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前,这位设计师已洞悉一切
“我们可以从《星际迷航》等大众科幻电影中寻找启示,让太空的概念、形状与设计进入日常生活。”生命停止于1971年的一代大师Joe Colombo,设计生涯并不长,其作品却流传至今。早在五六十年前,他就预言了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
Joe Colombo
善用“塑料”的设计大师
• Joe Cesare Colombo(1930-1971)是意大利最有影响的产品设计者之一,在二战后与Kartell、Flexform、Boffi、Alessi等公司均有合作,其洞察趋势,对塑料的多样性设计尤其富有创意,远见与实用并存,也是同辈意大利设计师中最具远见的设计师之一。
Joe Colombo留给世人的影像总是叼着一个烟斗。他41岁英年早逝,却是诸多设计史学家公认的“让米兰成为设计之都”的人。其早年生涯广泛与Kartell、Zanotta、Boffi、Alessi合作,为Kartell设计的一系列橱柜与座椅今日仍在拍卖市场大受欢迎。
• Elda Chair for Longhi, 1963:左图为设计草图,右图为Colombo与产品的合影。Elda是Colombo妻子的名字,其底座可以360°旋转,而外壳则由玻璃纤维所制成。
• 左图:Boby Portable Storage System, 1969;右图:Brillio Chair, 1971。
他的家庭出身和求学背景,为他后来的前瞻性的设计埋下了伏笔。Joe Colombo出生于米兰,是家中三兄弟中的老二,而他的父亲Giuseppe经营着一家电导体工厂。
青年时期,Colombo主要精力放在绘画和雕塑上,曾就读于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并参加了由Enrico Baj和Sergio Dangelo于1951年创立的Arte nucleare。直到1953年,Colombo才首次涉足设计领域,为一家俱乐部设计了装饰性天花板。
Colombo正式进入米兰理工学院学习建筑。之后,因为父亲生病,Colombo放弃了绘画创作,而和弟弟Gianni接管了家族工厂,他将其用作实验的游乐场,展示最新的生产技术,还有玻璃纤维、PVC和聚乙烯这类塑料的应用。
• 左上图:世界上第一把The Model No.4801 Chair,由木质胶合板组成,图源Vitra Design Museum。右上图:The Model No.4801 Chair在1965年由家具制造商Kartell进行量产,图源 Pamono。下图:The Model No.4801 Chair拥有多种材质和色彩,图源Phillips。
Colombo一直在试验他的设计和新的制造工艺。他为Kartell设计的第一把椅子是Model No.4801。它被视作意大利现代设计的代表作之一,由三块可以拼装、曲面的山毛榉胶合板组成。三块板材组成了一个牢固结构,支撑起一个成人的重量。
• Universale Chair for Kartell, 1965-1967
椅子上流动的元素是他后期塑料设计的尝试,比如第一个用ABS制成的成人座椅——Universale No.4860。它造价便宜,拥有多种色彩,可以进行堆叠。
他的诸多远见在于足够敏锐捕捉到人类生活随新技术的变化,Colombo是率先使用ABS塑料的设计师之一,塑料成为其设计生涯的代表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并非停留在纸面,而是立身践行。
• Team Kartell-Designer, Salone del Mobile, 1969,其中右四为 Joe Colombo
塑料材质或许不如同期其他大师之作来得昂贵,但其结构十足耐用、拥有灵活多变且合理的功能,因此持续受人喜爱。
集成的理念
让家具不只是空间的装饰品
• Colombo在1963年设计了一座米兰公寓,精小的室内如四维空间,一些家具兼具不同功能,这个项目也是其早期重构居住空间的尝试。
Colombo的远见在当时已经超越许多同行,“视听设备技术的发展蕴藏无穷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将可以在家里学习并进行各类活动,物理距离不再那么重要。”在1960年的一场演讲中,他这么言中未来。
1962年,Colombo在米兰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包括几家滑雪小屋和山地酒店,以及产品设计。自从他的职业生涯开始,Colombo最感兴趣的是居住系统。
