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北大 | 经济学院:博古通今,经世济民
全文共2989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关键词:学在北大
编者按
在学科之路,探索、深耕、创造,遇见求知的美景;在专业领域,自由、丰富、交叉,攀登奥秘的阶梯。不论是晦涩难解的公式定理,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还是繁琐复杂的法理哲学,京师大学堂百余年传承,孜孜求索,初心不改。踏上梦想之旅,走进“北大学科”,探索专业奥秘,在兴趣中探寻无限可能,迎接充满挑战与热情的大学生活!
院系简介
1912年,严复就任国立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时创立经济学门(系),这成为中国经济学科的诞生地(更早则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商学科)。1985年,北大经济系领风气之先,创建经济学院,成为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北大经济学院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深厚的学术底蕴、重要的学术地位、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
经济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覆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重要领域,本、硕、博培养体系健全完善。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现有全职教师、兼职教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0余人,承担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内的大量重要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在QS 2023年排名中,北京大学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位列全国第一。经济学院所设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学科均为“双一流”学科,5个分流专业全部入选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
2021年,未名学者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科学培养
1
国际接轨
学院学分要求、课程设置等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现已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合作本硕直通车项目,符合条件的我院学生,可免试攻读相应大学的硕士项目,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便捷通路。
2
小班入门
《经济学原理》等入门课程采用大班讲授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具有国际复合背景的、老中青结合的授课团队讲授,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开放性的思维,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型、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生产者的改变,锻炼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的能力以及将经济学的原理应用到真实世界的能力。
3
夯实基础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是本科生学习经济学的基础核心课程,由各领域资深教师共同讲授,夯实同学的经济学基础,将前沿内容及时更新至课堂。
4
全员导师
学院秉持科学教学、国际化管理的思路,从本科生开始落实导师制度,每位本科生入学后都配备一名导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5
促进交叉
经济学院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各主要分支,各专业均有集中力量精心建设的拳头课程,在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的同时,也是其他专业的核心或限选课程。学生无论身处哪个专业,都可以遍览各领域精华。此外,经济学院积极探索交叉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在数学建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趣与技能,提高学生融合学科前沿、推进创新研究的能力。
6
以史促论
史论研究是经济学的思想高地,“以史论见长”是经济学院的独特优势。其中,经济史利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历史变迁,解释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原因,为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提供借鉴;经济思想史为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背景和坐标系、为提出和创立新的经济理论提供素材和启发。学院独家开设《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外国经济思想史》等课程,广受欢迎。学院还结合课程举办“量化历史讲习班”及“经济思想史暑期学校”等项目,帮助同学“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7
科研训练
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务实开放的科研机制,通过资源共享、课题合作等,凝聚优势力量,围绕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学院专门设立“经济学院‘陈岱孙’杯创新人才奖”、出版《小经济学家》等内部刊物,举办“经济杯”论文挑战赛等,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8
奖助支撑
经济学院学生享受全方位的奖助资助,每年获得国家级、校级、院级系级奖学金的人数达数百人次,金额数百万元;获得国家级、校级、院级系级助学金的人数达数百人次,金额数百万元。
分流方向介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等专业。学生大二年级下学期初可自主选择专业,分流培养。
1
经济学
作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研究集理论和实证方法、现实和历史为一体。
2
国际经济与贸易
前身是1959年设立的北京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培养经济理论扎实、外语熟练、熟悉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综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以满足经济全球化时代、特别是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核心角色背景下对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经济人才的需求。
3
金融学
着力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数理分析及计算机运用水平,熟悉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4
保险学
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着力培养“有专长、基础宽、素质高”、能够胜任国内、国际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017年成为全球首批经国际保险学会(IIS)认证的“全球优秀保险学科”。
5
财政学
人才培养体系兼顾理论和实务,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财政税务知识,了解公共经济政策,具备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较强的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精品课程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即“林毅夫班”(林班),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共同建立,由中国改革先锋奖章得主林毅夫教授领衔精干教师团队授课并担任导师,旨在培养能够掌握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能够抓住时代机遇,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我国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学理论新思潮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型创新人才。招生采用二次遴选的方式,面向全校选拔。
国际交流
1
常规交换项目
学院致力于开辟和推进实质性、高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合作,目前已与3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的经济学院系建立了交换学习项目,包括英国牛津大学交换项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项目,德国慕尼黑大学交换项目、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交换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换项目、日本京都大学交换项目等,力争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人才。
2
暑(寒)期学校项目
除常规交换项目外,学院重点打造暑(寒)期学校项目,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资源拓宽其国际化视野,通过国际暑(寒)期学校项目到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包括牛津—剑桥大学暑期学校、斯坦福大学暑期学校、芝加哥大学暑期学校、苏黎世大学暑期学校等。
毕业前景
经济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72人。其中国内升学95人,占比55.2%;境外深造54人,占比31.4%;继续深造比例为86.6%。
编辑 | 唐儒雅
美编 | 王诗怡
院系介绍
院系介绍
院系介绍