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艺术,流量网红小镇也比不了这个小村庄

超级乡村研究员 超级乡村研究所 2023-07-01


在浙江省宁海县,有一个葛家村,当地的村民人均乡村艺术家。

这个村里的艺术,并没有放置在冷冰冰的博物馆中,相反深入乡村,有着接地气的美,活脱脱一个现实版乡村风的大观园。

村里五步一景,十步一画,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乡村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村里有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村民们创作了300多件艺术品,数量堪比小型博物馆,还有一家美术馆、一个手工艺坊、一个画廊,甚至还有一个叫做“鸟巢”的建筑。

这个只有1600人的小村庄,有正儿八经“乡建艺术家”聘书的村民就有130多位。村里随便遛个弯儿,都能撞见好几个艺术家。

凭借独特的乡村风艺术,葛家村不仅一年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的游客,还入选了2020年度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村民自己设计搭建的竹亭


01

一个高等学府和一个村庄

这样的村子,是怎么和“高大上”的艺术搭上关系的?

往日的葛家村,村里露天粪坑、杂物垃圾随处可见,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家里不用的废旧物品随意堆放,是典型的“脏乱差”小村。

但葛家村所在的宁海县,其实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1700多年前,东晋道教理论家和医药学家葛洪在宁海的山野中驻足了十年,他在这里炼丹周游,写出了《抱朴子》的炼丹法术名篇,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到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开篇写下:“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徐霞客在宁海迈出了他游历山河的第一步,而5月19日——这个《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也被纪念成为了“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从宁海西门出发上天台山,写下《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篇。

到了近现代,宁海县也涌现出了诸如民国作家柔石,现代画家潘天寿等众多文学家、艺术家。

如此丰富的人文艺术资源,给了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灵感:通过文化振兴,是否可以寻找到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他跑到了远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请来了艺术学院的丛志强教授团队。

丛志强教授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裘立华摄

艺术,对葛家村的村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概念。

当丛教授带着3名学生来到村里时,村民们以为和往常搞建设一样,又要花很多钱,大拆大建,甚至不少人以为他们是“搞传销的骗子”。

到村里的第一天,丛教授把村民叫到祠堂上课,用精美的PPT讲理念、说案例,但几小时过去,人越听越少。

丛教授意识到,不能靠“讲”,要靠“干”。他走村入户,问听课的村民都会干什么?有的说会砌石头,有的是木匠、竹匠,就是没有说懂艺术的。

开早餐店的村民袁小仙说,教授问我会干什么,我说会做点裁缝,做点馒头,教授说我可以搞艺术。“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

第一天施工改造,1600多人的村子只来了26个人。丛志强几乎是推着村民干。

他叫上村民,就地取材,把溪坑里的石头、山上的毛竹、废弃的瓦片等,设计加工成了躺椅、树桩、围墙和风铃……村子逐渐变得漂亮了。

在丛志强团队的建议下,袁小仙在面粉里掺了水果汁、蔬菜汁,组合成五颜六色的馒头画。受此启发,她也重新踩起缝纫机,做起了绒布玩具,一步步开出了粉小仙手艺馆。

渐渐地,村民们简单地明白了啥叫艺术。面对艺术家们主导的创意,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并不完全接受艺术家的设计。

当时,艺术家想在村里的小广场设计一把椅子,椅背设计成了两个大圆弧。但设计图一出来,村里的泥水匠和村民们就炸开了:圆弧形的靠背,像坟墓。

村民不接受,丛志强便使了个激将法:你说我们设计不行,要不你们设计一个?

泥水匠葛运大应了,他用鹅卵石垒出波浪形做成靠背,设计出远山的形状,效果备受好评。

椅子被命名为“人大椅”

村容村貌的点滴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从质疑到看热闹,再到参与设计、动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改造。

第一次驻村,人大艺术学院团队前后呆了12天,改造了10户村民庭院、8个景点。葛家村为此只花了5.1万元。

以前村里也搞过建设,光设计费就是十多万,一条道路改造花了150万。村民们没想到靠自己动手,才花这么点钱就有这么好的效果。

村民自己设计的电线杆花坛,样式多达11种。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几个月后,小村庄已有78名村民自发成立了7个设计小组,大家都抢着干设计。


02

一场艺术试验

但这场艺术改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玩艺术,而是激发村民的动力,让村民们主动干起来。

在来到葛家村之前,丛志强教授承接了全国各地不少乡村设计项目,但这些乡村往往“艺术家来了,火了;艺术家走了,凉了”。

这种培养村民为主力的模式,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试验。这场艺术试验的核心,就是艺术专家负责指导,村民们是设计主体,通过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培养出村民的创造力,打造一支本土的艺术设计队伍。这样的理念,被丛志强称为“融合设计”。

虽然丛教授团队离开了葛家村,但葛家村“艺术化”的脚步没有停止。

许多村民都要了丛志强的电话,遇到问题随时咨询他。各个设计小组建起了微信群,改造中、改造好的项目都拍照给丛志强观看。

一年多来,艺术家们和村民共同打造出了千年画廊、仙绒美术馆等40多个共享艺术空间。

现在走进葛家村,能看到许多别样的景象:

从溪里取出的鹅卵石,垒成一垛波浪形的墙,墙上漆上了反差强烈的颜色,是独具风格的乡村印象派风景画;

石块垒成的“沙发”和“茶几”,被粗细不一的圆竹筒隔成三层,成了葛家村的露天“乡村客厅”。

炊烟从仙人掌酒吧里升起,摆满了旧物事、布娃娃的仙绒美术馆和粉小仙手艺馆独具特色和趣味。

沿着村里小路走着,随处可见充满艺术感的小景点、小设计,充满文艺气质。

原来被视为垃圾的木头、竹子、鹅卵石、废布料、废酒缸、贝壳、麻绳,被村民们加以改造,成了纯朴风情的艺术作品。

还有由相邻宅基地改造成的四君子院,争相绽放的农家乐和民宿……

如今,村民自己设计的民宿、农家乐每天要接待数百位游客。2019 年,葛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3万元。在国庆黄金周等节假日,这里的农家乐100%客满。

艺术改造不仅让村民们增加了收入,还改变了邻里关系。

村中心有一处产权涉及8户人家的院子,长年杂乱不堪,有的房子倒了,有的当狗棚用。村干部提出改造成小公园,8户村民全部同意,还拿出了部分私宅基地,共同打造出了一处公共花园——玉兰王院,成为村中一绝。

还有两家有十几年矛盾不往来的邻居,也主动拆除了横在中间的围墙,各自让了块地,一起美化了共同的庭院。

带领村民进行艺术改造的村支书葛万永,还反过来给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上起了课。几位普通村民也走进了人民大学的艺术讲堂,用亲身经历讲起了“何为乡建艺术”这样的课题。

村支书葛万永正在给人民大学的学生直播上课

葛家村成立了“乡建艺术团”,有130多名村民重拾老手艺,成了有聘书的“乡建艺术家”,还被其他村请去当艺术顾问,当上了“导师”。

如今的葛家村,成为了以融合设计开启“艺术振兴乡村”模式的发源地,是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但对村民来说,这些改造,本质都是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葛家村的人就生活在艺术里。

超级乡村研究所
葛家村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参考资料:

《三农群英汇:升级艺术村》

《浙江宁海葛家村的“艺术试验” :一个高等学府与一个村庄的碰撞》

《艺术如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来看看浙江宁海葛家村的“艺术试验”》

《〈焦点访谈〉报道浙江共同富裕经验,葛家村是重要一站》

《被艺术“点亮”的葛家村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 END -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