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霸建筑师、先锋艺术家、文学教授……你根本想象不到她们有多精彩!

探索的 安邸AD 2020-10-23

我们对于生活、事业、身份乃至宇宙万千总有诸多想法,是否有勇气变换一个角色,玩点儿不一样的东西呢?

3月8日,即将迎来第110个国际妇女节。我们邀请了五位来自建筑、设计、艺术、文化领域的先锋女性,希望借由她们的故事,让我们能更加多元地看到身边每个人身上涌动的生命热情、美好灵性以及坚韧与理性并行的闪耀人生。


她,可能是很多人口中的传说:14岁前往美国留学;带着“百年学者”荣誉和最高GPA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中每年唯一入选Renzo Piano建筑事务所实践的名额;在Foster+Partners驻纽约事务所开启职业建筑师生涯,涉猎纽约联合国广场大厦等知名项目,后来毅然放弃平稳且适应的工作和生活,决心回国。

她,就是STUDIO QI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戚山山


很多人会对她这一事业上的抉择感到疑惑,戚山山这么解释:“我对生命的认知在转变。”


早在大学时期,戚山山放假回杭州,就会常常和父亲自驾往返西藏旅行,走遍了所有进藏路线,也练就了精湛的驾驶技术。

驾驶座上的戚山山

“父亲与我轮流分工,一人开一箱油,夜车基本我开。我个子小,车大,有时显得像是无人驾驶,也没关系,车技好不好,不分个头大小。”


旅途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困阻,让她逐渐认识生命的根本;沿途广阔壮美的自然,也让她领悟到人类的渺小。“很多人进藏是为了回避人群,而我在途中一次次感悟到,人类需要彼此,互助才能生存。”


14岁就赴美求学的经历也令她接触到不同种族和文化,对世界充满包容。“不论在西藏还是在非洲,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享用最好的社会资源,却始终没有付出。我告诉自己,需要把所吸收的能量,化为一股更强大的温柔的力量,回报给这个世界。

戚山山在自己位于杭州的办公室内

这也解释了她为何在29岁时决定回国定居。在了解到中国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时,她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回到中国,一边教书,一边带着自己的团队实践,通过设计思维去解决更棘手的问题,也让自己的能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转动起来。”

戚山山对“能量”的清晰感知可能和她从小热爱运动有关。身材娇小的她从小舞蹈,曾是高中垒球队的主力,几乎每周都会进行拳击训练,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十多年。对她来说,运动可以带来无穷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动静结合,就连高强度的拳击也只是“一项极其安静的运动”

从小习琴的戚山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放了一台钢琴和一架电子钢琴,弹琴也是她的生活习惯之一。

“当身体运转到一定机能时,它还可以带动大脑,状态又如冥想一般。” 持续多年的运动习惯不仅令她具备超乎常人的体能,也令她“发力”准确。


戚山山的精准发力,体现在回国后选择的建筑实践上。她试图不去接触巨型项目,而是选择了更具实验性和探索性的小型项目。她在国内实现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浙江西塘古镇的“不被定义的生活场所”——“饮居·九舍”。

“饮居·九舍”

在这个不过1000多平方米的小体量项目中,她设计的不是一个建筑,而是一个建筑群落,是小镇的延续与新生。在这里,她像刻画电影场景一般勾勒出一幕幕生动的生活片段,有斜跨的“廊桥”、逼仄的“巷弄”,她想帮来客寻回旧时邻里间最为亲切的空间尺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安全感。


这种向社会辐射的潜力令戚山山感受到小尺度建筑的意义,同时也造就更多精彩项目的开始。

“松赞·来古山居”

比如,作为松赞文旅度假酒店集团的首席建筑师,戚山山一直着力打造松赞滇藏线,2016年起她奔波于滇藏沿线近50余次,目前已建成位于海拔4200米的“松赞·来古山居”和坐落于帕龙藏布江边的“松赞·波密林卡”。

“飞茑集·黄河”

在宁夏中卫的一处果树林子里建立了“飞茑集·黄河”,让她有条件去重新定义什么是“在地性”,可以直面腾格里沙漠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令人在其中感受到空气与阳光。

“安之若宿·山”

建于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安之若宿·山”,可能是最贴近戚山山本人的建筑。她描述着如何可以一步登上屋顶的情景,和一步三观的空间转换方法,“飞檐走壁,恣意江湖”,正是她讲述时潇洒自如的状态。

当问到戚山山关于“美”的话题时,她说不能简单地用“美”来叙述建筑:建筑需要的是敏感度和对于这个世界的责任心;建筑是一种信念。天马行空是一种高级的行为,是建立在严谨的态度之上的。深挖“为什么”,要比“美不美”有意思得多。

