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撷趣 | 丛新尚所遇,此夜有燕风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0-08-18

  全文共3123字,阅读约需8分钟


编者按

北大之美,美在文化,美在思想,美在北大人的风采,更美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热情与活力。北京大学此夜燕风系列活动(简称“燕风”)正是北京大学学生会为北大人亲身参与体验丰富的文化活动而开展的风采展示和体验活动。活动以“燕园此夜,文化风行”为主题,邀请对该领域有兴趣爱好的在校同学进行展演,提供了拓宽眼界、寻找兴趣的契机。下面就跟随招办记者的镜头,一起回顾这个燕风吹拂的晚上吧!


                   丛新尚所遇此夜有燕风刚过期中季一起听相声




铜锣就位,好戏开演。11月23日,燕风系列活动第二场“丛新所遇,此夜燕风”相声专场如期而至,为刚结束紧张期中季亟需舒缓心情的师生们带来了精妙绝伦的表演,笑声、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相声表演素来流传着“刮风减半,下雨全无”的说法,曲艺协会成员们也总是自嘲“剧星减半,129全无”。得,现场的椅子是加了一排又一排,同学们对于相声快板的热情温暖了今夜寒冬里的邱德拔多功能厅。现场还有很多观众是专门从校外赶来,只为能有机会和大家一同感受相声的魅力。



主持人一番开场垫话,大家的热情就被带动起来了。带来第一个节目《高人一头的人》的是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的唐珑珂和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王胤博,果不其然,两位均来自著名“疯人院”的同学以互相吐槽专业开场,从互比生活学习优势的“高人一头”开始,再到互相比苦卖惨的“高人一头”,妙趣横生。

 

谁是高人一头的人?


高人一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紧接着,同住前门大街3号院南房甚至同一炕上的好朋友刘怀玉和王骞带来了经典相声《朋友论》。“这不巧了吗,您出去得早,我回来得晚,咱们不得拜街坊。”两个人嬉笑怒骂,好生有趣。



刘:人活在世可以没有亲戚,不能没有朋友。王:您这话对。刘:当然了,朋友和朋友也不一样。王:这还有区别吗?刘:有的朋友之间是钩心斗角,互相利用。王:那不好。刘:还有的是狐朋狗友,吃吃喝喝都行,一叫“喝酒去”,都成——王:酒肉朋友。刘:一到有事了,王骞出事了,王骞打死人了,都跑。王:我怎么了我就打死人了……刘:就说这意思。这个朋友不能交。王:出事就没他了。刘:就过去来说,叫朋友得上谱。王:这还有谱?刘:哎,一贵一贱交情乃现,一死一生乃见交情,穿房过屋妻子不避,得有托妻献子的交情。王:您这还一套一套的。刘:这是学问。王:怎么讲呢?刘:我跟您好好说说这个啊——王:您给讲讲。……



在北京春晚上演出后一夜爆红的经典相声《满腹经纶》也是今晚的表演之一。节目一开场就先吐槽了前两个相声的有趣段子,前后呼应,引得在场观众哄堂大笑。



“文化造指”“你听说过《山海经》吗?‘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挑着担,还有一个牵着马”“哪托三太子”……初次登台的19级萌新郭文昌可一点也看不出生疏,配合着学姐周天怡,说学逗唱一应俱全。他们带来的北大版的《满腹经纶》可不是简单的台词重现,两位相声演员结合大学专业和学生生活的特点,张口就来各类热门主题曲,日语古风都不在话下,迟、紧、顿、挫的表演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台下一片叫好,带来今晚一轮又一轮的舞台高潮。两位表演者笑称,此作品原名应为《丢下手机去看书》!



