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名新语 | 刘乃夫:一个成长的“北大梦”

饼干&heyhey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19-06-20

编者按

正值北京大学一百二十岁生日之际,燕园又迎来了一批年轻学子,这份相遇是百廿北大收获最温情的生日礼物。博雅塔下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各位燕园学子将在北大共创美好未来。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齐聚北大的天下英才的“未名新语”。

刘乃夫

毕业高中: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

录取院系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在我心中,北大早已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既然已经实现了梦想到达了目的地,自然不会再回头。

进入北大,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北大人”这个名号。


对北大的第一印象,自然是从长辈那里获得的。大人们会和学习优秀的小孩子开玩笑:以后想去北大还是想去清华?——在那时,北大在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形象。大人们说,北大和清华是中国最厉害的两所大学,但在儿时的我看来,大学还是太过遥远,因而也没有放在心上。


初中时,偶尔会有在读于北大的学长回到初中来看以前的老师。老师就会让他们和我们聊聊天,分享一些学习或者生活上的经验。这些学长既幽默风趣又热情坦率,使我也开始对脑海里尚十分朦胧的北京大学产生了向往之情。



上到初三,经过了学校的保送考试,没有了中考的压力,我便能够把目光放得更远,开始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自然也就要开始考虑大学的问题。在那时,我知道了有一种东西叫做学科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直接保送北大清华,除了保送以外还可能拿到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于是我开始学习化学竞赛——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自己比较喜欢化学,再加上初三下学期没有什么学习压力。但正是这个决定,让我最终踏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等到高中开学,第一次竞赛的成绩下来,我拿到了省二等奖,而且差十几名就能得到省一。这时我也了解到了北京大学的化学学院是全国最优秀的,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但想靠高考进北大,就要将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甚至前五才行。而竞赛可能多一条路,也能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而且,能学习自己喜爱的学科,还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跟北大接触,何乐不为?



我的运气很好,高二的第二次竞赛就进了省队,也因此在决赛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北大的教授们。这次见面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因为老师们对这些高中生们非常热情,一点都不摆架子,让我感到非常的亲切。决赛的考试成绩一般,裴老师鼓励我:明年再来。这时我心中的北大,已经不仅仅是“全国最高学府”;教授们的温暖,让我对北大的向往更进一分。


高二寒假,北京大学举办了化学寒假课堂,我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北大教授们上课的样子——他们讲课深入浅出,把许多看似零散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还讲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方法,使我感到茅塞顿开。下课时仍然不顾自己的休息,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惑和问题。我的“北大梦”更加具体了——我希望在大学,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上,听这些最优秀的老师们讲课。


暑假,我又参加了北大举办的化学暑期课堂,我在这里见到了北大的学哥学姐。他们为我们讲解知识,指导我们的操作,和我们一同讨论解决问题,对待这些高中学生就像自己的同学一样亲密。暑期课堂的一周,让我感到仿佛已经成为了北大学生的一员。北京大学在我心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学术圣地,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高三的竞赛决赛发挥并不理想,理论考试分数不佳,最终也没能拿到金牌。有意思的是,关于金秋营要去北大还是清华,家长一开始和我意见不一,因为清华金秋营可能竞争没那么激烈,所以希望我去清华的金秋营,但是我想,如果去了清华,可能以后会一直后悔自己没有抓住这次去北大的机会,因此还是选择了去北大的金秋营。所幸我最后在北大自主招生选拔中如愿拿到了降分政策。


与竞赛决赛的失利不同,高考的成绩倒是还不错,比清华在辽宁的投档线高出了一分,但是很遗憾还是比北大的投档线低了一分,好在我依然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北大。清华的老师打电话给我,想让我去他们的酒店聊一聊考虑一下,被我婉拒了,因为在我心中,北大早已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既然已经实现了梦想到达了目的地,自然不会再回头。

进入北大,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北大人”这个名号。



来源:公众号“未小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