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赠言 | 北京大学伍维晨同学在元培学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Author 伍维晨





编者按

骊歌已起,别时将近,同窗的笑语犹在耳畔,老师的教导铭记心间。燕园的一草一木是每个学子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北大的一塔湖图更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乐土。临别在即,祝福的话语承载了无尽的期许,殷切的嘱托照亮前行的道路。又是一年毕业季,北大招办“毕业赠言”系列推送,与你分享。


伍维晨,2015年毕业于人大附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9届毕业生,将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本科期间参与创立元培学院数据科学学会,担任元培学生学术学会第四任主席,并连续四年参加北京大学在京招生。本科期间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唐立新奖学金等荣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家人们、亲朋好友们:


大家下午好!


能够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对我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元培学院2019届全体毕业生,向陪伴我们的家人、支持我们的师长和伙伴,向悉心培养我们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们对元培的感谢,是厚重而深沉的。在座的同学们,也许在逢年过节面对亲朋好友,或在招生现场面对学弟学妹时,会频繁地听到一个问题:元培是个什么学院?和北大其他的院系相比,元培有什么不同?




元培当然是不同的。在元培,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和转换专业,可以尝试学科交叉的机会,还可以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一同生活学习。但是,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元培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没有在我们初入燕园、最为迷茫的时候告诉我们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它也没有给我们一整套固定的解决方案,通识教育、交叉学科,包括住宿书院,在国内都是新兴事物,没有成例可以遵循;它甚至没有给我们一群相同专业的室友,我们身边都是和自己很不相同的人。




所以,元培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本科经历中寻找答案。我们——2019届毕业生——也许经历了元培学院历史上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段时间。在我们的本科期间,元培的通识课、新生讨论班、政治课、英语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合科学与数据科学这两个新兴交叉学科在元培生根发芽,如今已经拥有了毕业生;我们从36楼搬到35楼,初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住宿书院;我们还见证了元培女足从组队到夺冠的奇迹,见证了元培129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逆袭。




当我们回顾本科期间元培的种种变化,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与这些变化之间的关联:没有全院热心同学的持续跟进,就不会有元培通识课程的不断变革;没有学生助教团体的参与和组织,就不会有新生讨论班的发展和成熟;没有学会联系人几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完整的交叉学科培养方案;没有学生运营的企业号、学生组建的志愿者团队、学生创立的地下电影院,学生管理的元培书房,学生参与的元创空间,就不会有元培住宿书院的勃勃生机;没有学生社团和组织倾注的心血,更不可能有元培今日“文体两开花”的精彩表现。我们对元培所有美好的憧憬,都是经由我们自己的双手才变成了现实。在元培,我们行走在不同的方向上,但当我们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都为这个学院创造着更好的明天;元培塑造了我们,我们也塑造了元培。元培的本科教育,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通识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公民精神的召唤:这个充满生机的学院,无时无刻不在召唤我们为改善身边的环境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在元培所做的一切,固然称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却也是公民精神的可贵闪现。




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各奔东西,去面对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时代。我坚信,小到一个学院,大到一个国家,想要寻求长远而持续的发展,所要依靠的必然是一批有担当的公民。我们受教于北大,得名于元培,更有义务继承它们所代表的光荣传统,为民族的未来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当然,前方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但今天,让我们彼此祝愿,愿我们无论是屹立于巅峰还是徘徊于低谷,都永远不要失去对他人福祉的关注,永远不要放弃改变身边环境的愿望;愿我们无论身居何处、所执何业,都能从在元培共同挥洒的青春、共同经历的欢笑与泪水中获得力量。


谢谢大家!


毕业在即 | 我是未名湖的小水滴, 胸中激荡燕园情


北大校长郝平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做永远向上的青年


北大教师代表方方教授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以一颗童真的心,去迎接所有将至未至的故事


盛典 | 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北大学科 | 元培学院:“元”来有你,一路相“培”


视频 | 北大元培,来了!


相关阅读

来源:“北京大元培学院”公众号

美编:杨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