在大学时被训练全手绘制图的戚山山至今仍保持着手绘设计的习惯。

在建筑实践中,戚山山不仅探索着如何提炼在地文化基因,进行自然建造,还特别关注处理人和环境之间的微妙状态。“建筑是做什么的?建筑是带我们去看这个世界的。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世界里,我们其实生活在很多的平行世界中。我希望通过时空的刻画,犹如电影一样,可以把人带入不同的状态,从而面对更大的自然。这才是生活。”


董梅的书房隐逸在一座并不风雅的居民区里,窗外却有一片自己种的竹林。她常常在讲授课程时提及中国文化精神中所蕴涵的人与自然、与植物的关系,而种树,便是她在生活中将自己放回到天地间的一种实践。

她的书房不大,看书、喝茶、弹琴的空间布置得雅致有序,尽管多年来攒下不少器物家什,但书是绝对的主角。“我是一个比较安居的人,不太愿意换地方,东西越积越多。” 书房取名“心舍”,意为心定成舍。

董梅的本职工作是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而公众对她的了解,则大多始于《红楼梦》,她曾在网络平台上开设红楼梦的专题讲座与课程。

10年前我阅读了佛学领域的典籍,开启了我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她坦言,尽管自己是研究古典文学的,但她真正的兴趣和意愿是将文学作为一个切入点,来探究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多年来,董梅一直收藏关于红楼梦的古籍文献,这几册是她刚刚收到的“宝贝”。

“我们作为整个族群中的个体,究竟从哪儿来的,何以区别于他者,有哪些是我们独具的特质,这都是需要在族群的文化共性里找答案的。这也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共同追问,物质欲望被满足之后,心灵的归属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红楼梦》自诞生以来,一直备受女性读者的喜爱,而曹雪芹在大观园里塑造的那些跨越时代与阶层的女性形象亦是瑰丽的宝藏。


“大观园是有象征性的空间,它是宁国府的反面,是理想之地、乌托邦、桃花源,清净女儿在这里得到庇护,无论是丫鬟还是小姐,她们的个性都被尊重。她们的青春、美好、灵性,在这个空间里释放和发展,因为是她自己,所以有光彩。”董梅说,大观园是作者的哲学理想,即使现在看来,也是具有先锋性的,超出现实之外。

书房“心舍”堪称一个小型的文史哲私人图书馆,几乎每一本书都有翻看的痕迹和批注笔记。

除了研究与授课,日常中的董梅亦喝茶、弹古琴、学昆曲。她在线上线下的课程都拥有诸多“高知”女粉丝,被尊称为董梅先生。她自己极少用“女性角度”去反观自身,做学问也好,对知识的探索也好,都是站在一种个体的角度去实践。


“举个例子,很多女性读者喜欢李清照,但她其实是受到传统士大夫教育培养出来的,她的词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她的诗却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复杂的人格构成,是超越性别的。”

董梅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书房里,虽然隔壁是她的住所,但关上门便能隔绝喧闹,沉浸在由她自己构建的文史哲大部头著作的书海里。


“我的事业和个人志趣是高度相同的,这是幸运的事情。探究《红楼梦》乃至中国文化让我越来越强大,觉得生命本身是有情有味的。它塑造了我,我是跟着这种探索一起成长的。”


与艺术家曹斐约定采访拍摄的当天,我们来到北京城中的一座电影院。这个曾经废弃多年的职工电影院经过曹斐“修旧如旧”地改造,成为了她的工作室,更是她创作的“HX”艺术项目的“本体”。

“做影像方向作品的艺术家,在一个面临拆迁的老电影院场景里既研究又创作,有点儿像考古,在工作周期内充分体验,研究完成后就离开现场。”曹斐说道。

曹斐工作室

曹斐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是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创作融合社会评论和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变迁

2019年,曹斐通过“HX”项目成为在蓬皮杜中心举办个展的首位中国艺术家,真实的历史、抽象的空间在展厅内构造了一道转换时空的缝隙。

“曹斐:HX”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巴黎,2019,图片由曹斐工作室提供,鸣谢: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Sprüth Magers

“艺术家的思维可以以新的逻辑、新的感受力呈现出历史的演变、城市的变迁、某种场景的荒诞,或者是具体的平凡之物,以此挖掘A与B......甚至与Z之间的可能性与关联性。”