“蒂塔阿里夫斯基曾经说过:相声讲究语言艺术

“呵,您又编造人名了”

 

在北大相声界里小有名气的贾一帆自称准备了“性价比接近于无穷”(鉴于表演免费,这逻辑没毛病!)的节目《绕口令》,也顺势解释了一下今晚主题“丛新所遇”的来源。虽然说古人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此次主题可不止这一层涵义。由于“丛”的谐音取自曲艺协会前会长丛书畅,也是今晚的串场主持人,作为一名登台逾20次的社团老人,“丛新”也蕴意着这是“老带新”专场,体现出北大社团素有的传帮带的互助精神。



接着,功力深厚的贾一帆和焦阳围绕着相声基本功“绕嘴”比起了绕口令。我们都知道,传统相声是出错越少说明表演越到家,这绕口令跟传统相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表演过程中“出错”越多才越有趣。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花生仁”

“您这绕口令逻辑有问题,不符合生活常识,但有可能也是害怕垃圾分类”


“起南边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拄着棚白白拐棒儿棍儿;

起东边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拄着绷白白拐棒儿棍儿;

起西边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拄着绷白白拐棒儿棍儿。


看到这里,大家伙儿是不是都不自觉地学着他们的绕嘴词儿啦?那就跟着下面这一段绕口令,一起来试试嘴皮子吧!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主持人前面刚报完《打灯谜》的串词儿,郭雨莛和他的神秘搭档摇身一变,长袍加身,一起为大家带来欢乐。身兼主持人的丛书畅说起相声来可一点儿不含糊,两人一唱一和,抖得一身好包袱,身前桌子上也是摆放着传统“三大件”:手绢、扇子和醒目。号称“我跟那帮说相声的不一样”的郭雨莛一上台就开始给老会长出考题测智商,“1+1=2”“10+10=丰”,“什么东西能吃能喝又能坐?”围殴打一个人——“包拯”……
脑筋急转弯不够经典雅致?那还是回归传统文化猜灯谜吧,七个字猜一个字“两人见面忙握手”,所以答案究竟是不是“好”呢?两人围绕着这一话题,十八般武艺轮番上演。

                  

于无声处起惊雷,平常之中见深刻。现代人对相声艺术的审美期待或者理论规范,早已突破玩闹调笑、插科打诨式的娱乐,而是将其上升到一种负载着审美理想与哲学思辩的深刻幽默。结合着“垃圾分类的热潮”,两位自称专业和环保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曲协会员李悦和林左一起为大伙儿带来了一场关于环保的别开生面的相声演出《趣说环保》。



“说相声得有象声词”,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从吃晚饭开始说开的垃圾分类,鳄鱼、手机、结婚证纷纷出场,“那么问题来了,你到底属于什么垃圾?”一逗一捧,两人配合默契,在嬉笑打闹中,也帮着同学们普及了一下垃圾分类小常识,这也正是相声表演的魅力之一吧。

                  




三翻四抖,说学逗唱,相声评弹和快板,大鼓评书二人转……无论是侯宝林式的儒雅、马三立式的隽永,抑或苏文茂式的含蕴稳健,作为一门活在当下、紧贴生活的语言艺术,相声日益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而今晚的所有节目更是都收获了满堂喝彩。

                  


不知不觉间今晚的相声表演已经接近尾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相声不是简单的一逗一捧,精彩的表演往往都来源于长期的积累沉淀,最终才能厚积薄发。今夜这场视听盛宴带给所有观众的除了欢声笑语,更有许多传统的文化知识和戏谑语言下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这也正是北大学生会文化部策划系列活动的初衷之一:给予各个优秀社团在全校面前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让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有更近一步的认识。同时,策划方也告诉我们,后续的“此夜燕风”活动还会邀请到更多优秀社团进行展演,覆盖范围更广,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夜燕风”系列活动由北京大学学生会发起,通过多元融合的平台,展现出北大灿烂纷呈的校园文化,为同学们提供近距离接触和亲身体验的机会。


正所谓——燕园文化,此夜风行。此夜“丛新所遇”相声专场告一段落,还有许多的文化富矿,等我们一起来探索。

撷趣 | 燕风动今古,此夜溯汉唐


定格 | 燕园的深秋里,总有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走进这间北大教室后,我爱上了它……


专题 | 有吃有玩?教你减肥?办展?那些你“想不到”的课!


一句话,说尽热望皆尝 | 记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社团文化节

相关阅读

摄影:李楠

编辑:赖雯燕

审校:黄洪翔  王炳寒

美编:赖雯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