上的问题,如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的纠惩、科研机构人事流程与规章、科技人员晋升通道与退出机制、科技人员待遇与福利、科学教育与普及等等,需要长期努力改善和解决。

持续投入,久久为功,中国的科研前景是光明的。

本文完。
2022.8.24 于深圳

推荐阅读


杂文
科学史
公众号说明
“小王随笔” @xiaowang_essay 是小王的个人号,内容不垂直,目标不明确。本号宗旨:理实交融,益智厚生。内容主要是:科学、科学史等。鉴于小王的价值观:“天不生教员,万古长如夜”,viva la commune,也可能随性写一些激昂文字。又,小王出生成长于东部地区的一个世俗而传统的老回回 muslim 家族,本号也会关注历史、民族学等。干货私货皆有,凭君自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