曹斐说,一位住在影院附近社区的朋友在了解了“HX”项目后,思维就像掉进了一个深洞里。“这里距离他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却让他产生了一种跨越几十年进程的体验。人们在自己日常的生活轨迹中可能意识不到这种时空的‘黑洞’,那么艺术家就挖出来展示给你看。

生活中的曹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以前也想过不结婚、不要孩子,但一切的变化都很自然,反倒是现在我听到别的女性朋友对于结婚生子抗拒的状态时,会暗暗想,反正生活是变化的,很有点儿过来人的心态。”


曹斐的母亲是客家人,她很清楚贤惠的客家妇女扛住家庭重担的状态,而自己结婚以后,对于“扛”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她曾经带着大儿子去做展览,行程非常辛苦;在当天和我们碰面之前,她还在家里照顾发烧的儿子。但在曹斐眼中,这些都不是问题。


“事情和压力都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又这么少,但我不会说,这几年我不搞艺术了,也不会说,这几年我就不扛生活里的这些事情了。我觉得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在曹斐看来,这是有了一定阅历后,更愿意去探索的自我“极值”。

曹斐工作室楼梯间一角

“生活里承担更多的责任,‘扛住’是一个肉身必须经历的、客观存在的体验,它很累,强度也大,但并不带有情绪属性。”


与此同时,曹斐庆幸自己能够通过艺术的出口往前探索,继续追求自己想要的价值。谈到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必然联系,曹斐依然保持着平和与自然。究竟是母性,还是时间与阅历的无形作用让她更加包容,可能尚无定论,但是,“包容度和创作视野被拉宽,就像一个温床,会越来越宽的。”

伦敦蛇形画廊,曹斐个展《蓝图》的宣传片

就在3月4日,曹斐在英国的首个大型美术馆个展《蓝图》(Blueprints)已于伦敦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正式开幕,这次展览将继续展示艺术家如何在现实和虚拟的时空中创造多维世界,并从中呈现出中国的快速变化。


刘娃是个用电光蓝百褶长裙搭配运动鞋的酷女孩,说起话来却柔和而平缓。她的创作与日常生活都发生在同一个空间——这里既是工作室,也是家。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刘娃,拿到了人类学与艺术的双学位,这为她打下了相当牢固的知识基础和开阔的思维体系,不必给自己设限,同时,也代表着多方面的选择。


“别人问我做什么艺术,我会说,我做一些雕塑,做一些装置,也做一些行为艺术。但其实并不想去归类,当代艺术可以是任何样子的。”

作为新生代的艺术家,刘娃的创作方式与材料都具有先锋实验性,她希望应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来拓宽艺术的可能。


她的主要创作与脑科学相关,用脑电设备捕捉情绪信号,再转化成恰当的视觉呈现,以此来探究人的感知与情绪的主观性和流动性。

2016年,刘娃创作了《Still》脑电互动装置。她画了一本书,讲述了一些私人化的经历,刘娃笑着说:“年轻艺术家不知从哪下手的时候,就从自己下手。” 

《Still》脑电互动装置体验现场

她邀请体验者佩戴能够捕捉脑电波的头环,走进小房间中去阅读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体验者脑电波的改变会触发环境的变化,比如台灯变亮,树叶停止摇晃,墨汁不再涌动。而同时,体验者也会因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再次改变脑电波的频率。


这种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执行起来是需要诸多沟通合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局限。而且,做艺术也时刻面临寻找新鲜角度、解决具体问题、获得较高完成度这样普遍的现实难题。当问到是否害怕失败时,刘娃说自己会背负一些包袱,但也在努力克服。


“如果一直特别顺的话,会让生命力显得有些单薄。创造这件事对我来说挺重要的,做艺术可以说是我想过、试过很多其他选择后依然坚持的事情。快乐和痛苦并存,做的时候让人活得特别带劲,我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还能得到相应的自由度。”

刘娃工作室里随意地堆放着她常看的书与资料

想要活得带劲儿的刘娃出生于1994年,从年龄数字上看的确很年轻,但她看待“年轻”的态度是一种与世界息息相关的好奇心,她的创作轨迹在不断延展,甚至不会让自己在一件作品的成就感里沉浸太久,就准备转去做下一个项目。


她通过做艺术了解世界,反过来,再创作出带有自我属性的东西而获得归属感。

《月乳》展览现场

刘娃最近的作品是在上海没顶画廊展览的《月乳》,一个8分半钟的影像装置,影像里出现的道具同时会作为雕塑在现场。


回顾着这个项目的趣事时,刘娃说:“有的雕塑是很纤细的珊瑚,布展的时候就在运输的时候这掉一点、那掉一点,我就会想,为什么要做这么脆弱的东西,但我又真的很喜欢这种脆弱。”


