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万里丹山路,新燕初长成。百廿北大,在燕园学子的心中,是一塔湖图、庭院深深,也是书声朗朗、家国风骨……与燕园相识、相知、相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冬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众号特推出“我的北大体验”主题栏目,邀请新老北大人,为你讲述他们在燕园的故事。
惠 雅 婕
毕业高中: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年级院系:
元培学院15级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方向
附中有一处浅塘,虽然不大,但景物俱全,有小桥石岛,还有悠闲划水的鸭子。夏天池塘边百花盛开,从鸿宇亭走下来,沿着石子路徘徊,可以背课文,也可以思考人生。那时我们戏称这池塘为“未名池”,戏谑中带有几分对真正的未名湖的向往。斗转星移,我来到北大,真正的未名湖对我来说已经不再稀奇,多是经过,却少有专门在湖边的散步的时间。但每当因不同天色下的湖景而震颤的那一刻,我还是会想起附中的“未名池”,想起一个高中生对北大的所有想象。也正是在这一刻,我会重新审视眼前习以为常的未名湖与博雅塔,教学楼与图书馆,重新思索这片园子对我的非凡意义……
我的专业是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一个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外国语学院和元培学院共同创立的跨学科专业。高二暑假我参加优秀高中生夏令营,在专业介绍会上,我第一次听说了外外专业。当时,彭小瑜教授在讲台上一边侧头微笑,一边语带自豪地讲起这个跨学科专业的价值与意义,我便立刻被它的独特之处所吸引,决定非它不选。高考结束后,我如愿以偿地进入元培学院学习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专业。第一学期,我们只修历史专业课,不修语言,到了第二学期,便需要在外国语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中选择一门语言,通过面试后即可在第二学年正式开始外语学习。经过一番纠结,我选择了法语,因为它是学习西方历史文化的必要语言之一,而且初中曾有过的简单学习,也让我一直对这门语言怀有一种深厚的感情。大二与法语系同学一起学习的日子很不一样,刚进入大学时的懒散劲被语言学习所要求的勤奋与坚持驱散了,我和同学们每天上课、写作业,似乎回到了高中生活,艰辛却充实。与此同时,历史专业的课程带我走向更深入的学习,朱青生老师的艺术史概论课程则让我进入了艺术史这一之前从未接触的领域。我思考历史学与艺术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内心渐渐明确了下一学习阶段的目标:学习艺术史。
在两年半的学习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北京大学所提供的通识教育平台。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本就涉及语言文学与历史学两个专业,而我所在的元培学院又要求同学们至少选修12学分的通识课程,即其他专业最为精华的课程,再加上北京大学的选修课体系,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人类知识的广阔海洋。我不希望自己被专业所限,而是尽可能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两年内,我修过哲学、社会学、古典文献学和艺术学的课程,如果担心期末考试压力过大,我就去旁听感兴趣的课。虽然只学习某个专业的一两门课程只算对这个专业有浅显的了解,但不同的学科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新的刺激一定引发新的思考,这种变化不是善变与不定,而是一步步地让自己的思考更加清晰,让自己更加明白热爱什么、想要什么。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人文学科、乃至所有学科间存在截然的界限,学科本就是人为建构的分类,它们不是一个个门庭森严的殿堂,而是一簇簇相互连结的廊亭,看似不可逾越,实则掀开帘子,便可通畅。只是一个人无法有精力走完所有的亭子,便需要择一处当作自己的主要活动范围,同时耳清目明,时时关注着其他亭子的动向,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学识的海洋里迷失方向,一味追随前人,却失去对当下的关怀。即便日后不从事学术,大学四年中对于人类知识的饱览,也将是塑造个人灵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这样丰富的学科资源和如此多大师的思想资源,只有北京大学才能提供。
这个园子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是它的包容性。进入大学,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不再只有成绩一项。生活在这里,身边都是优秀的人,而且每个人的发光点也各有不同,有学业精进的学术达人,有能力出众的学生领袖,有歌手、舞者,也有诗人和艺术家。在这里,只要有想做的事,几乎一定可以找到有相似志趣的人。标准多元,选择多样,我们可以在尝试与探索中找到自己热爱与擅长的方向,失败与放弃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当然,尽管选择多样,但在北大最让人羡慕和钦佩的还是那些找到方向后认真踏实地努力的人。13级哲学方向的祁箫学姐一直是我的榜样,每当我在自习室看到她静静地读书,就会被她这种不显山露水的坚定与成熟所感染。对于元培学院的同学来说,我们处于多种不同的可能性之间,老师与同学会提供建议,但真正做出选择的是我们自己。作选择是困难的,因而做出选择后的坚持更为难能可贵。学院有句格言:“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我们总要彷徨,也不得不彷徨,但在每一次选择之间的认真与努力,才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石。
除此之外,在北大,也可以“玩”的很开心。不同的个性与思想在这里碰撞,我们会结交许多有趣的朋友。我曾参加校女足队,与一群热爱踢球的女生度过了无数欢乐的时光。我们专业不同,性格迥异,但在训练场上,大家一起挥洒汗水,提升技能,相互配合。尽管比赛有赢有输,有欢笑也有泪水,但与队友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情谊弥足珍贵。在中乐学社,我们寻找传统与新潮之间的平衡,用民族乐器演绎现代音乐;在现代艺术学会,我们看展览、聊艺术,观察与体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北大,“玩”与“学”的界限甚至没有那么分明,很多人通过“玩”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玩”得认真,便意味着热爱,便意味着从中发现价值。
回顾过去在北大的两年,我个人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但同时我又是这个园子里极其普通的一员。未名湖是个海洋,因为深厚,每滴水珠都能找到自己的居所;因为宽广,每朵浪花都能溅起自己的形状。我庆幸自己有幸来到这座园子,也感谢它至今仍带给我源源不断的惊喜。我将不断努力,以期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配得上这座园子的名字——北京大学。
文字 ▏惠雅婕
来源 ▏北京大学甘肃招生组
美编 ▏欧阳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