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砥砺奋进,一路芳华 | 北大七十年教育教学探索之路


全文共5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编者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北京大学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不懈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建设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院系调整,奠定新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两次较大的院系调整,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1954年,北大学生在未名湖边学习宪法草案


院系调整前,北大拥有六个学院(文、理、工、法、医、农)。院系调整后,北大成为一所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大学,共有12个系、33个专业、7个专修科,一批著名学者云集北大。


新中国建国伊始,本着“坚决改造,逐步实施”的原则,北大对学校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和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造。为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北大废除了民国时期的部分旧课程,增开“新民主主义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等适应新时代的课程。北大还先后成立或重点建设了教学研究指导组和教学研究室。到1956年,教研室已达83个。1952—1957年,北大聘请了36位苏联专家,他们帮助开设41门新课程,并设立了某些“专门化”,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1949—1965年,北大培养了3万多名本科毕业生和2000多名研究生,他们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骨干。这些毕业生中,涌现出了1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周光召,国防科技工作模范钱绍钧,受党中央表彰的知识分子优秀代表蒋筑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等,都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1961年,北京大学国庆游行排练



恢复高考,开创新局面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为了尽快地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北大全体教师根据现实情况,以极大的热情,克服种种障碍,恢复了部分专业,按照教育部的指示,如期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


1978年10月,北京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录取后的第二批新生


在恢复高考的同时,研究生招生工作也正式恢复。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中国的学位制度建立。同年,北大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1984年10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与上个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的培养模式不同,新时期北大的研究生教育兼取欧美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开始着力构建自己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这一阶段,北大实行相对统一的硕士三年、博士三年的“三三学制”,实行统一的入学考试制度和学位授予要求,博士生导师则实行由国家严格把关、统一审批的制度。



改革开放,深化教学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北大师生努力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表达了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小平您好”的问候。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子排球队战胜南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北大校园沸腾了,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图为北大学生在海报栏前面热烈议论


为了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需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高等学府,北大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由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逐步发展成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工程信息科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北大积极调整所设学科,以满足国家的需要,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专业学科;1985年成立了第一个学院——经济学院,标志着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


经济学院楼影

学校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也与时俱进地不断深化:1981年,提出了“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以利因材施教”的原则;1988年,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1993年,强调了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并作出了面向21世纪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部署;1999年,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林是北大人的不懈追求。1994年7月,中共北大第九次党代会通过《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1996年10月和1998年5月,国家资助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先后启动。1999年1月,中共北大第十次党代会通过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设想,按照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全面推进各项事业。



进入新时代,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进入21世纪,北大的教学改革力度继续加强:2001年启动“元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进行新的课程体系建设;2017年11月,中共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本科教育改革理念,继续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探索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模式。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新的北大真正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型大学。合并带来的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边缘学科的创新发展,更是为北大的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成长点。


北大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0门。2014年,北大完成的《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等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1项为北大牵头,5所学校联合完成,另有2项北大作为联合完成单位获奖)。


新时期北大稳步推进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改革,在诸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有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探索之一


元培计划——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


2001年,北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年,北大实施了面向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计划——“元培计划”: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和自由选择专业制度。


元培学院楼影


2001年9月,学校设立元培计划执行委员会和实验班;2007年,在元培计划实验班基础上,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元培学院在继续深入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改革积累经验的同时,作为北大第一个本科学院,还肩负组织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体系、推进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专业的任务。元培学院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已设立了“古生物”“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跨学科专业。


元培实验班的成功培养模式和管理措施在全校进行了有计划、分步骤的推广,使学校的本科教育在招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选课制度等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探索之二

博雅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以建立博雅教育模式为目标的本科生教育改革包括选课制度、通识教育、双学位辅修制度、小班课教学、整合跨学科项目等多个方面。


其一,选课制度。


2016年,学校颁布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北大获得最好的成长体验。同年,教务部制定了《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支持和引导各院系、教学团队、授课教师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激发院系和教师活力,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其二,通识教育。


2003年,北大开始了通识教育改革。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北大教务部推出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系列。2016年,北大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改革思路,一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阅读经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等基本共识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随着通识核心课的覆盖面和丰富程度不断提升,选修核心课将让越来越多的同学直接成为文理综合、学科交叉理念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其三,双学位辅修制度。


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促进交叉”。1989年,北大开始进行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03年,学校提出“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北京大学决定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和双学士学位制,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位专业”。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设立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培养跨学科人才。辅修、双学位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四,小班课教学。


“小班课教学”是近几年来北大最重要的本科生教学改革,自2012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小班课教学的试点工作,推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增强课程内容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每学期,全校有近30门专业必修课、通选课开展小班课教学,配套150个左右研讨型小班,100余名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优秀教师长期参与到大班授课和小班课教学中。


北大近年推出的小班讨论课堂


其五,整合跨学科项目。


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北大设立了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2016年教学改革之后,北大开放了全校性跨院系自由选课。


更具融合性的则是交叉的跨学科项目,如“古典语文学”项目和“思想与社会”项目等。其中“思想与社会”项目融合北大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优势,涵盖了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方向的课程。


学校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已在2014年开始设立“整合科学实验班”,其宗旨在于打破人为造成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数、理、化、生的整合,培养新一代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探索之三


医学教育——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探索医学长学制教育


2000年,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医学部依托北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实行医学长学制教育。



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八年制专业为本博连读,实行“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培养模式;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分别为七年制和六年制本硕连读,实行“七年(六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培养模式。依托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优、基础厚、后劲足、科研强、通识宽、国际化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



70年来,北大人在全国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杰出贡献。在今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吴文俊(1951年任北大数学系教授)、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高铭暄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敏、王选、王家福、厉以宁、李彦宏、邹碧华、林毅夫、胡福明、钟南山、屠呦呦、樊锦诗等11位北大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颁改革先锋奖章。近日,“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公示,20名北大人名列其中。他们是马寅初、王选、王忠诚、吴大观、吴文俊、邹碧华、陈俊武、孟二冬、林巧稚、郑学勤、胡福明、钟南山、柴生芳、顾方舟、高铭暄、屠呦呦、彭加木、蒋筑英、樊锦诗、李泉新。


无声耕耘,换取桃李芬芳。百余年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家国命运紧紧相连,将民族未来作为使命担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无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还是贡献力量,北大人一直在探索时代的最优答案。未来,北大人创新守正的脚步不会停歇,奋斗奉献的行动不会停止。助力新时代建设,北大人志在必行!


主席令来了!6位北大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思想的力量 | 北大人文社会科学七十年巡礼


光荣与梦想 | 北大科技强国七十年之路


庆华诞 | 北大祝福:赤诚铭刻七十载,奋勇踏上新征程


与国同行 | 国家最高荣誉颁授,六位北大人获殊荣

相关阅读


内容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部分文字有改动

审校:黄洪翔 李楠 王炳寒

美编:杨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