潘及的身形并不高大,但你总能容易地在事务所里认出她——只要找那位身形轮廓最为健美的女性就好了。

潘及带着我们来到她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事务所尽头位于转角的一个空间,拥有成片的窗户,阳光充足,窗外即是大片绿植。“不论在哪里,我都喜欢看得见景观的地方。”

为了和办公室外的自然风光相呼应,潘及特别选择了亮绿色作为空间的主色调。而办公室的所有物件几乎都来自潘及的旅行。“我把在英国购买的古董餐桌用来当办公桌,地上摆放的小木雕是10年前第一次去坦桑尼亚旅行时带回的。”

潘及积攒的明信片

其实早在初中时,潘及的世界就在旅行箱和各种交通工具中翻滚起来。每到一处,她都会挑选一张明信片,写上当时的心情,寄给自己。从埃塞俄比亚的原始部落到地球的南极点,如今,她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然而然,明信片也攒了满满一抽屉。


国际上将去过100个国家以上的人纳入“旅行者世纪俱乐部”,对潘及来说,这些有过相似体验的人不过都是“可爱而放纵”的人。透过旅行,她也更理解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觉得世界之大和人类之渺小,做设计也就越谦虚。每一次旅途中多少都会留下遗憾,我就越想尽快再出发。”

潘及在阿曼的马托拉市集

2018年,潘及开始把她的旅途所见所闻记录在个人公众号“潘及玩转地球”中,读者不难发现这位“非专业旅游博主”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花在旅途上,而他们更难想到的是,这位生活在美图美景中的旅游博主同时还是一家数次被《安邸AD》收录入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与设计精英榜单“AD100”的设计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正式介绍一下,潘及,IADC涞澳设计的设计总监,设计项目分布在中国许多重要城市,涵盖室内、建筑和景观设计等领域。

IADC涞澳设计的作品“竹窗闻水月浮动”

潘及可以在双重生活中无缝切换得益于自己天生的“旅行体质”。“我从小就精力特别充沛,也很少有时差的困扰。如果旅行期间需要工作,我就划分出一整段时间回复工作消息......”不容忽视的是,她十几年如一日保持着健身习惯,这也令她得以无视年龄增长,具有足够的体力说走就走,“上天入地”。


在旅途中,作为设计师的潘及除了会为设计项目进行采购,也会有意识地体验当地富有特色的酒店与服务,这些无疑也启发了她的设计工作。“美,输入得多,输出就会很自然。”她解释道。

潘及在冰岛Hlidarfjall滑雪场

潘及从不讳言自己的“爱美之心”,“无论滑雪还是潜水,可能我的初衷只是为了拍美丽的照片,但我都会坚持到最后,目的当然是挑战自己。”


有得必有失,她也毫不忌讳地告诉我们:“我对旅行的热爱让我无法将公司发展得更大,业务规模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我也放弃了家庭生活。这是一种个人取舍,但我并不后悔。没有哪一种生活是正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是最重要的。”

潘及镜头下的冰岛

对她来说,无论结婚生子还是独自探险,无论投身事业还是说走就走,都属于女性的自我选择。她既满足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也很感谢这个愈加包容的世界。此时此刻,她已经在忙着规划2021年的旅行计划了,“自由自在,享受人生,一辈子当几辈子来活!”

《安邸AD》:

五位不同行业的女性正在自己的芳华人生中踏实地走过每一步,愿这份热情之理想、独立之人格,能够为你带来力量,去自由地追求你内心想要的生活。


话题互动

看完这五个故事,是否让你有了些许思考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在你看来,怎样才算得上独立女性?



摄影 | 李松鼠、朱海

造型 | Judy Ju、韩健

撰文 | Li Jun、雯婷、王雪、

Christa Yang、Sharon Wang、亚莉

编辑 | 亚莉、Li Jun、雯婷、LULU

视觉设计 | Linke

部分图片由STUDIO QI、曹斐工作室、刘娃、潘及提供

视频由伦敦蛇形画廊提供





推荐阅读


《安家》里的跑道房太梦幻,现实里的改造还要精彩百倍!

当红时装设计师的室内设计处女秀:用粉色打造中性风的家

恭喜!伊冯·法雷尔与谢莉·麦克纳马拉获得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AD+公众号

微信ID:ADChina2018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安邸AD+小程序电商

快快扫二维码

进入店铺进行选购吧


............................................................................................................................................................

国际权威家

居生活杂志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这本《安邸AD》3月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