• 左图:The Additional Living System, 1967–1968;右图:The Tube Chair for Flexform, 1969。
他偏爱圆形轮廓,并强调以现代工艺、模块化的概念注入到居住系统中。他完成了像The Additional Living System,The Tube Chair这样的设计——它们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组装得到大量的坐姿。
• “私人容器”(Personal Container)
在Colombo短暂的生涯中,他不断尝试将电子设备结合家具的集成式设计,希望重建我们的生活空间和日常生活。
1965年,一组高达1.8米的独立“私人容器”(Personal Container)柜自配独立电路,融入灯、黑胶唱片机与收音机,还配有饮料柜、书架、烟灰缸和烟斗架,整柜可以折叠,便于运输。
• “居住系统盒子”(Living System Box)
1968年,“居住系统盒子”(Living System Box)集成了卧室的功能,抽屉柜、桌椅、梳妆台等都嵌套在床的下方,整体收拢后长2.5米、宽1.3米,部分家具功能多元,比如翻转梳妆台的顶部便有了桌子。
尽管它从未投产,却因百货商店的一次展示被美国一户家庭买下,并使用了40年。尽管思路远瞩,但Colombo的作品总有微妙的平凡日常性。他关注扶手椅、烟灰缸、衣服、鞋子这些琐碎之物,认为它们的存在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意义。他曾说:“好设计应该被所有人使用。”
• “Visiona 69”概念室内项目展出于1969年的科隆国际家具展,其中运用了塑料和人造纤维等新材料。
1969年受邀为化工制药公司Bayer设计在科隆国际家具展的展览空间时,Colombo尽情释放了人造纤维与塑料的潜力,这在当时非常先锋。
他构想了一个80平方米的新婚夫妇之家,厨房、床、卧室与客厅等传统生活空间都可以移动,以灵活调整家的布局。空间中还有一套气温控制系统,到了夜晚可调整为适宜睡眠的模式。床面与地毯选用了蓝、红色调,让整个空间洋溢着未来主义式色彩。背离高新材料应当先为军用的现实,他主张将太空时代的形状、概念与材料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认为它们将引向一个更加明亮的未来。
未来的畅想
从1970年代延续至今的故事
• 1972年展出于MoMA的“整合家具单元”(Total Furnishing Unit)尝试将传统家庭功能空间集成入一个个独立结构中。
遗憾的是,Colombo在自己41岁生日当天病逝,给意大利设计界留下了无限遗憾,但其对于居住系统的前瞻思考,放到当下仍不失光彩。1970年前后, Colombo研究了一系列集成式的居住空间。
• “整合家具单元”构想中的浴室单个盒子结构,将洗浴与如厕等功能、电线与通风系统一齐集成其中。
1972年展出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整合家具单元”(Total Furnishing Unit),把卧室、浴室、厨房与私人空间整合成一个个方形结构,包括橱柜、餐柜、床都被藏入结构中。
根据设想,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移动这些结构。他甚至考虑了通风管道与电线配置,将这些基础设施也纳入其中。
• 1972年展出于MoMA的“整合家具单元”(Total Furnishing Unit)。
活在未来的人并不多,多数时候,创作者痴迷于过去或追随流行。在这一点上,Colombo无疑是一位绝对的“开创者”。
有趣的是,他的作品仍然盛行在当下市场,或许人们无法快速唤出他的名字,但仍会相中那些塑料储物柜,因为确切百般“好用”。那个活在未来的人给了当下合理的现实。
INTERACTION
话题互动
你被五六十年前的设计打动了么?
你喜欢“未来色彩”的家具么?
以上内容来自《安邸AD》8月刊
部分图片来自Joe Colombo Archives
Vitra Design Museum
撰文 | 许意
编辑 | 黄沛、许意
封面设计 | Linke
推荐阅读
AD CASA家门敞开,守候万千“都市症候群”
Virgil Abloh在上海码头“远程操控”了一场大秀
“解放”颜料的人,在画布上雕刻时光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这本《安邸AD》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